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0024|回复: 25

风象——文/邱才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4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说明:此文首发于《涉事》第五辑:

http://www.shufa.org/bbs/thread-196827-1-1.html

风象

邱才桢



至少,近五年来,当代书风的整体转向已经十分明显:风格特征上,从粗放率意到谨严秀雅;形式技法上,由不计工拙到刻意求工。这倒是很符合当前的社会现状:广大人民群众已经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他们有理由向往并追求更为平和富足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书家和收藏家的大量增长即是明证,书风的转向也正是社会政治经济转型的体现。

贫民财富的增长的下一步极有可能成为富农,或者政客,过度的装饰和炫富为其特征,刘邦就说过“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我对当代书坛创作过度装饰化的忧虑即由此而来:纸张颜色过于多样,印章摆放过于繁复,令人乍以为刚从故宫流传出来。这种工艺化的“富贵气”,实质上与当年民间化的“出土气”并无二致,既显得心虚,又容易让人看出鲁迅所说的“皮包下面藏着的小来”。

这种状况肯定不是现在才有,书法史上演练过何止千遍。因此,看看历史上那些即富且贵、又有文化修养的豪绅们的表白,也许会有所启发。

董其昌肯定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对书画的论述,至今令我们受益,比如,我们现在沿用的关于南北宗和文人画的认识,就来源于他。他谈到过书法家王珣、怀素,以及画家董源,从中可见他的趣味:


此王珣书,潇洒古淡,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藏真书……以澹古为宗,徒求之豪宕奇怪者,皆不具……学书者请以一瓣香供养之。

余谓张旭之有怀素,犹董源之有巨然,衣钵相承,无复余恨,皆以平淡天真为旨。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古淡澹古、平淡天真。显然,这是董其昌认为的书法最高境界。而这种论调并非为董其昌一人所有,米芾的论述中也是有的:


董源平淡天真唐无此品,在毕宏上,近世神品格髙无与比也。

巨然师董源,今世多有本岚气清润,布景得天真多;巨然少年时多作矾头。老年平淡趣髙。


至少,从宋代以米芾为代表的文人艺术家以来,他们所追崇的目标或者说审美理想,大多如此。我隐隐觉得,这将或是书坛此后审美趋向的一个发展方向。而且我觉得这很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人们追求温饱不可得的时候,需要宣泄;由温饱而向小康的途中,追慕富贵;既富且贵之后,渐趋平和。三十年来当代书坛风格的转换,其实跟社会变化是大有关系的。



米芾和董其昌对于“古淡”、“澹古”、“平淡”的论述都过于简略。我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找到相近的词,描述详细,意境优美,或可读而细品之:

冲淡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

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

太华夜碧,人闻清钟。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玄宗。

典雅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尽管如此,上述论述还都是风格意义层面的,后人想要细加体会,颇为困难。而且,在米芾和董其昌认可的古代名家为数不多。更重要的是,即使是他们提到的名家张旭和怀素,他们所看到作品也远非今天可比。我的意思是,如果要延续古贤的足迹奋勇前进,或可如此:在选择意与古会的风格趋向之后,确立自己“见贤思齐”的名单,并将风格化的形容词落实到形势分析构成层面。



古淡”、“澹古”、“平淡”、“高古”显然不仅仅是风格概念、也是时间概念。跟米芾董其昌相比,现在看来,他们都已近很“古”了,这意味着,我们有着比他们更为广阔的取法资源。而且,二十世纪的考古发现,和更为先进的复制技术,使我们的眼界所及也远非米、董可比。正是如此,也更容易“乱花渐欲迷人眼”,所得也可能是“浅草才能没马蹄”。

“二王”传统经典的回归是当今书坛的重要现象。然而,书坛的“二王书风”杂糅不一,大多数是宋代米芾以后的“二王传派”一路。我觉得,以学习王羲之而言,至少有两个层面被忽视了:一是,大多数学习的是兰亭、圣教一路,而初月、丧乱一路少有人涉及;二是,对书写节奏的过分追求。

兰亭、圣教一路与初月、丧乱一路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前者秀美典雅,后者浑厚凝练;用笔也有疾缓快慢、高低厚薄之别。对书写率意恣纵的追求,大量出现在明代中晚期。而“古淡”、“澹古”、“平淡”、“高古”等词语,显然与恣纵无关

除初月帖一路书风之外,汉简中的章草作品亦有同样格调。而此后数百年间,学习王羲之者,皆从兰亭圣教而入,得初月帖一路书风者鲜矣。而在晚明,有两人与此暗合,即王宠和八大山人。此后,碑学之风大盛,“碑帖融合”之声亦不绝于耳。但只要想想,所融合的“碑”和“帖”在书法史上处于何种位置,就不难确立此时书法家们所做的贡献。我很难揣测面条炒米饭是何种味道;而且,我也想知道,在厨师精湛的技艺下,尖椒土豆丝是否比清蒸海参更为可人?

书法是高度形式化的艺术,几乎与内容无关。所以,它很难像其他视觉艺术那样,能与社会变化与时俱进。上世纪以来的现代书法尝试也告诉我们,即便在视觉形式层面,书法的边界其实也非常有限。而且,既少有中国受众,与之相对的西方抽象艺术也绝尘远去,归于历史。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修养,它可能在较为广阔的维度中吸纳古人精髓,释放个人才情。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该贴已经同步到 论坛总务的微博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家简介}
邱才桢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书画鉴定学博士,九三学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1972年生,江西临川人。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画史论与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6年至2008年起,应大英博物馆之邀,执行其“中国书画项目”(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Project,2006-2008年),对其馆藏中国书画作一次全面的鉴识、著录、整理,这也是大英博物馆建馆250年来首次对馆藏中国书画的全面鉴定整理。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敦煌隋唐写经书法研究》,参与国家“十五” 规划艺术科学重点项目《中国书画鉴定方法论》。
著有美术史论、书画鉴赏著作多种,其中有国家“十一五”规划高等教育教材《中国书法史学史》、《书法鉴赏》(第二版)、以及《明代书法》、《书法鉴赏》等。任《中国书法全集》中《隋唐敦煌写经书法》分卷主编。
发表书画史论文多篇,书法史论文主要集中于唐宋以前书法史中概念史与观念史研究,绘画史论文主要集中于明清区域绘画史研究,均引起业界较大关注。
获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论文一等奖,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
多次参加国内国际书法史、美术史研讨会并发表论文。
自1995年来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多次国内国际重大展览。参加《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作品展》(1995年)、《全国第一届扇面书法大展》(1996年)、《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1997年)、《二十世纪书法大展》(1998年)、《千年书法大展》(2000年)、《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览》(2003年)、中韩书法交流展(2005年)等。

1996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法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八大山人纪念馆、大英博物馆等国内外博物馆等机构及个人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士你的第二副对联好象上下联写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5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1_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5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1_9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5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啥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