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焦聚·八零后】“八零点将录2011年度书法大展系列丛书”紧急有奖征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网友评论选摘

贺进(卷)

注:该内容只供网友参考,最终是否收录丛书评论由委员会统一安排。另请选摘网友的联系方式以回帖的形式告知本网。


3 B  a3 l3 y" C/ _4 M' v" p4 V4 E' }5 u; Z, K, z/ A+ b, J8 ]
纪伟:
- G/ Y! y# X; T8 u6 T" P贺进毕业于南师大,科班出身,多次在全国书法展赛中有着不俗的表现,也是80后的代表人物之一,书作五体俱佳,扎实的基础中亦透出不凡的才气。贺进求学于南京,发展于北京,能身处两大古都深厚的文化氛围中是为幸事,现又在京城从事书法网络工作,师友砥砺,博学而广识,必将有大变于未来,取得更大的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9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网友评论选摘李立山(卷)注:该内容只供网友参考,最终是否收录丛书评论由委员会统一安排。另请选摘网 ...
! }( X7 I! ^, t2 T$ u$ d3 Y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11-12-15 10:19

/ i: e; ^  ?1 n+ [: {: X/ K! q' J2 H1 U" H* Y8 P. f) H  b( g: `
' V) S" ]% ^) l& C& t% `' O
/ o  w1 H/ `0 d( Q! {

1 Z9 n7 B0 ]& H7 a1 g/ N" @8 E感谢厚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9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优秀网友评论选摘8 c$ H1 T2 ?$ z, @8 \; L
4 t* L0 o' G4 Y1 [5 W
李立山(卷)4 y. S1 `- H9 P' \
. ~& Q: P4 z) }- L2 Q: ~
注:该内容只供网友参考,最终是否收录丛书评论由委员会统一安排。另请选摘网友的联系方式以回帖的形式告知本网。* D* B6 R& |& I7 s+ T  [* D

8 H8 Y" V6 L( A, b2 x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2 O; Q/ i! n- W  [2 _: t4 N$ d5 I3 j- ]" i: H
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9 T% M$ P# }1 k+ v+ J9 T/ t: ~: y6 H9 g. k
胡本汉:
3 A) h# p7 N& c/ t6 ~: X5 Q- ^  |; t& F; b# }/ A5 j3 [. h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看了李先生的作品,收获很大!祝愿李先生能够越走越好!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5 @# p  V. T$ N- D0 p8 w( B5 O4 R' H& u2 u5 S5 H1 r9 \4 A
观现在的大多数书法展览,面貌雷同、相似之作品很多,无味!
. K( O$ G3 f& U/ f+ l' b# m: v- l# |# N2 q6 Q7 Q  W: y; i  ?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李老师坚持自己的书法审美,书法面貌有自我的体现,其在临摹古人经典作品的同时,吸收古人的风神,能突破临摹传统意义上局限,能用自己的现代意识打破固有观念,再创作书法作品,他他就是在写自己的书法!坚持自己的个性!这点值得我们学习!欣赏!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 z. L9 l9 v$ y7 X
7 u5 I) R, Z$ P8 w) x/ S但有些线条过以放纵,还有待锤炼!立山还很年轻,前途远大,再次祝愿立山的艺术之路走得更远更好!!+ r& C; K; f2 I5 \+ `
9 ?' m: z) {- Y- P- ^/ Y1 a+ s书艺公社 http://www.shufa.org恳请李先生赐赠作品拜读、学习!!!不胜感激!- b  A' h* ?6 x% J, J: [

: S# g" Y( U% w9 ]) H+ I- }6 U  i* S, ~: q' S2 V; T  d

* m6 |$ k/ F- T2 @+ M' T0 d4 \
  u. j' k% W& @* {+ @% W, q7 t8 T/ e# k# r4 e& b
感谢厚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9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5黄乐辉
9 ]6 N6 ^3 ?/ J# X, U6 k从照片看上去黄乐辉就是个大男孩,二十几岁的年纪其实就是个大男孩。但仔细阅读黄乐辉的书法,却又不像是大男孩所为。黄乐辉是学二王、走帖学一路。其书飘逸潇洒如其人,人透着聪明,书法更透着灵性与聪明。不温不火、洒脱自然,笔墨运行中的中规中矩和浓浓古意显现出作者不凡的功力。功力很重要,尤其作为80后,对于学书时间相对不是很长的年轻人,提升笔墨驾驭能力和功力,做到技法纯熟,是首先应该掌握的,更是书法的基本能力。7 D& F2 L+ l$ k4 A$ F' [, z4 \
纵观黄乐辉的书法,没有受时风影响,没有丝毫浮躁和轻飘之气,浓墨写帖,给人以厚重沉实的感觉,走帖学一路,写出厚重、沉实很难,但黄乐辉做到了。勤奋好学、路子正,年纪很轻个人风格就初露端倪,假以时日大器必成,我们期待着,也衷心祝福黄乐辉。
) \; d4 \2 D/ t; g5 |6李立山
' ^* `0 u4 h. u; Y作为80后书家,书画印兼修,并且在同辈中佳绩连连,难能可贵。书如其人、画如其人、印如其人,保持了一种山东人特有的淳朴厚重,这是李立山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其书法宗颜鲁公,读其书法作品首先感受到的是与年龄极不相符的老辣,,也许和其对颜字情有独钟有关,那种行笔中线条及墨迹的老辣与沉实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如他的几副对联作品,整体章法布局大胆而又不失传统古意,大胆落笔,利落而不拖沓,凝重自然而又张力充盈,既有颜真卿的影子,而又大胆融入了个人思想与情怀,不做作、不拘谨、不离古、浮躁,按照自己对经典笔墨的理解与认识,按照自己的艺术追求与格局,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大胆前行。其临书作品多以意会,不拘泥于形似,如在《争座位帖》中颇得颜鲁公神韵而又大胆出新,写出了自己。3 H' C" U# u, R( w# w5 q
书画同源,但书画兼修的同道都有体会,其实书画并不是同一股劲。李立山在其国画中,在努力取法前人笔墨构图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与自己的书法风格相近,朴茂厚重,能看出作者个人艺术追求的身影。
) y: [( S% q. [1 p其印风格明显,在现有作品中很少能看到传统选字构图的面目,或篆隶互通,或以隶楷入印,以自己浸蕴颜书多年的书写功力,以书入印,有意增加行草笔法,增加了趣味与活力,如《王羲之》一印,其王字最后一横完全取行草势,令人眼前一亮。
" |$ ^2 V# }; l7 z8 q  d8 a% |% D& z, x8 q) ?$ G/ [9 b2 e
7陈锋
7 ?6 ~& {5 _- e: p陈锋是很有艺术气质的,潇洒的外貌,钟鼎、今草、章草、造像、隶书无不涉猎,其作品中临摹部分师古而不泥古,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传统功力。年轻作者往往青春洋溢,书法多激情,偏重于出新,容易忽略对传统的系统临习。而陈锋却能够静下心来,用大量时间去临古,为自己以后的更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其作品部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从线条锤炼,墨色变化,以及作品形式的选择上虽有意安排,但绝不做作,自然清新不俗,才情尽显笔端。
. y2 i3 C9 y  S. [) b! k/ K* s8彭双龙- Y; {1 E. @: A# E" W
因为网络,80后书家中对彭双龙关注较早,他二王一路书法潇洒俊逸,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正如贺进先生讲到的:70后、80后写二王的越来越多。如果想在千军万马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真的很难。清新、淡雅、不俗,是彭双龙书法的大气象,技法纯熟,线条生动而弹力十足,对笔墨的把握能力极强,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对二王书法以及晋唐以来帖学一脉气韵精神的合理把握。为什么我们当代书法缺少经典,归根结底是大家在技法追求上下的功夫很大,忽略了传统经典的精神性。而彭双龙似乎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有意去追求。这次网络展,彭双龙推出了册页、小品、手卷、条幅等多种形式,力求展示自己在书法创作形式上的驾驭能力,使广大读者对其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而其临摹作品更是对自己多年沉浸经典发帖的总结和回顾,展示了自己对经典的理解把握水平。7 |4 w( N4 N# {# y
9郑付忠5 `% ]: s: Z' Q& u% @
看到郑付忠所临书谱长卷感到有一些震惊,形质兼备,用笔及线条很得书谱神髓,刚刚近而立之年,能有此功力,可见其对书谱的历练与打磨的功夫所在。郑付忠理论与实践俱佳,这在年轻书家中也是佼佼者,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他取法乎上的艺术追求,也为自己在书法事业上的更上一层楼奠定了良好基础。而其章草作品,如一些制作别致的小品,高古不群,典雅不俗,在章法布局上刻意经营,显现了作者对章草书体的把握能力和对形式创新的大胆追求,匠心独运,灵巧自然,悦人耳目。同时,也使容易板滞的章草这一书体充满了青春和活力。结字、墨色变化、布白颇具个人面貌,而线条的细微变化,以巧为主,也改变了自宋元以来章草追求厚重朴茂的格局,为章草书法的发展带来一股清新之气。' k, I( T) g, N5 I7 o/ r
10王海勇
3 B- f. _% V* D: |- x1 D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看到王海勇的照片,年轻的身影会给你留下很深刻的印记。王海勇的书法,充满探索精神,线条及笔墨青春四射,纵横驰骋,很青春、很有活力,脱胎于传统,而又远离传统,是对当代书法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与实践。书法艺术发展数千年,在大部分书家迷茫于如何突破与创新的时候,其实我们时代需要勇敢地探索者。而与书法相反,其国画作品却显示了极强的传统功力,如太行写生系列作品,笔墨、构图完全遵循传统,点、线、面布局合理,线条多遒劲,力道拿捏恰到好处,“四王”、“四僧”的影子隐约可见。以水墨为主,盎然故意跃然而生,书、画、篆刻并肩齐进,更拓宽了自己的艺术道路。3 d" H& `' V9 T5 k3 E
11宋开智$ Z: ?  j" I) K  }& v. ~! m/ y; ~0 f
很欣赏宋开智在类似于栈桥的地面上写字的样子,执着、痴迷,可以看出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狂热与着迷。有人说艺术家是“疯子”、是“神经质”,如果没有一股疯狂的魔力是不会成为艺术家的。宋开智也是一位书、画、印全才,其书法走大草一路,很多年轻书家喜欢大草,在书写过程中很能融入个人心性,挥洒性情。正如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说到的:“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 V9 Q: V" Z- D1 K1 I" T6 Q; w
观宋开智的草书,每一幅作品好像都是个人情怀的宣泄,情绪痕迹特别明显,在字里行间能够阅读出作者的高兴与忧伤,激情或淡然。手卷中其以细笔勾勒的线条遒劲洒脱、古典而不失浪漫,别致清新而不俗。而其不多见的行书作品简洁而不简单,情趣天成,分明又像一个单纯的大男孩,天高海阔,任心灵在笔墨间自由流动。& _& ?  T. N5 w
其国画作品以兰竹等写意为主,淡雅古典,很少匠气与俗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9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再完成最后两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9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20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80后(完整版)
# o8 [% \6 a5 W" ?1 `- t; W' T. U
天津  王炳学
" `# h2 o- `# c! `: d9 [
, r" H( ^$ V8 `; o( {1、许飞飞. o& f6 K- a$ e: G: R: v
诸体兼能是许飞飞的特点,和许多年轻书家专攻一路不同,作为一名年轻的80后书家,以其很年轻的思想,能够准确把握各种书体,非常难得,而这种诸体兼修,互相借鉴、互相启发、互相融合,避免了单一书体发展的局限性,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并且在兼容兼修中,笔墨技巧的随机杂糅,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笔墨效果,可谓出奇制胜。3 ^. R. S) W7 i# d
热情奔放是许飞飞大草最具特色的靓点。先颜鲁公《祭侄文稿》、《争座位帖》,后转入二王,并一路下寻,糅合了王铎及明清书家恣意豪放的书写个性。许飞飞闯出了一条和同龄书家完全不同的路子。用笔用墨大胆出新,没有落入传统臼窠,按照自己对书法的理解,避免了就二王而二王,就宋元而宋元,因旧写旧,受古人所困的现象。其作品从意象上将年轻人的热情奔放表现的淋漓尽致,放而不浮,放中求实。这在他的一组对联作品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墨色变化明显,线条张力四射,遒劲自然、洒脱不羁,或雄强、或厚重,笔墨运行中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
+ ]0 p2 v. \' t; w) i0 b* h% Q1 s! @; K9 ~
2、李成军
9 x' q# d$ t/ L* F" H80点将录推出后,见到李成军的专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憨憨的笑,山东人的实诚和厚道很鲜明地写在脸上。0 B! v  D: d( Z' W' X6 E+ q
令人更不可思议的是,书法、篆刻、国画全攻全守,作为一名未足而立的年轻艺术家,难能可贵。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印作。我对印学研究不深,但传统印学一脉师承,或汉玺、或瓦印,取法大小篆及钟鼎文字以及明清印家的很多,多追求高古肃穆一路,规整有余而情趣不足。而李成军的印文别出心裁,多取法汉砖或刑徒砖,章法布局豪放不羁,大开大合,对传统印学做了颠覆性尝试,观其印,仿佛如横刀跃马的古代武士,刀花飞舞,纵横捭阖,动感十足,没有一丝匠气、老气。印面设计活泼奔放、情趣盎然、活泼生动。如:“从未走远”一印,“从未”两字的刻意收缩与“走远”两字的率意宽博形成了强烈对比,略带斑驳苍老的用刀更增加了心中理想与信念的坚定。1 g  _0 X( X) G  I
% E* g4 w0 A) h$ X5 ^( I
3、张圆满/ o1 A/ U4 A) p/ q$ H# k: C
全国第二届隶书展一等奖、全国第二届草书艺术大展三等奖、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入展、全国首届册页作品展入展、全国第六届新人新作展入展,一项项重量级的桂冠。年仅25岁,在书法事业上取得如此佳绩,令人刮目相看。最喜欢张圆满的小行草长卷,一气呵成,古意静雅,深厚的传统功力,以及对经典法帖的准确把握,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如此年轻,而又功力不俗,很难得。用笔用墨沉实稳健,行云流水,自然洒脱,很少有年轻人的浮躁和不安。如果单看作品,谁也不会和一个刚刚20出头的年轻书家联系在一起。$ U4 O8 x6 T5 p! r' V) K
张圆满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传统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以“二王”及帖学一脉筑基,在继承传统、师事前贤的基础上,用笔用墨融会贯通,线条流畅而不板滞,墨色浓淡相宜,表现出了很强的对传统笔墨的驾驭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清新淡雅,书卷气浓郁。同时,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多有涉猎,并在字里行间表现出了过人的个人灵性。能够在高手如云的国展中脱颖而出可见一斑,实非偶然。
$ I( Z; ]; n. o  M6 Y' o6 @) {! M4 y8 G
4、柳青凯$ o- M5 ^: W' I0 u% Q4 P
诗书画印俱佳,是所有书画家的梦想,但是因为精力有限,真正全方位发展只能是梦想。柳青凯以印起家,然后书、然后画、然后诗,在80后中能做到这一点,没有一定的基础、功力和刻苦精神是很难的。其书深受治印影响,隶书、篆书古拙厚重淳朴,那种苍凉和斑驳浓郁的古意跃然纸上,给人一种大气肃穆的震撼。碑学一路很吃功夫,书家都知道,写帖也许三两年就能上手,而摩崖碑刻没有十年二十年的功力很难打出来,也很难把握那种浓浓金石之气。而柳青凯由印及书,汉魏金石撞击的声音与感觉很自然地在洒落纸端,这是单一研习书法所不能体会和得到的。其书法金石气浓厚,用笔果敢爽利,似笔似刀,刀笔兼容,笔锋刀锋很难分清,写出了特色与不俗。如:《游于艺》、《无量寿》等作品,那种以笔为刀,干净利落的书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笔墨简洁但不简单,直而又不乏变化,印既书,书既印,风格明显,特色突出。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 n+ L/ D' S$ b* G8 X5 b& I; l5、黄乐辉
1 z( g  Z; ?! e2 [+ @/ A) G从照片看上去黄乐辉就是个大男孩,二十几岁的年纪其实就是个大男孩。但仔细阅读黄乐辉的书法,却又不像是大男孩所为。黄乐辉是学二王、走帖学一路。其书飘逸潇洒如其人,人透着聪明,书法更透着灵性与聪明。不温不火、洒脱自然,笔墨运行中的中规中矩和浓浓古意显现出作者不凡的功力。功力很重要,尤其作为80后,对于学书时间相对不是很长的年轻人,提升笔墨驾驭能力和功力,做到技法纯熟,是首先应该掌握的,更是书法的基本能力。
$ y, o1 }1 Q# O$ Y' t纵观黄乐辉的书法,没有受时风影响,没有丝毫浮躁和轻飘之气,浓墨写帖,给人以厚重沉实的感觉,走帖学一路,写出厚重、沉实很难,但黄乐辉做到了。勤奋好学、路子正,年纪很轻个人风格就初露端倪,假以时日大器必成,我们期待着,也衷心祝福黄乐辉。
8 ~3 k/ W$ h+ u( e6、李立山
8 j  Y; n+ L3 E作为80后书家,书画印兼修,并且在同辈中佳绩连连,难能可贵。书如其人、画如其人、印如其人,保持了一种山东人特有的淳朴厚重,这是李立山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其书法宗颜鲁公,读其书法作品首先感受到的是与年龄极不相符的老辣,,也许和其对颜字情有独钟有关,那种行笔中线条及墨迹的老辣与沉实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如他的几副对联作品,整体章法布局大胆而又不失传统古意,大胆落笔,利落而不拖沓,凝重自然而又张力充盈,既有颜真卿的影子,而又大胆融入了个人思想与情怀,不做作、不拘谨、不离古、浮躁,按照自己对经典笔墨的理解与认识,按照自己的艺术追求与格局,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大胆前行。其临书作品多以意会,不拘泥于形似,如在《争座位帖》中颇得颜鲁公神韵而又大胆出新,写出了自己。
% s4 y( u0 L* I; }  |书画同源,但书画兼修的同道都有体会,其实书画并不是同一股劲。李立山在其国画中,在努力取法前人笔墨构图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与自己的书法风格相近,朴茂厚重,能看出作者个人艺术追求的身影。
% i3 O2 ^3 D- q# m8 p' B其印风格明显,在现有作品中很少能看到传统选字构图的面目,或篆隶互通,或以隶楷入印,以自己浸蕴颜书多年的书写功力,以书入印,有意增加行草笔法,增加了趣味与活力,如《王羲之》一印,其王字最后一横完全取行草势,令人眼前一亮。
. x9 X! w4 J$ Z0 e+ W+ i2 i/ r& ]5 z) J3 D+ B9 V4 E4 ~" a
7、陈锋. K! g3 N( R4 \) o- {( ~
陈锋是很有艺术气质的,潇洒的外貌,钟鼎、今草、章草、造像、隶书无不涉猎,其作品中临摹部分师古而不泥古,显示了作者深厚的传统功力。年轻作者往往青春洋溢,书法多激情,偏重于出新,容易忽略对传统的系统临习。而陈锋却能够静下心来,用大量时间去临古,为自己以后的更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其作品部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从线条锤炼,墨色变化,以及作品形式的选择上虽有意安排,但绝不做作,自然清新不俗,才情尽显笔端。
. Z5 k6 r8 ]* e) {  `7 i8、彭双龙2 X9 q  O9 e5 d- e
因为网络,80后书家中对彭双龙关注较早,他二王一路书法潇洒俊逸,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正如贺进先生讲到的:70后、80后写二王的越来越多。如果想在千军万马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真的很难。清新、淡雅、不俗,是彭双龙书法的大气象,技法纯熟,线条生动而弹力十足,对笔墨的把握能力极强,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对二王书法以及晋唐以来帖学一脉气韵精神的合理把握。为什么我们当代书法缺少经典,归根结底是大家在技法追求上下的功夫很大,忽略了传统经典的精神性。而彭双龙似乎注意到了这一点,并有意去追求。这次网络展,彭双龙推出了册页、小品、手卷、条幅等多种形式,力求展示自己在书法创作形式上的驾驭能力,使广大读者对其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而其临摹作品更是对自己多年沉浸经典发帖的总结和回顾,展示了自己对经典的理解把握水平。
4 a3 e8 T' X' T9、郑付忠
8 ~  Z& T; A! j! `看到郑付忠所临书谱长卷感到有一些震惊,形质兼备,用笔及线条很得书谱神髓,刚刚近而立之年,能有此功力,可见其对书谱的历练与打磨的功夫所在。郑付忠理论与实践俱佳,这在年轻书家中也是佼佼者,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他取法乎上的艺术追求,也为自己在书法事业上的更上一层楼奠定了良好基础。而其章草作品,如一些制作别致的小品,高古不群,典雅不俗,在章法布局上刻意经营,显现了作者对章草书体的把握能力和对形式创新的大胆追求,匠心独运,灵巧自然,悦人耳目。同时,也使容易板滞的章草这一书体充满了青春和活力。结字、墨色变化、布白颇具个人面貌,而线条的细微变化,以巧为主,也改变了自宋元以来章草追求厚重朴茂的格局,为章草书法的发展带来一股清新之气。, j2 v6 d7 c9 e- j2 m0 M
10、王海勇
8 o% ~0 ]: d4 a" D2 {- Z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看到王海勇的照片,年轻的身影会给你留下很深刻的印记。王海勇的书法,充满探索精神,线条及笔墨青春四射,纵横驰骋,很青春、很有活力,脱胎于传统,而又远离传统,是对当代书法发展的一种积极探索与实践。书法艺术发展数千年,在大部分书家迷茫于如何突破与创新的时候,其实我们时代需要勇敢地探索者。而与书法相反,其国画作品却显示了极强的传统功力,如太行写生系列作品,笔墨、构图完全遵循传统,点、线、面布局合理,线条多遒劲,力道拿捏恰到好处,“四王”、“四僧”的影子隐约可见。以水墨为主,盎然故意跃然而生,书、画、篆刻并肩齐进,更拓宽了自己的艺术道路。1 ~0 f! }" R# h9 C
11、宋开智4 ~% f" i& X0 I! F: {1 W5 V' x
很欣赏宋开智在类似于栈桥的地面上写字的样子,执着、痴迷,可以看出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狂热与着迷。有人说艺术家是“疯子”、是“神经质”,如果没有一股疯狂的魔力是不会成为艺术家的。宋开智也是一位书、画、印全才,其书法走大草一路,很多年轻书家喜欢大草,在书写过程中很能融入个人心性,挥洒性情。正如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说到的:“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3 ^: V+ M  ]4 F$ r* X+ P观宋开智的草书,每一幅作品好像都是个人情怀的宣泄,情绪痕迹特别明显,在字里行间能够阅读出作者的高兴与忧伤,激情或淡然。手卷中其以细笔勾勒的线条遒劲洒脱、古典而不失浪漫,别致清新而不俗。而其不多见的行书作品简洁而不简单,情趣天成,分明又像一个单纯的大男孩,天高海阔,任心灵在笔墨间自由流动。% m$ p! t6 ?5 b# s$ d9 g
其国画作品以兰竹等写意为主,淡雅古典,很少匠气与俗气。' z) X' P( }% q- E; M: h. T
12、丁筱$ i$ z) o2 w, P
十三位80后,丁筱是唯一的女性。很少写女书画家,并不是性别歧视,而是感觉女性书法中柔美纤细娟秀的成分比较多,有的时候很难出彩。但读完丁筱的作品,似乎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除去节录《文心雕龙》团扇楷书和小楷《范成大词》等几幅扇面外,在其它作品中仿佛很难与女性的阴柔相联系。这在她的几个草书长卷和小行书作品中最为明显。草书作品用笔干净利落,很少拖泥带水;笔笔到位,没有一丝含糊和犹豫。能看出作者笔法技法墨法的纯熟和灵活驾驭能力,也能体现到作者坚定从容的个性。从作品中能够感觉到,丁筱应该是一个性格坚定,很有主见,或有时略带男孩子作风的女子。她的行草书颇具丈夫气,写二王也好,写宋四家也好,她都能很好地把握经典的精神内涵。书卷气中透着洒脱,飘逸中书写性情。很欣赏也很喜欢丁筱这一路作品。深厚的传统功力、轻灵、流畅而又沉实的书写,作品中真气弥漫,我相信每一位欣赏者都会被其作品的格调和气韵所感染。丁筱是属于书法的,因此她选择了书法;丁筱是很有天分的女书家,因此坚信,假以时日她一定会成为当代女书家的翘楚。我们期待着。7 i4 y) u9 M7 K* b- {
13、贺进
5 c1 F- d4 x: R5 t: ~贺进是这次80点将录的策划者,因此把自己放在了最后。五体兼备,篆隶楷行草皆有涉猎,在年轻书家中很难得。当代年轻书家,大多选择专攻一路,以求在短时间内取得成绩,奠定自己在书法事业上的地位,诸体兼修会影响出道速度。贺进我行我素,坚持走自己的路子,敢于全攻全守,这也是才情使然,也应该来之于个人的自信。其篆书取法“中山王”,线条流畅纯熟,飘逸洒脱,写出了“中山王”的特点和精神。隶书取“曹全”等秀美一路的结字,而线条、用笔取“石门”的飘逸洒脱气象,可谓一种全新的尝试。楷书以唐楷为底,但唐楷的印记似乎越写越少,杂糅了六朝碑刻及敦煌写经的用笔特点,增添了苍郁色彩。行草书传统功力较强,格调努力追求高古,墨色变化自然得体,干湿浓淡依势变化,以二王及书谱为根基,有意融入宋四家及明清书家笔意,显示出了较强的笔墨驾驭能力。从作品中可以看出,贺进是个不甘平庸,艺术追求很具个性的年轻书家,其有意识的求新求变,更多地彰显了个人对书法的理解和书写心性与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