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初学书法的那段时光中,最值得回忆的就是在天津文庙古旧书店初次见到汉碑石刻拓片时,那风蚀模糊的字迹及碑刻斑驳的石花呈现出的那种浑朴气象,深深地印在我稚嫩的艺术生命的潜意识中。后来我又逐渐接触了汉画像石刻、霍去病墓石雕群像以及大量的汉碑摩崖石刻等,其所承载着华夏文明的正大气象,成为我对汉隶书体创作的基调,也是我多年对隶书的审美追求和表现自己心灵的艺术形式。 在三十多年习书过程中,深深感到学习隶书“入门容易提高难”。隶书技法看似简单,实则在用笔上最难把握,需要潜下心来细细揣摩深入锤炼。它不只是笔法技巧层面的问题,更强调精神层面的笔墨意韵及金石气息,这就需要有一定量的沉淀和积累,在反复参悟体味中来寻找浸透于两汉刻石中的内蕴和风骨。在隶书创作上我始终沿着“宗汉碑法度,取摩崖气象,尚简书意趣”做为自己艺术追寻的方向。汉碑石刻和简椟帛书作为丰富的宝矿,相对帖学而言,至今还没有完全被全面深入地开掘。尚有很大的开拓空间。我们现在无须奢谈隶书的创新,只有沉下身来,以多维视角和切入点去解读挖掘这些宝贵资源,当代隶书发展的广阔空间是不言而喻的。
张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