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6862|回复: 6

写字如刻印。钟国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9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写字如刻印

钟国康

梁耀之印.jpg

IMG_9076.jpg


IMG_9077.jpg


IMG_9080.jpg


IMG_9078.jpg

IMG_9071.jpg
IMG_907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5-4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1_226:}{:1_2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6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线质苍茫、遒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6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雪桐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08:53 | 显示全部楼层
26707379_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注:“大师”都是这个屌“# #”符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24 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篆刻?!我锺国康眼中的篆刻应是如下十方面:


  

  篆刻是中华民族之伟大贡献。篆刻是中华民族之国粹。 篆刻从一个工匠来讲,能篆能刻就可以了,从一个民族来讲,她就是精神,这种精神在篆刻的范畴里,更显重要。篆刻之高级就高级在,“方寸之间见天地”,怎么见法?!就二大方面!一从“内容”即“精神”上见,二从“质感”亦即“质地”上见,下面让我一一道来。



第一方面撰写内容亦有二(60分)




        一是正文,也叫印文。正文在一个“正”字,亦有如“对正下药”,比如你想做什么?!你能做什么!?只抄古人句,属下下策…;撰写心声,或唤起什么,为上上策。二是款式也叫边款,边款是正文的补充,可为是精髓之精髓。可使正文提升,款文要思想性,好的贵款一般包括如时间、地点、句子出处、什么事、为什么拿出来用、本意是什么、现在用来其引申意义又是什么、最后表达一下你的个性、签上你的大号、别称、书斋等等。贵款难得,有专指流畅的文言文更难得。“篆刻”篆体入印,更显一个古字,一个地道的篆刻家,款文有时更比正文重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个不怎样起眼的句子,一经款文点识一下,其意思逆转,个人情怀容入其中,自然而然,气宇轩昂。总之,印章正文和边款在篆刻作品中如果按总分100分来打分,“印文”、“边款”应占60分。



第二方面由如下九点来体现(40分)





1.篆书入印。

篆有大篆、小篆,其它如图案、甲骨文、金文、籀文、甚至六国文字、之外还有宋、隶、草、行、 押记、封泥等等都可入印。宗旨,美即可,记住!字体永远都是可读的字,而不是想入非非的图案,更不是想入非非的美。





2.石味。

篆刻既然用石来做刀、笔、墨、思想体系的载体,其坚硬的石性,刀拼石裂应存其中焉。





3.刀笔味。

我们用刀来做屠石工具,其作案痕迹之“刀味”,自然就有单刀、双刀、冲,转、切、挑、刮、敲、打等等。“刀味”,故亦叫“刀法”。更有甚者,应能悟出几分,刀之刚柔爽利感。我们用毛笔起印稿,用刀刻印时能留下毛毫柔软感,那就是篆刻之高人了,此印定好。





4.纸墨味。

在石上刻字,能刻出墨在石上流动的感觉,有纸上用墨的喘息气象,此印必高。





5.图案味。

结篆、结线、上下左右、轻重圆直、左对角、右对角、处处讲究自然协调。





6.古韵味。

篆刻家在出土古印里面发现了被时间、泥土风化和蚕食的美后,移植用之于新刻的篆刻上,这种古韵味,篆刻家一般都是敲打出来或一刀下去自然就有的,自身的,骨头里溅出来的溅息儿。





7.印色。

如果把宣纸比作母亲,笔墨比作父亲,印章就是儿子。如果印色不讲究,就意味着他们没有血缘成分,那眼缘亲情之亲近感就远,没有“亲近感”不是亲生的就是捡来的野种。讲究体现在细节上,那么就要往印泥中加一点墨或黑色的印泥,最好还有你本人的DNA,使其血液相互渗透并流淌着,然后再用力钤于书画上,这自然就是你的一家子了。





8.印印泥味。

“印泥”讲的就是“泥”字,是印印泥之感,而非印印油之感。天下雨泥水将干,深一脚浅一脚的那种感觉。钤好印后有泥泥感,且因用力而有深浅肌理者最佳。





9.收集印蜕与边款。

因人而异,方法万千不一一道你。





                   2012.7.2 钟国康/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