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4-8-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6106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4-9-24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来黔东南做客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山道人在 2004/09/24 09:55pm 第 2 次编辑]
贵州黎平:侗乡听歌
作者:姚曼 谭芸 时间:2004年4月24日2:15
凡有大歌流传的村寨,必有鼓楼和花桥,花桥既是侗乡的交通枢纽,又是侗家的文化纽带
金黔在线讯: 侗族善歌,侗歌的种类也很多,除了最出名的侗族大歌之外,还有古歌、礼俗歌、坐夜歌、琵琶歌、牛腿琴歌等民歌。
在侗族大歌申遗启动之际,我们在侗乡黎平原始古朴的村寨、山道弯弯的乡间小路,在县城古老的木屋里……听到了宛如天籁的美妙歌声,一次又一次被这如清泉般清澈悦耳的音乐所感动,一次又一次被这世世代代演绎着古老沧桑的无字文明的歌唱所折服。
地点:黎平地扪侗寨 演唱者:地扪村民
地扌们是黎平县西线最大的侗族村寨,“地扌们”是侗语的音译,意为源源不断涌出的水。在地扌们,我们听到了原始本色的侗族民歌。
风雨桥是侗族人迎宾接客、送往迎来的重要场所。在地扌们的风雨桥,当地村民以真诚朴素的歌声让我们心中充满了对乡土田园最纯粹最温暖的感受。几个青年男女,唱了不少歌。大歌、琵琶歌、坐夜歌、月堂歌。他们唱得认真而投入,正午阳光酷热,坐在风雨桥上,轻风送来稻花香,这般纯净的音乐、清丽的歌声不由让人平心静气、让人感叹。这样的青山绿水孕育了这样撼人心魄的音乐。
都说侗人爱歌,“饭养身”、“歌养心”,侗寨里男女老幼都会唱歌。将信将疑的我们拦住3个过桥的小女孩(大约四五岁的光景),想要考证一下传说的真实性。得知我们的意图后,3个孩子有点腼腆,经不住我们的再三恳求,她们站在桥中间,用稚嫩的童声唱了起来。很显然,这是一首儿歌,中间有模仿羊叫的声音。3个孩子,一人领唱,两人和声,没人指挥、不要伴奏、不需起头,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开始、水到渠成地结束。
到了傍晚,我们又在村里的小学校内听了一出侗戏,它音乐别致、表演技艺纯朴亲切,可谓大俗大雅。
17岁的侗家少女吴珍珠告诉我们,听到了侗族大歌要“申遗”的消息后,村里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回来唱歌了。尤其使我们感动的是,这个民族实在是太爱唱歌了,以至于当我们走在乡间土路上,小河对岸的几个侗家儿童看到了我们这些客人远远地就唱起歌来,没有任何修饰的童声质朴而嘹亮,虽然我们听不懂他们的侗语,但从这些孩童的身上看到了侗族大歌的希望。
地点:黎平县城两湖会馆旧址老木屋 演唱者: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
曾经听过黎平县侗族大歌艺术团的演唱,印象深刻。在县委宣传部办公室碰巧遇见了艺术团的陈治强团长,这位13岁进团的老演员给我们讲了不少艺术团的轶闻旧事,28岁的他,如今是这个25人团队的带头人。我们约好晚上到艺术团的住地去看看。
适逢全国70多家经济广播电台在黎平采风,陈治强带领艺术团的姑娘们在做服务接待工作,姑娘们热情婉转的敬酒歌让那个晚宴气氛热闹了许多。匆匆扒了几口饭后,陈团长领着我们到了艺术团的住地——两湖会馆旧址,用他的话说:“我们是住在文物里。”(因为经费等原因,艺术团暂时栖身在此。)后来他又告诉我们,他们不久会搬到一个新地方去。
两湖会馆是嘉庆年间修建的。艺术团去年招来的几个女孩子住在一幢破旧的木楼里,我们摸黑前进,陈团长一路招呼大家要小心,一楼人家昏黄的灯光透过板壁间的缝隙洒在楼梯上,我们上了楼,楼板吱吱地响。
侗族大歌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和友谊
姑娘们很爱干净,我们学着她们赤脚进了屋,房间不大,二十来平米,铺了四张床。陈团长把隔壁房间的女孩也叫了过来,她们全是去年进团的,最大的也不过19岁,都很喜欢唱歌。在自我介绍后,我们记下了她们的名字:杨国英、杨丽、吴宇珍、吴仙梅、吴文梅、吴惠、吴宪英。她们先为我们唱了一支侗族大歌《蝉之歌》,接着又唱了一首《每唱一支歌都在呼唤你》。优美的和声在这个炎热的宁静夜晚传得很远很远。闻声而来的南京经广台的主持人小路一再对无伴奏的多声部的合唱发出惊叹,她说一定要向南京的听众介绍如此动人的音乐。
吴永英是侗族大歌艺术团的台柱子,多次获奖,她谢绝了不少地方的邀请,坚持留在家乡,现在是艺术团的歌师,是年轻人尊敬的大姐。黎平县文联的石主任对我们说过,应该去和吴永英聊聊,她是个艺德双馨的演员。
我们注意到,当吴永英走进这间小屋时,艺术团的小姑娘们热情地用侗语跟她打招呼。随后有人给我们介绍说陈团长的牛腿琴拉得很好,陈团长说牛腿琴是侗族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只有两根弦。牛腿琴歌在夜深人静时响起,琴声低回苍凉,歌声婉转深情,很是感人,会让人落泪。最适合表达思念和失恋的心情。在我们的一再邀请下,陈团长执琴,与吴永英对唱情歌《好情郎住在遥远的地方》,歌声中的忧伤与无奈已经冲破语言的藩篱,冲击每一个倾听者的心扉。最好的情歌,就是让闻之者动容。从在场每位听者的神态来判断,这是最真情的歌,是最动人的声音。
地点:黎平县民政局招待所 演唱者:吴家三姊妹
在艺术团的木屋里,我们还听到了吴永英姐妹三人的多声部合唱,十多年没在一起唱歌的她们,在我们的怂恿下试着唱了一首侗族大歌《知了歌》,一气呵成非常默契。简直让人无法相信她们这么多年没有合作过。
当年,吴家三姐妹都曾是这个艺术团的演员,因为出色,大姐吴永琼被凯里宾馆看中,小妹吴永兰也到了贵州饭店工作,只剩下吴永英留在团里。虽然工作环境变了,但她们对唱歌的喜爱一点没变,那天,三姐妹好不容易团聚,姐妹们听吴永英说有记者采访,按捺不住好奇,也跟着来了。我们在听了她们的故事后连说可惜,这三姐妹是个多好的组合,个个天生好嗓子,如果能一同登台亮相,真是不错。大姐吴永琼快人快语:行,有机会,我们三个一起上。她接着说:中国社科院的邓敏文教授想见她们姐妹。说话间便要告辞,我们一听,便跟着她们一同前往招待所拜访这位为抢救和保护侗族大歌作出努力并取得成绩的学者。
吴永琼在上世纪80年代到北京演出时见过邓教授,她的歌声给邓教授留下难忘的印象,邓教授说,这三姊妹的歌声真是好听,让人激动。她们的家乡岩洞就是侗族大歌的发源地,他把侗族大歌保护、考察基地建在那里。
贵州广播电台的一位记者那晚也慕名找到了邓教授,他感叹道:侗族大歌真是奇妙,太好听了。特别是那首《丢久不见常思念》,一听那开场,就让人心发颤。我真是想在这里多呆些日子,这些歌怎么也听不够。
吴永琼笑了:“那好,你爱听我们就唱给你听。不过我们十几年没有一起唱了,唱不好你莫怪哟。”三姊姐商量了一下,便唱了起来,唱毕介绍这是儿时奶奶常教她们的一首歌,她们的奶奶,如今90多岁了还在唱歌,每逢姐妹们回老家,奶奶总是拉着她们要她们唱歌给她听,常常是唱到深夜。
在我们的一再要求下,三姐妹又唱了几首歌。
唱完后,大家都不敢鼓掌,生怕惊扰了那些飘散在空气中的旋律。邓教授说侗族人民在长期、丰富、优美的集体而和谐的多声部合唱中,熏陶成了温厚谦逊、互敬互爱、勤劳勇敢的品德和情操,侗族大歌与侗族人文精神已融为了一体。这位热爱侗族文化、倾力拯救大歌的专家那句热切的话语“我们决不能让侗族大歌失传。”让我们深受震动:如此美妙的音乐应该长留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