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7990|回复: 227

【书者长生】马军鸿2012新年吉语书法贺岁展(名单已公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7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书者长生】

马军鸿
2012新年吉语书法贺岁展

(2012.1)



马军鸿

湖北鄂州人,1993年入伍,先后毕业于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化艺术管理系,现为军委空军机关干部。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成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水墨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 

作品曾获世界华人书画展一等奖,迎香港回归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全国书画展二等奖,全国首届电视书法大赛二等奖,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书画展三等奖,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展三等奖,全国第五届楹联书法展三等奖,全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文艺作品书法三等奖,全军第二届军营廉政文化书画展二等奖,全军第四届、第五届书法展三等奖。作品入展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第九届书法大展,中国书协名家工程千人千作大展,全军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展,全国第二届隶书作品展,全国敦煌杯国际书法展,全国第三届书坛新人新作展,庆祝建党90周年暨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央国家机关分会成立20周年全国著名书法家作品邀请展,“我本楚狂人”鄂籍书法大展,军事科学院全国名家邀请展,广东省与军旅名家邀请展,空军中青年优秀书法家展,北京世纪名人国际书画院第二、三届名人名家书画展等。出版《马军鸿书法作品选》、《马军鸿草书集》、《空军中青年优秀书法家马军鸿选集》等作品集,艺术成就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策划第五届解放军艺术学院书法展,主办马军鸿回乡书法展。书法作品曾被人民大会堂、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周恩来纪念馆、彭德怀纪念馆等艺术机构和军内外友人收藏,并曾被中华慈善总会收藏拍卖款捐助汶川灾区。


说明:高质量回复评帖有奖!
优秀奖3名:奖励马军鸿题写斋号1件+《书者长生·当代书法名家马军鸿壬辰吉语书法新作集》一册;
鼓励奖若干名:奖励《书者长生·当代书法名家马军鸿壬辰吉语书法新作集》一册。





优秀奖增加两名共五名:
方民河,成栋,寿建刚,谢吉昌,孔祥宇。

鼓励奖十五名:白帆,徐卓,唐宇,门焕新,张明,胡本汉,林颂,冯光永,陈鼎明,李小龙,郭栋平,杨红,王春山,张贺春,李世洪。


优秀奖斋号和鼓励奖作品集近曰陆续寄上。


感谢各位书友支持。


该贴已经同步到 论坛总务的微博
书者长生作品集00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者长生

/马军鸿


壬辰新春之际,承蒙友人鼓舞,催促写点横幅书作,以示迎接龙年万象更新、吉祥福美之意。故编小集,呈师长、同道、家人教正并雅鉴。

屈指算来,从五岁拿毛笔写大字至今,整整三十个春秋。一路风雨走来,工作闲暇之余,写字读书,已占据生命中重要一部分,相随相伴,挥之不去,愈加依恋,常常为繁忙工作解忧排难,进而,体悟清静无为、安神淡定之美。

沉潜浩瀚五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灿烂星河,名作经典浩于烟海,民族经史子集和书画等古老艺术积淀几千年的文脉,代代相传,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几经周折,颠覆了传统文人读书写字作文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图远志,民族精神文化内核,几曾何时,呈断层之势。时至今日,民族文化的守护者费孝通、任继愈、季羡林、汤一介等国学仁士呼吁,民族文化断层之,国之殃。此真理,深深警醒着当代中国。

今天,因信息网络技术的覆盖,政治、经济、文化和知识已成全球村落化,处处触手可及,各种利益错综交织繁琐的格局,深扎每一领域。对此,民族传统文化首当其冲,引领净化心灵,回归自然,守望传统,迎接新生,解读当下,在现代中借鉴传统,在传统中发展现代,中华民族文化的文脉,才能在世界的文化碰撞和大交融中,独领风骚,立于不败之地。因而,回归传统文化和书画艺术的构建,注入当代人精神空间富足,似乎迫在眉睫。

书者长生。种种小我的种种声音,也只能在沧海中烟灰云灭。而以读书写字载道修行,似乎在历史时空隧道中有回音。这足以说明放眼未来,开阔胸襟,在传统和现代中奔走,不仅仅是读书写字本身,更是大道无极、人道长生之源。



20111225日于清云堂记


马军鸿访谈录

时间:2011年12月18日

地点:北京莲花池畔马军鸿工作室


书艺公社:你是一位军旅书法家,我一直觉得你具有军人的气质也兼具有书法人的特质,我想知道你是如何把握军人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的?
马军鸿:具有军人的艺术气质同时也具有书法人那种艺术感悟,这是你对我的评价,谢谢你对我的鼓励。可以这么说,一边做本职工作,一边挤点滴时间读书写字的不多。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军旅书家,身份业余,但学养应该往专业里做,这是军旅书法家最应该做的功课和定位。

书艺公社:最近一两年很少在书法界参加活动,谈谈为什么?这两年不是那么活跃了,能否介绍一下您自己的具体情况?
马军鸿:确实,近几年各种书展活动参加相对少了很多。实际上我是90年代后期,书作就入了全国展,那时我才20出头,在军队挂了号的作者,而且我的作品那个时候也得到大家的认可。现在回顾我的成长道路,1993年,我在沈阳当兵时,工作之余参加辽宁书协搞的书展,那个时候就进入他们的圈子。1995年下半年,我到了广西两江国际机场,待了一年多,修机场高速公路。我又参与了广西书协当地的的活动,后来在全军全国各种展览中入展获奖。这时候,在书法界开始斩露头角了。在广西两江,我就开始感悟书法。每当工作之余,我去桂林那个山水甲天下的地方,在漓江的山山水水中,我感受大自然的天地之美,觉得身心是自然的融合,我内心世界的状态基本上可以说是一种游离于天地之间那种状态。那时读老子《道德经》和庄子《逍遥游》、《齐物论》等经典名篇。我们搞书法的人,源头上是对老庄思想的体悟,而且是一生的行为。  90年代中期,我在《解放军报》、《辽沈晚报》、《空军报》、《诗刊》等媒体开始发表诗歌散文新闻作品,书法作品在各种展览中入展获奖,后来军区空军领导慢慢知道我了,就把我调到机关搞新闻报道,之后考上了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在大学几年里,我把新闻专业完成好后,挤时间阅读文学、哲学、史学、书法史和美术史以及各种艺术史论,包括政治经济学等。毕业到北京后,我又考取了解放军艺术学院,这两年的学习对我帮助很大,沉下心研究书法和文艺理论,可以说,从艺术创作和文化理论的积淀,是一个质的飞跃。我认为,不能做一个纯粹写字的人。我更强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书法的滋养和包容。中国书法在我看来不仅仅是表达中国文化的载体和手段,更是传达体现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精神内涵。

书艺公社:现在很多参加国展或者从院校出来的70年代书法家,他们的作品现在都走向了市场。你作为70年代的书法家,对于文化的担当70年代的书法家应该怎么做?怎么担当?你有什么感想?
马军鸿:我跟他们走的是两条路。他们有的人是将书法作为一个社会生存的手段,同时也是他的艺术追求的必需品。我觉得从现实来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是跟中国经济大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更是融为一体的。如果说1978年没有我国的改革开放,没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中国的经济不可能在近20多年的发展中,强大繁荣起来。相反,经济建设落后,文化的发展更是不可想象的,肯定是滞后的。正因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文艺的大繁荣。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书法创作的同仁们很快就进入这样的群体状态,再加上当前官方和一些社会民间团体,将中国书画打造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的状态。当今社会多元,各种信息爆炸,对书法的宣扬和影响,对当代很多有志从事书法创作的艺术家来讲是一种精神上的引导和牵引。我觉得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有很多书法家投身于书法创作,同时研究作为一种生存的手段
。实际上,在我看来这个背景,更多的是一种泡沫,一种虚无的东西,而这种现象也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同时艺术反映出来这种繁荣,实际上是两面性的,把握好了,是好事,没处理好,可能又是坏事。但从书法的创作发展来说,不能说是坏事,一项事业的发展,又需要这样的过程。谁认同它,谁就体现它自身的价值。确实,当下艺术的繁荣存在泡沫,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这个泡沫是当下很多投机者,媒介的投机者,夸张扩大对艺术本身。成为各种权名利的交易。艺术有些扭曲本身。
在这样情况之下,我们也有人只看到了表面没有看到实质。不乏有志之士投入这种艺术创造,特别是艺术院校招生也是一个好的现象,再过50年看现在的中国书法运动的大发展,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坏处,好处是因为艺术经济市场的繁荣,表面上推动了艺术;实际看,更多是在跟风,知所以然的人不多,这是中国人的通病,真正沉下来研究书法包括各门类艺术的,少之又少,同时也有很多不正常的现象,就是泡沫,作为一个从事这方面的艺术家,我觉得要看到中国艺术发展的本质,不能被眼前虚无夸张的东西迷失了方向。搞艺术的要不要理想,或者叫乌托邦的理想。我认为,理想是要的,这种理想必须是直面现实,关注当代的,要艺术作品反观本阶级政治文化经济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升民族精神富足,推动社会健康发展。艺术的功能一方面,表现艺术家实现人生“小我”的超越精神外,更强调国家民族“大我”文化的内化服务功能。千百年来没改变。回头看千百年来中国的文人,延续传统,都是把中国的四书五经、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艺术和学术的东西吃得很透,研究得很深,学而则仕,考取进士,入中国的政界仕途,为本阶级和人民服务,而中国的文人,历来讲风骨,讲读书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传统,提倡真善良美,说真话,办实事,然而官场法则,恰恰相反,真话办实事者敢于创新变革者,又影响到传统保守者的固有利益权势,真话者往往在保守权术丑的斗争面前失语,学而优则仕的理想,破灭放弃,由入世变出世,寄情山水和笔墨中,像陶渊明、王维、谢灵运、王安石、苏轼等为政讲真话入世,效劳朝政,有干一番事业的抱负,然而,恰恰朝政又是各种利益交汇的窝,错综复杂的中心,讲真话难免伤另一方。现在看来,中国儒家思想千百年来,代代相传,根深蒂固,深扎每一领域。到今天,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出现,人类已经在一个网中变成一个小村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知识因信息网络技术的网网相连相通相近相知。面对这种现象,当代中国要有国家文化战略转型,要有强国首先强国家大文化的举措和行动,要在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传播中,加大广度和深度的推广宣扬,建立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国家文化战略政策和长远规划,在世界网网相通相连的国家与国家的文化交融碰撞较量甚至文化渗透侵害中,打主动战,占领主阵地。民族传统文化不被外来文化同化。一个民族的灭亡,实际上是文化的断层、消失;反过来讲,一个国家繁荣,实际上核心是文化的自觉、自醒、自信。更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对现代呈现的新生文化观念的创新。对于我们从事文化艺术活动的人来说,要认识这些,更要有担当和首当其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书艺公社:你是怎么处理书法创作和工作的关系的?
马军鸿:我是2003年从解放军艺术学院毕业。之前,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2004年我调进军委空军机关工作,每天处理非常琐碎的事务性工作,组织各样的活动、会议,写字读书纯粹成为业余行为。有人说,繁忙的工作肯定没时间写字读书。如何调和工作写字读书的关系?我是把工作时间的工作,保质保量高水准完成,这是首要任务,是我的本职;其次,挤节假日读书写字,虽然有时难免矛盾,但调和本职工作和业余读书写字的关系,是一门生活哲学。

书艺公社:你单位有没有人不知道你是书法家?
马军鸿:知道我是书法家。但是要同事淡忘我书法家的身份,因为在那样的环境不能比别人多一样本事,一边工作还搞自己的书法在一些人看来是不允许的,起码从建国以后是不允许的。这几年来我也没有做宣传和参加各种活动,就是节假日时间,利用茶余饭后的时间写字。可以说,将来中国传统的读书写字画画是我最终的归宿,而且这是生活和生命的过程,工作的过程,一辈子的,我是有这种准备的。平时,一旦把工作完成以后,内心深处就思考文化艺术,思考对书法的把握和理解,反过来讲,对工作起到促进作用。当下社会,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利益交织在一起,有时候需要安静,一种寂静,一种闲静自得,一种无欲心境,一种对天地大美的回归和眷恋,一种返朴归真。


书艺公社:你现在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创作研究班,能否谈一谈你对这个班的认识?
马军鸿:我本来没想参加的。实际上,精英班和课题班我有机会上,但因工作事多都没上。和曾来德老师认识很早。去年创研究班,本来不想参加的,我一个朋友说你不参加我也不参加,还有一个朋友说这是沈老最后一次了,以后再也不招了。后来给曾来德老师打电话就参加了。实际上我还是不想参加的,我觉得我自学就够了。第一天开课我就去了,沈鹏先生当天简短授课了,应该说,对于真正有意从事书法研究的人来说,利用这机会学习交流是难得的,很好的。我现在还没有放大对书法的想法和做法,收敛中,一旦放大,不是这样的状态。我有一些想法和理念。

书艺公社:请你谈一谈学书过程?
马军鸿:我最早是写魏碑的,《龙门造像记》,《张迁碑》,《石门颂》。这些东西1992年就开始研究它。李强(青少年书法报)写这个东西写得特别到位。他鼓励我写。90年代初他就搞了一个青少年书法培训班,但是我也没有参加那个班。他寄给我一套贴,我也很喜欢。后来就一直研究《张迁碑》、《龙门造像记》,研究完以后写了一阵子,就觉得这个表现性不够,单调了,表现意态和书卷气不够,后来放下写《圣教序》、《十七帖》、《金刚经》《书谱》等字帖,再后来又潜心研究宋人明人和清人何绍基、于右任、赵之谦等字帖。 2007后年我又开始对宋克的章草感兴趣了。王蘧常的东西是民国的,他的东西过于工整,缺乏神意。二王字的质感特别强。我是介于传统书法和现代书法之间,游离于这种状态,而这种状态没有概念化和程式化,到现在为止,我起码还需要五六年时间在这种状态之间探索,这个探索的过程非常重要,有些人30出头,就把自己封锁了,实际上中国书法内在的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的营养早早断掉,所谓个风格,这样不好。真正的大家大师,没有哪一个是在青中年就定型,更多是读书做学问,积淀文化底蕴,提升学养,做功夫在诗外的功课,自然形成。实际上书法和绘画,基本技法问题,三年,五年,十年,就差不多掌握了,而读书做学问却是一生的功课。我倒是觉得,写书法,还是画画,实际上是写一种传统的和现在的大文化,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因此,从事书法活动,必须熟知和研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史子集,和了解古希腊文明以来的西方文化和哲学脉络思潮。同时,笔墨当随时代,关注当代,反映当代,是从事艺术活动的人直面的现实和使命责任。

书艺公社:我看你写隶书比较多,我对你隶书评价是忠于传统又在传统之外游离,你是怎么看你的隶书的?
马军鸿:你理解的很到位。

书艺公社: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传统一个创新,现在写隶书的很多,尤其是军旅书家写隶书的更多,你都能点出好几个,包括张继等等,关于隶书我不知道你的隶书从哪个碑刻中汲取得比较多,但是你这个给人感觉很厚实但是又很凝重,其实厚实和凝重也可以归结于创新,都说现代人创新,其实古人创新很早,对于你写隶书来说,你对于创新和传统的把握是怎么理解的?
马军鸿:现在写隶书的人很多。近三四年来我也在研究隶书,我觉得表达人的舒展平和,淡雅,表达人的心境,隶书是最好的方式。为什么?隶书要一笔一划的写。

书艺公社:我插一句,现代人写隶书让人感觉有点不对头,因为他始终在找变的东西,我们看清末、民国的隶书让你感觉很静,当代的隶书却让你感觉不静,当代隶书我感觉变得太多了,就如刚才你说的那个写隶书让人感觉静,是一笔一划,有的人写字很快,所以你的观点我比较赞同,写隶书就能写出静的东西出来。
马军鸿:对。静就是意境。隶书有意境,就像你看画一样,要看近景,中景,远景。我的隶书笔划走得很慢,但是在这种柔和的状态里面我又见笔又见虚和,隶书的表现正是虚静和物化,我是表达这样的意境,这个意境绝对让观者看到以后很放松,呈现它的书卷气和人文关怀,表达线条的虚静物化之美。我的隶书给一些人看,说看了以后特别舒服。我非常的传统也不是,现代也不是,就是游离于传统之间。  


书艺公社:《张迁》属于庙碑之外的东西。
马军鸿:《张迁碑》是刻进去的东西,不是古人写进去的,我们现在的人要把《张迁碑》写得像他那样,需要很多的东西,那个笔划是用刀刻进去的,我们要用毛笔表现那种美,这对用笔提出更高的难度。读临《张迁碑》,十多年了,我不断的感受和体悟它。之外我还看《礼器碑》。《礼器碑》比《张迁碑》洒脱一些,还有《曹全碑》那种秀美的感觉。《张迁碑》的苍古和《礼器碑》的随意,又不一样,很秀美,这三个碑应该是我写隶书的源头,我尽量表现隶书的中和中性之美。我隶书里面有碑的东西,有时候有点篆书的笔划,但是还不能柔太多,有一些笔划只能用一下,多了不行,太花了不好,如果太单了,就直白,也无味。为什么要柔碑,就是要厚重、空灵和意境。现在的人写隶书,把墨都踏纸上,不好看了。

书艺公社:写隶书有没有必要从篆书里面取法?
马军鸿:赞同。我在创作中有时用篆书的笔划写隶书。篆隶是一个过渡,你用进来,用恰到好处,并不违背传统。所有中国的艺术都讲究中庸,中国所有的文化都是一种中庸。我觉得隶书和篆书的结合取它的一点参合进来,古人并不都这么搞,我们这么搞就是你有创造,创造结合得好,漂亮,不伤书法大忌它就是可以走的。

书艺公社:今天跟你聊得很开心,还没有尽兴,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先到这里,感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
马军鸿:好的,有时间的话我们还可以继续畅谈。谢谢!


书者长生作品集001.jpg
马军鸿创作状态00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军鸿:墨迹是心迹

/刘洪彪


得知空军司令部直工部马军鸿将举办书法展览,满心欢喜。我与军鸿虽素无深交,不知其底细,但同为军人,都爱书法,且相互有过多次照面,印象不错,故军鸿约我为其办展出书发表意见,惟恐言之无物。

军鸿其人,外表既无赳赳武夫之形,亦无彬彬雅士之态,貌不扬,却透着机智。在人群里,在场面上,未见其卑琐退避,谈吐间显露出信心十足胆量大之气格,看上去属于有主意、有办法、有能力、无须他人操心费力之辈。

军鸿其字,既不属一招一式深得某家某派真传的“摹仿派”,亦不是趋炎附势,捕风捉影的“时髦派”。但至少可以断定,军鸿是心仪古风又向往新境,不囿于古法又不盲从时尚的。

从所见军鸿的几件行草作品看,他重帖学,求书卷气,尚率意灵逸。观其作品,仿佛历代行草书名帖之风姿神韵皆若隐若现。游弋其间,虽捉摸不定,却挥之不去。由此可见,军鸿涉猎甚博,思悟颇深。他没有固守一家,专拟一帖,去若求神形俱似,而是“挑肥拣瘦”,为我所用,去谋求冶炼出新。

最可称羡者,他未到“而立之年”,就已经在书法圈立住了。在这个年岁就临古入了门道,创作出了成果。作品中还有模有样地表现着自我,无挂无碍地抒发着性情,这是多数学书者久难做到的。我在27岁时,好不容易有一幅标语口号式的“书法”作品头一回占据一家军区报纸两个火柴盒大的版面,就兴奋得几天几夜没怎么安静过,而军鸿,25岁就成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全国性书展参加过20多次,全国性奖项也获取过,现在又要办个展,出专集,对比之下,他算是出道早,成器快,进步大的。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到我现在这个年龄,一定了不得。

我有一个观点,敢做敢为虽然不一定能成大器,但欲成大器者一定得敢做敢为。在赞赏军鸿年纪轻轻,敢做敢为,自办展览、结集出书的同时,再送军鸿一句话:书道即人道,墨迹是心迹。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原发表20089月《解放军报》)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017.JPG
马军鸿创作状态00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寥的行走

——著名青年书法家马军鸿印象

/姜波

初夏清晨,在军鸿回乡办书法展之际,细读其书法作品集感受颇深。而立之年的他,以寂寥的方式行走墨海,用他富有个性的艺术符号解读着人类生命的寂寥。

在旁人看来,军鸿的生活是单调、苦涩的。课堂,图书馆,宿舍是他两年来固定不变的行走路线,北大,国家图书馆,各类艺术馆已成为他生活的驿站。他行走的姿态是匆忙和稳健的。在匆忙和稳健之中,他理智地把握着前行的方向。

“行万里路,破万卷书”是他寂寥行走中一直所坚持的。“功夫在诗外”,写诗是这样,做其他艺术也一样。获得广博的知识应该是一个人心理充分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条件。宋人黄庭坚说:“脑中存书万数千卷,不随世碌碌,则书无病韵”,又说“学习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在艺术创作中,军鸿更看重的是人生厚重的积淀。军鸿在品味古人读书之道时,时时不忘在学习中完善其人品及修养。他常常将书法与哲学、诗歌、音乐、美术融为一体考辨研究。在北大哲学系课堂,在军艺音乐厅,在国家图书馆阅览室,在寒夜晦暗的台灯下,常见军鸿勤奋的身影。用鲁迅的话说,他是拿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学习和积累的。

在旁人看来,军鸿的寂寥行走是清苦的,孤独的,无光明可言的。在我看来,寂寥的行走是其追求艺术真谛的一种“化境”的过程。他自己也常说“痛苦并快乐地行进着”。生命的意义在于一种人生的“化境”,进入“化境”也就进入了一种自由王国,这也许很难,但“一样东西学会了,做好了”,也即“化境”了,只要肯琢磨、肯实践就能入“化境”。的确,军鸿在他的书法艺术的行程上,一直追求着“化境”的境界,所以他承受了常人所不能承受的苦,痛苦的关键是他边学边“悟”。军鸿从大量古今中外的经典文本中吸取营养,发现了生活实践的妙谛,闻到了生活实际的气息。他常常通过事物借此思彼,不断从中“悟化”,并反身自问。他在艺术实践中并没有摹拟自然和社会,相反更多的是返璞归真地去捕捉生命存在的意义,不断探索艺术与生命的关系。在他的书法作品中日渐凸显的是其哲学思辨的物化形态。他用独特的艺术符号营造透射着理性光芒的人生画卷,反映着当下人们灵魂与生生不息的宇宙、自然以及生生际遇的对话,在其对话中又能让读者尽兴品味生命的酣畅与张力。在军鸿书法作品的线条和空间里,你可以真切地触摸人生本体的脉动。这些年来,军鸿频频在各类国家书法大赛中入展获奖,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在军鸿寂寥的行走中,我读懂了其作品的自由与灵动,深切感受到其生命激情的涌动,这也是他寂寥行走的理由。



(作者系著名文艺评论家,原发表于20088月《北京晨报》)

马军鸿访谈状态005.JPG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00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行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浅析马军鸿的书法艺术

/贺进

我认识马军鸿时间不长,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只见过马军鸿一面。相隔两周,我联系马军鸿做了一个访谈,说是访谈,其实就是与他坐下来喝茶聊天。那天上午很是惬意,我们坐在暖暖阳光映射下的阳台,美美的谈论艺术。也就是那次畅谈,我了解了他的为人、为艺。

其实真正了解马军鸿,也不是一件易事。他言语不多,眼神却很犀利,这是我刚见到军鸿的印象。他的言语可能过多地掩饰在艺术感悟的背后,不谈琐碎的事情,直切艺术主题。他很能说,貌似与其作风不大符合。对于艺术,他侃侃而谈,从见解到思想,都透露出独到思考,尤其是跟他聊书法以及其他文化艺术的时候,他炯炯有神的双眼,让你对他感觉望尘莫及,浑身散发出一种深度和厚度的学养气质,可以说这时沉浸在艺术王国的军鸿,才是真正的军鸿。

对于军鸿的书法作品,我看的较多,最早欣赏到的是他的隶书作品。从网上搜索马军鸿,大抵能找到他几年前创作的书法作品,之后在他的工作室看到了更多的隶书佳作。我对于隶书的理解一直是站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立场上,所谓结合,也就是说对于隶书的本体与客体有一定的转换,本体是隶书的传统意识,客体则是“变通”的意念。一幅好的隶书作品,肯定是既有对传统的精研,也有变通的理念,这才是我们当代书家应该具有的创作观念。

对于军鸿的隶书,我曾经说过,他是将“传统”与“创新”换位思考过的。军鸿的隶书,并不拘泥于传统的法度之中,但也并非肆无忌惮的“异想天开”,他能“通”,“通”之后则能“变”。我们看他的隶书作品,无论是章法构成还是墨色变化,还是笔法变通,都在传统概念范畴内,然而他呈现出来的面貌却是丰富多彩,从他的作品中能看到庙堂气、雄浑气。所谓庙堂气,是指他的用笔都是遵循《张迁碑》、《礼器碑》、《曹全碑》、《乙瑛碑》的隶书转化法则。他在用笔上不敢“越雷池半步”,因为他知道隶书的“根”在那里。所谓雄浑气,是他果敢的章法构成及酣畅淋漓的墨色表现、扎实的功力,通篇呈现出“摩崖”的气势。他对隶书的创作法度把握合理得体到位,作品呈雅俗共赏中庸之美。

军鸿的行草书,与他的隶书气息是相贯通的,隶书的创作到位了,那么行草书创作则易如反掌。他的行草书能看出来对魏晋碑帖的学习研究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从作品的处理到行气的表现都是魏晋“二王”书风。对于“二王”,当代人都在学,但是能在“二王”中寻求变化和嫁接有所创新的书家,却不多见。这些人总体来说都在形式上求变,却未能在韵味和意境上求变。纵观当今写“二王”的书家,摆在一起如果不看姓名,几乎都出自一人之手。军鸿则不同,他的行草书有禅静和书卷气,也有灵气拙味,禅静和书卷气是从“二王”那里得到的,灵气拙味则是从篆隶碑版中吸收而来,两者结合无疑有别于他人的作品面貌。他的行草书在深入“二王”之后又加入了明清行草书的意态和构成,所以说他的行草书让人耐看、耐读有品味,有人文关怀和书卷气。

军鸿出名较早,十多年前已多次荣获全国书展桂冠。近年来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点滴时间沉潜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养份,尤其在东方哲学、老庄思想、宋理学以及近现代以来的文化思潮体悟中积淀颇深。显然,这些极大提升了军鸿书法的文化含量、品位以及悟道超然的高境界。我接触过获全国书展桂冠的书法家很多,但既潜心工作,又合理作学问、调和艺术,两者相得益彰的书家却凤毛麟角。这得益于军鸿甘于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不图名利的胸怀和境界。我相信军鸿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几年后,展现的又是一个全新的马军鸿。



20111228日匆匆于借堂

(作者系书艺公社编辑部主任,著名书画评论家)

马军鸿创作状态002.JPG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01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新年吉语书法作品目录

龙马精神

鸿儒道修

心境自然

无为而治

天马行空

好事多磨

神龙出海

闻鸡起舞

龙飞凤舞

沉着冷静

处变不惊

蛟龙戏波

龙蟠虎踞

鹤舞龙飞

运筹帷幄

云鹤游天

金玉满堂

飞泉鸣玉

高山流水

宽博大度

祥云旭日

闲静自得

淡定从容

心纳万境

梦笔生花

龙飞八极

大象无形

法无定法

空无得道

佛心禅静

吃亏是福

紫气东来

照古观今

龙骧虎步

仁者无敌

鸿鹄凌虚

积健为雄

山高水长

鱼跃龙门

广集博识

龙腾虎跃

韬光养晦




更多创作作品请直接点击以下地址;

http://www.shufa.org/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tid=203730&pid=2094054&fromuid=57580



书者长生作品集01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军鸿创作状态
马军鸿创作状态003.JPG
马军鸿创作状态004.JPG
马军鸿创作状态005.JPG
马军鸿创作状态00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001.jpg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002.JPG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00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005.JPG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006.JPG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008.JPG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00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7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011.JPG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012.JPG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014.JPG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015.JPG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018.JPG
马军鸿工作室景致0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