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442|回复: 1

香露茶与观音仙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8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罗田茶叶的生产历史悠久。王葆心主编的《罗田物产志》云:“吾县产茶起于唐代,大盛于宋代。”《续资治通鉴长编》及《文献通考》亦说,宋时曾在罗田“石桥铺立茶场,造贡茶。”沈括的《梦溪笔谈》对此也有详细记载,说:“石桥茶场是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一0六一年)买卖,凡制茶五十五万斤,卖钱三万贯左右。”较之清光绪年间两县一岁之钱粮还多。
  罗田地处大别山主峰南麓,山高林密,气候温和,多为沙质土壤,酸碱适度,宜于茶树的生长。所产茶叶香浓味醇。南部石桥铺观音山的观音仙茶,颜色浅绿,醇香耐泡,冲泡四次,其味仍醇,饮后满口清凉。此外,北部落梅河香炉观的香露茶,东部僧塔寺的“云雾茶”,中部老塔山的“凤山茶”,都曾受到历代名人的赞颂。据传罗田县令给苏东坡寄了一包“香露茶”,东坡欣然作诗答谢:“妙供末香露,珍烹具大官。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晓日云淹暖,春风浴殿寒。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
  元末南方农民起义军领袖徐寿辉,最喜故乡“云雾茶”。他每月要饮茶一斤。罗田文人曾为“凤山茶”攘拟对联“当户青山藏凤尾,卷帘白水试龙团。”一九八二年,在省土公司举行的名茶和绿茶审评鉴定会上,罗田落梅河产的香茶名列第二。罗田制茶的功夫茶精细,尤重内质。各地每年谷雨前后开园,采摘一枪一旗(即一芽一叶)或一枪两旗的芽条,以热锅培炒杀青,后以手搓条索,再回热锅烘干,一次成品。叶汁外露滚炒成霜,故有“银霜”、“霜芽”、“龙团”之称。冲泡饮用,色正味醇。
  罗田茶叶的生产,几经兴衰。解放初期,全县只有星零茶树二万五千六百余株,面积合为三百零七亩。到了一九八四年,全县茶叶面积达到一万三千多亩,总产三十一万八千四百多斤。
发表于 2005-9-8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香露茶与观音仙茶

好茶喝不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