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801|回复: 12

迦旃延-论议第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6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和哥哥对台演讲
  南印度阿槃提国的狝猴食村上,有一个富裕的家庭,是婆罗门的种族,受着当时人民的普遍尊敬。
  迦旃延尊者,就是出生在这个婆罗门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当时国王所拜的国师,家中拥有广大的土地、成百的仆役,有权势、有财富,是国中首屈一指的大户人家。
  迦旃延尊者的名字本来叫做那罗陀,是婆罗门国师的第二个孩子。迦旃延,只是他的姓,因为后来名声大了,大家就以他的姓代替了他的名字。
  迦旃延的哥哥也是一位天资聪明、英俊豪爽的人,当初跟随他父亲出家作婆罗门后,就独自到各国参访游历,地方走得多,明师见得多,自然通晓很多的学术,学会了很多的艺能。在外数年,有一天回到故乡,召集村人,公开宣说他认为最高的哲理吠陀论等。
  没有出过门的迦旃延,知道哥哥回来讲吠陀论,也发出通告,搭起讲台,和哥哥对台同时演说吠陀论的哲学,无碍的辩才,扼要的说明,把哥哥的听众都吸引过来,大家听后都异口同声的评判说:‘弟弟远胜过哥哥。’
  可是,天性好胜的哥哥,经此打击,便开始嫉妒弟弟迦旃延。两人都不服气,一闹就闹到父亲面前。怒气冲冲的哥哥,先向做国师的父亲说道:
  ‘父亲!请您管教管教无法无天的弟弟,他实在太丢我的面子,我是一个游学多年的人,难道我还不如他?他偏偏在我演讲的时候,和我对台,拉我听众!’
  少年的迦旃延,不慌不忙的解释道:
  ‘请父亲原谅,学问是公开的,谁都有权利研究和演说。哥哥到外国游历,我在家中研究,我没有要胜过哥哥的心,只想知道这几年来在家中的悉心研究,是不是有一点成绩?哥哥游历的结果是满肚子胜负心,我在家中是真心的做学问。不必麻烦父亲管教,我们自己管教自己最好,希望哥哥也能这样想。’
  做国师的父亲,听了两个爱子各执一辞的话,竟不知怪谁才对。最后,和他们的母亲商量,把弟弟迦旃延送到南方优禅耶尼城附近频陀山阿私陀仙人处学习,免得让他在家,使哥哥不能出人头地。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迦旃延-论议第一

舅父的教示
  说起阿私陀仙人,他就是迦旃延嫡亲的舅父,是他母亲的长兄,在印度,阿私陀是当时博学而有神通的仙人,佛陀初降诞为太子,曾受净饭王延请,到宫内为太子占相的就是他。他占相后,曾向净饭王说:‘大王!你这位太子,非常贤明,将来一定会出家学道,成就佛陀的圣果,可惜我老了,怕等不及他成就佛陀就将别世。我虽然不能领受他的教理,但一定教我的后辈跟他学习。’那时阿私陀仙人说后,还双目不住的流出眼泪来。
  迦旃延自从被父亲送到频陀山后,阿私陀仙人深深欣赏外甥的聪明,恨不一口气把自己所知道的全教给迦旃延,迦旃延也不辜负舅父的希望,不久,就对四禅五通,完全通达。
  迦旃延从此不再思念家乡,第一、他不想靠着父亲的余荫,因为自己是国师的儿子,才被尊敬;第二、他想到好胜的哥哥,知道现在更无法和哥哥共处。因此迦旃延立定志愿,要另创他的世界。父母差人来接他回去,他也婉言谢绝。
  阿私陀仙人知道迦旃延不被家庭恩受束缚,更是欢喜,因此,有一天,就对迦旃延说道:
  ‘迦旃延!照你现在的志愿看起来,你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伟大的人物,但要遇到明师才好。我知道的这一点东西,实在还不够你所求所学。现在有一位大觉者的佛陀已经出世,等到成道以后,你要赶快去跟他学习!’
  阿私陀仙人的话,迦旃延听了半信半疑,不过,他对自己将来能成为大人物的话,是只有相信没有半点的疑惑。
  有一次阿私陀仙人带着迦旃延飘然出山,到了波罗奈国鹿野苑附近,建筑了一间房屋,安住下来。从房屋完成的那一天起,阿私陀仙人每天叫迦旃延祈祷三次,祈祷大觉者的佛陀早日开悟证果。阿私陀仙人更告诉他的外甥道:
  ‘迦旃延!照我的推算预知,佛陀不久就要成道了,他成道后一定会先到鹿野苑来转FA**Lun。我只能知道如此而已,至于佛陀究竟觉悟了什么真理,怕我是没有福气听闻,你要记好,佛陀证道后,你要赶快去跟佛陀求法和修道!’
  阿私陀仙人说后不久,就与世长辞了。没有师父的迦旃延,从此便向社会眩耀他的学问和才能。父亲是国师,舅舅是阿私陀仙人,他虽没有这么想,但社会群众对他供养恭敬,真是无微不至。可惜迦旃延就这么耽于名闻利养,忘记阿私陀仙人所说要向大觉佛陀求道的遗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迦旃延-论议第一

神秘的偈文
  迦旃延认为自己已经得道,应该接受世人的供养,何必还希望什么佛陀出世。因此在他舅父辞世不久,他就不再祈祷能早日遇到大觉者的佛陀。
  过了好久,波罗奈城附近的旷野,掘出很多古城的遗迹,其中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世人所不认识的字迹,像是写着一首偈文,但没有人会念它,甚至社会上传说,就是那碑文有人识得,可是真义一定也要大觉者才能知道。
  有一天,国王对大臣宣布道:
  ‘国家现在获得古代遗留的宝物,宝物中的石碑偈文,大家要赶快把它念出来。不然,邻国会笑我们波罗奈国无人。七天之内,如果还无人识得,就把你们的官职,一个个的降级!’
  国王的诏命虽然严格,但大臣们从来就不曾见过这碑文上的字体,大家都面面相觑,没有办法。最后只得建议国王,希望国王挂榜通示全国,谁能认识石碑上的偈文,就赏他美女和金银财宝。
  国王的王榜挂出后,消息传到迦旃延的耳中,他想到舅父阿私陀仙人,不但曾经教过他地上各国的文字,就是天上的文字他也认识不少。因此,迦旃延很有自信的去揭榜应征。
  石碑上的偈文,迦旃延的确是认识的,他说那是梵天上的文字,没有神通的人是不会认识。因忐当着国王面前,把石碑上的偈文翻释诵出来。
  那偈文是这样的意思:
  王中之王是谁?
  圣中之圣是谁?
  何谓愚者?
  何谓智人?
  怎样离开垢秽?
  怎样获证涅槃?
  谁是沉溺在生死海里?
  谁是逍遥于解脱国中?
  久为人们所念不出的神秘偈文,聪明的迦旃延终于揭开了那神秘的帐幕,很快的这首偈文传诵了全国。但是虽然大家都会诵念这首偈文,却没有人懂得这偈文指的是什么意思,就是迦旃延也回答不出来。
  石碑上的偈文,每一句都是些抽象的疑问,若以当时所有的学说来解答,虽然也行,但那解答的仍然是个疑问,这是可以断言的。国王对迦旃延虽也承认其博学,连天上的梵文都认识,但不能解释偈文的意义,仍然是最大的遗憾,因此国王更下令高价悬赏,求教天下的人来解答这首偈文。
  迦旃延不肯服输,他向国王承诺,七日之内,他一定要回答那偈文的真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迦旃延-论议第一

请教佛陀去
  迦旃延向国王许下诺言,回去后拚命的思考,可是这偈文所指的问题,并不是用思考想像就可以明白。一定要一位大觉者才能解答。
  迦旃延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只得去求教别人。首先他到富兰那迦叶那里请教,然后又再一一的去请问六师外道,迦旃延觉得他们的回答都是肤浅之见,和自己知道的一样,并不是那偈文的真意。
  迦旃延在到处碰壁后,他想起了佛陀。虽想起了佛陀,可是他还不肯前去求教。他心里想,这首偈文是天上的文字,有资格的权威老婆罗门都不知道,年纪还很轻的瞿昙(佛陀在俗的姓名),哪里能知道呢?后来他又想回来,舅父别世前,再三的叮咛,佛陀成道后,一定要去跟随佛陀学习,但年轻的瞿昙怎么能成就功行圆满的佛陀呢?最后他终于想通了,悟道是不依年龄大小来决定的,因此他就向鹿野苑的方向走去。
  从古到今,如果说真正能够解答这首偈文的,的的确确是只有佛陀一个人,不管这石碑上的偈文事实与否,但总是暗示着那意义的深刻。佛陀多年的努力修道,其目的就是要揭开这些问题的谜底,佛陀的证悟,就是这个问题最灵活的答案。
  拜见到佛陀的迦旃延,觉得舅父的话的确真实不虚。他还没有知道佛陀如大海的智慧时,单是佛陀的相好庄严,就使他生起无比的恭敬之心。
  迦旃延双手合掌,把偈文诵念一遍,希望佛陀为他解答。
  佛陀没有考虑,像被撞击的洪钟,也以偈回答道:
  王中之王是第六天王,
  圣中之圣是大觉佛陀,
  被无明所染的谓之愚者,
  能灭诸烦恼的谓之智人,
  修道除贪嗔痴即离垢秽,
  能完成戒定慧即证涅槃,
  有我法执著者沉溺在生死海里,
  证缘起法性者逍遥于解脱国中。
  聪明的迦旃延,听了佛陀的回答,其每一句都流入他的肺腑,心中的一点暗影,像给朗朗的智慧之光所驱除。他欢喜兴奋,竟然好久说不出一句对佛陀感激的话来,最后他诵着佛陀的偈语只是向佛陀不住地顶礼。难怪迦旃延会激动,他听了佛陀的话,当即开悟了,他从此迈进了真理的世界。
  佛陀很欢喜迦旃延,嘉许他的善根深厚,并且又再向他说了些法理,迦旃延礼谢后,即奉着佛陀的偈语回报国王,然后向信他的人宣布,他从此要皈依佛陀,做大圣者佛陀的弟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迦旃延-论议第一

劝念三宝
  天资聪明的迦旃延,终于被佛陀崇高的智慧和伟大的人格所感动,成为教团中开悟证果的弟子,迦旃延非常欢喜,不但自己从此得救,更遂了舅父阿私陀仙人的宿愿。
  尊者迦旃延,本来就是一位不平凡的人物,何况他现在跟随佛陀出家,并证得了阿罗汉果。他通达很多外道的经论,有很多外道的朋友,他发愿要先把在迷途上彷徨的修道者,一一感化过来皈依佛陀,接受佛陀的真理。
  因此,迦旃延在教团中不但热心服务和修道,在教团外更是热心传法弘化,宣扬佛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救世主佛陀的真理,得着迦旃延尊者有力的弘传推动,更容易普及社会人群,深入人心,自是意料中的事。
  佛陀的救世真理,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长新的,迦旃延越宣扬越有信心,他认为自己能做佛陀真理的使者,实在是最大的荣幸。因为迦旃延对佛法的信心、热忱,使他的大名像百花的芬芳,远远的飘扬,无论谁,一提到迦旃延的名字,总是要竖起大姆指。
  有一次,佛陀到自己的祖国北方的迦毗罗卫国宣化,迦旃延也跟着佛陀住在诃利聚落的精舍里,在这里的村庄,无论大家小户,都有他宣化的足迹。有一天,村上有名的八城长者病了,他想到要去特别向他说法,解除他的病苦。
  迦旃延到了八城长者的家中,对睡在床上的八城长说道:
  ‘长者!听说您的贵体有点欠安,我奉佛陀的慈命,特来向您慰问。您找医生医治了吗?’
  ‘谢谢佛陀和你,我的病怕是无望了,很多医生都说我害的是不治之症。’八城长者很伤感的说。
  ‘那您可以称念三宝(念佛、念法、念僧),仰仗三宝的威德,您的心就能清净,病就会好的。’
  ‘尊者!我们皈依三宝,是希望拥护三宝,净化人间,献出自己的所有,不应该对三宝还有要求。’
  ‘那是不错的,无常的世间,不可向三宝要求常住;有病的身体,不可向三宝要求健康。信仰是牺牲个己,成就大我。小苦小病,要自己设法,不要太麻烦佛法僧。但人力无法解救,真心祈求三宝,三宝的慈光仍会普被,您这样做不会错的!’
  八城长者听了迦旃延的话,每天一心一意的称念三宝,他的不治之症就渐渐的痊愈了。
  这虽是佛法的广大无边,但也是迦旃延关心病人,用佛法的慈悲甘露,治疗众生的病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迦旃延-论议第一

宣说平等法
  迦旃延有时跟随在佛陀的身边修学,有时独自一个人在各方云游教化。他和富楼那的教化方法稍有不同,富楼那说法教化的时候,总是集合成千上万的人听讲,而尊者迦旃延却欢喜个别的教化。
  一个人,又一个人,面对面的讲,这是亲切的说法,真理才能更深入人的心房。这个方式,无论是谁,只要迦旃延说几句话,一定会使对方有好的印象和相信他的说法。
  有一次佛陀住在祇园精舍,迦旃延带着三衣一钵,独自穿过广阔的森林,到西方去为摩偷罗国王说法。
  他到了摩偷罗国王的国中,先把当地的民情风俗、生活习惯打听清楚以后,他就到王城中请见国王。
  摩偷罗国王一见到迦旃延就问道:
  ‘尊者!我听说你本是婆罗门的种姓,这是最高贵的人种,而佛陀是刹帝利的种姓,你现在皈依做他的弟子,这不是太委屈你了吗?’
  ‘大王!这非但不委屈,做大圣佛陀的弟子,我反而感到很光荣!’
  ‘奇怪!舍弃梵天口中所生的清净人种,做本是刹帝利种姓的佛陀的弟子,叫人真是不解!’
  顽固守旧的国王,不明理的我见、我执充满心中,他对迦旃延的说话像是不屑一听的样子。
  尊者迦旃延一点也没有生气,他温和的解释道:
  ‘大王!我过去是婆罗门,我和你也是一样的看法。但听了佛陀的教示,我知道这是错误的认识。社会上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等等的不同阶级,在职业上说有宗教、政治、商业、农工的分类工作,这本无可厚非,但要以此形成阶级,解说人种的优劣,那是非法的!无论哪一种种姓的人,都是有善也有恶的。今日婆罗门种姓当中,杀生、邪淫、邪见,行这些恶业的人很多,这就是尊贵的人种的说明吗?人的贵贱与否,不在人种的胜劣,能够修道学善,觉悟证果,不论什么种族都是尊贵的、第一的、清白的!’
  这样的说法,摩偷罗王终于觉悟了,他有点自言自语的说道:‘啊!那我错了,在我的国家,牢狱之中都关的一些首陀罗族,婆罗门犯罪也是不要紧的。难怪社会上秩序混乱,人民中怨声不平。’
  迦旃延看出摩偷罗国王知错悔改的心,进一步的说道:
  ‘所以,大王!你要信奉正法,大觉大悟的佛陀是人中最尊最贵,我们皈依他作弟子,寻求生命的自由解脱,这是最光荣最幸福的!’
  摩偷罗国王接受了平等的佛法,请迦旃延介绍,他也皈依佛陀作了弟子。
  他大赦天下,放出狱中那些苦难的首陀罗族,决心整顿政治,不欺弱怕强,废除不平等的国法,人是没有阶级的分别,国法上的待遇应一律平等。从此全国欢欣,人民康乐,大家都感激迦旃延尊者,感激慈悲平等的佛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迦旃延-论议第一

论长者的资格
  迦旃延依照佛陀的教示,宣扬四姓平等的主张,很多的婆罗门知道了都不服气,有机会,他们就来找迦旃延问难,他们想,不把迦旃延难倒,婆罗门从此就不要再想抬头。
  可是,善于巧辩的尊者迦旃延,不管你是什么权威的婆罗门,只要遇到他,很简短的言辞,不用几句话,总会把问难的人说得心悦诚服。
  有一次,尊者在波罗奈国乌泥池旁和同学比丘们在斋堂里进餐的时候,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婆罗门知道了以后,就来向他挑战。老婆罗门倚着拐杖,默默的站在迦旃延的身旁。他心想,迦旃延看到他时,一定要起立让座。可是,很意外的,迦旃延瞧也不瞧他一眼,他等得不耐烦的时候,就大声的责问道:
  ‘你们算什么?你们对我这样老的长者,为什么不起立让座?’
  诸比丘一听大惊,很多人都站起来让位给老婆罗门坐。可是迦旃延却不慌不忙的对老婆罗门说道:
  ‘你是什么人?这样大声的嚷叫?我们是在奉行着恭敬的教法,可是在这里并没有我们的长者和前辈呀!’
  老婆罗门很不服气,他举起手中的拐杖,指指面上的胡须,怒气冲冲的说道:
  ‘像我这么大的年纪,可不可以称做长者?你们应该对我恭敬?’
  ‘你?你是不可以自称长者的,你也不应该受我们的恭敬!’迦旃延轻言慢语的但很有力的说。
  ‘为什么你目中无人?’老婆罗门气得暴跳如雷,用手中的拐杖指着迦旃延的脸责问。
  迦旃延面对着老婆罗门,仍然很悠然的说道:
  ‘我从你讲话的声音,以及你这样粗气的举动,我才说你不配称做长者,不值得人恭敬。因为就算是婆罗门,到了八九十岁的老年,发白齿落,而他并没有真正的修道,耽于色香味触,既不能离开贪嗔嫉妒的烦恼,就仍应该称他做青年;假若就算是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皮肤润泽,头发乌黑,而他已经解脱了爱欲的束缚,对世间没有贪求,没有一点不平的观念,像这样我们可以称他长者,称他老宿士,应该受我们全体的恭敬!’
  老婆罗门听了迦旃延的话,无话可说,就默默的走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迦旃延-论议第一

有道不在年高
  说服一个婆罗门,并不是从此就相安无事。迦旃延的名声越大,婆罗门的教徒越是和他过不去。
  又是一个婆罗门,很善于辩论,听说迦旃延对年老的婆罗门非但不恭敬,而且批驳得老婆罗门哑口无言,因此心中非常不服,特地从很远的北方俱尸尼迦罗,访问到迦旃延暂住的波罗奈国来,他一见面就呼名问道:
  ‘迦旃延!我听人说,本是婆罗门的迦旃延,现在改宗作了沙门是不是事实?’
  ‘你说得不错,你看我身上披搭的袈裟!’
  ‘背叛本有的信仰,算不算过失?’
  ‘从邪执的信仰,走上光明正信之道,不算过失!’迦旃延斩钉截铁的回答。
  ‘你不是一个默默无名的人,你对婆罗门的摩奴法典有精深的研究,你改宗信仰佛陀,已经不可原谅,但听说你还常常向婆罗门教徒讲说佛法,要他们和你一起改宗,你这种行为简直是无礼之极!’
  ‘过来人,指点过去同行者的迷津,这是佛陀慈悲的教示!’
  就算是会说话的婆罗门,遇到义正词严的迦旃延,也是没有办法。
  婆罗门还是不肯服输,想到他此来的目的,又再问道:
  ‘迦旃延!我再问你,我听说,作了沙门比丘的迦旃延,已不再恭敬耆宿的婆罗门,不起座相迎,也不与座,假若这是事实,就算是比丘也不应该!’
  迦旃延像是胸有成竹,沉着的回答道:
  ‘你所问的,事实是如此,皈依正遍知佛陀以后的迦旃延,的确是没有恭敬侍奉耆宿的婆罗门,这是很合乎法理的。因为已经证得圣果的我,你不可以用年龄的老少来衡量,礼和法是不可乱的。’
  婆罗门听了善辩的迦旃延的回答,终于深感羞愧,无法再说,最后只得舍弃邪见,请尊者介绍,也作了佛陀的弟子。
  和这个故事一样,很多当时的外道,在迦旃延巧妙的议论下而改邪归正,接受了佛法的信仰。
  多么可敬可爱的尊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迦旃延-论议第一

解答诤的原因
  真理不辩不明,僧团中有一位佛弟子像迦旃延,使很多想要问难的人,总有几分畏惧。
  有一次,迦旃延走在街上托钵乞食的时候,被一位迎面走来的婆罗门修道者见到,他向迦旃延招呼以后就问道:
  ‘尊者!今天遇到你,真是难得的缘分,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你,希望你以客观的态度破除我的疑惑!’
  ‘请不必客气,你对什么问题生起了疑惑?’
  ‘尊者!我看世上,刹帝利相争,婆罗门与婆罗门相争,他们争来争去,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是贪欲在蛊惑!’迦旃延回答。
  ‘婆罗门和婆罗门相争,刹帝利和刹帝利相争,是为了贪欲。尊者!我再问你,你们比丘和比丘相争,又是为了什么原因呢?’
  ‘是我见和法执!’
  婆罗门的修道者,闭起眼睛用手摸着头,好像是在用力的思考尊者的话。
  婆罗门闭起眼睛摸着头的奇怪样子,引起街道两旁的民众注意。本来,比丘和婆罗门在街道中问道,就已经令人注目,何况这位婆罗门的修道者,又做出古怪的样子。
  一位是披着黄色袈裟的比丘,端严庄重的站着,一位是編著头发身上穿了婆罗门表示苦行的蛊衣,还在闭目,摸着头,四周围着注目观看的群众,这情景像人生舞台上演着最精彩的戏剧一样。
  婆罗门的修道者想了一会,睁开眼,又问道:
  ‘尊者!你的回答很公正合理,不过,我想知道世上什么人才能离开贪欲、我见和法执呢?’
  迦旃延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现时在舍卫城说法的我的老师佛陀,他是应供、正遍知、无上正等正觉者,他没有贪欲的烦恼,没有我法的执着,他是三界的导师,是人天的师范!’
  婆罗门的修道者,很感激迦旃延的说法,他当即要求尊者介绍他皈依佛陀,作在家学佛的居士。
  说服了婆罗门的修道者,围观的群众向迦旃延一阵欢呼,还有很多人跪在地上向尊者顶礼,像是在祝贺尊者的胜利!
  可是,尊者没有一点骄傲自得的表情,他谦虚的向大家答礼,再和那本是婆罗门而今要作居士的修道者告别,仍然过着他托钵乞食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9-6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迦旃延-论议第一

训诫无礼的少年
  由婆罗门出家的迦旃延,和婆罗门往来辩论的公案很多。总是因为尊者在婆罗门教中,有很崇高的地位和名望,一旦改宗信仰佛教,实在震动了那神权的宗教。
  婆罗门的教徒,向迦旃延攻击问难的固然很多,但和迦旃延维持友情,觉得信仰应该自由的婆罗门也不少。
  有一个时期,迦旃延行化到阿槃提国的猕猴室村的时候,在这村里有一位名叫鲁醯遮的婆罗门,他对已经出家做比丘的迦旃延,仍然非常恭敬尊重。
  有一天,这位鲁醯遮婆罗门的年少弟子们到山上砍柴,走到一个石窟前,看到迦旃延在窟内修行,他们就胡闹的向迦旃延取笑说:‘在呀!在呀!你看那光头的沙门在呀!’‘看呀!看呀!那光头的沙门有什么了不起呀!’鲁醯遮的弟子,你一句我一句,在窟外大声的笑闹,其中有一个曾制止说:‘喂!你们不要这么骂人,他是我们师父最尊敬的人哩!’虽然有人这样制止,但顽皮的少年婆罗门,仍然大声笑闹,甚至还有的拿石子往窟内掷。
  静坐的迦旃延只得站起来,走到窟外,训诫那些少年的婆罗门道:
  ‘少年们!从前的婆罗门还认真修行,禁止五欲,现在的婆罗门娶妻生子,和俗人没有分别。你看你们的行为,和不学无术的野蛮少年们一样,这就是你们师父的教育吗?’
  迦旃延威严的像狮子的吼声,将婆罗门的少年们慑服得不敢回口,但满怀着嗔恨的心,回去马上就告诉他们的师父鲁醯遮婆罗门,说迦旃延如何的大骂婆罗门不好。
  鲁醯遮听了以后,非常气忿的说:‘我对迦旃延那么尊敬,他反而大骂我们,我一定要找他讲理!’
  鲁醯遮杀气腾腾的奔向迦旃延的石窟来,心想这一次非要给迦旃延难堪不可。可是见到庄严的迦旃延以后,迦旃延把刚才说过的话再重说一遍,鲁醯遮竟惭愧得低头不语。
  迦旃延趁机说法道:
  ‘我的好友鲁醯遮!你听我说,我们的信仰和修道,是为了生死的解脱,生命的自由,千万不可把信仰和修道形成职业化起来。现在婆罗门中的修道者,为人祭祀作法,好像当做生意在经营,离开家庭做婆罗门,有几个是真正为了修道的?很多都是为了名闻利养,自己还虚伪的装出信得很虔诚的样子,大家并不是真正为了得救,挂着宗教的招牌,遂其私欲,这是很大的悲哀!
  ‘今日的婆罗门,都是心外求法,不是求人天福报,就是在宇宙的现象上解来解去,有几个能认识自己?我的老师佛陀,他是宗教歧途上徘徊者的救星,你是我的好友,望你一舍妄执,不要好为人师,用虚怀若谷的心情,共同来跟佛陀学习!’
  鲁醯遮羞愧的说道:
  ‘尊者!你说得不错,现在我一切依着你的教示来行!’
  好比是迎面刺来的大刀,非但不能刺中迦旃延,而且被尊者义理的辞锋折断,鲁醯遮只得解除迷妄执着的武装,向论议第一的迦旃延尊者投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