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楼主: 宛陵小城

历史上的今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29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86年7月29日 “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

  邓稼先,这是一个名字鲜为人知、功绩举世瞩目的人。他是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被人们称为“两弹”(原子弹、氢弹)元勋。
  建国初期,邓稼先带着刚在美国获得的物理学博士学位,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回国开创新中国的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1958年秋天,中国研究核武器的机构刚刚成立,他担任理论部主任,带领一批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白天挑砖抬瓦搞试验场地基建,晚上挑灯夜战学理论。在缺乏资料和实验条件的情况下,邓稼先既当领导,又当老师。为了研制出我国自己的“争气弹”,邓稼先带领大家在简单的手摇计算机上一遍又一遍地计算,花费了半年时间,终于取得了重大理论突破,完成了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
  我国“两弹”研制成功的速度是惊人的。而这样的速度,是与邓稼先等科研组织者的远见卓识与领导艺术分不开的。核武器研究设计机构成立之初,邓稼先根据自己对原子理论的了解,确定了三个研究方向,以后的实践证明了这一决策的英明,它为我国核武器研制赢得了时间。邓稼先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在他那里无论是技术权威,还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人人可以发表见解。邓稼先与群众的关系和谐融洽,年轻的科技人员把他看成老师和兄长,人们说:“老邓交下来的任务,我们是不讲条件的。”他带领大家集思广义取得了学术上的重大进展。
  邓稼先从事祖国的核武器研究工作20多年,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探索性研究工作都是他亲手把关最后拍板的,很多方案由他亲自执笔,而他从没有署过自己的名字。他常对年轻人说:“你们来到这里,就要做好无名无利的准备,但你们的工作必须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的工作特点是身先士卒:攻关时他废寝忘食,甚至睡在机房里;有放射性危险时,他冲在最前面。从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加工组装到试验,他无不想亲临把关,我国进行的核试验,有一半他赶到现场观看。为了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邓稼先隐姓埋名,呕心沥血,甘当无名英雄。他的高尚品德,影响和带出了一支过硬的科技队伍。这支队伍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民主的学术作风,不计名利,团结协作,具有很强的攻关能力。这支无名英雄群体的特征正反映了它的带头人——邓稼先的品质。他的名字和我们的国防大厦紧紧连在一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9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45年7月29日 毛泽东致电福斯特 祝贺美共恢复

  1945年7月29日,毛泽东致电福斯特和美共中央。福斯特曾于24日致电毛泽东,告知美国共产主义政治协会将在纽约召开特别会议,纠正白劳德修正主义路 线,采取马克思主义方针,重建美国***,如承电贺,深引以为荣。26日到2 8日,美共特别会议重建***,并选出以福斯特为首的新的中央领导。毛泽东在电报中热烈贺美共抛弃白劳德修正主义路线,重建马克思主义领导,恢复美国***。美国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的胜利,对于目前反日战争和战后的和平民主建设, 无疑将有重大的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9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40年7月29日 新四军攻占黄桥

  1940年7月29日凌晨,新四军以猛烈的冲锋攻占了黄桥。
  这次黄桥决战是从25日开始的,是陈毅、粟裕率领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 在扬泰地区休整后出发,采取远道奔袭和各个击破战术,直指黄桥。29日,国民 党军韩德勤部得知新四军东进消息,即令何克谦率保安第四旅由黄桥及其以南地区 向北攻击,命令陈泰运率税警团由曲塘南下至北新街一带,欲南北夹击,消灭陈、粟于运动中。陈、粟部采取相应对策,首先给陈泰运部以打击,击溃其两个团,歼 灭一个多营;同时以第二纵队占领黄桥以北及东北的蒋垛、古溪、营溪,以第一纵 队占领搬经,截断何克谦的退路,第三纵队攻占黄桥以南地区,经28日一夜激战 ,于29日攻克黄桥。
  此役歼何克谦主力近2000人,并争取何部两个团起义,初步开辟了以黄桥为中 心的根据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9 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39年7月29日 中共发出《关于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指示》

  1939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指示》。1937年中日战争开始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美和日本多次密谈,阴谋以牺牲中国来求得相互妥协。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日本加紧对蒋介石诱降,英国驻华大使曾积极进行牵线活动。由于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揭露和反对,阴谋未能得逞。这种出卖中国的阴谋,和1938年英、法通过慕尼黑会议出卖捷克斯洛伐克与德国妥协的勾当一样,故称“东方慕尼黑”。
  下面使“指示”全文:
  中央关于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指示
  (一九三九年七月二十九日)
  (一)根据各方材料(参考30号军政通讯)证明英日谈判中,英国对日已有了重大的原则的让步。这种让步,造成东方慕尼黑的可能的严重局势。
  (二)蒋介石的谈话,虽然指出了独立奋斗,反对依赖与观望的决心,但对英国仍抱有极大的幻想,特别由于金融上对英国的依赖,使英国对蒋仍有很大的支配力量。
  (三)我党必须用最大的力量,推动各方共同起来:
  1.舆论、行动上表示全国人民对于英国张伯伦妥协派向日投降、牺牲中国利益的严重抗议,反对任何形式的东方慕尼黑;揭破张伯伦政策是拥护日本侵略中国,反对中国抗战的政策,这种政策只有助长世界法西斯侵略国的侵略,促进世界普遍的大战的到来。
  2.坚决反对中国抗战阵营内部任何人因张伯伦的对日投降,而对抗战表示动摇;反对任何投降妥协、破坏抗战的活动;强调自力更生的口号,坚持抗战到底的决心及民族自信心;打破对英国的幻想,反对依赖英国的外交政策。
  3.对英方面,应集中力量于打击张伯伦的投降政策,主张英国人民与政府改变这种害人害已的错误政策,继续支持中国抗战。
  4.指出即使英国停止援助中国与日妥协,只要克服内部投降危险,中国仍有一切办法坚持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并宣传苏联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29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32年7月29日 周恩来强调应发挥毛泽东的优势

  1932年7月29日,周恩来致信中共苏区中央局,详细报告池江、水口圩作战经过,说两战虽胜,但只是打成击溃战,教训在于:行动迟缓犹豫,分兵应敌,未以全力对付粤敌。
  在谈到下步行动方针时,再次强调“在赣州上游渡河成为不可能,如准备与敌人作战后再渡河,则敌又有凭河而守以稽延我行动的可能”,鉴于中央局坚持由周恩来兼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信中反复陈述:这将“弄得多头指挥,而且使政府主席将无事可做”,“泽东的经验与长处还须尽量使他发展”,并强调说:“有泽东负责,可能指挥适宜”。

·1907年7月29日英国人罗伯特-巴登-鲍威尔发起童子军运动
·1915年7月29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海地太子港登陆
·1940年7月29日新四军攻占黄桥(图文)
·1948年7月29日第十四届奥运会开幕(图文)
·1948年7月29日第十四届奥运会图片集(图文)
·1969年7月29日范文澜在北京逝世(图文)
·1981年7月29日威尔士亲王与黛安娜举行婚礼(图文)
·1983年7月29日长江葛洲坝二江水电站建成
·1987年7月29日印度-斯里兰卡和平协议签订
·1988年7月29日“两弹”元勋邓稼先逝世(图文)
·1994年7月29日意大利前总理克拉克西被判刑
·1995年7月29日大学毕业实行双向选择(图文)
·1996年7月29日日本首相桥本参拜靖国神社(图文)
·1996年7月29日中国政府宣布暂停核试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30 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82年7月30日 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1982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邓小平和陈云分别作《设顾问委员会是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过渡办法》和《干部队伍的交接班问题是党的一件大事》的讲话。邓小平在讲话中指出,设顾问委员会是个过渡,这个过渡得比较顺利。在过渡阶段,必须认真使干部队伍年轻化,为退休制度的建立和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废除创造条件。陈云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干部交接班问题历来是党的一件大事。他对提拔青年干部讲了两点意见:一方面,必须成千上万地提拔,决不是提拔几个或几十个;另一方面,在提拔中青年干部时,必须对“三种人”保持警惕,决不能提拔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对这些人一个也不能提拔,必须坚决撤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30 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80年7月30日 中共中央要求“少宣传个人”

  198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坚持“少宣传个人”的指示》。《指示》指出:目前在执行三中全会制定的要“多歌颂党和老一辈革命家”中,仍有一 些过于突出个人,不够实事求是。纪念文章多了一些,一部分纪念文集重复积压 ,特别是许多纪念方法严重流于形式,有的甚至为了收集个人文物,成立专门小 组,跑遍全国。这些不适应的纪念方法不但造成铺张浪费,脱离群众,而且本身就 容易使人产生个人创造历史的误解,不利于在党内外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肃清封 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为改变上述情况,中共中央决定:从现在起,除非中 央有专门决定,一律不得新建关于老一代革命家个人的纪念堂、纪念馆、纪念亭、 纪念碑等建筑。出版个人文集应比较慎重。少宣传领导人个人的没有重要意义的活动 和讲话。毛主席像、语录、诗词在公开场合悬挂得太多,今后要逐步减少到必要程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30 0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UploadFile=073002_1122673659.jpg]1905年7月30日 同盟会筹备会议召开

  孙中山手书的同盟会16字纲领  
  1905年7月30日,孙中山邀约各省有志革命的留学生和日本志士70余人, 在东京赤坂桧町三番黑龙会址召开了中国同盟会筹备会议。会上,孙中山首先做了 关于革命理由、形势和实行方法的演说,并被推举为会议主席,主持讨论新团体的名称和宗旨。最终定名为中国同盟会,并决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6字为宗旨。有人对“平均地权”表示异议,孙中山立即作了解释,指出:“平均地权即解决社会问题的第一步方法,吾党为世界最新之革命党,应高瞻远瞩,不当专问种族、政治二大问题,必须并将来大困难之社会问题亦连带解决之,庶可建设一世界最良善富强之国家”。虽仍有人对此持保留态度,但仍获得通过。黄兴提议立誓约,孙中山即席起草,经黄兴、陈大华润色加工,制成以16字宗旨为主要内容的入会誓词,由孙中山率众举行加盟宣誓仪式并推黄兴、陈天华、马君武等8人起草章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30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98年7月30日 小渊惠三当选日本首相

  小渊惠三(中)成为第八十四任日本首相  
  1998年7月30日,自民党第十八任总裁小渊当选日本第八十四任首相。
  小渊惠三1937年6月25日出生于日本本州中部的群马县,现年61岁。他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并有硕士研究生学历。1963年,26岁的小渊在群马地区议会选举中获胜,成为当时最年轻的议员。当时在同一选区内还有福田纠夫和中曾根康弘两名政坛新秀,小渊自称是“在两座高山中的一朵小百合花”。
  1985年自民党内组建“创政会”时,小渊同桥本龙太郎、小泽一郎、羽田孜、(木尾)山静六等人共事。1991年他接替小泽一郎担任自民党干事长,1992年竹下派分裂后组成小渊派并担任会长,1994年就任自民党副总裁,从此确立了他在自民党内的实力派地位。小渊自1979年进入内阁后,曾任总务厅长官、冲绳发展部长和内阁官房长官等职。从1997年9月开始出任外相。小渊曾多次率团访问中国。
  小渊有一子两女。他平日喜欢打高尔夫球,又是个业余无线电发烧友。他性情温和,遇事小心谨慎,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因此,他的人品颇受人称道。
  2000年5月14日,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在东京顺天堂医院因病去世,享年62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7-30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的今天

1923年7月30日 中国自行设计生产第一架飞机

  孙中山、宋庆龄在“洛士文一号”前  
  1923年7月30日,中国第一架双层螺旋桨敞盖飞机由广东飞机制造厂研制成功。是年初,广东革命政府为了加强空军的建设,特别设立了航空局。孙中山以大元帅的名义,任命杨逸仙为航空局长。杨遵照孙中山发展航空必须首先发展飞机制造业的主张,任职后立即在广州大沙头创办了广东飞机制造厂。这是继冯如之后中国第二次自行制造飞机。杨首先认真挑选了20余名机械员,基本上解决了技术骨干问题。接着利用以前以美国购回的部分零配件及机具,解决了必要设备。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自行设计生产出第一架双层螺旋桨敞盖飞机。制造期间,孙中山经常亲临视察,勉励全厂员工群策群力。新飞机试飞那天,孙中山和夫人宋庆龄亲临大沙头机场参加试飞仪式。孙中山以宋庆龄求学时的学名命之为“洛士文一号”。还载宋庆龄在广州上空飞行,最后一起在机前摄影留念。


·1863年7月30日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出生(图文)
·1905年7月30日孙中山发起同盟会(图文)
·1912年7月30日日本明治天皇病亡
·1932年7月30日第十届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图文)
·1932年7月30日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
·1939年7月30日但泽危机(图文)
·1966年7月30日英格兰足球队在世界杯赛中获胜(图文)
·1972年7月30日长沙市郊马王堆汉墓女尸出土(图文)
·1972年7月30日尼克松败诉,弹劾开始(图文)
·1975年7月30日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在赫尔辛基举行
·1984年7月30日我国第一条高原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交付使用(图文)
·1984年7月30日许海峰为我国赢得第一枚奥运金牌(图文)
·1992年7月30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版权公约”
·1998年7月30日曹时中参加拯救比萨斜塔(图文)
·1998年7月30日台湾女“议员”林滴娟在辽宁被发现被药物注射致死(图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