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864|回复: 14

塞 外 名 城 大 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7-4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这个贴子最后由新科易在 2003/07/04 12:07pm 第 2 次编辑]

       塞 外 名 城 大 同   
  
  
    
  大同是山西北部的重点旅游城市,处于北京、五台山、呼和浩特三大旅游区中心。与北京的众多旅游资源及内蒙古的岱海、山西应县的木塔、朔州的露天煤矿、忻州代县的雁门关和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连成一片,便于游客游览。此外大同与北京、莫斯科、西安、南京、兰州、天津、石家庄、青岛、太原、包头、秦皇岛之间都有直通火车,京大高速公路也已通车运行。市内建有许多宾馆、饭店,旅客吃住十分方便。
  大同历史悠久,地理环境特殊,文化遗产丰富,自然景观具有地貌形态各异,雄浑壮观别具神韵,素有"华北地区地质地貌天然博物馆"之称。人文景观除以气势雄伟、造型独特、艺术精湛的特点外,还集建筑、雕刻、彩塑、绘画于一身,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此外,"大同蒸汽机车节"、"大同云冈旅游节"亦驰名海内外,是又一独特旅游资源。
  大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可分为:山水名胜、历史古迹、革命纪念地等。
  1. 山水名胜
  恒山 北岳恒山为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山脉绵延150千米,主峰在浑源县城东南,海拔2016.8米。相传远在四千年前,舜帝北巡,见恒山奇峰耸立,山势巍峨,遂封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主。内长城蜿蜒其上,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
  恒山山雄地险,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帝王多派重兵驻守。
  恒山有十八景,其中,"恒宗"石刻、飞石窟、果老岭、苦甜井等最具吸引力,为游客必观之景。北侧山脚建有恒山水库,恒山雄姿倒映水中,古迹新生,令游人乐而忘返。
  七峰山 位于大同矿区。山腰有玉龙洞,山顶有古建筑-禅房寺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登临山顶,大同盆地一览无遗,令人心旷神怡,真可谓登山考察的好地点。
  采凉山 位于大同市区西北约25千米处。古"云中八景"即有"采凉积雪"之说,山坡植物繁盛,是全市森林密布地区之一,并有名胜红石崖。春秋登临,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大同火山群 主要分布于大同盆地北部,距市区25千米至50千米的大同县和阳高县境内。是华北地区唯一的火山集中分布区,有火山30余座。其中黑山海拔1429.8米,金山形态完整,是我市火山旅游景点最佳地点。此外距市区北15千米处还有孤山火山区,均具有科研考察价值。
  大同市文瀛湖 位于市区东5千米的文瀛湖是"古大同湖"遗迹,水波荡漾,环境幽美,现已辟为文化、休养、游览胜地,湖旁建有工人疗养院。
  浑源汤头温泉 汤头温泉位于恒山南侧,距浑源县城东南49千米的汤头附近。汤头温泉水温可达63℃,内含十多种微量元素,可治疗皮肤、风湿等多种疾病。现建有温泉疗养院。
  2. 历史古迹
  大同历史古迹多,分布厂,建筑风貌各异。主要有大同市区的云冈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和鼓楼;浑源县的悬空寺、永安寺和贺觉寺砖塔;天镇慈云寺;阳高云林寺;广灵水神堂;灵丘觉山寺等到。此外,万里长城(外长城)横亘我市北部边界,长城脚下有明代修建的"边城五堡"可供人们游览。
  云冈石窟 位于大同市城西16千米处的武周山麓。建于北魏,已有1500年的历史。当时大同为魏都,正是佛教兴盛时期。封建统治者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在此开山凿石,雕建佛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它集中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体现了北魏时期典型的艺术风格,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艺术宝藏。它保留的衣冠服饰、建筑形制、装饰文样、音乐舞蹈等形象,是极为重要的实物史料。
  悬空寺 位于浑源县城东南5千米处翠屏山崖上。悬空寺是靠着悬崖峭壁上稍微突出岩石作基修建的,距谷底约30米。远望象悬崖上挂着一条彩虹,给人一种"悬吊"的感觉。其结构惊险,造型奇特,可谓超奇绝景。
  慈云寺 位于天镇县城西街,原名法华寺。始建于唐代,现建筑多为明代遗物。属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革命纪念地
  平型关战斗遗址 平型关是长城的重要关隘。位于灵丘县城西30千米与繁峙县交界处。北为恒山余脉,南接五台山,东通冀西北,西抵雁门关。地势险要,自古为晋冀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歼灭日皲坂垣师团第21旅团,粉碎了日本侵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现在平型关老爷庙东坡上建有平型关纪念馆。昔日硝烟弥漫的战场,今日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

 楼主| 发表于 2003-7-4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塞 外 名 城 大 同

赵 武 灵 王 胡 服 骑 射   
  
  
   
  灵丘县城西北隅有一座高大的墓丘,叫赵武灵王墓。你可知道赵武灵王的历史功绩吗?
  赵武灵王名雍(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改革家和军事家,他对大同的早期开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春秋末期,北方的林胡、楼烦、东胡等少数民族逐渐强盛起来。到了战国时期,他们不断向南侵扰中原。赵国地处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交界地带,受到直接的威胁。而且当时诸侯国竞相争雄称霸,兼并战争连年不断。它们为了增强国力,纷纷变法。公元前307年,赵国进行了一次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变法运动,这就是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改革。
  原来,那时与赵国作战的主要是山区的少数民族。当时中原汉族人普遍穿的是长袍,使用的是适应于平原作战的战车,在山区作起战来很不方便。而胡人却身着短衣小袖,腰束皮带,脚穿皮靴。这种装束便于骑马射箭,作战机动灵活。赵武灵王看到胡人的这一长处,决心实行以"胡服骑射"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的改革。他取得大臣楼缓和肥义的支持,又说服了他的叔叔公子成,力排朝臣众议,首先穿起了胡人的服装,同时又发出了一道改革服装的命令,使全国上下都穿起了胡服。接着又组建了大队骑兵,他亲自训练士兵,教他们象胡人那样骑马射箭。
  "胡服骑射"的改革大大提高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亲率大军征服了中山、东胡的一些地区。接着向西北进军,攻打林胡和楼烦(今大同北部和内蒙古一带)。经过几年的征战,到公元前296年,赵国不仅征服了林胡、楼烦和中山,还拓宽了疆土、修筑了长城,设置了云中、雁门、代郡(当时大同属雁门郡和代郡的一部分),这是大同地区设置行政管理之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4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塞 外 名 城 大 同

白 登 之 战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汉高祖刘邦将韩王信从阳翟调防马邑。公元前201年,匈奴大举进攻马邑城,韩王信投降了匈奴。随后,匈奴大军向南进犯错误,越过勾注山(今代县雁门关),一直攻到晋阳(今太原)城下。刘邦亲率大军三十二万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迎击匈奴军和叛军。双方在沁县一带展开激战,匈奴大败,韩王信北逃。刘邦听说匈奴单于冒顿驻扎在代谷(今代县),萌发了与匈奴决战的念头,于是带领一支骑兵向北追击匈奴。当时正处隆冬季节,大雪纷飞,汉军士兵十个中有两、三个人冻掉了手指头,大队步兵又不能及时跟上来。刘邦决战心切,全然不顾谋士娄敬的劝告,冒然率少数骑兵追出代谷。冒顿采用诱兵之计,以老弱残兵引诱汉军,而将精锐骑兵三十万埋伏在白登山(今大同城东马铺山)附近。当汉军追到白登山下,突然被匈奴骑兵包围。汉军经过奋力拼杀,才占据了白登山头。匈奴兵将白登山团团围住。汉军组织突围,边续作战七昼夜也没有冲出包围圈,情况十分危急。谋士陈平为刘邦出谋划策,偷偷派人给阏氏送去重金和一封信,并带去一幅美女图。信中说:"如果冒顿继续围困汉军,汉朝将送给单于美女,那时就怕你的地位就保不住了。"阏氏害怕失宠于单于,便派人向冒顿说:"大王您率军围攻汉军七日也没有俘虏刘邦,可见刘邦有神灵保护,况且大王得到了汉朝的地方也不能长久居住,请大王深思。"冒顿原来和西汉的叛将五黄、赵利相约合兵,但王黄和赵利的军队因大雪阻道,没有按期到达。于是怀疑他们与汉军勾结,怕吃了亏,便听了阏氏的话,命令围山的骑兵让开一角,刘邦命令士兵箭上弦、刀出鞘,从解围的一角下山。这时汉军的大队人马赶到,冒顿领兵撤退,"白登之战"结束。
  白登之战后,西汉实行了"和亲"政策,把汉室宫女远嫁给匈奴的首领,使匈奴战争暂时平息下来。匈汉两族相互交往,互通有无,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历史上的"昭君出塞"的故事,就是汉匈两族历史交往中灿烂的一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4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塞 外 名 城 大 同

孝文帝 即拓跋宏(467-499年),也叫元宏。北魏皇帝,471-499年在位。拓跋宏即位时年仅五岁,冯太后执掌政权。冯太后死后,孝文帝亲政,他一上台,继续推行冯太后时期的改革措施。在政治上加强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吸收汉族先进的统治制度,实行三长制,在经济上推选均田制;493年,他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改变了鲜卑族服制、语言等风俗习惯,加强了和中原地区人民的联系。以太子恂为首的鲜卑贵族,曾反对改革,受到了严厉的制裁。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和各族人民的融合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4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塞 外 名 城 大 同

大同的书法有魏碑书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4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塞 外 名 城 大 同

   
-------------------------------------------------------------------------------------
⊙夏禹摄位封北岳
夏朝大禹治水成功以后,摄位登极,巡狩渡弱水,登钟山,遂得灵宝真文,封之北岳。
⊙周成王巡狩北岳
周成王巡狩北岳恒山,北方诸侯朝见于明堂。
⊙秦始皇驾幸恒山
秦始皇二十九年曾驾幸恒山祭祀。三十二年又东临碣石,遂巡北边(长城一带)。
⊙汉武帝在恒山祭祀埋玉
汉武帝元封年冬十月,亲率十二部将军巡边,自云中北历上郡西河、五原出长城北,登“单于”台。天汉三年春三月,驾幸恒山祭祀埋玉。
◆张嵩游同作“云中古城赋”
唐朝太原府尹张嵩于开元十年冬十月出塞临关,登上万里长城,游览云中古迹,感慨万千,作“云中古城赋”。
◆金世宗驾幸华严寺
金世宗于大定六年三月来到西京(大同)朝谒太祖庙。夏五月驾幸华严寺,观看故辽诸帝铜像。
◆元好问游同赋诗篇
金代文坛盟主元好问曾与好友李治、张德辉畅游恒山、应州等地,人称“龙山三老”,赋诗“过应州”、“登恒山”、“题龙泉寺”、“三冈四镇”、“题金凤井”、“应州保宫寺大殿”、“天池”、“游龙山”等名诗。
◆旅行家马可·波罗盛赞大同
127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来到大同,畅游各地胜景,无限感慨。他在《马可·波罗游记》中,盛赞大同是“一座宠伟而又美丽的城市”,“这里的商业相当发达,各样的物品都能制造,尤其是武器和其它军需品更加出名。”

◆慈禧太后御封大同为“福地宝城”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农历七月二十日,八国联军由天津攻入北京。次日凌晨,慈禧太后偕同光绪皇帝与王公大臣逃出京城,向西逃奔。正如《民国大同县志》所载:“八月庚午朔(初一)至右卫,辛未(初二)次怀安,壬申(初三)次天镇”。驻跸天镇县慈云寺,天镇知县鄂腾鄂因苦于应酬,又惧怕慈禧淫威而服毒自杀,慈禧封天镇为“丧城”;八月初四来到阳高,驻跸将军巷地方绅士任照祥宅内,受到盛情接待,一切供应较前大为丰盛,慈禧稍有喜色,遂封阳高县为“喜城”;八月初五到聚乐堡镇,太监张天顺骚扰驿站,处以斩刑。
八月初六,慈禧一行人马来到大同府,从东门进城,经过太平楼、四牌楼、钟楼、帅府街,驻跸总镇署(今大同军分区院)。据〈〈民国大同县志稿·大事记〉〉载:“慈禧六日(八月初六)入城驻跸总镇衙署,随从者有端王、庆王、那王、肃王、伦贝子、橚贝子及公爷数人,堂官则司则有刚(毅)、赵(舒翘)、英(年)、王(文韶)、溥(伦)等5人,部院司员12人,满族小军机2人,汉族小军机1人,八旗兵约千余……”。大同总兵马玉昆曲尽阿庚奉迎之能事,特命大南街“永茂钰”和“凤临阁”饭庄奉献美味佳肴,慈禧深为称赞。八月初七,慈禧进完早膳之后,率领群臣登临东街“太平楼”,鸟瞰大同街市全景,只见:亭台楼阁接连不断,雕梁画栋锦绣延绵。车水马龙畅通无阻,市井繁荣气象万千。慈禧暗想:如今正逢兵荒马乱,惟见大同城内一片升平景象,未受战祸牵连,此城福分实在不浅!随口御封“大同可为福地宝城”。登楼鸟瞰完毕,回到总镇署,接到八大臣会衔的奏折,慈禧大感欣慰。正如高阳著《胭脂井》中所述:“此时两宫已经到了大同,正要启銮驻跸太原,接到八大臣会衔的奏折,慈禧大感欣慰,召见军机,即时作了三个决定:第一、派庆王奕劻即日驰回京城,便宜行事,毋庸再赴行在;第二、廷寄总税务司赫德,内附发李鸿章即日到京议和的上谕一道,命赫德商请洋人兵轮专送上海;第三、荣禄已有奏折,退驻保定再图恢复,改派昆冈与陈夔龙等八人为留京办事大臣。” 八月初十,慈禧一行人马自大同出发,经南而行,总兵马玉昆率兵护送至怀仁县。
◆北京大学宿白先生游览云冈
北京大学宿白先生于1956年游览云冈,经多日考察,著《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校注》,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1956年第一期。
◆董必武游览大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董必武同志于1963年10月来同游览云冈、上下华严寺等文物古迹,题诗“过大同”一首。 郭沫若游览大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于1964年7月5日至7日在大同游览各地胜景,为云冈石窟题诗“游览云冈石窟”,又为下华严寺题词。
◆周总理陪同蓬皮杜总统来同访问
1973年9月15日上午9时15分,周恩来总理陪同法国总统蓬皮杜来同访问,乘坐火车来同后,下榻大同宾馆。10时45分,周总理陪蓬皮杜等人来到云冈石窟参观。当时中央有关部门的一位负责同志来到李治国面前(现任文化局局长兼云冈文物研究所所长)说:“车队马上就到,第一辆挂旗的是总统,第二辆车坐的是总理。总理单独看,他看得很仔细,你多讲。王冶秋局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陪总统。”10时50分,几辆红旗牌轿车开过来了,蓬皮杜总统走出第一辆车,王冶秋局长赶忙迎上前去。第二辆车开门了,周总理走了出来。有人将李治国介绍给周总理,说:“请他给总理作介绍。”总理微微一笑说:“好,听你的。”接着李治国就从第20窟开始向总理详细介绍云冈石窟的历史和艺术内容,总理兴致勃勃地边看边听,非常认真地参观,并且询问了石窟的保护情况,李治国说:“云冈石窟由于长年遭受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不少雕刻品已经毁损,洞窟内外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裂隙和蚀空。”总理关切地问:“有没有一个维修规划?”当他知道有一个10年规划后就轻轻摇摇头说:“10年时间太长。”接着又问:“3年怎么样?”李治国回答说:“请总理和王冶秋局长讲一下。”总理微微点头,同时“嗯”了一声。
参观结束后,周总理陪蓬皮杜一行来到接待室稍作休息。总理一边饮茶,一边对蓬皮杜总统说:“你对这个地方很感兴趣,我们也很感兴趣,我们对这里很重视!”接着转过头来问王冶秋局长说:“云冈石窟修建好需要几年?”王冶秋答道:“按现在的计划需要10年。”总理说:“3年搞好!时间长了,我们都见不到了。我是活不到21世纪了,死是自然规律,可能蓬皮杜总统能活到21世纪。”蓬皮杜总统笑着说:“我也活不到21世纪。”总理一番幽默风趣的谈吐,立刻给屋内带来活跃气氛。接着总理又反复强调了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同时还谈到南北朝历史和敦煌、龙门的雕塑艺术以及文字改革等问题,在座之人,无不洗耳恭听。
休息片刻后,宾主相继走出接待室,庭院里静候着许多中外记者。周总理对为数较多的法国记者说:“感谢你们的总统把我带到这里来,如果总统不来,我是没时间来的,这是中法两国人民友谊的又一见证。”总理接着又说:“云冈石窟艺术我们一定要想办法保存下来,刚才说有个10年规划,时间太长了。3年搞完,3年以后,请你们再来参观。”记者们立刻报以热烈的掌声。中午12点20分,周总理和蓬皮杜总统驱车返回大同宾馆。
在省、市政府的欢迎宴会上,有两种中西餐食谱上都找不到的食品,它引起了中外记者和来宾的兴趣,即金黄的煮玉米棒和白里透红的高粱米粥。原来这两种食品,是在10天前邓颖超根据总理的指示,事先安排的。在宴会上,总理吃了两截煮玉茭,一碗高粱米粥,几片土豆片,一个煮鸡蛋。(据了解总理饮食习惯的北京饭店餐厅服务小组的同志们说,总理这顿饭吃得很香,也很多。) 下午3时,蓬皮杜总统正在休息,周总理却不顾劳累,在省、市政府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前往华严寺和九龙壁参观。上华严寺的台阶又高又陡,陪同人员请总理慢点走,总理说:“斜着身子可以上去。”于是他扶着石栏杆独自走上石阶。总理对大雄宝殿的壁画很感兴趣,看得很细。出华严寺,来到九龙壁前,总理仔细看了以后说:“九条龙,一条一个样,比北京的要好。”他再三嘱咐陪同的省、市负责同志:“一定要保护好这些文物古迹。”
下午5时许,周总理陪同蓬皮杜总统到达怀仁机场,总理健步登上阶梯,进入机舱,在机窗旁坐定,不住地向送行人员点头致意,挥手告别。飞机虽然起飞了,但送行的人群还一动不动地停立在机场上,目送飞机驰骋蓝天白云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4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塞 外 名 城 大 同



    文献皇后独孤氏,名伽罗(公元543——602年),隋朝云中(今大同)人,周大司马独孤信之七女。独孤信见杨坚相貌奇伟,器宇轩昂,故将伽罗女许配为婚,时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后,封为文献皇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4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塞 外 名 城 大 同



     折太君(误称余太君),名赛花,西京大同人,乃后周四镇节度使折从阮之孙,永安节度使镇府州折德(户衣)之女。折太君自幼随父折德(户衣)镇守府州,善于骑射,配与北汉名将杨业为妻。折太君生性敏慧,弓马武艺拥熟,深知兵法,辅佐杨业屡立战功,官居云州观察使,号称杨无敌。后来在征辽之时,潘美挂帅,杨业为先锋之职,不意潘仁美向怀私怨,包藏祸心,逼孤军而临绝险,陈家峪矢尽力穷,番将则乌屯云集,遂致全军皆陷,杨业被俘,三日不食而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4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塞 外 名 城 大 同


     娄昭君,北齐代郡平城人(今大同)。
          高欢之妻,天保初年,长子高洋即位北齐皇帝,尊她为皇太后。天保十年,高殷即位,封她为太皇太后,太宁二年(公元562年)病逝。 娄昭君共生六男二女,三男即位皇帝,三男即位称王,二女皆为东魏皇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7-4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塞 外 名 城 大 同

http://www.dtly.com/datongword/word09.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