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6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6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汲古斋主人

意与古会——叶华洲册页、手卷书法赏析【189楼公布获奖名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4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叶老师网展成功


  笔墨当随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书家的审美观、创作观也发生了细致而深刻的变化。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艺术上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多风格的发展时期,书法创作也更加强调书家继承传统与张扬个性的有机相融,从而彰显书家的风格之美。叶老师的书法是和时代合拍的。

  叶老师学习二王,首先来自于他对二王行草书准确的分析,其次是能够很好的将碑法融入帖学,用笔写二王,旁涉其他诸家。无形中增加了其行草书的表现力。他的作品出入转带没有痕迹,但笔笔到位,笔力遒实,转锋动作与前后运笔街接,过渡自然,但动作分明,转折交代清楚。连续运笔叶按既具节奏变化,又具形态变化,用笔重而不滞,轻而不滑,轻重关系协调得极为微妙。

您的一手“王字”写得很清纯、很到位、很自然、很流畅、很有韵味、很有魏晋风骨,他算是实实在在深入魏晋、深入“二王”、切入时代,写出书法时代风貌的一位书家。同时,又得孙过庭《书谱》散淡多姿的神采,看上去圆润、流美、精熟、温文尔雅。其字与字之间、点画之间如行云流水,顺流而下,又如杨柳轻盈飘逸,婀娜多姿;亦如舞蹈节奏明快,舒展多变。

在笔法上,此作与字之间的笔势特别流畅,没有绵软无力的线条,亦没有扁如叶状的线条。作者在露锋入笔后能很快调整为中锋,使线条笔道饱满,富有弹性和张力。字写得神采攸焕。其书法体势似凤舞鸾翔,以迂回勾连为流美,以驰纵放逸为快意,以墨彩飞动为神逸。其实王羲之书法也多媚趣,晋人书法中的媚趣与时代风尚有关。这种“媚”,是一种雄媚,而不是柔媚。在流动跳荡或在险峻放逸中,它显得是那么光彩照人。

同时,叶老师老师的作品有孙过庭散淡自然的风趣,意和气平。其逸兴所至,笔下生风,波诡云谲,尽情挥洒。看叶老师的用笔,于流畅婉转中富于变化,其笔法、意趣、气韵颇近魏晋“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的风度;其结构虽以平正为基调,但疏密、聚散得宜,宽窄、伸缩有致,在参差错落的章法中,更见浑然天成。

453600  河南辉县市第一初中  高俊丽  电话  18236160315  斋号  求是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4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叶老师网展成功


  笔墨当随时代。随着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书家的审美观、创作观也发生了细致而深刻的变化。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艺术上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多风格的发展时期,书法创作也更加强调书家继承传统与张扬个性的有机相融,从而彰显书家的风格之美。叶老师的书法是和时代合拍的。

  叶老师学习二王,首先来自于他对二王行草书准确的分析,其次是能够很好的将碑法融入帖学,用笔写二王,旁涉其他诸家。无形中增加了其行草书的表现力。他的作品出入转带没有痕迹,但笔笔到位,笔力遒实,转锋动作与前后运笔街接,过渡自然,但动作分明,转折交代清楚。连续运笔叶按既具节奏变化,又具形态变化,用笔重而不滞,轻而不滑,轻重关系协调得极为微妙。

您的一手“王字”写得很清纯、很到位、很自然、很流畅、很有韵味、很有魏晋风骨,他算是实实在在深入魏晋、深入“二王”、切入时代,写出书法时代风貌的一位书家。同时,又得孙过庭《书谱》散淡多姿的神采,看上去圆润、流美、精熟、温文尔雅。其字与字之间、点画之间如行云流水,顺流而下,又如杨柳轻盈飘逸,婀娜多姿;亦如舞蹈节奏明快,舒展多变。

在笔法上,此作与字之间的笔势特别流畅,没有绵软无力的线条,亦没有扁如叶状的线条。作者在露锋入笔后能很快调整为中锋,使线条笔道饱满,富有弹性和张力。字写得神采攸焕。其书法体势似凤舞鸾翔,以迂回勾连为流美,以驰纵放逸为快意,以墨彩飞动为神逸。其实王羲之书法也多媚趣,晋人书法中的媚趣与时代风尚有关。这种“媚”,是一种雄媚,而不是柔媚。在流动跳荡或在险峻放逸中,它显得是那么光彩照人。

同时,叶老师老师的作品有孙过庭散淡自然的风趣,意和气平。其逸兴所至,笔下生风,波诡云谲,尽情挥洒。看叶老师的用笔,于流畅婉转中富于变化,其笔法、意趣、气韵颇近魏晋“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的风度;其结构虽以平正为基调,但疏密、聚散得宜,宽窄、伸缩有致,在参差错落的章法中,更见浑然天成。

453600  河南辉县市第一初中  高俊丽  电话  18236160315  斋号  求是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4 2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华洲先生的“意与古会——叶华洲册页、手卷书法”,本人谈不了批评,只有喜欢。叶书直汲古法,得“二王”之精髓,风格高古;另,此册页、手卷形式之美,增加了观赏性。其一书结体疏松而均匀,气韵流动,线条顾盼,流畅通达,尽现古意。其二则为稔熟,观其作,可见其书时的情形。其三法度精准严谨,笔法到位,线质流动。其四自觉“师承”之外,有意于无意之间抒发胸襟。其楷法灵动,以草法入楷,余欣赏之。当然,由于是图片,不能细品墨色。若能惠余墨宝,定能细尝。江西省临川上顿渡建设路205号临川一中(344100)艺术教研组林海。余斋号为“雪霁堂”。可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5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1_77:}{:1_77:}{:1_7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5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5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方墨 于 2011-9-5 22:09 编辑

认真拜读了叶华洲老师的书法作品,感到非常震撼,夺人眼球。老师的书法总体给人感觉:灵秀清雅、飘逸洒脱。学生甚是喜爱老师的行草作品,下面就行草作品谈一下自己浅肤的见解,有不到之处还望海涵。
老师的行草书法应该是由晋唐入道,取法二王,不仅渗透了二王的法帖,又从魏晋宋元明清书家中提炼概括,消化后融进了自己的追求,其书法既有碑的雄强果敢,又有晋字的秀美俊朗。在章法上,疏密有致,左右顾盼,静动结合,精雕细刻,虽小而见真功夫。在用笔上圆而不滑,柔中带刚,于静中求动,灵活多变,宕荡多姿。尤其是在随心所欲的书写之中,能自觉把握行笔速度的缓急和提按的轻重,其顺逆转折之变无不体现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字与字之间的牵连、映带、穿插、呼应、避就关系,促成了总体气势的连贯和丰满;而点画之间的参差、错落、疏密、偏侧、奇支斜,又体现出细节的精微和灵妙。在墨法上讲究浓淡变化,层次井然。这都体现了老师整体的控制能力很强,临池功力深厚,精于古法,深得古韵,又能变古法于新颜。在作品当中包含有着很深的文化积淀,把老师的渊博知识、深厚的传统功力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品赏作品的时候感到很亲切,很友好,一点架子都没有,更没有故作姿态,出巧卖弄,观其气度有似等闲的大家风采,仿佛与老朋友一起很有兴味的倾谈,在不知不觉中触景生情,引导我们去咀嚼,去体会。很是精彩。学生为老师鼓掌。祝老师的书艺越来越精湛。
地址:福建漳浦农械厂新宿舍楼2-203 方民河 邮编:363200 电话:137093131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叶华洲先生书评
        叶华洲先生的书法,风格高古,独树一帜,其书于各种书体都有所渗透,增加了书法形式美、传统文化蕴涵和观赏感的丰富性。以愚之见,此首先当归功于继承吸收了魏碑和二王艺术精华。但是书法家的改造和创新是更值得称道的。他没有重复他们,而是加以改良。其书结体疏松而均匀,气韵流动,线条顾盼,流畅通达,尽现古意,既有间看似单纯,实则稔熟,美在治范,十分难得。
       叶华洲先生的行草书,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长虹之势,神工化一。其次,就是法度精准严谨,高质量的笔法和线条,尽现书家功力,不由得令观赏者赞叹服膺。由此,我们自然引发对于从书法家许多行草书书作中透示出来的理想的书道和书技形态的深度关注。其中的古人所谓“风神骨气”,实在是书法家最为难得的也是我们最为欣赏的内容。张怀瓘在《书议》中提出书法艺术批评标准是“先其天性,后其习学”,认为“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赵孟坚在《论书法》里提出“骨格者,书法之祖也。”樊利杰先生书法气势恢宏,气出于势,势壮其骨。溯其根源,盖发端自天性,见证于古训。
       具体观之,叶华洲先生似乎是在自觉“师承”之外,有意转承多师,比如结体、笔法和章法等等。他的改良重点似乎是努力改变求圆求畅的历史惯性,不是像许多书法家主要通过加强用笔提按顿挫来增加阳刚之气,而是减小线条的粗细变化,让线条的形质更加丰润饱满,少用枯笔淡墨,折笔多角,横竖增加波折,结体左右倾侧,大小错落,上下连绵,强调使转,回环缭绕,尽量外拓,矫健畅豁,线条运动感强化,上下笔画的间隔时大时小,使结体造型的外向张力加大,这些方法手法的运用,都使得叶华洲先生的行草以其独特“风神骨气”而富有生气、力量和阳刚精神。
      能否惠赠作品一幅。
      地址:安徽省金寨县财政局  张任东
      邮编:237300
            电话:138564265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6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汲古斋主人 于 2011-9-6 23:33 编辑
叶华洲先生书评
        叶华洲先生的书法,风格高古,独树一帜,其书于各种书体都有所渗透,增加了书法形式美、传统文化蕴涵和观赏感的丰富性。以愚之见,此首先当归功于继承吸收了魏碑和二王艺术精华。但是书法家的改造和创新是更值得称道的。他没有重复他们,而是加以改良。其书结体疏松而均匀,气韵流动,线条顾盼,流畅通达,尽现古意,既有间看似单纯,实则稔熟,美在治范,十分难得。
       叶华洲先生的行草书,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长虹之势,神工化一。其次,就是法度精准严谨,高质量的笔法和线条,尽现书家功力,不由得令观赏者赞叹服膺。由此,我们自然引发对于从书法家许多行草书书作中透示出来的理想的书道和书技形态的深度关注。其中的古人所谓“风神骨气”,实在是书法家最为难得的也是我们最为欣赏的内容。张怀瓘在《书议》中提出书法艺术批评标准是“先其天性,后其习学”,认为“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赵孟坚在《论书法》里提出“骨格者,书法之祖也。”樊利杰先生书法气势恢宏,气出于势,势壮其骨。溯其根源,盖发端自天性,见证于古训。
       具体观之,叶华洲先生似乎是在自觉“师承”之外,有意转承多师,比如结体、笔法和章法等等。他的改良重点似乎是努力改变求圆求畅的历史惯性,不是像许多书法家主要通过加强用笔提按顿挫来增加阳刚之气,而是减小线条的粗细变化,让线条的形质更加丰润饱满,少用枯笔淡墨,折笔多角,横竖增加波折,结体左右倾侧,大小错落,上下连绵,强调使转,回环缭绕,尽量外拓,矫健畅豁,线条运动感强化,上下笔画的间隔时大时小,使结体造型的外向张力加大,这些方法手法的运用,都使得叶华洲先生的行草以其独特“风神骨气”而富有生气、力量和阳刚精神。
      能否惠赠作品一幅。
      地址:安徽省金寨县财政局  张任东
      邮编:237300
            电话:13856426554





请朋友们尊重您的劳动也尊重我们阅读和学习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6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祝展览成功,意与古会,观后的感觉是,名实相符,融古于今,以古壮今,今古同辉,可见功力非同一般,继承传统,古为今用,壮哉先生!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六里山路26号   刘子君  邮编:  2500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9-6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细看务闲笔,
作诗自风流。
六朝心可会,
清逸足三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