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用户名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帖子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955|回复: 7

访二爨小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8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时间:2012年7月19日
出发地:云南省安宁市连然小学
人物:连然小学书法组教师
到达地:陆良 曲靖 
DSC_6961.JPG DSC_6945.JPG DSC_6969.JPG DSC_6933.JPG DSC_6935.JPG DSC_6939.JPG DSC_7135.JPG DSC_6955.JPG

该贴已经同步到 李天虎的微博
发表于 2012-8-9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活动!支持
he.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意识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爨,笔画30,读音cuàn(同“篡”的发音)。基本的义项是“炊”,就是生火做饭的意思。

    爨,是一个地名,又是一个历史上强大部族的姓。爨文化是中国历史自秦朝至唐朝天宝七年(749年)长达500年间曲靖以爨姓家族治滇(包括今贵州、四川的部分县市)时所创造的历史文明。有史料称,滇文化发展可大致分为三阶段。第一个阶段以曲靖爨文化为代表的滇中文明,主要是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包括拥有自己的语言、生产方式和歌舞等习俗。此后是大理的南诏文化。明清之后,滇文化重心逐渐转移到昆明。

   书法界长期以来认为云南碑刻属明清以后的为多,此前为少,汉碑绝无,清末人黄炳堃就说过“ 滇南无汉碑”。但是到了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东晋时代的《爨宝子碑》在距曲靖城南约70里的地方出土。

   《爨宝子碑》全称《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俗称《小爨碑》(与曲靖《爨龙颜碑》并称“二爨”。)。清代康有为赞曰:“端朴若佛之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爨龙颜碑》始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二年(公元458年),距今为一千五百四十一年。与爨宝子碑相比,此碑较大,高3.88米,宽1.46米,字数亦多,除碑阴题名外,仅碑阳即存文900余字,故称“大爨”。它是现存晋宋间云南最有价值的碑刻之一。爨龙颜碑现存陆良贞元堡小学。碑文追溯了爨换家族的历史,记述了爨龙颜的事迹。为后人研究爨换家族及晋南北朝时代的云南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碑在清道光六年,为金石家阮元出任云贵总督时,访求名碑于陆良贞元堡发现,命知州张浩建亭保护,并题跋。   爨龙颜为当时雄踞云南东北部爨氏首领,世袭本地官职。碑文追伤痛爨氏渊源及本人的生平事迹,可补正史之不足。碑文为爨道庆所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发表于 2012-8-9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可以搜索一下cctv10《探索 发现》播出的节目《爨碑惊奇录》,里边有具体的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0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搜搜,自己想看看,谢谢十八一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