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6121|回复: 0

《前赤壁赋》可以称为苏东波之《兰亭》大家以为然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1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苏轼的(前赤壁赋》作于元丰五年(1082)的七月十六日。苏轼虽然在政治上因“乌台诗案”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也还是比较达观的,他通过泛舟赤壁,寄情于山水,抒发一种“遗世独立”之情。又借助“清风”、“明月”、“江水”这自然之景,阐述了事物共有“变”与“不变”这双重性哲理。可以说苏轼是在努力寻求自已内心的平衡。(前赤壁赋)文本是一篇美文,而书法更是一篇佳作,难怪苏轼后来又写了许多本。这幅作品全用中锋,笔力丰腆而又劲健,体态安详,风神潇洒。董其昌评价说:“坡公书多僵笔.亦是一病。此《赤壁赋)庶儿所谓欲透纸背者,乃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来源书法屋,书法屋是一个书法学习基地。(《画禅室随笔》) 董其昌把《前赤壁赋》看作是苏轼墨迹中的《兰亭序》,可以说是慧眼独其。《前赤壁斌》与《兰亭序》的确有相通之处,首先从文本意义上看,二者都是被赏心悦目的美妙大自然所感召,徜徉其间,都表现一种“乐”(王文.‘信可乐也”,苏文“于是饮酒乐甚”),又都阐述一种哲理,王文是人生无常,苏文是事物变与不变的双重性哲理,前者是带有玄学意味的消极悲观思想,后者别有一种胸襟,十分达观。其次从书法上看,二人都是中锋行笔.前者仿佛是山阴道上,移步易景。美不胜收;后者如智音漫步,体态安详,风神有余,王书代表了晋人的风度,苏书开启“尚意”的先河。苏东坡曾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东坡题跋》),以此观之,王书更自然潇洒,苏书却显得静穆。苏轼是对王羲之书法有过很深研究的,这幅作品被视为苏书中《兰亭》亦无不可。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该贴已经同步到 兰疯的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