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6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6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第一现场】“澄怀味道——董玮书法展”在北京举行(获奖名单公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1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澄怀味道——董玮书法展

>>>展览现场盛况报道

6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澄怀味道——董玮书法展

>>>展览现场盛况报道

7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澄怀味道——董玮书法展

>>>展览现场盛况报道

7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澄怀味道——董玮书法展

>>>展览现场盛况报道

7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1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澄怀味道——董玮书法展

>>>展览现场盛况报道

7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6-21 16:48 编辑

董玮书法集评



序  言
    
董玮是一个对书法既坚持又用心的人。说其坚持,是因为2006年他毅然放弃了老家的官职,来到中国书法院教学部工作,尽职尽责,数年如一日,把书法院教学部的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对于书法艺术,董玮更是孜孜以求,锲而不舍,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提高。说其用心,是因为前几年,董玮利用工作优势,完整记录了一学年众多名家大量的授课内容,最后整理出版了《痕迹?中国书法院助教日志》一书。今年,董玮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即将硕士毕业,他的毕业论文选题是《于右任碑志楷书探析》,而这几年董玮一直在坚持对于右任书法的学习,他把理论研究与自己的创作实践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通过这些事,我感觉到了他的用心。

近几年董玮的书法总是以朴茂恣肆的碑学面貌出现,魏晋碑刻《开通褒斜道刻石》《杨淮表记》《石门铭》《好大王碑》等汇于腕底,与于右任行书相参合,率意旷达,表现出强烈的个人审美取向。其实在2005年以前,董玮是在“二王”、米芾行草书上下了很大功夫,以精致典雅的帖学面目示人的。这种由帖到碑的转型是不多见的,董玮所钟情的于右任就是其中的成功者。

于右任先生的书法青年时期成功的由赵孟頫转向北碑,这次成功的转型确立了于右任碑学大师的地位。当人们对于右任“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津津乐道,为大师学习魏碑的勤奋所折服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赵孟頫或者说帖学对于右任碑学书法的影响。我觉得董玮注意到了,他在《于右任碑志楷书探析》中说:“于右任对北碑的师法,突破了前人如邓石如、张裕钊、赵之谦等对刀刻效果的简单模仿,又不同于曾熙、李瑞清、康有为等用颤栗、艰涩的笔法表现北碑的线质,用笔不计方圆,点画腴润充盈,劲健舒畅,书写轻松自如、生动自然而又不失北碑的雄强大气。这与于右任具有深厚的帖学功底、融入了帖的书写方法有关。” 这种认识是全面的,涉及到了对碑帖融合的探索。

碑学书法兴起以来,人们对碑学、帖学书风差异讲得比较多,而碑帖互补、碑帖融合讲得少,康有为晚年针对碑帖融合有一段精彩的论述:“自宋后千年皆帖学,至近百年始讲北碑,然张廉卿集北碑之大成,邓完白写南碑而无帖,包慎伯全南帖而无碑。千年以来,未有集北碑南帖之成者,况兼汉分、秦篆、周籀而陶冶之哉。鄙人不敏,谬欲兼之。”应该说,康有为是在谋求一条碑帖相融的路子。与康有为相比,于右任在碑帖融合方面做得更为成功,其书法在沉雄朴茂中所透露出的圆润醇厚之致,透露出赵孟頫对他的影响,是其过人之处。

董玮其实选取了一条和于右任相似的书法之路,而立之年完成了由帖向碑的转型。碑帖结合的探索始于清代,距今不过二、三百年的历史,可开掘的余地非常大,相信董玮沿着这条大道走下去,一定能取得越来越丰硕的成果。

于右任先生在一百年前的《民立报》上说:“泥古非也,拟古亦非也。无古人之气息非也,尽古人之面貌亦非也。以浩浩感慨之致,卷舒其间,是古是我,即古即我,乃为得之。”录此与董玮共勉。是为序。
    
木木堂曾翔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6-21 16:49 编辑

董玮书法集评




    
董伟兄又要出版新的书法作品集,同时他还将要在中国书法院展览馆举办一个规模不小的个人书法作品展。得知这个消息,让我很振奋。其实,我真的很期待!期待不断出新的董伟兄以及与他年龄相仿或者更轻的一些70后,80后甚至90后的作者们奋起直追,不断呈现出生机勃勃新鲜有力的作品。那样我们的书法界,才真的前途光明了。


我之所以愿意看以董伟兄为代表的更年轻一些同道们的作品,是因为它们总能给我一些新的意想不到的东西。正如去年十月那期《东方艺术/书法》中董伟兄答客问的那个题目----“未知之处最引人”。这也让我想起石开老师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篆刻委员会换界会上的一个发言,他说“已成名的没什么可怕的,该出来的都出来了,可怕的是那些未成名的”。是呀,古人早有后生可畏之叹,那些成名的是什么样就什么样了,而那些未成名的你不知道他将来会成长为怎样的参天大树!

董伟兄的天资才气,勤勉作为,已经留下了许多的印迹,有他的作品在,就无须我多言了。对他和以他为代表的更年轻一辈的作者抱有一种敬畏,是我心境的真实写照。我想,对与书法界的希望也尽在于此了

    
刘彦湖
2012年5月6 日午阴嘉树清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6-21 16:50 编辑

董玮书法集评




善   学  与  智   慧
——董玮书法小议


于明诠
    
董玮是中国书法院第一届的学员,因学习成绩突出、工作能力又强,毕业后就留在教学部工作至今,现在担任着教学部主任。别看这个“官”不大,他做的工作却十分重要。书法院从2005年招收第一届学员,每届100人左右,今年应该招第八届了。书法院越办越红火,在当代书坛的地位影响也越来大,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做得好当然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说,董玮应该算是书法院的功臣。董玮少年老成,做事周全细致,二十几岁小小年纪就曾在老家担任过县文化局的副局长,所以老师们很少喊他董主任,而更喜欢喊他“董局”。


这里不说“董局”的教学管理工作,只说他的书法创作。他写字舍得下工夫,我每年去书法院讲课,一见面他总是先拿出一大摞近作让我谈谈看法,他逼仄的卧室兼书房里也总是纸墨如山。这几年他的创作水平突飞猛进,碑帖融合,篆隶兼修,楷行草互参,追求一种浑厚奇宕、朴拙苍雄的风格基调,面貌十分和谐统一。他的字在结体方面多得于右任启发,而用笔又多受王镛先生影响,难得的是他并没有简单地照猫画虎生搬硬套,而是在大量临习吸收古人多方面精髓的前提下,把于、王二家的结字用笔特点巧妙地融会在自己笔下,初步形成了腴润苍古奇绝流荡的笔情墨趣。

“董局”水平进步之快的原因,我想主要有这么几点:其一,得益于书法院教学管理这一特殊的岗位。他在这个岗位上一做就是七年,他不是把这个岗位仅仅当作自己的谋生职业,而是充分利用这个岗位的特殊性,既当学生又当先生,老师们年年来讲课,内容总会有许多不可避免的重复,但他却每次都细心倾听,而且详细地做笔记,课下又虚心和老师们请教讨论,同时,他又把自己新的思考和认识整理成专题为学员作辅导讲座,在和学员们的交流中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快乐。其二,善于思考和选择。对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写法和想法同样重要,但越往前走“想法”就似乎越重要,因为开始做“加法”多而后来则要求学习者在做“加法”的同时还得学会做“减法”,做“加法”难,而做“减法”则更难,难就难在学习者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做出适合自己的一系列选择。董玮最终把关注点落在于右任王镛二家之上,是非常智慧的,不仅符合自己的笔性和审美,而且有利于自己笔墨风格的开掘与拓展。其三,善于总结和融化。他在做好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同时,撰写出版了第一本专著《痕迹》,对各位老师的教学内容、理念观点、风格主张都一一作了详尽的概括评述,不仅对学员学习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而且在构思写作的过程中,对各位老师的艺术思想与风格追求作了深入全面的了解思考,然后比较分析融会贯通,并贯注到自己的学习思考之中,成为自己不断前进的源头活水。基于这三点,我认为“董局”是智慧型的善学者,假于时日,必有大成。

祝“董局”笔耕精进,工作顺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6-21 16:51 编辑

董玮书法集评





因一个梦想

肖文飞
    
年纪轻轻,在当地担任文化局的领导,有着一份令人羡慕的稳定工作和安逸舒适的生活,然而却毅然放弃这些,决然独自负笈北上,求学于中国书法院,几年以后,又全家举迁,定居京郊,安守着清贫。八年来,董玮就这样经历着与大多数京漂艺术家相似又不似的经历。这一切因缘为何?


因一个梦想,一个缘于书法的梦想。


董玮的艺术伴随着中国书法院的成长而成长。2005年,中国书法院成立伊始,董玮就成为了第一届学员,毕业以后,留校主持教务工作。这些年来,因其强大的师资力量、合理的课程安排、精心的教学管理以及卓有成效的教学成果,书法院的教学声誉鹊起,影响越来越大,逐渐成为书法人学习书法的首选之地。作为中国书法院教学部的负责人,董玮功不可没。所谓教学相长,在这样的环境下,董玮的书法艺术也在逐渐地提高。他正走在成功的路上。


书法院授课的老师,都是在国内书法领域卓有建树的艺术家和学者,以多年来的艺术实践经验,各自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创作和理论体系。但由于各自的成长背景不同,在艺术观念上会有所差异,甚至相悖。同学之间的艺术观念差异也很大。这种状况在艺术界最平常不过,众口一词反而是不正常现象。对于清醒者来说,他会根据自身的性格、人生阅历及知识背景来进行选择,可谓如鱼得水,一年的学习将受益终生;而对于无主见者,将无所适从,一味跟风,迷失自我,终将只会沦为邯郸学步的境地。


董玮无疑是清醒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论是作为学生,还是主持教务工作,董玮有大量机会与各位老师近距离接触,充分了解各位老师的艺术理念,但学老师的艺术观念,而不是学老师的面目,这才是善学者。于此,董玮根据自己的特点,致力于碑学,从金文、《秦诏版》、《大开通》、《石门铭》、《好大王》及到近现代的于右任,都成为他日夜临习的对象,形成了朴拙大气的艺术风格,从而也让我们窥探到沉稳踏实、不事张扬的外表下,董玮狂放不羁、渴望自由的内心世界。


其实,书法于我于董玮,永远都是一个寻找的在路上的过程,寻找我们各自在书法的安身立命之本,寻找通过书法合适表现自身隐秘心灵的通道。我们都有一种渴望,渴望把这些年来的心灵感悟形化于书法,把虚空寄托到一种实体。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预付我们一生的生命。
好在我们都在努力,因一个梦想——一个书法的梦想。


在路上。


2012年5月15日匆匆于望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1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2-6-21 16:52 编辑

董玮书法集评






董玮印象
    
说到董玮,每个人从不同的视角来看,有不同的印象。在领导眼中,他是个年轻持重、有为可信的人;父母眼中,他是个孝顺温和的人;妻子眼里,他是个善解风情,不乏幽默的人;女儿眼里,他是个大朋友般的好爸爸;朋友圈中,他是个重情重义,会玩会闹的兄弟,至于在女性朋友眼中是什么印象,我就不得而知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的女性朋友和粉丝一定很多,因为他长得太帅了,不想有都不行。但他身挂书法院教学部主任这个牌子,不得不每天昂首挺胸,作矜持状,作庄严态。其实他内心里是个充满激情、爱热闹的人。如果周末无事,喝酒到八九分时,你可以见到他率真的一面。他平时总是不温不火,不紧不慢,再恼火动怒的事,他也是慢节奏的、有条不紊的去说,声音就像小篆的线条婉通流畅而匀速。
还是从一个学员的视角来谈谈对董玮的印象吧。
书法院的学员来自五湖四海,男女老少汇聚一堂,年龄差距很大,水平参差不齐,各地习俗性格迥异,个人职业阅历不同,这样的一支队伍着实不好带。但董玮在三名助手的协助下,把队伍带得有声有调,他一个最妙的招数就是以诚待人。他说来到书法院,就是有缘来相会,不分东南西北,不论年龄大小,不计水平高低,都是同学,都是兄弟姐妹,学习是主要的问题,其他都不是问题。他不仅要处理一些日常事务,还经常到教室与同学们一起听课,随时解决问题,了解教学动态和同学们的情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配合教学,他组织了“别动队”,每周三一次,针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同学进行强化训练,从晚上七点到十点,先讲训练方法,巩固消化老师讲课的内容,再做练习、辅导,练习还规定了一定的量。这样,就使老师上课的内容落实到了手上。这种训练非常重要,因为来书法院上课的老师多半都是讲理论,真正辅导示范的时间少,而书法理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际操作中,所以董玮的强化班尤为重要,他使我们学员从实践中理解消化了老师们讲授的知识。
董玮的书法教学理论虽然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明显的体系,但他是集众家之长而融为一体的。他在书法院这么多年,吸纳了来书法院讲课的各路高手的招数,又研究了当代有代表性的书法家的教学理论,融会贯通,付诸实践,推动了书法院的教学。这种强化训练辅导,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许多人感觉获益终身。
就我个人来说吧,我从强化班获得的知识超过任何一位授课老师带给我的知识。尤其在操作中,我写的练习作品经董玮评点后,发现了很多问题。这种有针对性的指导,能立竿见影,事半功倍。
在我们学员眼中,董玮不仅是教学部领导,还是兄弟,是弟兄,是女同学们的帅弟亮哥。他是我们的精神所在。他是我们想起书法院,回忆燕郊这段生活就不能忘记、也忘记不了的人


文济齐
(中国书法院第七届学员,记者,作家,曹禺戏剧文学奖获得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