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中国人,一生能与书法结缘是一件幸事,我认为书法的美不仅在于书写的好看,更重要的是和人的精神相通,所以要用心去写,享受点画结体的美妙,愉悦生命才是艺术的本质。
我这个人干什么事都很认真,就是生性愚钝,悟性不高,在书画方面也是如此。上小学时,描红很认真,总能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爱上了练习毛笔字,还是无师自学,上中学时,经常找来报刊上的书法作品照着描摹,自我感觉临得还像。后来才知道毛笔字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不是描出来的,知道初学书法要从临帖入手,就选了印刷不是很清晰的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楷书字帖作为范本,天天临写。 我的学书经历主要是学习传统,学习楷、行、篆、隶、魏碑,尤其是欧阳询、王羲之等。我的艺术之路是先学书法、篆刻、然后学画,然后书画、篆刻齐头并进,报考美术学院后暂时中断了书法的学习,当画到一定阶段后发现书法跟不上了,又回过头来补书法课,又回归到传统,重新学习、理解、研究传统,在不断地临摹和学识心性的修养中,逐步提升艺术审美眼光。在学书的道路上,我走的是一条自学之路,没有老师,经典碑帖就成了最好的老师,这就是学习书法取法的问题,取法高,走大路、正道,这是学习书法的正确之路。
我是相信“勤能补拙”这句名言的,我深知自己天分、悟性不高,唯有埋头苦干,谦虚好学方期有成。自学习书法以来,就是断断续续,摸索前进,以画理参解书理,于丹青绘事中体味“书画同源”这一古老课题,多少有些心得体会。直至在功力、意趣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对于书法,其实还很皮相。才气更是谈不上,只有埋头耕耘。稍具信心的是自认为自己综合修养还行,眼界在不断提高,不至于“俗”,也知道自己写的字有诸多毛病,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明白了前进的方向,期待将来写的更好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