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50
- 注册时间
- 2006-1-2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31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挥风牧云 于 2011-9-20 09:12 编辑
: X8 @+ U) p8 p v; s% u2 [" {6 \; m$ x' x7 y' Z: m$ P; X/ @
法象自然——画象演道——道法自然——乘御并升华人文精神——复归于自然
1 A, g1 O+ A, N$ ~3 C! o这是中国有始之初的文脉格局,然而时至今日被简化的只剩下: e8 A$ F8 ]' P$ g4 A T" s* M
画象——乘御并升华人文精神6 N% n9 W7 w- ^1 C1 s0 g
失去了“法象自然、演道和道法自然、复归于自然”之后,画象就失去了衡量标准,为所欲为,惑乱和繁杂就由此而滋生。文脉由此而断绝。
3 {- N0 S' R. z* T4 V0 P7 U" [2 z( n( Y" G# S f) R( Z& `
书法之文脉断绝于宋之苏轼、米芾、黄山谷、蔡京,他们将本已经达到“画象演道”巅峰的的中国书法,按照文人那点点微末的意、态、趣、味来进行恣意的挥洒,而且苏轼还自得的言说着:“我书意造本无法”,岂不是如同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一般的可笑之极?
~& U( s6 @3 G: d, q/ b9 Z6 M; M# l% x2 I1 f2 p5 x
国画之文脉一直都逗留在画象的意、态、趣、味的局限之中,根本就未曾企及于演道的层次和境界。2 O% e! o3 V# x* S) x
, T4 w3 H6 Y* Y6 y% H唐宋之诗词歌赋也是这样,他们根本就无法窥及——《诗纬含神雾》、《书纬帝命验》、《礼纬含文嘉》、《乐纬动声仪》、《易纬乾凿度》、《春秋纬元命苞》、《孝经纬援神契》的那是一份什么样的层次和境界。由此致使中华文脉而中断。% ^9 [, A' {: d6 c& P/ ~
3 w0 B: x; _ j, H, c1 N$ O' h8 {上述是中国文脉高端的中断,并非低端的世俗所认为的诗词歌赋所代表的文脉的中断。
! g, n i# K% ?* a世俗所认为的诗词歌赋所代表的文脉断于近现代的各种革命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