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巴人

王羲之 千字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6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稍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千字文》的作者为南朝(梁)周兴嗣,王羲之本为东晋人,他怎么可能见到后代才出现的千字文?今人云,玩笑开大了,此之谓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6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难得一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6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长啸怀人 于 2006-4-26 09:12 发表
呵呵,稍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千字文》的作者为南朝(梁)周兴嗣,王羲之本为东晋人,他怎么可能见到后代才出现的千字文?今人云,玩笑开大了,此之谓也。

<圣教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6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炜 于 2006-4-26 16:26 发表

<圣教序>呢!

《圣教序》开首怀仁已注明自己是集王羲之之字,即表明了对王羲之“版权”的尊重:)
而本篇开首则言明为王本人书。因而二者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东西,即前者言明其来历,后者则故意作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7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长啸怀人 于 2006-4-26 18:29 发表

《圣教序》开首怀仁已注明自己是集王羲之之字,即表明了对王羲之“版权”的尊重:)
而本篇开首则言明为王本人书。因而二者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东西,即前者言明其来历,后者则故意作假。

同意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7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长啸怀人 于 2006-4-26 18:29 发表

《圣教序》开首怀仁已注明自己是集王羲之之字,即表明了对王羲之“版权”的尊重:)
而本篇开首则言明为王本人书。因而二者不是同一个层面上的东西,即前者言明其来历,后者则故意作假。

同意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7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长啸怀人 于 2006-4-26 09:12 发表
呵呵,稍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千字文》的作者为南朝(梁)周兴嗣,王羲之本为东晋人,他怎么可能见到后代才出现的千字文?今人云,玩笑开大了,此之谓也。

是周兴嗣次韵。千文要稍早。

[ 本帖最后由 野猪 于 2006-4-27 14: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4-29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野猪 于 2006-4-27 12:10 发表

是周兴嗣次韵。千文要稍早。


看来还得哆嗦几句。

关于千字文作者,唐李绰《尚书故实》云:“梁周兴嗣编次……其始乃梁武(帝)教诸王书(书法),令殷铁石于大王(长啸怀人注:指王羲之)书中搨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纸,杂碎无序。武帝召兴嗣谓曰:‘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兴嗣一夕编缀进上,鬓髪皆白。而赏赐甚厚。”其意周兴嗣将从王羲之书法范本集出的一千个字编为韵语,书法界一般也主此说。

另《梁书》卷三十五《萧子范传》云:“(萧子范)除大司马南平王户曹属,从事中郎,(南平)王爱文学士,子范偏被恩遇。尝曰: ‘此宗室奇才也。’使制《千字文》,其辞甚美。”此说的意思是萧子范为《千字文》作者。

又《新唐书·艺文志》: “萧子范《千字文》一卷,周兴嗣次韵《千字文》一卷。”此说是萧子范先搞了一部千字文,周兴嗣按照其韵脚又新弄了一篇。

要知,萧子范亦为梁朝人,即使第二、三种说法正确,晋朝的王羲之照样不能“死而复生”看到《千字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5-28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圣教的意思,但肯定是伪托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2-14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