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联系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申请网络展览
开艺术家专栏
申请认证会员
手机客户端
开启辅助访问
在线图片编辑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广场
BBS
导读
Guide
书艺学院
书画观
书法班
微信直播间
最新发表
最新回复
最新精华
最新热门
我的帖子
书坛动态
国展动态
个人广告
书坛评批
书印研究
文房研讨
专题展厅
名家展厅
精英展厅
八零点将
获奖书家
墨·档案
新作上线
碑帖新临
篆刻创临
名家制印
古文研究
初学园地
历代书家
艺术档案
机构社团
地域联盟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
书艺公社
»
广场
›
地域联盟区(排序不分先后)
›
【陕西书道联盟】
›
龙托福运起墨潮《长海寄情》2012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
0
隐身),
0
游客
只有游客在线
1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25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楼主:
雪松
龙托福运起墨潮《长海寄情》2012
[复制链接]
雪松
雪松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30
注册时间
2011-12-13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271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楼主
|
发表于 2012-5-9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勇诗稿:
《观墨竹图感怀》七绝,傲视寒风凌雪壮,皆空四大骨铿锵;狂潮诱诲心无荡,淡写乾坤纸里藏。《荷塘小趣》七绝,轻风细雨增荷俏,出水莲蛙娬媚妖;孕籽芙蓉开口笑,毛头小鹊忘归巢。《秋怀》五绝,冷月扫秋竹,莲池酷叶孤;夕阳无所悟,问俊识凡乎。《与友人李凡老师重游勉县定军山》七绝,故友重观冢卧龙,千年沃土祭英雄;二月烟花①哀武侯,诸葛壮志建丰功。注①烟花——春日山野多生无叶细枝盛开小黄花,叫迎春花。也指春日花气如烟景象。《无题》五律,梦醒窗边鸟,犹胧恋寐娇;葳蕤兰报晓,鹊笑枕酣樵。溢日多晨贸,华年在垦刨;闻鸡翁不老,燕雀舞陶陶。《福禄图》五绝,山高显谷幽,笔下暗泉流;雾绕苍松秀,吉祥鹿送福。《烟花三月与友人赴树勋老师游陕西城固县境》七绝,满野垠花香不断,桃红袅袅紫生烟;溪流边嫩柳拂春燕,岭上轻云舞汉川。《傣家姑娘》七绝,恰似嫦娥下月宫,天生丽质弄芳萍;飞眉一笑化香梦,步韵飘摇醉客翁。《无题》五绝,春涤柳色新,细雨浥轻尘,日暖蜂蝶吻,烟花沁坠村。《清明祭》七绝,翳日清明唁雨纷,黄花满目祭族神;低头悟虑思哀问?岁月荣兴做古人。《夜读》五绝,狂风横雪飞,寒久水结硅;继夜灯旁亹①,石穿乃自辉。注①亹(wěi)(伪)——形容勤勉不倦夜以继日学习。也形容、时间推移。
《啊婆晒阳赋》七绝,煦日华桐四月天,颐墙俪媪浴悠闲;槐杨弄雪遮人眼,只有调情笑语欢。《清香》七绝,半履褴衫行自在,清风两袖乐无埃;胸离贪欲多安泰,自有丹心笑鬼来。《无情柳》七绝,谷雨霏霏江草泣,光阴似梦鸟空啼;无情最是门前柳,照旧挥梢送泪妮。《元家坝上观桃花》七绝,昨日风尘昨夜雨,桃花落尽去随流;青山汉水依然在,莫等痴人几早来。《无题》七绝,素女红妆聚哴亭,桃酥果酒抚琴声;拨弦驾鹤随云咏,问晓高山流水铭?《咏梅》五绝,浴雪艳铿锵,迎风笑冽霜;何妨君不赏,傲岸自芬芳。《竹》五绝,凛雪难压断,寒风志更坚;竹林贤仕赞,傲骨气节宽。《少年志》五绝,夜半月光明,廊檐背诵声;读耕儿少盛,老大耀门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苏莹
苏莹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100
注册时间
2004-3-16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5720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发表于 2012-6-15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屎巴牛点灯,点出先生。先生算卦,算出黑娃。黑娃敲锣,敲出她婆。她婆碾米,碾出她女。 她女刮锅,刮出她哥。她哥上柜,上出他伯。他伯碾场,碾出黄狼。黄狼挖枣刺,挖出他嫂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曹伟革
曹伟革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04-12-24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1070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发表于 2012-7-5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哥们儿深爱书法,水平也不错,只差一个中书协会员的小本本以壮声威。结果两年来豪气干云,屡败屡战,终于在第三届青年展不中之后,长叹一声:呜呼哀哉!国展拜拜!我累了!
为了入展,此兄也算下了大功夫的,二王当道,他即投身二王;拼接流行,他也恨不能玩七巧板。入围有过两次,入展一次没成。有一天,他在网上突然看到三届青年展的得奖之作,险些吐血。随口说出一句十分经典的话:感情这国展是高铁,我在地上跑追得太辛苦,好不容易要抓住车门了,结果它又追尾了。
我身边还有不少朋友都有相同的困惑:我们热爱书法究竟是为了什么?就是无休止地迎合评委的口味去投展吗?看看现在的国展作品,都堕落成什么样了?不这么玩,你就甭想入展。如果离开了自然的书写,离开了传统书法所凝聚的不激不厉的文化情怀,不顾内容是否文雅和原创,只顾形式是否夺人眼球,这还是纯粹的书法吗?
一个曾经多次入展国字号展览的朋友,近几年基本不再投稿了。问他何故?答曰:一是争强好胜的心思弱了。二是实话实说,投了也入不了,因为不会做形式。与其徒劳无功,不如自己玩自己的。看来现在的国展真是一把双刃剑,一边推动了书法活动的蓬勃发展,一边搞乱了书法人原本就不怎么安静的心态。如何面对国展,的确需要一点大智慧。未来能不能成为真正的书法家甚至“大家”,和入多少次国展、获得多少次奖项无关,这要看后人的脸色,书法史一定是公正公私的,此外谁说的也不算。
2012年,有中书协主办的国字号展览依然疯狂:三届青年展、二届册页展、三届行草书展、四届兰亭奖之外,还有“王羲之奖”、“孔子艺术奖”、“张芝奖”、“赵孟頫奖”等等将近十项。而仅中书协会员就近万人,加上围城外面一直想冲进来的新人们,每次展览入展人数不过区区三四百号,竞争之惨烈可想而知。
惨烈的竞争催生出来的国展作品,已经开始引起越来越多人的不满。正如李刚田先生所说,看完花花绿绿的国展,脑子一片空白,再转到旁边的展厅看明清人的字,如沐春风。今人炫技,古人修心;今人浮躁,古人平和。我们把书法练成了杂耍和竞技,而古人却是把余技推上了道的层面。
孙过庭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不仅是说一个人的学书历程,国展也是如此,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国展,是平正式的书法复苏阶段,现在,我们的国展正处于一个疯狂的务追险绝的眼球阶段。五颜六色,形式各异,大家都在极尽能事地抢夺观众的第一眼。书法展成了时装展,也算是当代人的发明创造。国展何时复归平正?
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回归平淡,展厅也要回归平淡,回归到书法的本真状态。书法是艺术,书法是文化,书法离不开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古人不欺我也。
说来说去,我们的展厅为什么变得如此以貌取人了呢?国展的评审机制难辞其咎。你让写二王的多得奖,下次就有更多人投二王;你让做旧拼接花哨的入展,下次就有更多的花哨作品投过来。展览的学术机制缺失,势必导制国展作品形式引领的盲目追风。二届青年展时,不少二王风格作品得奖,而三届青年展时,却把二王一路全都赶出得奖阵营,矫枉过正也将带来下一场流行书风式的跟风。
国展也好,展厅也罢,如此混乱的局面与我们当代书法创作的审美还不够成熟密切相关。我们知道继承传统,却不知如何继承;我们知道要创新,却又不知怎样创新。于是乎,一切只能以国展为准绳,多入展比少入展好,得奖比入展好,奖金、职称、江湖地位,也将随而来。可面对现今沸沸扬扬无比热闹国展,多年之后,后代子孙会不会笑话我们的无知与丑陋?
平平淡淡是最真。与其在追逐国展中,疲于奔命,患得患失,心力交猝,坏了热爱书法的好心情,倒不如老老实实地让自己的书法回归内容,回归传统,回归内心。少在形式上玩花活,多在翰墨上下功夫,即使让人感觉缺少了冲击力,缺少了创新又何妨?书法最后终归是心法。有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每天意会古人、神与物游、心安理得,这何乐而不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曹伟革
曹伟革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70
注册时间
2004-12-24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1070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发表于 2012-7-5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19年前看全国书法展时,是什么感觉?
白谦慎:那时的技法不如现在成熟,但是面貌反而不见得比现在少。
记者:我也感觉现在的书法展更注重外在的形式,多注重视觉效果,如做旧、镶拼、嫁接等,一些小楷也裱成大幅的,看得反而吃力。
白谦慎:是啊,小楷挂那么高,根本也看不了。为什么现在的书法展小楷这么多,我搞不懂。从展出情况看,普遍水平不差,特别出色的很少。说实话,现在看不少国内的书法大展,经常看得累(我主要是从网上来看一些展览),量太大了,铺天盖地。
记者:你觉得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呢?比如说,如果你期待的心目中的这样一个展览,会呈现一个什么样的面貌呢?
白谦慎:现在的不少书法展是玩耍趣味的多,偶尔玩玩趣味也蛮好的,但是小楷写得这么大,又把它变成了一个展示的行为,装饰性太强了。这很像现在的一些商品包装,一小盒茶叶,三五个粽子,用那么大的豪华的盒子。比例失调。
记者:其实中国书法尤其是帖学一脉,很多就是文人之间的手札,但现在的书法基本归于厅堂化的展览,这确实带来不少问题,你觉得这对于书法的发展是有好的影响还是不好的影响?
白谦慎:很难说好或不好。关于展览的效果,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看作品能不能搬到家里去展出,有的东西是可以搬家里的,有些好像不太能够搬到家里展示。
记者:比如,那些挂得很高的小楷,其实小楷适合放在书房里。
白谦慎:嗯,一个斗方,一个扇面,一个册页,一个手卷,在书房里恰到好处。虽然办过手卷展和册页展,但从展示的角度来讲,这种形式太占空间了。把它们放进展览,一件接着一件,就是让你目不暇给,并不能触动自己,不像看一些古代的书帖,你静静地看,有能触动你的东西,而现在的展览给人的感觉大多就是技法。看作者怎样翻跟头,表演杂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苏斌
苏斌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4-2-6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4765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发表于 2012-7-5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者:现在不少院校所教的也大多是技术,人文性的东西并不多。比如全国书法展上有很多作品的风格就是比较雷同的。
白谦慎:是的,现在的书法作品技术性的东西太多了,而且如果一件作品,你偶然看到或许会觉得不错,然而当十件作品全这个样子的话,你会觉得很烦的。这几年,拍卖市场上晚清民国的一些小手札很受欢迎。你看那些老文人的手札,一人一个样,每个手札好像都代表了一个有个性的人,你好像能看到书写者的性情。我们现在整天讲追求个性,追求了半天,和那些前辈比,反而显得没有个性。
记者:这也是缺少真正的创作。
“自娱”与“娱人”的区别
记者:有意思的是,去年全国书法展上,上海的两位获奖者均为“新上海人”,或者也可以说是“海漂”。
白谦慎:他们以前读过什么书吗?
记者:我知道有一位以前是高中毕业,经商,闲时喜欢练字,没事就写着玩,看到这个展览的消息,他就投稿了,结果谁知参加就获奖了。还有一位似乎是中学教师。
白谦慎:这里我想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我为什么要问教育背景,因为这些年来高校的书法教育越来越成为一种主流模式。如果不进高校就能写得比接受过高校书法教育的写得好,高校书法的教育的意义何在?第二个问题是,书法家协会的意义到底何在?也就是说,人家不读书法的学位,不参加你书法家协会,其实也可以写得很好。
记者:对书法家协会这样的组织,你能公开说一些话吗?
白谦慎:公开地说话,就是大家必须要认识到,书协的局限性——必须认识到它是个群众组织。
记者:让群众组织回归群众组织。
白谦慎:定位群众组织不就行了嘛。
记者:但书协组织是有行政级别的,在官本位的背景下,真正有修养者不会把书协当回事,但作为大众,很多人可能还是在意书协的。
白谦慎:其实对书协的态度是,参加也好,不参加也好。不要把它当作惟一的选项。
我觉得书法发展到今天,第一,不要被书法教育体系限制;第二,不要被书法家协会限制;第三,不要被展览会限制。
记者:《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去年以来针对书法教育与书协做过一些探讨与思考,比如书协,当然里面也有写得好的,但也有不少写得好的书法家不屑于参加书协,也不会参加各类书法展览与比赛的。
白谦慎:这一点我赞成,其实重要的不是他参加什么协会或展览,而是书法艺术对他而言是不是出于内心的一种纯粹的喜爱,这样反而更容易出成果。
记者:发自内心的一种喜爱——这一点尤其重要。中国书画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词是“自娱”,倪云林所言的“仆之所画,不过逸笔草草,聊以自娱耳”所说是画,也可以理解为说书法,中国书画本来就应当从心灵的境界来体会与理解,而决不仅仅是一种技术。
白谦慎:所以我觉得中国文人过去所说的“自娱而已”的传统,是对的,从大的方面讲,我们原来讲做学问、学习也应当是这样。
记者:对,“自娱”也就是自得其乐,少功利之心,这种传统正是中国书画的真正传统。
白谦慎:现在大量的展出,都是“娱人”,而且最后观展,看得是累啊,看到最后,容易忽略真正有水平的。在古代,写字又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很多人把写字的过程当作自娱、当作修身养性的过程,因此相当重视其精神的一面。你如果与现在的书法家说修身养性,有多少真正能做到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苏斌
苏斌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20
注册时间
2004-2-6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4765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发表于 2012-7-6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距离能产生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是距离产生了思念,而思念则产生了美感。于是,距离之美唤醒了那么多温情的记忆,在浩渺的时空里飘荡着,朦朦胧胧地产生着永不褪色的美,它是一种心灵深处的神秘记忆。距离是块橡皮,拉长,感情才有绷紧的张力;距离是张弦弓,拉长,感情才有冲动的欲望;距离是一根弹簧,拉长,感情才有接近的期求。
有时候,零距离能让人亲密,也能产生摩擦;长距离能产生思念,也能让人遗忘。有时候,人在身边,心却觉得遥不可及;有时候,人在天边,却觉得驻在心间。距离能够产生美,距离也会造成很多误解。一堵厚实的墙让人无法进入,一张薄透的纸也让人终生相隔。长期的耳鬓厮磨,长相厮守,思念渐渐不再产生,没有距离便没有了美。过近的距离可以擦除爱的火花,也可以产生审美的疲劳……咫尺天涯,对面沟壑,相邻也常是天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李婷
李婷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4-12-14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1837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发表于 2012-7-6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时光飞逝,岁月轻轻划过,记忆与生命同在,曾经影随涟漪,撩动琴弦,采撷刻骨的片段,抽空情怀。我,像一个流露古典神韵的女子,零乱着思绪,沉吟着,心静静的随着月光漫步着……
月色朦胧,沐浴在清风夜色下,静守一片温柔,如兰的心,充满温情,一如在梦里。无人读懂的情感,似乎在宣泄着一种成熟,一种浪漫,一种忧伤,一种坦然……那是认真地挖掘内心深处的寂寞与心中尚存的美好愿望,那不再是天真与简单的追逐,而是成熟的无声无息的美丽,静静地固守一份沉默的姿态,是在静柔中保持一种超然的境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阎仁杰
阎仁杰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4-1-2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2856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发表于 2012-7-8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卧云
宋· 白玉蟾
满室天香仙子家,一琴一剑一杯茶。
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阎仁杰
阎仁杰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4-1-2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2856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发表于 2012-7-8 1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凡艺术人才的成长,特别是大才的成长,除了内在的自身优秀素质而外,在成长的过程中,正反两方面的外在因素对其成才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正面的是要得到伯乐的赏识、鼓励、帮助与提携;反面的是要受到社会传统习俗的嫉妒、挤压、冷遇和讥讽打击。二者几乎是人才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际遇。现在人们谈论其人才成长过程,往往强调前者的作用而忽视后者。事实上,人才在习俗的反对、挤压中,往往能“变压力为动力”,使之成为顽强奋斗的另一种精神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阎仁杰
阎仁杰
当前离线
社币
信誉指数
点
好友
回帖
0
主题
精华
阅读权限
50
注册时间
2004-1-2
最后登录
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积分
2856
点评币
学币
狗仔卡
发表于 2012-7-12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托福运起墨潮《长海寄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下一页 »
1 ...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25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邱振中在线】
【精英展厅】
【2008·全国青年优秀书法篆刻家(苏州)提名展】
【书坛动态】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
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