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sd001

曾让上海书坛引以为自豪的当代楷书名家---周思言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让上海书坛引以为自豪的当代楷书名家---周思言

                        写字不让人      
                                               巢 伟 民
    沪上书法家周思言是一位追求实力,以“写字不让人”为动力,并身体力行的中年书家。为了追求书法的更高境界,他曾十年闭户不涉社交,在石库门的三层阁里攻临欧阳修、诸遂良、颜正卿三大家法帖、加上《张黑女》和张既之法书,终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形成了骨力清致,端庄秀美和劲峭遒健的楷书风格,连续九次在全国赛事中夺冠。为此,他自豪地在名片上印上“九连冠”。扪心而论,如周思言兄那样苦心孤诣扑入书法艺术中修炼,并屡屡夺得佳绩者,确实很少。
去年,为了筹办“醇——中国书法与酒文化展我与周思言等四位书友多次相聚,切磋书法艺术,我也由此先后观赏了周兄百余幅新作,他那独具个性的楷书和行草书,以及对书法的执著追求的痴迷精神,除了我初中的同学乐新龙之外,尚未遇见他人,因此深为赞叹,被他打动了。观思言兄楷书如梁红玉在黄天荡击鼓操练女兵,秀艳劲利的线条点画在步局方阵中各自到位;而其行草书犹如公孙大娘舞剑器,疾风骤雨般的线条显出凝炼刚劲;那种万毫齐力的线条,落笔峻而庄和,显示了周兄于严寒酷暑中造就的书法底蕴。思言的夫人告诉我,几十年来,为了他的书法追求,全家都以他为中心来安排生活。双胞胎女儿高考复习也常常到公用灶间去看书。当年他们一家住在老西门一个三层阁里,一扇东窗下的桌子是周思言专用的,常常是三更时分仍在奋笔挥毫,直写得满屋满墙是新作,,一地的废弃宣纸。如今,周兄的居室早已改善,一百多平方米的屋子仍摊不下、挂不够每日的新作。
我与周兄交往的时间并不长,但在了解了其在书法艺术上的追求精神,加上他为人爽直,于是联系多了,印象也立体化了。在各类艺术中,中国书法可谓是最为寂寞耗时的抽象艺术,古人甚至有“墨磨人”之叹,那中国书法艺术的线条概括了五千年文化内涵。梁启超先生在《饮冰室专集•书法指导》中这样说过:“写字有线的美,光的美,力的美,表现个性的美”,“各类美术中,以写字为最高”。这“写字”就是中国书法艺术上,周思言他有自信、有壮言,“我写字不让人”就是他的口头禅。如不是性情中人,能这样说吗?欣闻思言兄于四月十日又在豫园内的静观举办个人书法作品观摩展,展出作品近六十幅,我钦佩他一心扑在书法艺术上那种孜孜不倦的执著精神,于是写了这篇短文。
                        新民晚报2004年4月16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让上海书坛引以为自豪的当代楷书名家---周思言

这是海上著名书法评论家郭舒权的评论文章:   
           悲 欢 聚 散 一 杯 酒
                         谈周思言其人其事
台湾诗人席慕蓉写过几首有关艺术的诗,其中一首《艺术家》是这样写的:
“你已用泪洗净我的笔
好让我在今夜画满地的烟雨
而在心中那个芬芳的角落
你为我雕出一朵永不凋谢的荷
浮生如梦
我爱
何者是实  何者是空
何去何从
这诗的意境很清雅,很空灵,也很符合书法家周思言当下的书法和心情。
实在说,对周思言其人我并不熟悉,作品我却早已目睹。九十年代初,他的楷书在全国屡屡得奖,为上海争了光,他名声远扬。而对他进一步认识,是在最近的酒桌上。
前些日子,他与周同法、巢伟民、陈志浩和谢礼平几位爱喝酒的书法家一起,在朵云轩画廊办了个《醇——书法与酒的遐想》展览。开幕的那天,来的人很多,济济一堂,中午相聚,酒友们在一起,兴高采烈。周思言敬酒,端起酒杯讲:“真人喝酒不掺假,掺假喝酒非真人,站起来我是‘天’,醉倒了我是个‘大’。”言毕,仰天一饮,杯酒皆尽。四座被其豪言壮语的气概和痛快淋漓的酒风所折服,掌声四起。
周思言好酒,更好书法,常将喝酒的豪爽气和书法的贵族气融合在一起。他喜欢两句话:  一,“百年书法里,万事酒杯中”,另一句是“悲欢聚散一杯酒”。所以他活得很自在,也很自得。
你若与周思言促膝长谈,会发觉他是个很自信的书法家。这与他长年累月,几乎每天化十几个小时来训练笔墨技巧所打下的书法功力。
当然,他更是一个能清醒“认识自己”的书法家。他感到自己还有太多欠缺的地方,需要弥补。所以,当他十年前频频得奖,春风得意的时候,急流勇退,深居简出,隐于闹市,十年磨一剑,修炼书艺。
一晃十年过去了,近日,他复出书坛,在豫园静观举办个人作品展,上海书协吴建贤、钱茂生都光临其盛,赞佩有加。
对他的书法,其师刘小晴先生有如下评语:“楷书以欧、褚、颜为本,得张黑女、张即之并稍加己意,形成他清峻、端庄、骨力劲峭、偏阳主刚的独特风格。”刘先生还认为:“因其是左撇子,况乃天道酬勤,当然出手不凡.”
说起周思言的左撇子书法,还有一段缘由:几年前,他右手不慎受伤,疼痛难熬.三天后,右手仍不能动笔.他是一天不写字就难过的人,便尝试用左手来写字,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左笔书法另有一番风味.
以席慕容的眼光,真正的艺术品,是一件不朽的记忆,一件不肯让它消逝的努力,一件想挽回什么的欲望,是一件流着泪记下的微笑,或者,是一件含笑记下的悲伤.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以周思言的人品和酒品,他会写出更新更好的书法作品.
愿我这个愿望成真.

                           郭 舒 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让上海书坛引以为自豪的当代楷书名家---周思言

上海文史馆馆员、海上理论权威之一刘小晴的评论:
                    为伊憔悴总不悔
                                      周思言其人其事           刘小晴
要谈书法,首先谈其人其事,所谓书如其人。
其人,中等身材,黑黝黝的皮肤一张倔强而又执著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看似让人敬畏。强健的体魄,平日昂首阔步虎虎有生气,把酒临风更是豪放不羁,同道称其“酒胆健笔”。
其事,祖辈经商得一时之兴旺,后家道中落,十年浩  可谓一贫如洗,插队八年后进工厂,此时其婚后二女,生活更是拮据。可其反其道而行之,辞去工厂的美差高职,下海习字令人费解。其以“悬梁刺股”之精神,数十年间耿耿于怀,上苍明鉴,书空画被,心追手摹,无一刻之怠慢。其曰“只有志短,不怕路远”当时其三十不到而今已是知命之年,可谓光阴是箭,近思言书几不可复睹昔日端倪。
吾友周思言,海上书坛中一奇士也,奇就奇在,其对书法是如此的酷爱;如此的执著;如此的痴狂,大有“字不惊人誓不休”的雄心壮志,他深知根深叶茂的道理,牢记师训“老实不吃亏,吃亏不老实”(海上名家吴建贤语)因其数十年无一日间断对楷书的训练,每日凌晨写大字一百称其为 热身赛 ,因少年时代酷爱体育故特别注意运动量(曾进体校乒乓集训,左手握拍,在单打比赛中获区县第一名)。其楷书在全国性比赛中荣获九连冠。上世纪八十年代崭露头角,他培养的学生也屡屡在书法赛中获奖,凭着一份爱心他还对那些有天分而家境不好的学生免费教学,更奇的是数年前右手不慎伤筋,三日不可练字,其心急如焚,突发奇想,左手开笔,临王铎、米芾、黄宾虹之字,其意不在哗众取宠,因其与生俱来便是左撇子,真是天道酬勤眼界已高,当然出手不凡。其左右手书写的风格完全不同:左圆右方;右工左拙;线条、结构、章法、意境判如两人,现其行书以左撇子而驰名海上书坛。
思言浸淫楷法数十年,其右手楷书榜书更是令人所器重,令人折服,其楷书以欧、褚、颜为本,得《张黑女》、张即之并稍加己意形成了他清俊、端庄骨力、劲峭偏阳主刚的独特风格。
吾友周思言以其功力及技巧逐渐在海上书坛脱颖而出,但他为人谦逊,学知不足,不耻下问,其有句口头禅“我只是一个喜欢写字的人”然而我以为一个真正的书家还要有文化底蕴的支撑,还要有一种洒脱的风度,放在他面前还有一种洒脱的风度,放在他面前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学艺之人须知“执着似乎苦海,超脱是仙乡”,这便是我认识的周思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5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让上海书坛引以为自豪的当代楷书名家---周思言

确实值得好好学习,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5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让上海书坛引以为自豪的当代楷书名家---周思言

如果拿唱歌来比较的话---周先生属通俗唱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5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让上海书坛引以为自豪的当代楷书名家---周思言

下面引用由纪伟2005/04/15 11:36pm 发表的内容:
如果拿唱歌来比较的话---周先生属通俗唱法。
有点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6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让上海书坛引以为自豪的当代楷书名家---周思言

值得学习,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6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让上海书坛引以为自豪的当代楷书名家---周思言

欣赏了!谢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7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让上海书坛引以为自豪的当代楷书名家---周思言

下面引用由sd0012005/04/14 10:45pm 发表的内容:
全 国 书 展 获 奖 作 品
一九八九年全国文明杯书法大赛一等奖
一九九零年东峰碑林诗书画影国际大赛一等奖
一九九零年白玉兰中国书法大赛一等奖
...
全国文明杯是上海举办的最早的全国性书法大赛,始于1988年,当时的评委会主任是黄若舟老。评委会副主任为沈鸿根、费声骞、卢前。呵呵,一等奖可是一部自行车哦。这在当时可是好东西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18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让上海书坛引以为自豪的当代楷书名家---周思言

身体健全的人还是用右手写比较好,虽自言不是哗众取宠,但总让人感觉怪怪的
周先生的字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很传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