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4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4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谢少承(第四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意法间徘徊
——谢少承其人其书略谈


陈 宇

谢少承受过良好、系统的艺术教育,二十年前,他曾先后两次到南京艺术学院上学,书法与中国画一共学了5年,在毕业的时候获得了南艺的刘海粟奖学金。但他长期以来却始终与书画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

这种与书法若即若离的关系实源于他的性格。他属于性格内向、气质内敛、为人和善、处世低调,但又处处透出灵气的人。或许正是他的这种性格决定了他对于艺术的态度,始终保持着一种低调,但又绵忍有力。他对任何一件事都不会过于狂热,始终在冷静地思考下向着自我认定的理想之路前行,所以,他又是个非常有主见和个性的人。

谢少承的这种性格决定了他的书法观念,他的书法不能缺少己意,又不会离传统太远,他从容地走着一条传统文人的书法之路。长期以来,谢少承不仅刻苦锤炼着他的书法表现手法,更注重做人,他对待朋友真诚热心,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平常虽很少写字,但花了许多的时间去读书,无论是文学的、艺术的、哲学的、史学的、他都读,同时他还学写诗,自我沉醉于平平仄仄的格律韵味之中,以提高自我的艺术素质,正是通过这样的修为来提高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力与表现力,这一切都是符合中国文人的文化心态的,也是最终提升书法学术品格的前提所在。

内向、处事低调是他的性格,而他的艺术风格却是张扬的、富有个性的,他非常注重自我意态的表现,但他的这种表现又非常在意法度,始终在意法之间徘徊。他师法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宋人作品,但对于魏晋到唐的作品始终不放松,同时又借鉴明清间“二王”流派书家的作品。他倾心宋人书法的意态,在苏东坡身上他曾下过不小的功夫,这从早年发表于《书法报》上的几件作品中便可以看出来。但苏书沉穆的意态并不适合他的艺术个性,所以对他的影响也就并不明显,对其书风产生真正影响的是米芾和王铎,因为米芾披着复古外衣的内在张扬非常符合他的口味和性格,王铎则是实现他内在张扬最好的借鉴对象。米芾是对王羲之技巧理解得最深的一位,他除了对“二王”技巧进行整理之外,在风格、动作上做了一些分解,而他对于书法中的态势的合理运用,明显地表示他独特的意趣与理解;而王铎则是对“二王”法度进行改革最为彻底的一位,他已经不只是在乎整理“二王”的技巧,而是将“二王”法度进行了变革,大大丰富了“二王”流派书法的表现力,开拓了“二王”书风的新境界。米芾与王铎的共通之处是他们都非常注重对于传统的学习,他们都是在传统的旗帜下发展与创造,他们是“二王”旗帜下最富有个性与表现力的书家,这可能就是谢少承钟情他们的原因所在吧,谢少承的理想正是在充分理解的状况下创造自己的艺术品格与风格。

谢少承对于笔法有着很高的要求,他非常重视线条的力量感与韵律感,在用笔上他并没有承继“二王”与米芾的妍美温润,而是在量地借助于来自王铎以及碑的用笔,中侧锋并用而且加大了侧锋的比重,尤其是一改王羲之、米芾式的短线条,大量使用长线条,同时注意顿挫提按与笔的快速运动相结合,所以,他笔下的线条反映出来的不是平和恬淡,而是涩与挺。在结字上,他非常注重势的运用,所有的字都存在一定的态势,在他的作品中,基本上找不到方形的结字形式或者讲是比较平正的结字,他非常在意线条在割布空间时的黑白所形成的对比与形状,非常注重造势,在他的作品中往往会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来构造一些奇险的结字,形成通篇作品的字眼所在。这种无论是黑还是白所形成的形状,给视觉带来的是一种运动感,一种动荡不稳定的感觉,再加上其快速的用笔与恣肆劲挺的线条,使作品有一种强烈的动感。

他的这种创作决定了他在书写时既有清醒的布置与经营,又会借助于某种书写时的偶然情况与效果,这一切都是暗合于“无意于佳乃佳”与“我书意造本无法”的创作理念的,苏氏的这种理论其实是“尚意”的实质含义所在,也就是说,真正成功的书法作品是在意法之间的,必须是情感与理智相合拍的,谢少承的这种创作方法无疑是合乎创作规律的。当然,他的创作还是偏于理性的,但是,如对创作思考过于细致,安排过于周到的话,往往会影响创作,尤其是在结字上,追求单字结体的精美奇巧与用笔到位,往往失去的是整体章法的考虑与把握,他追求字的奇巧与险绝带来的是作品中有时会出现的单字与整体的不协调,这种无关的纯粹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表现的牵丝,反而削弱了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在作品中如果只在乎奇巧而忽视平正的话,实际上并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或许,这些是谢少承今后的创作中需要注意与留心的
2005年10月在家中创作.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傲岸多姿  恣肆雄奇

王华超

有人描绘军旅书法家、八届国展“行书状元”谢少承的书法风格,用了这样一段文字:“其行书一秉性灵之吸引,寻求傲岸多姿、恣肆雄奇的艺术风格。他一方面在理性上把握书法宏观的艺术规律,兼而取之;另一方面他又能保持强烈的个性,追求时代的黄钟大吕之音。”对于这样的评价,笔者亦表赞同。

谢少承的书法,美在品格。“书以人重”,书法审美讲究品格。品格,指书家的人品、志趣、胸襟、气度等。另外,品格在传统书论中还往往指书法品第、格调等,也为一审美范畴。美学是与伦理学结伴相随的。亚里斯多德《政治学》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因它是善。”文章之美好,必与道德高尚相关,故称“道德文章”,而欣赏技艺,也与其人品并观,品格高洁,书艺卓越,则因其人品而更重其书艺。谢少承属于性格内向、气质内敛、为人谦和、处世低调,但又处处透出灵气的人,他为人的亲和亦表现为艺术的亲和。


谢少承的书法,美在神采。书法的神采,可以如草木之郁郁生气,可以如禽兽之生机活泼,可以如人的精神洒落。冲融、自然、风流、萧疏,毫不经意,毫无束缚,甚至不必讲究执笔方法和点画规则,其姿致犹如高逸之士,萧然游于规矩之外,超然出于流俗之表,令人神清而意远……所的这些,都呈现一种潇洒的神采美。在历史上,王羲之开创了清新流便的优美书体,清真潇洒,精妙入神,高情远韵,溢于字里行间。在书法的历史流程中,除了王羲之而外,魏晋一些书法家的笔下,也常常流注出种种潇洒的神采美。所有这些,都可以从谢少承的行草书作品中追踪到古代书法先贤们的印迹。


谢少承的书法,美在气韵。气韵,指书法中的生气、气势、韵味、韵致等,是书家撷取节奏化、韵律化的意象,又化入自我,并通过线条的律动传达出来的节奏,使欣赏者有一种音乐感,一种品味无穷、想象丰富的美感。西方美学界流行过一句颇有意思有话:“一切艺术到精微境界都求逼近音乐。”这句话是耐人寻味的。中国书法在其历史流程中不断地追求和实现的精神境界,正是音乐性的美。它的情感流,它的线条流,它的异常突出的形式感,都十分逼近于音乐。然而懂得书法中的气韵,能得书法中的气韵,是不容易的。康有为曾明确地说:“夫艺业唯气息最难。”正因为如此,谢少承书法在气韵上的不俗表现,更让人觉得难能可贵。
谢少承书法的风格特征,还可以有更多的审美角度,但我觉得上述的几个特点比较突出。谢少承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书法之所以难,是因为它不像绘画那样依附色彩、物像去造型,而是借助于笔法、线条、结构以及节奏变化达到审美要求。古人从‘夏云多奇峰’、‘屋漏痕’、 ‘折钗股’等自然物象之中抽象出与书法审美要求相关的形式要素,是因为大自然中隐藏着最为奥妙的‘大美’而不言,我们只要从中领悟,便能有所启发。由是,作为书法作者难就难在对书法艺术美的发现与把握”。我们需要不断地去发现和发掘哪些未知的东西,不断地去感悟未知世界,才能不断地激发艺术创造的灵感,才能使我们那颗不知疲倦的好奇心永无休止地向更高层次探索。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源,然而,一切意义上的书法创新都是与继承相一致的,不可厚此薄彼。纵观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书法巨匠们都是在对传统精髓不断扬弃的过程中而不断出新的。“夫好古敏求,则变化出矣”。


热情祝愿谢少承的书法艺术在目前的基础上有更加辉煌的发展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 坛 骄 子
——记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全国奖得主谢少承


陈义权

在2004年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上,来自海内外三万六千多件书法篆刻作品中,时为徐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某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处干事谢少承的行书条幅,经过全国36位评委数轮评选,在群星璀璨、精英荟萃的白热化竞争中脱颖而出。他最终以书法创作和文化素质考核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力拔头筹。有谁知,为了这梦圆一刻,谢少承付出了多少艰辛和汗水。

面对写字与书法他勤学苦练,立志跻身书坛
谢少承出生于江苏省宝应县望直港,是一名农家弟子。他天资聪颖好学,浑身透出一股灵气,在小学读书时因抄写“大字报”声震乡里。后经老师指点,描摹和临习碑帖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12岁时对柳、欧的楷书掌握已颇见功力,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
18岁那年谢少承离开故乡,带着执着和追求参军入伍。紧张的军营生活,无论在汽车连做文书,还是在团电影组工作,他每天都要坚持三四个小时的练字,津贴都花在笔墨纸砚上,没纸墨就蘸水在水泥地板上写。前些年,他一家子挤在三十多平方米的陋室里,妻子上班离家有20多公里,无法顾及家庭,他一边要干好部队工作,一边又要带好孩子和忙于创作。寒来暑往,朝去暮还,他带着孤独、远离尘俗,无数个不眠之夜,与碑帖青灯相伴,饱尝了酸与甜、苦与乐和喜与忧。刚入伍时,谢少承苦于无名师指点,总是在实用书法层面上难以突破。一天,他忐忑不安地踏进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冰石先生的工作室,登门求教。冰石先生观其作品,觉得他是个可塑之材。于是,对他的作品逐字逐画地评点,要他写字追源头,隶书学汉隶、楷书学魏碑、行草书学“二王”等,教他学书先做人,陶冶高尚的情操,不仅要在技法上追求,更重要的是要在精神境界上升华。一席话如醍醐灌顶,谢少承豁然开朗。
天当谢少承书法艺术不断长进的时候,机遇向他敞开了大门。1984年,爱才的领导不他争取到一个南京艺术学院进修的名额。谢少承喜出望外,甚为珍惜深造的机会。在1985年到1987年这两年进修的日子里,先后登临华山、泰山、寻摩崖石刻;辗转西安、苏州,访刻石碑林。一路追寻书家真迹,体悟古人遗风。碑林石刻的潜移默化,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天道酬勤”。1988年幸运之神再次垂青于好学上进的谢少承,他参加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统考,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书法)专业,再一次迈入高等学府的大门。经过黄?、徐利明、陈积厚等名师悉心传授,谢少承系统地学习了书法理论,并严格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强化对碑帖的训练,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1990年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奖学金”,1993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实现了一个多年追求的夙愿。

面对国展与金奖他力求创新,终于实现梦想
四年一届的全国书法篆刻展,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奥林匹克”,多少书家为之苦苦拼搏,多少书家为之呕心沥血,谢少承更是扎实创作,整天泡在三平方米的书房里,废寝忘食,瞄准入国展、创佳绩的目标,默默地追求着。
书路较宽的谢少承,能够正确把握自我,找准创作坐标,非常注重对传统书法的学习、发展、创造。他把孔子“夫好古敏求,则变化出矣”作为座右铭,在对传统书法艺术不断扬弃的过程中开辟新径。通过长期扎实的传统技法的锤炼与字外功夫的积淀,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和思想水平,感悟古人对书法美的理解,找准自己的切入点。经过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这个阶段他把师法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宋人的作品上,但对于魏晋与唐的作品也不放松,同时又借鉴“二王”流派书家的作品。他“汲古”但不作工匠式的刻意模仿,而是善于从古人的书法作品中汲取营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借古开今,推陈出新,遗貌取神,写出新的境界。
谢少承坚持发挥自身优势,选取最佳表现形式,重点突破,他非常重视线条的变化,追求线条的力量感与韵律感。在用笔上,他并没有承继“二王”与米芾的妍美温润,而是大量借助于来自王铎以及魏碑的用笔,中侧锋并用而且加大了侧锋的比重,大量使用长线条,增强书法的抒情性,同时注意提按顿挫与笔的快速运动相结合,所以,他笔下的线条反映出来的不是平和恬淡,而是涩与挺,线条的韵律相对来讲是激昂的,作品主旋律是一种恣肆与劲健。他还吸取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绘画理念,对一些造形奇特的字注意揣摩,融于书法创作之中。在结字上,他非常注重势的运用,字的态势高昂,充满激情。在他的作品中,基本上找不到方形的结字形式或者是比较平正的结字,注重线条在割布空间时的黑白所形成的对比与形状,往往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来构造一些奇险的结字,形成通篇作品的字眼,其作品有一种强烈的动感和视觉冲击力。
谢少承还把书法艺术和美学结合起来,注重对书法艺术美的发现和把握。他努力追求书法的“神采美”。细细口味他的书法作品,如草木之郁郁生机,如禽兽之机敏活泼,如人的精神洒脱、从容、自然、风流、潇洒,毫不经意,毫无束缚,甚至不讲究执笔方法如和点画规则,其姿犹如高雅之士,悠然游于规矩之外,超然出于流美之表,令人神清而意远,使之呈现出一种潇洒的神彩之美。他着力塑造气韵美。尽力表现出书法的生气、气势、韵味、韵致等,撷取节奏化、韵律化的意象,又化入自我并通过线条的律动传达出来的节奏,使欣赏者有一种节奏感,一种味之无穷,想象丰富的灵感。他突出章法形式美。他深感书法之所以难,是因为它不像绘画那样依附色彩、物象在造型,而是借助笔法,线条和结构变化达到审美要求。他非常注重走势,着力从自然物象之中抽象出与书法审美要求相关的形式要素,对枯、色、浓、淡整体章法的把握非常得体。由于他在书法艺术上不断追求,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获得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的同时,近年来还有全国大展中获奖或入展30多次。今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展,他再次获得大奖,在全国青年书家中独树一帜,成为书坛的佼佼者。

面对荣誉与诱惑他耐住寂寞,正在走向成熟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是青年书法家谢少承成名后面临的新课题。面对热浪滚滚的金钱物欲和灯红酒绿,他徘徊激荡,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之心,把成绩当作新的起点,不断否定自我,努力弥补书法艺术的不足。
近年来,一些书法家经不住经济大潮的博击,平和心态变得复杂起来。谢少承融在这个大染缸里,思想自然波动,诸多荣光环,吸引他滋生了功利之心,一度把创作的目光盯在利益上。一次在某市搞书法展览,忙于应酬,几天几夜没有休息好,有时,到夜里三四点钟才入睡,第二天搞笔会,感觉和激情始终出不来,自己感到很纳闷,悬挂出来的作品圈子内有人说:“全国奖得主就这个水准吗?”议论传到他的耳朵里,不由得得脸红心跳,头脑清醒了许多。他曾多次自省自愧,不断觉悟。夜阑人静时,少承迟迟难以入睡,谢少承纵览中国书法史,他终于悟到,历代书法先贤们不仅作品堪称一流,道德文章皆被人们称颂,从里到外融为一体,风骨独标,学识渊博,或雄才大略、叱咤风云,或才艺绝佳、独领风骚。比之古人自己则不过是一种镀金物而已,刚一出道,就急功近利,岂不是自作自践吗?他深感中国书法博大精深,自己的内功和品性学养差距甚远,必须苦心修炼才能提高境界。于是,他沿袭学院时的读书习惯,花了许多的时间,静下心来有计划、有目的地重温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书籍,从中汲取营养,修心养性,提升自我。同时,他还学写诗,常常通宵达旦地沉醉于平平仄仄的格律韵味之中,以提高自我艺术素质。
重视人文教育,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这是儒家哲学和美学的重要内容。谢少承觉得人的精神应该保持一种宽松、和谐和愉悦的状态。他原本就属于性格内向、气质内敛、为人和善、处事低调的人。或许正是他的这种性格决定了他对于艺术的态度,始终保持一种低调,但又绵韧有力。他对于任何一件事都不过于狂热,始终在冷静地思考下向着自我认定的理想之路前行。他经常向全国各地的名师求教,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等学养勉励自己。谢少承正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研究探讨创作思维,远离尘俗,摒弃浮躁,在寂寞和超脱中体悟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
DSC_001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寞之后的爆发

金玉堂

熟悉谢少承先生,是在八届全国展摘得“行书状元”桂冠时,从那时少承先生的印象便深深落在脑海里。首届全国青年书展又名列金榜,更被书法界所关注。

欣赏少承先生的书法作品,他的行书开始以一种新的面目展示出来,使之逐渐定型。他强调了用笔的使转,使笔势转折而连绵,结构体势富于变化,线条流动而极具韵致,从而摆脱了章草的波磔,以及书写程序的刻板,使书写更具自由情趣。体势纵横,俯仰顿挫,上下映带,婉约妍媚。使书法真正升到了较高艺术高度。先生的行草简约自由、风神潇洒、韵致卓绝。都能逸笔余兴,淋潍挥洒,或媚或妍,姿态横生,令人折服不已。

少承先生的隶书点横之间,方正古拙;尺幅之中,醇厚大气。落墨轻重了然于心,既可以圆润浑穆,寓健于柔,也可以虚实相生,姿态自然。其创作在点横顿挫等细节处理上擅工巧,直中绳、方中规,藏锋逆入,蚕头雁尾,每一笔都显示出作者的苦心经营与精工雕琢,笔墨精致是少承先生小楷书法的基本品格,我们司空见惯的小楷书法,只见表象上的小而不见笔墨的精致,在控制笔墨上缺少精巧和趣味,纤毫毕现,通篇规整如一。小楷书法难在精致,细而不弱,粗而不肥。难在端正中见灵动,小巧中见大气,笔墨酣畅而气韵生动。难在有韵味有变化有风度,不刻板不做作不轻佻。少承先生的小楷书法笔墨起止转折交代得非常清楚,笔路清晰可辨,保证了字形的干净利落和精干劲挺。最大限度地发挥毛笔的特性,尽量制造笔墨效果,在点线的细节上精心安排,毫不含糊,细微处可以看到运笔用墨的技巧变化和抒情倾向,不按惯性抄录,但也不故弄玄虚卖弄技巧,手下之笔运用自如,开合疏密尽在掌握之中。

写小楷不像写草书,草书讲究的是奔放,而小楷注重内敛。”所谓心静如止水,寂寞见真功。少承先生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肯下苦功;也不仅因为他智识卓然;还因为他远离喧嚣,清醒地坚守寂寞之道。从理论上说,前两者为寂寞提供了背景,正所谓高处不胜寒;而后者则是一种生活或者人生态度。内行都知道写小楷很吃工夫,而且一定要气定神闲,任何杂念都会带来影响。所谓在如今相对浮躁的社会,静下心来求索,静下心来提高自己的悟性,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书法区别于绘画,绘画还有色彩,而书法就是黑白的世界,很单调,有时候那种寂寞是常人无法忍受的。为了让自己的技艺达到更高的境界,少承先生几乎与一切娱乐活动绝缘,他自己说这就是从苦学到乐学的一个过程,所谓苦学,就是从入门到有一定基础,这个阶段非下苦功不可,等达到一定水平,再经名师指点,茅塞顿开,这就过渡到乐学的阶段——有一天不写,就感觉生活中像缺少了什么似的。

现在社会上各种诱惑很多,让人难以静下心来,但书法是寂寞的,必须要心静才能进行创作。少承先生有时间读书写字,过着幸福的家庭生活。平静的生活环境,他不想去追求过多的物质财富,更不想因为改变生活节奏而打乱了创作的心境。不欲改变,甘于平淡,只为静下心来,在书法的求索道路上上溯下探,孜孜不倦。他的书法,在寂寞中成就,还会在寂寞之后爆发。祝愿谢少承的书法艺术有更加辉煌的发展
DSC_03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No.4>>>谢少承

0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No.4>>>谢少承

115赐百年 1868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No.4>>>谢少承

A2-1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No.4>>>谢少承

A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No.4>>>谢少承

DSCN642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展获奖书家风云人物榜】
No.4>>>谢少承

DSCN643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