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750|回复: 13

故事说法—舜王捕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2-27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一、舜王捕魚
舜王年輕時,有一次在家鄉看到一群人捕魚,有年輕的、有年老的。魚多的地方都被年輕人佔去了,老人鬥不過年輕人,也不願意爭執,就到比較遠的、魚少的地方去工作。舜看到這種情形,他也去捕魚,實際上他的目的不是捕魚,而是去感化這一群年輕人。年輕人中也有幾位會禮讓老人,他就讚歎;有些橫行霸道,他也不說,隱惡揚善。過了幾年,那些頑固不靈的人都被他感化了。可見只要以真誠心,假以時日,沒有不能感化的。如果不能感化,就要問自己,是否智慧不夠,耐心不夠,方法不夠巧妙。
不要說人能感化,就是蚊蟲、跳蚤也都會被感化。印光法師傳記裡記載,印光法師住的房子裡沒有蚊蟲、跳蚤,即使別人住的時候有,他去住就沒有了。老和尚一生從不傷害蚊蟲、跳蚤,也不把牠們趕走,而是以此為鑑,生慚愧心,精進修學,修清淨心,修慈悲心,以德行來感化。他到七十歲之後,感化了這些小動物。所以,蚊蟲、跳蚤都能受感動,人哪有不受感動之理!
節錄自「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楼主| 发表于 2005-2-28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说法—舜王捕魚

真誠心得大福
我勸勉同學們,福報現前決定不要享受。為什麼?過去生中所修的福報很容易享完,享完以後怎麼辦?我們仔細觀察,社會上富貴之人,今天擁有這些富貴都是前世所修的善因;可是一享受就不再修善。縱然他也做一些慈善福利事業,這都是一些小善。
如何知道是小善?《了凡四訓》有一個小故事,有位家境清苦的女子,身上僅有兩文錢,拿來供養三寶,老和尚親自為她迴向。以後她發達做了王妃,帶著千金再到這個寺廟來供養三寶,老和尚叫他的徒弟為她迴向。她非常驚訝,向老和尚請教。老和尚講:「過去妳供養兩文錢是出自真心,那個功德大,我不親自為妳迴向,對不起妳;現在妳帶的金錢雖然多,妳的心沒有以前那樣真誠,所以布施的錢雖多,福報很小,我的徒弟給你迴向就夠了。」
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知道什麼是修大福?真誠心。凡是大富大貴之人做這些好事,沒有真誠恭敬心,都是吩咐下面的人替他去辦,所以所修的都是小福。佛經講親手布施,誠誠懇懇,福報最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2-28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说法—舜王捕魚

好!多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1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说法—舜王捕魚

一天不吃飯
早年,弘一大師在閩南佛學院擔任老師,學生有不守規矩、不聽教誨的,大師決不會說一句責備的話。他怎麼做?那一天不吃飯。學生知道大師今天不吃飯,一定有人犯過失,每一個人都反省、懺悔、改過。你一天不改,他一天不吃飯;兩天不改,他兩天不吃飯,讓你自己反省,改過自新。你能夠改過,他就笑面迎人。這樣的風範教學,學生服了。他是真正的好老師,在沒有出家之前,在學校裡當老師,教學經驗非常豐富。可惜大師後繼無人,為什麼?眾生煩惱習氣太重,社會污染嚴重,《彌陀經》講「五濁惡世」,濁惡到極處,人的善根、福德微薄,哪有不受染濁的道理!所以,天天親近聖賢都不能得度。我們想到這些地方,多麼可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2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说法—舜王捕魚

學問深時意氣平
看一個修行人,他修行有沒有功夫,不要看別的,看他的色相,心地清淨還是浮躁,都能從面相觀察得出來,古人常講:「學問深時意氣平」。
《了凡四訓》有一個故事,有一個落第的秀才,以為自己的文章寫得不錯,而沒有被錄取,大罵考官眼睛瞎了,不認識貨。正好有個道士在旁邊聽到了,於是說他的文章一定不好。這個秀才很不服氣說:「你沒有看到我的文章,為什麼說我文章不好?」道士說:「看你心浮氣躁,怎麼能寫得出好文章?」
所以,有學問的人心清淨,他就能看得出來你是不是真有修行,你修行的功夫都在你面相與身體上。從身體體質,乃至一舉一動,都能觀察到你修行的功夫,豈能欺瞞人!這只能欺瞞那些愚痴的人,真正有學問的人,你怎麼能騙得過他?有學問的人尚且騙不過,有修行功夫的人,你就更沒有法子欺騙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2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说法—舜王捕魚

好!这样的帖子一定要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3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说法—舜王捕魚

半部論語治天下
儒、佛的德行要靠我們這個時代覺悟的人來發揚光大。如何發揚光大?身體力行,把儒、佛的道理做出來給社會大眾看,光講不行,要做出來。你真正做出來,我相信世界上許多電視台的媒體都會來訪問你,為你傳播,光明遍照世間,輕而易舉。這是非常特殊的教學法,這也是世界上其他地區從來沒有過的教學法。
中國最近一個甲子,我們把祖宗的教學法忘得一乾二淨。因此,我們今天要特別發心,忍受一切苦難,真正不怕苦、肯吃苦,把這個方法表演出來。我們至少要做十年、二十年,成績拿出來,大家就相信了。
怎麼做?一部經!宋朝初年趙普就是這個做法,趙普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宰相、謀士,智囊團的頭。他的那一套治國平天下的本事從哪兒來的?他說:「我以半部《論語》幫助宋太祖趙匡胤得天下,以半部《論語》幫助宋太宗治天下,建立國家政權。」宋代開國的兩個皇帝是兄弟,哥哥走了以後,弟弟繼承王位。這是非常好的榜樣,很可惜現在沒有人懂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3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说法—舜王捕魚

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3-4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说法—舜王捕魚

後一代超過前一代
古時候,政府官員戴的帽子稱為「進賢冠」。那個帽子像樓梯一樣,前面低,後面高出一層,代表前面是自己,後面是下一代。戴上帽子是提醒自己,希望下一代一定要高過我們這一代,這才是稱職,有成就。如果後面一代跟你差不多,你完全失敗,沒有成績可言。古人穿的衣服、戴的帽子都含有很深的教學意義,佛法講「表法」,要懂得表法的意思,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我最近遇到小時候的同班同學,關長全先生,他是南京一中的校長,培育出來的學生有一些很有成就,像現在揚州大學的校長就是他的學生。我讚歎他:「你的教育成功」他說:「怎麼說?」我說:「你的學生做大學校長,你不過做中學校長,他超過你,就是你有成就。」
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例子。《了凡四訓》中,袁了凡先生提到建甌(現在的福建)的楊榮。我在建甌住過六年,這個故事我很熟悉,我小時候去他家玩過。楊榮的曾祖父、祖父都是擺渡的,以此謀生。有一年漲大水,許多的村莊被淹沒,淹死了不少人,許多財物隨著洪水到處漂流,有些人划著船去撈取財物。楊榮的曾祖父與祖父對於財物一無所取,只有救人,積的陰德很大。到他父親的時候,家庭環境逐漸就好轉了,然後生了他。他二十歲考取進士,官做到少師(太子的老師),位列三公。他對國家有貢獻,所以皇帝加封他的父親、祖父、曾祖父為少師。這就說明先人沒有做到這麼大的榮耀,他做到了,他替父親、祖父、曾祖父做到了。
在佛門裡面,老師有行沒有證,學生能達到信解行證,這是老師的成就。決定不能說,我的父親就是這個樣子,我還能幹什麼?我的老師能說不能行,我也能說不能行就可以了,這樣就一代不如一代,錯了。做學生的千萬不能有錯誤的觀念,老師沒有做到,我為什麼要做?這是個墮落的觀念。老師做不到,我要替他做到,這才是好學生,這個學生才是報恩,報父母恩,報師長恩。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自己要爭氣,奮發向上,從此地學習就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3-5 08:49 | 显示全部楼层

故事说法—舜王捕魚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