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4525|回复: 8

张公者:书画与学养(原载《美术报》,欢迎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29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魏春雷 于 2012-5-29 10:40 编辑
7 |; i& o( s6 R9 g4 \& a) X; M+ W& F$ H8 W0 [& B8 o/ U- g

欢迎讨论:书画与学养

按:书画与学养的关系,历来为书画家、书画理论家所重,堪称中国书画理论研究中不可忽视的课题。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关于这问题议论虽多,遗憾的是能有所真知灼见并不多见,或浅尝辄止、或隔靴搔痒、或拾人牙慧等等不一而足。

书画与学养本是一个较为宏大的课题,讨论者稍有不慎,即偏入泛泛而论的歧路。其实,从这一课题出发,本可以引发出很多相对较为具体的话题,如:学养究竟有怎样的内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养的内涵又有怎样的变化和不同?书画何以须赖学养而存在?书画与学养的不可分,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有何关联?书画与学养的密切相关性,在书画史上已有大量可资引鉴的范例,但是这一话题是否具有当下现实性?等等。如果按照这一思路,大约不难将这一话题讨论清楚。

张公者先生最近写了一篇《书画与学养》,意在对此话题有所深入。原文已发表于《美术报》。现征得张公者先生同意,于网络发布,意在抛砖引玉引发广大网友的讨论的兴趣,欢迎大家踊跃发言、讨论。

张公者:书画与学养

中国书画是学养的艺术。是靠作者的“学”“养”出来的。像音乐等艺术常有在少年时代就有骇世的作品出现,中国书画虽然在青少年时期也可以看出其书画方面的潜质,甚至具有了很好的笔墨功力,但创作出经典作品的年龄往往是在四十岁前后方才出现。米芾37岁写出《蜀素帖》,苏轼47岁写出《黄州寒食帖》,颜真卿50岁写下《祭侄文稿》;王羲之写《兰亭序》时已是51岁(王羲之活了59岁),属晚年之作,所谓“右军书法晚乃善”。这些经典都是自家的诗文稿,写起来意兴淋漓,诗文与书法达到最佳程度的互相生发,才有经典的产生。中国画至高境界的代表——文人画也是如此,如果没有综合的学养就不能望其项背。

学养包括专业内与专业外两方面。

从事一门学科首先要具备专业修养。作为书画家,第一方面(专业内)要具备的学养就是对书画史论的掌握。熟谙书画史,知道书画发展的正变,掌握其中的规律。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找到创新的途径,才不盲目。另一方面(专业外)的学养则包括人的襟抱、阅历、知识、眼界、性情等等。襟抱能决定一个人作品境界的高低。心胸宽广之人,作品方能大气。阅历与见识会提高眼光,分辨美丑。知识面广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人们对专业内修养更重视,专业外的学养常常被忽视,而往往是专业之外的学养好的人,专业本身会做得更好,“功夫在诗外”。具备专业外的学养会使作品表现出更宽广更深刻的内涵。王羲之、颜真卿、苏轼、米芾、赵孟頫、元四家、明四家(明四家中仇英修养一般,其画格调亦在其他三位之下),董其昌、青藤、白阳、八大、石涛等等,无不具备相当的字(画)外修养,至吴昌硕、齐白石皆诗书画印俱能。这些大家并非都是具有很深的学问,但其学养则足够使其成为大书画家。

读书是增加学养的最为重要的途径,读经典之作,读圣贤之书。此外交游阅历若能留心,皆可增加学养。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对学养的要求,是对书画大家的要求。作为一般志向者则无关紧要。若想成为书画大家,甚至大师,学养至关重要。

有些人的学养很好,但书法绘画的创作不是很高妙,这是因为缺少“技”的练习,技法是必须过关的。技法不过关,不足以成为本专业的行家能手,也如同技法好而学养不足的人要加强学养一样。对于修养好的人,技法便成了他的“修养”。这些有很好学问之人士,其专业与人生目标也往往不于在此。而他们的书画常常格调高古、文雅不俗,非一般习书画者可比拟。

历史上也有学养一般但书画水平很好的书画家,这些都属于特例,不能用特例来作为规律。

有人也许会认为强调学养是为掩饰自己在诸如造型等方面的“不足”,非也。造型等方面属“技”的范畴。“艺术”由“艺”与“术”两方面组成。“艺”为道,“术”为技。经典作品在技法方面都已过关。技,尚属艺术的前一阶段;道是高层次的,是气息、格调、境界,道高道低便是由人的学养决定的。衡量一件作品要看其内涵格调,其次才是技术。技,易;道,难。

学养薄厚的差异有如盆中土与大地之土,盆中之土所生出之花木必有限,大地之土方可长出参天大树。

2012226

(原文发表于2012519号《美术报》)

5 N  [+ c4 ^' W+ o* f* u% [7 T, m6 o+ i" F% g" s  d: a+ O# j2 B
3 s5 w, B# F. b

, v! C3 F; n0 S; F4 f1 x$ P9 v( a7 `
% t3 U7 I" o6 G6 t0 h
( k! S) n% ^! J1 S5 f* s2 y% p! D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魏春雷 于 2012-5-29 11:57 编辑
# {' F$ I5 @: u$ m* U
: l( M% t0 v+ l5 h0 r  张公者,亦署旭光、弓者,1967年生于辽宁兴城。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张公者工作室导师,北京语言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画》杂志副总编辑。9 M0 |- K  o/ F. O4 G  p
  学术成果:8 @$ s9 N* t: k- Q% S  C. k. c
  2012年,《书法的情感与形式———张公者对话胡抗美》刊于《中国书画》第3期。
# h' f1 K/ H" _/ ?' w  2011年,《张公者篆书集词牌百联》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张公者诗文书画印选》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韩幹〈马十六匹图〉考证》刊于《中国书画》第4期;《审美取向之变》入选《书法三十年·当代书法艺术深圳论坛文集》,由黄河出版社出版。
) Q, A. q+ I) X+ O; g  2010年,《西泠印社中人·张公者》由西泠印社出版;《贾平凹、余秋雨、冯骥才、刘墉谈艺》由文汇出版社出版。
, j' F% J' O9 r0 Z; r4 R- T  2009年,《一印一世界》由中华书局出版。
% i0 t5 |; s: ]% d/ \' h  2008年,《艺林人物———书画名家访谈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北京大学书法研究生班作品精选集———张公者》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艺术阵线———张公者卷》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0 g1 |! C6 i+ j/ w4 W
  2005年,《张公者书法篆刻作品精选》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主编《篆刻批评·当代卷一》,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T8 C+ Y$ c2 [) E6 ]. T, Z
  2004年,《文彭〈草书文徵明诗二首〉》刊于《中国书画》第12期。6 r6 Y8 A8 G. Q/ a
  2001年,《张弓者篆刻选》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
8 h) y1 G4 [/ h5 ~7 M3 ?  1992年,《欲成“神”先做人》刊于《青少年书法报》第37期。
$ H. V0 _: @. {" 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9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魏老师发的帖子先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2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公者在当前提出书画与学养的关系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松鹰堂老兄关注 欢迎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0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0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4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4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