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3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3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傅德锋

[评批] 当代篆刻二十家系列评论( 韩天衡、石开、崔志强等)【原连载于《羲之书画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篆刻二十人系列评论之十一! t" s! |. P( x% |0 O/ b6 |& W7 ?
崔志强. O" p9 v  V* Z9 ~
, e: ]# \! S& I8 l

( e* T  h" d/ |0 w! L' V' I' `/ M  b3 \, e4 K. c/ A
, A2 J3 `$ A+ |
傅德锋
# ^% H0 _2 o3 R" |- E# x
/ V' q- B! [; c* h6 z4 C
8 j9 q6 `  j! _# y! Y! ~! ?0 Z- R" K, {0 y" Q& f

7 d1 \- u+ O& J( V* t* Y: n" }
  ~. m: w5 x, p8 |: @7 T+ b# |3 }" F
崔志强以一种荒率、野逸、雄浑、朴拙的大写意印风在当代印坛脱颖而出,引起人们对他的广泛关注。关于他的篆刻造诣,印评家们多有中肯之论。他能够在深入研究传统篆刻经典的基础上,敏锐地洞察到当代篆刻的审美趣尚,将古典气息与现代理念巧妙结合,在王镛与石开之间找寻到一个适当的契入点和突破口,诚为不易。2007年,他作为“当代篆刻艺术大展”评委会秘书长,用自己的智慧,周旋于展览和人事之间,以一个艺术家的真诚和良知悍卫着权威展览的纯洁,尽量将工作做到令人们满意的程度,他的“拒贿”之举在为自身赢得掌声的同时,无疑也是对展览文化的某种警示。崔志强因此也以一种更为完美的篆刻家形象呈现在芸芸大众的面前。
% H+ A2 y2 e, M# M
, t+ ]( D" w' {/ [& U' w7 U
, K" E1 K: G! X; @
' f1 d( y" `7 G& W9 h. }由于崔志强长期在中国书协工作,身边师友众多,这无疑使他的篆刻研究具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优越的外部条件只是一个人从普通爱好者走向成功的一个方面,而学习者本身的才智、学养、功底和刻苦程度更是决定一个人成就大小的主要因素。
8 g/ @  M/ M2 S3 `7 e
  v# |5 s5 {5 Q  F: n! P% |2 k* ^7 C. j: i4 s2 G9 E8 M, ]4 z' n

1 H& a* E$ f: S2 }' k崔志强有着较深厚的古文修养,他的篆书功底不同一般,在字法体势和线条的凝炼苍涩方面尤具匠心。这对提升他的篆刻用字的艺术品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其实从某种意义而言,一位印人的篆书风格是形成他的篆刻风格的重要因素,其篆书的可塑性愈强,其篆刻的通变性亦愈大,根深方可叶茂。因此,作为一位印人,一生不断加强自身的书法(尤其是篆书)修养将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命题。赵之谦、邓石如、吴昌硕在这一方面早已为我们树立了资借鉴效法的榜样。而当代诸多优秀印家皆依此门径而入,登堂入室,渐成大器。韩天衡如此,李刚田、王镛、石开亦无一例外。而崔志强的成功,也恰好是凭借自己的篆书实力赢得篆刻舞台的极好佐证。
, n8 S/ M' M, v
, j8 L0 q0 O  C8 V6 y9 Y6 _: c+ E' Q/ u5 y4 D  S7 r
6 d/ ]* y4 X# D( Y
崔志强是个人表现意识很强的印人,故他的篆刻审美观即是出自己意,“以刻我心”。他的篆刻虽属大写意一路,但实际上他并不刻意追求那种狂怪与张扬,他只是利用自己的一套较为独特成熟的技法技巧,来营造一种古中寓新、拙中见巧、动中有静,幽中见丽的艺术效果。他在用字上取法先秦古篆,用汉印文字的平正淳厚将金文的远古气息从格调上统一起来,使之兼具二者之美,并能将隶意楷法融入其中,或化简为繁,或化繁为简,因势生变,灵活施用,在自然开合之间使其入印文字秩序井然,便于识读而又气势奔放,从而满足其写意印风的特殊需要。崔志强在字法上的苦心孤诣,奠定了他写意印风的良好基础。他在章法的处理上,直取古玺、秦汉印平正朴厚的体势,然后略参已意,使之参差错落,则新境顿开。崔志强的用刀是极具个人特色的,甚至可以说他的刀法是完成他个人风格塑造的一个主要手段。他用刀注重“写”的感觉,劲健爽利,沉厚而不刻板。他的线质特征有齐白石单刀硬入后一边光洁一边毛涩的效果。但齐氏在猛利中略有单薄之失,爽劲则有余,而温厚则稍欠。崔志强对此深有体悟,他在单刀冲刻后,在毛的一面又辅之以一些补刀修饰之法,使之既具挺劲自然之美,又不浅露单薄。他曾言:“我刻印从来不用单刀,看似单刀就认为是单刀的朋友很多,我强调刻,毛的一面要一刀完成略加修饰,这是我独创的刀法。”统观其印,他这种手法的采用,无疑强化了其线条的质感,得浑厚古朴之意,有沉雄华丽之非凡气象。9 N" U( l: W2 {5 D* Q. l" ^
. z$ L7 \- \6 D
# z" e8 u9 d5 G
) I: P; j; S( e3 z' w/ d+ Z
崔志强治印的另一特点是善于运用开合大度的斜线,加大和丰富印面的空间变化,将字法、章法、刀法紧密结合,突出刀意。在感情与法度的双重表达当中能始终掌握一个准确的分寸与尺度,既有险峻通达、超逸洒脱的情感喧泄,又能以情驭法,不流于狂怪野俗,以一种不乏理性的自信与坚守,刻写着自己的人生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篆刻二十人系列评论之十二' M! F5 v6 l+ }3 n: g
戴武+ U0 V. h& {. n. y9 Q) A

! u+ x* p+ M' M; B) F6 e0 h# }; \7 E7 L- N* @& m

. C/ D. T* ?' O* f% Y/ t& X6 \6 Z- K& y

3 e, O+ a8 J+ q% c8 H- N2 [傅德锋
* z( D/ b0 _: t* Q1 x' r
2 D( N3 R) ^% Q
; M* c9 D: N4 B! v6 O3 x7 s# L0 [5 z' ?+ X# d( Q

3 ~, i# C. N3 ~8 G5 M7 Q: a
3 W: h1 n+ r! S# J. R: D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出生的一代印人当中,戴武显然属于比较突出的一位。他在早些年的国展上即以“古意泱泱,神采内藏”的极富个人面貌的篆刻作品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认可。戴武的篆刻明显带有一种“复古”意味,他走的是一条完全不同于他人的直逼古人,以古为新的特殊路子。- j8 ?2 Z( e2 S4 b- m7 n
' Y, S2 }4 ?) z; C( j
# d) U" a* m  }2 _

2 g" B, S8 i- w! z( L* A" s2 U) P$ c首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提名展上,在北京今日美术馆,有位学术主持人曾这样评析戴武的作品:“戴武是复古的专家,他的拟古玺印作,拟将军印作形神兼备,说可以乱真是绝不为过的。但是乱真不是戴武的目的,他是对‘生活’作过一番提练。简单说,他拟古之作,都是古玺、将军印中的精品;要深刻一些地看,他在线条方面有自己的审美追求,在刻画方面有独到的技巧,所以是在自己创作观念的指导下,有传统资料的有效升华,是创造”。7 X; f- |& T' t

% O% @3 U8 l4 R, |# t( g* v. {1 [' V3 N6 r* B7 ]. H

& ~9 H5 [. z! ?# b# B. i3 P戴武的篆刻有浓郁的古典气息,他摹拟古玺的很多作品,简静空灵,质朴敦厚,细腻精到。他有时着意虚化或剔除印章的底部边栏,以使与通常印作的完整方正有所区别,从而强化印面给人的视觉印象,以之甚具一番古雅苍茫,宽博通透的高古气象。他仿刻的魏晋南北朝官私印,亦呈现出一派浑穆沉雄之气,在线形力度、方圆、曲直、长短、粗细、疏密、虚实等方面极尽变化,线条细而不弱,壮而不臃,驱刀如笔,力求使刻痕自然体现出笔意的情趣和韵味,殊为难得。3 G7 y: E* D" B% A4 d( _: e. `

( [7 t+ X/ z# _% M% u$ b% L( f* ~& _" |! V+ \+ U5 v" r

0 T# M7 Z7 ^% r, y  W戴武篆刻的“反流行”意味,使他犹如一位出色的古代“印工”,他那古意盎然的对汉魏艺术精神的深度把握,颇有些“一超直入”的情感体现。但这倒不是说戴武篆刻只是古典印章的简单翻版,他的直追古人并不意味着艺术观念上的守旧。戴武只是试图通过这种古典精神的深刻体会,力求从中挖掘出一些具有现代审美色彩的艺术讯息。
+ M; ~; \( ^1 A- N
4 }+ z( ~5 B  A
9 q6 b4 A. ^- H6 |5 A9 I' `" l) }3 S' o. r5 H, U  q
当代篆刻的创新问题,实质上也就是一个观念更新与时代意识的认同问题。如何正确理解古与今、新与旧的辨证关系,始终是困扰当代印人的一个现实症结。我们对继承与创新的认同,往往不是仅从表面的技法技巧层面去对待,更应当将其上升到理论认识的高度,从精神境界上去寻求突破。戴武以古人的“曲调”填写自己的“新词”,当中荡漾着的,更多的还是现代人的丰富情感。他的篆刻实践不是那种时下流行的“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牵强与苍白,而是“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激昂与炽热。刀法运用上,戴武并不拘限于一冲一切,而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使用,或冲多切少,或切多冲少,或冲切参半,都颇有意到而刀未到处,率意恣性、爽快淋漓,给人以视觉上的不同刺激。章法安排上,戴武以直入古人为主,多以魏晋印风的富于空间变化的格局出之,稍参已意,空灵剔透之意味已跃然石上。这实质上也是以古法为我法的最好诠释。
. L8 p) A2 s  i: C7 X9 s4 @( ?! r5 |: a$ v

8 a: I$ `& F3 x% t8 G
  G" L: u6 [! W5 Y' @戴武的篆刻若不看其边款,极易被观者误作为是古玺、秦汉印的原拓,从外在形貌到内在神韵上都十分逼似古印,从继承的角度来讲尤为可贵。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印作看到他入古的深度与精度。他对传统印章的本体语言的准确把握与驾驭能力是一般学古印者所不易达到的。戴武对古印的情有独钟,虽然使得他的印作在个人情趣的表达方面没有那么直白而便捷,但他似乎是要将自我意识充分渗透到古典印章的本质精神之中去进而间接的、更为含蓄的深刻表达。这是一种极具难度的表达,但也无疑是通向更高精神境界的一个极好通道。
( s4 u) Y" B% E5 E$ E5 O4 X( a+ h& O* n9 ?) B; N
% w; b& g$ u2 S! p: c  D

" V7 c% e4 N2 o+ @$ U- e, F其实,戴武在达到这种逼似古人的情况下,又做了一些融入时代气息的尝识(如文字内容的贴近生活等),以强化作品的时代气息。在用字上也尽量回避了那些生冷难识之字,增加了印作的亲和力。
- m# H8 G4 m4 y
/ T/ s8 U. ?: z$ }& J9 w8 }& b; x! ^. L4 R
$ l* H7 G! i1 M, H4 ]+ `+ e7 b: t- N
他在篆刻上取得的成就已经有目共睹,我想,以他的功力与见识,于日后再开新境,应非难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篆刻二十人系列评论之十三
: B; e2 }1 u# M: y魏杰& {, V( V4 _* s: a% P1 @

4 {. p; M9 d7 V5 f! S3 j1 T: W5 t# @' Z* T! m
- k  I* a5 u& [

1 B! k( _' d3 q- x$ o; v0 S1 ^0 W8 p) a
傅德锋
* M0 \" n4 b) O7 M- f* D$ k  E. s. I3 |8 k

( F/ C& G" P, H* j. K' x* }1 m8 D6 P; Y! B0 P" x1 N
( I4 r# }, m% W9 e# ~3 f: L

& ^  d7 O  j: _/ O  ?7 Y2 a6 _8 ~% d) Y
魏杰是从陕西乃至西北走出来的极具代表意义的印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优秀中青年篆刻家之一。在展览文化盛行以来,陕西印坛涌现出了几位较具影响的青年篆刻家,除魏杰外,尚有崎岖、陈根远、唐泽平、伏海翔、张哲、徐伟聪、张永红、董扬、郑墨泉等。陕西篆刻在新时期的崛起,与终南印社的培养与带动关系甚大,而终南印社的领衔人物傅嘉仪(已故)、赵熊二位先生为之付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w9 X( c) Z: d  n
, X* F8 V' Q( v; S( H; T( b: \: H/ s4 u$ K9 D( k

5 Z( X" H* W2 G  x, H, P当代印坛的创作现状大致可分为古玺形式、汉印形式、宋元朱文形式和探索型形式四大类。秦汉印尤其是汉印形式,可以说一直是当代陕西篆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伴随着篆刻审美风尚在当代的趋于多元发展,传统的汉印形式则相应地显露出了陈陈相因、因循守旧的劣势的一面,如何转变新的思路,力求找寻新的生成因子,从而给已有的秦汉印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不啻是陕西篆刻获得新生的关键所在。十数年以来,魏杰通过对古文字深入而系统的梳理研究,在古玺的借鉴和创作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他的成功,不仅在陕西,同时在全国印坛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力地提升了陕西篆刻在全国的知名度。$ ~, ]- |7 h  k7 R/ r
" ?! E" n! w7 f3 R0 x6 g7 f, D! k) ]

9 z8 Z- w4 x- o1 `% X3 Q  D; p: V) _0 {/ n/ y2 {
西安乃是汉唐古都,有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厚实的艺术积淀,长安古城的雄伟壮观和秦兵马俑的气魄宏大,无疑是秦风汉骨的精神留存。在这样的深具历史感的环境当中进行篆刻研究,显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5 [% k& o+ z9 i. e
1 T4 i0 b) g: Z* \, X, m

" O! W" m( y: I/ Q4 W& c3 W/ h  m5 s- q" b, K6 l2 W8 m" G
魏杰出身于书香门第,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他天性偏好艺术,可谓禀赋非浅。二十岁左右即已在篆刻上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后又在名师调教下,上访三代吉金,出秦入汉,并广取明清诸家之长。其印格调古雅,蕴含丰富,有先秦玺印之古奥奇丽,有秦汉官印之雄浑大气,有瓦当封泥之灵逸绚烂,有碑版镜铭之爽健挺拔,有吴老的苍辣,黄牧甫的温润、齐白石的猛厉,综合起来,反映的毕竟还是属于魏杰本人的灵巧多姿的性情显露。& V: z& Q# q+ V
. k6 z& b! N1 x, A/ I
9 a# E4 z2 U+ x. x( C; i
; r" D3 b2 ~: R
魏杰对印面文字的采用,不拘泥于大小篆抑或某一既定的文字系统,而是要根据印制及范式的不同灵活运用。他的印路广,有多种面目,但无论是古玺秦印一路还是汉印风格,在他的刀下都能从内在气息上求得统一,自然和谐。他在章法处理上,以最大限度地获得空灵机巧而又不失之于刻意安排作为旨归,印面大疏大密,红白对比十分强烈,内在气势贯通,洒脱自然,妙趣横生,招人眼目。颇有如张渝所评的那种特殊感觉:“在我的诸多朋友中,魏杰的印恰如石之不可以无苔一样,只是那么温湿地一裹,冷漠的坚硬中也就泛起生的绿意。然而,这绿绿的生意中似乎总是少了些阳光的灿烂。”其实这句话在肯定了魏杰篆刻的优点的同时,也道出了其作品的不足,即阴柔有余而阳刚不足,未臻如秋风古道,金戈铁马般的苍浑奇肆之境。刀法上他冲切并施,单双刀互用,并无固定法式,皆依需择善而行,但刀法的精准与细腻无疑也是他用刀上的一大特点。1 ?. t0 T! w; J& k2 q0 Q9 F
$ U& l) n2 m; l+ [& h% N7 s
8 s$ K: L8 L7 U; c. s  m/ {! t) F6 v
& ^* _7 R) P1 D$ I7 Z3 R& h. U
治印虽为文士余事末技,但其中之阳阳离合,虚实相生之道却极为玄奥。且诗书画印历来理法相通,互为渗透。一个印人,如果没有多方面的器识与修养,终究难脱俗气与匠气。而魏杰在治印以外,广读书、深入钻研古文字,在书法(特别是篆书)上也有较高造诣,并且有一定的绘画功底,因此他的印作能得古雅与空灵之气。他的印作“不求工但求空”正是这种审美理念的具体反映。他的边款亦很有特色,或文字,或图案,皆古意盎然,情趣幽远。
) L5 a% _& e7 `9 z+ f6 w  Z% y7 g- I; G$ W) h0 p$ W) K
: ]1 X# l1 u  D. `
% s: q2 b5 r) ]* P1 Q8 [% k
张公者谓:“魏杰敢于大块留红,印作极富视觉冲击力。多采用古文入印,增添了远古之气。但魏杰在刀法上没有师法汉铜印之斑驳与苍茫,用刀利落具有写意。因大块留红留白,有些印章法上显得‘散’,在篆字结构上也有局促之感”。细品魏杰一些印作,此论信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篆刻二十人系列评论之十四
  ~) f; M6 U5 L" x7 v( M8 S王丹# o, F- e: f  H+ A8 E

) B+ `: y6 [# R; M0 s8 K2 ?2 i
4 o! M$ w* D3 C0 p  S' y* `1 |7 J$ H) S2 i! G$ X6 \' S
7 X7 a" j; F. z& g
" a6 L. l6 N2 o7 D; f1 h7 H* d; D
傅德锋$ [% x# `/ y: _+ D9 R1 S# l

: v1 K/ H& [- S, u  R: {0 n( h8 B& ?8 m5 r$ H5 ?& [$ a

) k% |8 G0 ^6 L. w" \, [
& [! k$ c6 F# v- \& z7 D* V
0 N5 G* r3 C; `: p! n2 |- E: N
: C( B. B) y4 ^7 g; [& ]! h王丹是当代屈指可数的几位在书画印三方面同取得较高成就的艺术家。也恰恰是因为他具有着多方面的艺术修养,故能使他的篆刻创作能够站在一个相对较高的起点上向更高的境界攀登。王丹在书画印一体化的艺术追求中,颇有王镛的学者风范,是典型的文人篆刻在当代的突出实践者。
1 d% u+ R: W( z: `
) h: ~& P& A! _) ?+ o
7 r& v8 j" O3 G# Z/ J" i# q& i9 l! j3 w3 r5 m3 B# A5 p5 S
近年来,王丹一直致力于陶瓷印的研究与创作,苦心孤诣,情有独钟,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王丹也因此而再度引起艺界的广泛关注。
) @& j+ z7 a1 G, j! |
$ `( z4 ~: M8 ]( H4 }+ N' G* c- R- T% p+ Q' s2 ?  r; U& @9 u
! F6 N' U) k& y$ T# I6 K. V: q
王丹篆刻,取法广,路子正,在对古玺秦汉印章及明清流派印的研究与继承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力。他的印作气息淳厚,雄浑大气,古意幽然,印面文字与边框的处理浑然一体,生动自然,无论朱白,其印线条质感丰富,线条推劲而不乏苍茫之致,虚实相生,方圆刚柔相济,颇为耐人寻味。
2 i$ u# j8 H9 I6 ~6 {: B$ R- c( }6 V- y
' p' T$ I+ c+ ]6 b4 n" ^
0 l- N! O: O3 ]% ?+ h5 \. u
品赏王丹的印作,绝少程式化的东西,他于每一方印似乎都有不同的审美追求。他的印作很少有那种四四方方,棱角分明的表现手法,而是在印面的整体形状的设计方面也较多赋予了一种浑融无际,圆通自然的意味,印边处理极富变化,或粗或细、或虚或实、或断或续、或方或圆,皆能随机应变,意象丰富,这也可看作是王丹篆刻的一大特色。如他的朱文印“中庸”,在边框的处理上虽粗细变化不甚明显,但在破开边框四角的过程中却富有匠心。或斩钉截铁,一刀破之;或虚虚实实,欲断还连。通常情况下,朱文印同时破开四角,便有印气四散不聚之失,但由于王丹在“中庸”二字的处理上既得参差错落之致,又极具亲近团聚之势,故印边虽破,却似无散气之感,反有虚实相生,浑然一体之韵味。朱文印“君子不器”,边框与印面文字在线条的粗细上虽差别不大,但他却能利用线条的走向而施以俯印向背之微妙变化,边框线条偏实,文字线条偏虚,“子”与“不”、“君”与“器”在字形处理上呈对角呼应关系。“不”字左侧边框的击残与“子”字末笔与边框的粘连又形成一组矛盾,四字当中(尤其是“器”字)的“口”形处理与全印边框又有内外呼应,环环相扣之感,同时也平添几分灵动。四字周边与外框有意留空,而印中则是以散点留红来加以呼应,一聚一散,一虚一实,使得比印方寸之内气象环生,妙境迭出,令人有无尽遐想。白文印“虎溪山房”,以秦玺形制出之,大块留红,四字以方圆、奇正、笔画粗细,字形大小加以变化,印边外拓,富有张力,中间以“十字”界格隔开,但并无拥挤之嫌,反而增加印面的团聚感。朱文印“惊世骇俗”,“惊”字独占半印之地而不显单调,其它三字占据印面另一半无拥挤迫塞之感,中间辅之以若断还连的竖线界格,强化印面的内在联系与流动感,印边左侧系借笔,笔断意连,且有一种向左突出印外的趋势,而印框右侧气势向里,颇具弹性,上下印边,一轻一重,对比明显,整个印面信息丰富而气息统一,尤为精彩,这也是王丹的惯用手法。
4 L8 E: V- X0 t% `" X. P* |
5 B6 V! }$ f; h7 O6 r) P* @3 k0 `/ |+ L) a. i+ z+ ?. j

: |: w2 ^9 H  j- v7 n& u: C以上只是举隅而已。韩天衡谓:“求生、求险、求大、生意勃发,没有作家气,是王丹可取且可贵的追求。”注重印章的“金石气”,是王丹治印的一个基本原则,他的印,无论大小、什么材质、何种风格,都讲究“金石气息”的精彩表达。# ?9 A+ G/ h( q! q/ s# @

1 H) a2 T" n- e9 j3 n+ c2 o; ?' C! \1 j, d: e$ R0 \6 Z2 X# @: _8 n4 f

8 y& o* O: `8 v/ z秦汉精神和时代情怀合而为一,有机地融入到了王丹的陶瓷印创作当中,尽管陶瓷印并不是王丹的首创,也不能马上成为当代篆刻的主流方向,但他的对陶瓷印的精心探索却有力地提升了陶瓷印在当代篆刻当中的审美品位,也可有效带动和兴盛陶瓷印的研究与创作风尚,甚至有可能形成一种新的篆刻流派。总之,王丹陶印是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如果少了他在陶瓷印方面的突出成就,王丹的艺术形象便不会有今日这般丰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篆刻二十人系列评论之十五: G9 T7 F! y# Y5 m  z5 z
徐庆华
/ ~8 i0 S; S2 t% @- i4 i/ C1 w
+ y# C& H9 y- H7 g$ K
' I; ^% `* @3 p& p8 |
0 L, b. \6 y; A7 r. I- J5 J! E' K* b( i2 C# ?% Y
, G, R0 p3 [; L- ?# P* D; u; E- R
傅德锋! w. x" _1 T: H! d

+ Y! [: ?# D% F; W
+ T/ T; ?2 r, o3 d
, O. H2 e( e# t" n, j
8 a( `- W, O1 }5 D/ h2 m$ ]+ x- e! j
- n& Y6 C+ B& A4 ~
: X& ^( w: V) {3 Y0 h

+ ~' o* b- m4 P) q( C20世纪80年代初,韩天衡篆刻在印坛上异军突起,以锐不可挡之势,引领时流,上演了一出“韩流滚滚”的精彩好戏。青年一代,从之者甚多,而徐庆华作为韩氏的入室弟子,韩天衡篆刻对他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当时徐庆华印作“韩味”十足,后经韩天衡先生点拔并书赠四字曰“我者我也”,徐庆华深受启发,遂对自身创作现状进行新的分析和调整,逐渐和韩氏印风拉开了距离,形成了“简、拙、大”的徐氏印风,在新一代印人当中面目独具,为人称道。徐庆华从此走上了塑造完善自我的道路。2 n+ ?0 R9 P: u: p, `7 u

  `9 K0 K% |0 U! y  @: S
* J; f$ c, ^6 T- N8 R% \! |2 x" p( _
徐庆华出生于上海并笃好艺事,而上海素来为风云际会、人才济济的繁华都市,凡有志于书法篆刻者,必受地域风尚之影响,其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必定在潜移默化之中与前辈艺术家发生某种内在的联系。智慧者可扬长避短,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为我所用,保持思想观念上的独立性,从“夹缝”中求生存,勇敢地闯出一条属于自我的新路来。而甘于守成者则在一种类似于“团体操”式的从众性遮蔽下淹没自我,一生匠气、俗气、奴气不脱,无所造就。
& |6 G7 j4 R" X3 Z6 y. Y# U
5 I& O7 {2 H, ?% f2 T! u% G, u( M) B) Z- }5 z- N  L3 h
* s# [1 _1 O) w' ]" z
显然,徐庆华就是一位善于在高手云集的“夹缝”中破围而出的优秀印人。他的印作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剔除很多繁冗缛节,以简炼畅达为尚。在入印文字的处理上能够做到不违古法而又不为古法所囿,从中融入了很多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如他的汉式白文印“山水含清晖”,“上善若水”、“不尽意”等,文字从表面上来看,显得粗重苯拙,但内中实含机巧,笔画的长短、粗细、曲直、方圆、仰偃、向背颇具匠心,印面尽量保持完整,并不多作残破,但在文字点画的起收转折处却多以“粗头乱服”之意为之。令人观之如同面对一个出身华贵的少年,时常不衫不履,出言无忌,行为大胆,我行我素。他这一类的印作,文字很少夸张变形,整体上以平正示人,很多笔画直来直去,宽阔粗壮,但由于有了上述细微的变化,并无僵直板滞之失。
* Y2 q+ d) Q8 w* U9 s
% r+ B4 O9 Q2 J6 z1 l! p4 J6 y2 T
7 |$ n3 [1 G% i0 [) C
( F% c! D4 R9 g, h5 N/ j/ ?他的朱文印在印边处理上尤具匠心,绝少平直方整之态,有一种扭曲变形、纵横争折的力量感。他的印作边框或细于印文线条,如“不隔”一印,或粗于印文线条(如“弘丽”“庆华”“旨在象外”等),或与印文线条大体相称(如“心画”、“山水清音”“子康”“一花一世界”“鹤寿千岁”等),或形成对比,或互相统一,都能和谐自然,少造作之气,从视觉上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1 y2 k; k* d+ Q2 l' T9 \8 H( b
$ Z# F9 L0 I4 K: \% u) R
; V1 z. v2 |8 \. j) u, @8 @
徐庆华的朱文无边印“参到无言处”,文字造型参差错落,线条极尽方圆曲直变化之能事,在叠床架屋的妙造经营中透出一种直冲九霄的灵逸之气。白文印“百代过客”,篆法看似平淡无奇,但细品却实有令人会心处。四字之中,均有宽博粗重的笔画安排,以突出全印的拙大之气,而中间辅之以形态各异的细小笔画,以丰富印作的内含并增加动势。印框红白对比鲜明,运刀在苍辣与温润之间,画面虽无大的开合,但幽雅之趣已跃然而出。这种“小点画”修饰的手法是徐正濓的惯技,但徐庆华信手枯来,化他为我,也显露出了徐氏刻印的机趣。4 z9 K1 {3 n8 r

8 b6 F( `# {  S8 L4 u& z7 P5 m; i4 q  W: A
& m6 c6 T* o, r& a- ]
徐庆华亦善书法,其印章边款无论何种字体,气息古雅,结体精到,行刀细腻。他的草篆受乃师韩天衡启发,在韩氏草篆的基础上融入鸟虫书的结体和笔意,线条流畅,观之一派云烟缭绕之气。他良好的古文字学、书法修养强化了其篆刻创作的底蕴,这也是凡有志于篆刻研究者所不可或缺的。
- b2 h% x- |$ X2 Z' F+ ^9 i: X$ o" e, B6 L

) x2 Y2 [' q% K2 k" o! i/ l
6 c& R. M! l2 ]2 U徐庆华的佛像印极为简炼、抽象,重写意,表现神韵,看似草草勾画之间,人物之姿态神情便栩栩如生。他在来楚生佛像印的基础上,更见简洁、洗练之韵致,机智中透着幽默。
! l2 j  ~- P$ Q! q0 W* z/ `( a" ]/ h6 E+ f# I

0 F$ i: x6 A7 C  S
0 g: F" n, \) G! W% [$ T3 T0 I/ I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徐庆华的刀法是形成他的印风的关键所在。他用刀猛厉而又淳厚,在齐白石和吴昌硕之间,挥动当中,大刀阔斧,长驱直入,一起一落,斩钉截铁,不拖泥带水。但他这种过于体现刀味的手法,虽有助于自我风格的塑造,也在无意中形成了一种阻止品味内质的视觉障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篆刻二十人系列评论之十六$ ]. B' i3 }4 u& Q
鞠稚儒
0 A9 \' P$ ^. G' y- Q7 {1 m% I1 s4 s) d" r' H9 X% w
  c. O; \+ k. W' t- m5 T: J

7 \$ c# \3 j) L8 r/ U6 e  {4 N5 J5 N) K# ~/ |: p1 |$ b
7 v* G4 Z% W5 a6 ^
傅德锋; L% i# L. I& o& p6 {) r$ U
/ [1 O! u; M& v1 v- i) W" H  S

0 r, C& I' ]6 Q7 Y3 k- h/ [5 p" Y/ r
# I. n" A! f0 b' P% d# ^# O  g: Z3 y0 z7 p+ ^, m
$ C: S' q& S6 e7 P: x' N
当代篆刻因受各种观念思潮影响,写意印风一度风靡印坛,曾经的“韩流滚滚”与“石浪滔滔”现象至今都还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王镛、林健、黄惇、徐正濂、李刚田、陈国斌、葛冰华等皆以写意印风擅名印坛,在他们身后,继之而起纷纷效法者可谓不可胜数。因此,当代书法篆刻展览,弥漫着一股“杀气腾腾”的气氛。此路印风,虽具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但看得多了,也不免会产生相应的视觉疲劳。
1 l' A, e% F$ h1 o/ N" m1 }
5 o- b% t) \8 D; Z! }& X9 C- @* H! I% j! M- E* {+ L0 x

) x6 l  w' Z& _4 b7 ^$ G& }: E工细一路如宋元朱文,至王福庵、陈巨来似已臻极致,若非回春妙手,恐再难出新,更多的人甚至从技术性这种可操作的层面也难以达到陈巨来朱文印的十之六七。再加上印坛片面强调出新,故印人们多不愿在很吃功夫的宋元朱文印方面用力。印坛舍弃工整追慕写意,欲求创作趋于多元,但在展览导向影响下,实质上又滑向了新的浅露和单一。
7 n+ {2 r$ |1 H' P: X
( ^( T: `5 G8 Z: O6 E& Q) M6 W, A( d" \8 n  ~5 u- F
, y- C( R/ X( N6 L" }+ u2 |9 [/ F
而陈葆国、冯宝麟、鞠稚儒等却能不受时风所限,精心致力于清秀工整、温润滋华的元朱文印的研究与创作,无疑为喧闹而浮躁的印坛吹入了一缕清风。, V7 n. g& P( F7 H
  A" j# e) a& {* s) [- a/ F

+ h# X! M" Z7 [$ F
% w* G; M) G1 s作为青年一代印人,鞠稚儒无疑是工细一路印风的突出代表。他们的努力,使我们从中看到了自王福庵、陈巨来之后,元朱文印未来发展的希望。
* x% ^9 `7 m7 W- d. S; ]" K3 @7 v. {- k2 m, j+ }% N

( h5 i, {7 f# O3 `& w% C) z/ x/ r* l* N  X. l) [% b
我尝以为,人们常说工细一路印风不易出新,只说对了一半,按他们的思路,就是写意一路较易出新。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其实写意印也不易出新,有时候印人们自己认为的那种“新”,说白了,只是一种错觉。很多印人的作品徒具一个写意的表象,实质上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气势看似不凡,但不耐品读。片面地求新求变,有时会陷入一个“创新”的误区。
' [, \0 o' }# d9 U! h
# S) Q7 C( `! H2 o) Y1 [, r+ c$ R) e) j/ v' d

' E0 Q$ e# o' P  B鞠稚儒坚守在颇感寂寞的工细一路印风的阵地上,经过多年的默默耕耘,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 M( g" O/ u- E* W& o* }3 O4 l+ F* [
) F$ w0 u/ f8 R: [9 }
4 x9 R# l' ]7 b+ L+ d  J* \
2 P' t: u. u, V* n/ Q元朱文印,自问世以来,一直为历代印家所推重,然陈陈相因,几成定势。鞠稚儒问津于此,能承袭古法而不为所囿,很有创意地将古金文结字之法融入元朱文印的创作,别有一番情趣。他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值得称道。$ z" m3 U9 j2 ~

* V) N' ]* c+ z2 X$ d, u7 K. l6 Q9 ~2 g

8 A, g9 M0 x# p  i/ `鞠稚儒擅长刻制小印,篆法精巧别致,章法平实中透出灵气,刀法细腻精到,一丝不苟。从中显示出一个印人十分难得的优秀素质。他的小印,幅面虽小,但蕴含丰富,以小见大,并不让观者感到吃力和局促。他亦善治巨印,取法汉铜印式,参以浙派刀意,气息淳厚古雅,富有金石气。他能尽量避免赵伪叔等晚年刀锋锐利及浙派用刀的程式化之弊。篆法上能将先秦金石、鼎铭、两汉碑额、封泥瓦当信手撷来,左右逢源,各成佳构,诚为不易。- T5 p) `9 v) Q! D: y
( ]$ {$ Y- p" D9 S% {  R
& D) |# m5 `' `: s5 _, ]
, n2 z; O3 c" L* J1 U1 I
他的朱文多字印“古渝州易福平氏字持斋号砚佣别署安楼珍藏金石书画文字图籍之印”堪称是他的精品力作。此印在章法处理上极具巧思,穿插安排,错落有致,浑然一体。通篇呈现出一种从容不迫、气格雍容的气象。无论从哪一方面都似乎无懈可击,非具超凡之才情功力者安能为此?而他的另外一方多字白文印“鞠稚儒祖籍胶西郡降生额穆县字在痒号绳斋又号铁篆头陀别署庵摩洛迦花馆性以吉金寿石藏书乐画吟诗谱曲击剑抚琴校碑补帖为赏心乐事”,更是气象浑穆,用功精巧,古意森然,其刀意笔意达到了近乎完美之境,令人叹赏。! H4 x/ Q0 Q' g" n

) z2 E# D! I( s) `: D& Z2 O. v" _$ k1 W" V

+ p3 ~4 D$ Y: b/ B) a1 F% x4 t他的汉式白文巨印“庵摩洛迦花馆”,章法停匀,留红自然,结字规整中见机巧,刀法以汉烂铜印手法为之,气势恢泓,反映出鞠氏治印的另一面。
$ P' z) X2 p: \' H) m% Z
# J# W7 F# j. _  L8 ~
# p0 ~: c% ]( u0 J: L
, _- E" U! D8 O1 s: a7 D7 C+ |) d鞠稚儒的工细印风,得益于他深厚的铁线篆功底,印从书出与书以印入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在写意印风狂飙突进的年代,这种虔诚地守望古典工稳篆刻家园的印人,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文化启示意义。如果他在今后的创作中能不染匠气,将会走得更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篆刻二十人系列评论之十七1 H4 a) u$ Z1 E! K; a( w% Q: p3 A
陈国斌+ U2 f$ S+ M) P
7 r" _7 l2 J" G7 Z/ m$ q9 M2 j
  j9 I$ ?5 u' m- H, o; I

+ {; e$ v3 a# {( i9 j* s1 S
- [7 F7 @' q  d' Q& v/ v! C6 W0 g: f1 g/ J
傅德锋
5 Y5 O  o; ]3 f9 @3 x4 m8 u- m
7 n. }, n& H, v
1 D: G4 ^7 J: x! ?* _/ V. |7 a. U+ D* g$ i  V
  i- R% P7 k! C6 |: G. Z2 D

' }) E9 S/ f1 @' ^( q% F# @' c& C3 z& C
陈国斌在当代印坛是属于多方探索型的印人,他当年虽处祖国边陲偏远之地,但他的创作观念和意识却很新颖而超前。他与同样地处偏远的另一位印坛闯将——黑龙江的葛冰华,曾经在印坛上掀起了一股强劲的现代篆刻风浪,那石破天惊式的超凡表现至今令人们惊叹!) Q$ K& v* R6 A! _
4 I, r$ l0 q* o" O- ^+ |9 E! c
8 q( \' g# l7 m3 Z/ u

4 D& ~; ?% p. A/ a6 g* Y. m陈国斌的篆刻作品极具“视觉冲击力”,形式感强,内在蕴含也很丰富。他在入印文字的取舍上具有很强的提炼整合能力,举凡古玺、秦汉印、盲文、人体绘画等皆可信手拈来,为已所用,但其中注入了自己强烈的人生情感和独特的审美理想。他的作品所反映出的那种出人意料的胆魄与率真,足以让观者瞠目结舌。让观者产生“印居然也能这样刻”的疑问的同时,也会被其作品的气势和韵味所打动,并为作者这种独特偏见,一意孤行的胆识和才情而折服。他的印作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其他任何印人的作品所不具备的,只属于陈国斌自己。
8 `5 a* ^, f2 O* z7 n8 h- Z+ {  a& G3 Q
% F8 i2 R: V& V8 Z8 [" f4 I+ Z7 S9 M: R: y. R- w, K  G

6 d/ b4 C) B- _9 @; i( ?; X- Y就篆刻的风格来讲,陈国斌尤其注重表现印面的气势、张力,讲究宽博雄浑的线条意象。他的大写意印风,看似随意,实则严谨,看似荒野,实则精巧,并不以故弄玄虚、惊世骇俗为能事,而是在不无浪漫抒情色彩的刀石撞击中以一种奇丽诡异的线条造型来表达自己对艺术理想的真诚与渴望。9 K1 h7 @. \3 s" N# y

; F; D/ W, [# P1 R7 {( N
! k" s3 b  Q) D" F% x" p' F* C* u
陈国斌的篆刻在刀法上颇具汉凿印的风神,冲切并施而不失笔意的表达。一印之中,虽篆法丰富多变,但又能在气息上互相统一。章法突出疏密对比,虚实相生,精心的空间处理使他的印作显露一派奇崛雄肆之气。他的用刀很具有个人特色,看似猛厉苍辣,但细品之又觉不温不火,洋溢着一份从容与淡定。如果单纯地从视觉表象上认为他的刀法只有霸王举鼎式的威猛,其实是不够准确的。' U4 y0 {0 \2 n$ ~$ }- Z) K7 }1 i

4 F1 ^" r# A. I- {9 ^* z) B0 F- J- c3 ~' |
+ ?2 G; K3 z8 p
他的朱文印“图写山水”,线条造型稍有齐白石神韵,但实则 将隋唐官印的阔边规制与现代书法和大写意画的表现手法互为通变而为之,方圆兼备,动静相宜,古拙中见出天真。白文印“二观堂子女观”,整体雄浑大气,壮丽奇诡;篆法化繁为简,一反常态;刀法苍浑有力,富于变化。中间界格似华山险路,险壁绝壑,逦迤而行,奇境迭出,令人惊叹。此印堪称是陈国斌白文印当中的得意之作。
! k1 l5 i, K$ ~: }4 G) v# |& @* ]% Y: U: C: @, T
6 C) Q+ {( x1 d. V- j

/ [. U. b  [& n. x8 _“章太炎读书处”一印,从形制而言,属于汉将军印一路,但陈国斌能将书法的墨法与笔意掺入刀下,在游刃恢恢之中,既得书法的涨墨之趣,又具古碑刻的残损漫洇之味,平添了印面的可品读性。
) b  l3 Y2 e) b2 e& D
5 g$ h) F# y  \8 ^5 x3 o
1 k8 `. C+ C9 k5 Q) R0 E# C5 f% y% t% l# C! Y, }
陈国斌在古玺印式的取法方面亦有不俗的表现,味醇意长,其神情诡异处则他人不及。“鸿图之玺”一印,章法巧妙而不做作,以方中见圆的独特手法使印面如有翻滚之感,当中许多散点与宽博厚重的印边形成强烈的点线面对比,丰富了印面的内涵。朱文“鬼斧神工”一印,边框仍以古玺印边的宽大为之,章法错落有致,线条淡化刀痕,集点为线,若断还连。全印内虚外实,对比强烈,真气充盈,令人感叹。尤令人称奇的是他的“午时之刻”一印。此印印文采用宋体,印之边框异乎寻常地整饬阔大,一派萧条森严之气,晃若刑场,杀气腾腾,庄重肃穆。他在印之左侧边框又饰以人物形象,与印内文字,行饰遥相呼应,极具巧思和象征意味,匪夷所思。
2 |) P# q& u3 A
, a4 X9 _" I* K9 ^0 N+ `$ v1 t& a4 X$ L" w" D* `% ^2 V, i
4 g% m8 s, u8 {0 W
陈国斌在汉印的研究与探索方面亦有独到之处,所作浑朴大气,极具变化。“一庐印信”取平正一路汉铜印神韵,章法施刀虚中有实,含蓄蕴藉。“主人自有沧州趣”和“二观堂”两印章法布局尤具匠心,前印线条挺健爽利,后者线条酷似万岁枯藤,回环盘绕,趣味横生。
8 c& J; {& v* I% ^" l, g+ V7 J3 F9 F7 s* E
* F$ h3 Y; T2 s3 S7 k& `1 B

9 x1 x. d+ _+ U) V陈国斌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大胆的创新精神创作出了很多令人振聋发聩,触目惊心的篆刻作品,这类作品表面上看起来似有点“另类”,但他的精神气韵却与传统印风息息相通。意象诡异而有所本,陈国斌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篆刻二十人系列评论之十八
  n1 D5 ]" \4 P# w  A1 a; J1 k葛冰华
. A  O3 F- _7 O) D3 ~9 |3 S$ }) _9 x: o

) R3 j# v$ @+ D' \4 S( T
$ r- {# ^" K* `8 j9 q. d( m- o5 r

8 c) O! E) z( y/ a  Q8 u1 i# x) B8 ~  }3 E7 @, s7 ~7 F2 y# `

5 j$ e" S& M1 |( f- p- a: S! j4 X, k
傅德锋
( q/ x7 M2 A2 G' G$ o! d+ ~8 z
5 u. n  |# z* d" `# L5 F0 U7 c- j9 G
2 X1 ]2 |$ K- b, j/ r- ^0 e
. b; v' O# G3 l) |
8 p: a# |* b2 F1 x8 X( U
/ O) F' E& s- h3 o) S6 l+ n) X: [
9 C# h' q- O! o
提起葛冰华,便让人马上联想起他的两个标志性的篆刻系列:即公章篆列和道教印系列。将现代圆形公章的形制引入篆刻,显然属于葛冰华的首创,现代公章有固定的模式,均以印面宋体文字围绕印中的五角星均匀排布,千印一同。但在葛冰华的刀下,却能“化腐朽为神奇”。给其赋予新的生命力。他的“公章系列”,虽曾引起印坛很大的争议,但这种“争议”本身又何尝不是对他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的创造精神的一种特殊的肯定。葛冰华的道教印也是将流传于民间的一种通俗而又不乏神秘感的东西升华为一种全新的艺术样式,让这朵奇葩盛开在当代篆刻的百花园中散发出阵阵清香。4 f/ e! B# C. a+ J. N
! j' @( ]" w" h9 K6 E1 Q9 r. z0 \+ n% T
. P4 Z. ^# P' p/ E4 |! F

+ f2 x2 x1 u( l$ R# C葛冰华的印作给人的艺术感染力是空前的,无论是他的“公章系列”还是“道教印系列”都是以看似极俗的形式表达着极雅的人生理想。我们透过其印作形式的表面,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生命情感的迸发和他对艺术追求的执着。他的作品摒弃了对传统篆刻样式的过分依傍,而是从别人从未涉足过的领域找寻到了自己的精神归宿。5 M( `* [; e! b# i

# @3 H! n+ H5 t5 v4 ~3 Q" `4 j  O1 h# S% P

% ]1 p4 ~4 \+ b! q他的“公章系列”不仅具备形式上的新颖,在文字内容和字体的选用方面也紧密地和现实生活互相对接。如他的“石魂印社社长专用”一印,形式上采用了现代公章的造型,在文字排列上以环绕手法为之,正文“石魂印社”从右至左排列,与现代公章排序相反,而与传统篆刻排序一致,篆法极为简洁易识。印下方“社长专用”四字以现代公章通用的宋体为之,但点画灵活而不板滞,文字次序与现代公章同。印中五角星遗貌取神,化为一个十分模糊的符号,其中的一角十分突出,有向左扩张的趋势,斑驳苍茫,与整个画面团结一气,浑然一体。此印系阴刻,与现代公章正好相反,印面留红极为醒目,星罗棋布的残点更加强了印面的金石气韵,观之令人心动。“上善若水”一印,系阳刻,印文排序与“石魂印社社长专用”一印相同。字法在(魏)楷、隶之间,拙朴天真,驱刀如笔,游刃恢恢,笔意刀意自然显露,浑然天成,印章边框做了适度的夸张变形,体现出一种无尽的旋转与扩张之力。印下方“二〇〇一既点出了治印的时间,又与边框融为一体,若断还连,新颖别致,颇具创意。将五角星置于印中偏下的位置,形状颇似风车状,其中一角尖利突出,平添几分飞动之势,五角星与印框似两个依顺逆时针方向不停旋转的球体,将印人的生命情感与宇宙意识互相交融,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此非超凡之智慧才情,安能为此。当我们面对他的这一类型的印作时,情感伴随着视点的推移而激荡,深深为作者的创造力所震撼。欣赏此类创新之作,我们不必拘泥于传统印章的审美习惯,更多的时候需要从精神层面去捕捉和领会创作者古今结合的创作意图。”我认为,“葛氏公章”的意义就在于将古典篆刻的本质精神移植到现代公章的规制范式当中,在求得新的表现形式的同时,也充分利用当代人特有的人生体验和艺术情感将古典印章的内在精神进行了一次升华。
8 p1 C% J( r8 O- h( G1 S. P
* z. c2 H8 L" g' G3 |$ ^+ `; k/ }, H' c( `4 `  |' @$ h

& Z: E* Z  X6 m. D/ F# I“坐井观天”一印是葛冰华道教印系列当中的力作。此印甚得道教印之魂魄。这方印不留边框,字法高古诡异,巧妙地将他的“公章”中惯用的一个星体在这方印中又如同流星雨式的幻化为若干小星体,众星列汉,互相辉映,平添几分灵动和韵致。此印点线面互相穿插,意象上很古也很现代,体现出创作者对现实人生的真诚思考和对广阔的未知空间的无限神往。此印边款更是印面文字的图解,刻画精到细腻,有一种沧桑阅尽的超然之态和言不尽意的怅然。
: U  \) l5 O- q7 j! b, P
4 u* p8 ?0 ]- W/ @
. b1 n$ {0 \2 r# q9 Y2 Z
, A) ~. J! s$ y, ?+ y2 L他的“闲抱琵琶寻旧曲”一印似是作者对艺术人生的一次精彩言说,拙朴苍茫,自然天成的点画线条营造出了一种纷乱而又有序的现实画卷。其实,只有这种既有深重的历史沧桑感又有强烈的时代悲壮感的印人,才可以用刀石迸溅出出人意料而又令人心动的生命火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篆刻二十人系列评论之十九  张弓者
* ?" y2 Z' K8 c# c( P  ]2 ^( p  d* i  n& O

; l+ J- N* L3 h$ Q1 J3 U
: p: O7 i. g3 z( M; c傅德锋/ J  f  \. z9 m1 c
* T. h7 H% V: U9 c  s

, @" R1 ~8 F% C* x% `, B3 A# D/ T# \. x" _/ A1 n  m
张弓者首先是以富有生命情感的生活化语言以古老篆刻的特殊表现手段感染和打动欣赏者的。因此,在我的感觉中,张弓者是一位以涌动的火热的激情在冰冷的石头上镌刻出温暖与浓厚而又炽烈感情的印人,他的表现没有无病呻吟般的故作姿态,也没有故作老苍般的晦涩与艰深,他所洋溢的是一种热情,一种特有的亲近感,能够让你在面对他的作品时,既有旧友重逢般的欢欣,又有忽遇新知似的激动。这就是我对张弓者篆刻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 i! Y+ K. H; L4 p$ h0 t/ p
1 Q% u( C' {; N; H张弓者自谓治印关注于三个方面:1、冲击力;2、精雅韵;3、传承性。他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也一直是在努力实践者着的。
* K, C2 \+ X4 O( E- x4 b0 G4 p# ^3 }
! W0 [* G2 e  T1 v8 H张弓者篆刻,在字法、章法、刀法三方面都具有独立的审美意识,通常意义上的宗秦法汉,旁涉明清之于他,尚不能正确而完整地概括他的作品的全貌和真正意图。但善于在前人和他人的基础上进行极具匠心的改造,让他刀下的点画结构能够顺着自己的审美感知大胆而灵活地舞动起来,从而给人以新的震撼。
' T& |% x9 @" s- }" E& U9 f; X% }; L2 d3 k
张弓者印路较为宽泛,他没有拘泥于一家一派、一招一式的机械承袭,而是能够智慧地从雄浑博大的传统经典中走出,并能够将浓烈的“平民意识”自然地融汇于其中,在古与今的交汇与对接中完成自己的心理旅程和美的诠释。这恰恰是一个现代艺者最可贵的艺术品质。6 M; O; S1 A: B
6 }; v$ G) y, X' x
他的作品有时看上去奇奇怪怪,但透过这些新鲜而奇丽的意象,我们依然能捕捉到其中函蕴着的幽远的古典气息。他的代表作“有约三生,这辈子下辈子再下辈子”,给人的视觉感受是非常新颖而别致的。此印以直白的现代语言表达了对情感人生的虔诚和向往,他其中的寓意又岂是仅仅之于当代人的良好祝愿?我观此印,便不由想起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他们那种“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的凄凉和“山盟虽在,锦书难托”的无奈与怅惘,又何尝不是张弓者此印内在含意的另一种注解?张弓者的确是一位情感丰富的印人,也是一位有着极强的变通能力的印人。此印三个“辈子”繁复雷同,极难处理,但在他的刀下,这种矛盾却迎刃而解了。此三“辈子”的巧妙安置,既避免了点画的零碎感,又打破了印面的呆板,同时三“辈子”又形成了一个印中之印,又在不经意中有一种往里一收的感觉,大大强化了构图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可谓精妙至极!
) K" o( B6 V$ O, A4 u' p& l
  d! F" X6 i% v5 x/ B3 t) w0 M4 V他的另一方朱文无边印“泪如雨”又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新的艺术氛围,或大雨滂沱,或涕泗横流,都是印面给人的直观感受。在此印当中,张弓者紧抓“雨”字进行创造发挥,又将“泪”字的三点水施以同样处理,两者交汇,真有一种“飞湍瀑汉争喧嚣”的壮观之势。“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此虽为作文赋诗之道,但以刀刻石若无激情,便兴味索然了无生趣矣。
' s4 T/ l8 B. n7 m% ^9 d6 I, c; E/ L+ N+ h5 Y3 b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者记”朱文多字印,是张弓者的又一结构,此印每字独占一格,篆法简炼古拙,章法虚实相生,刀法自然随意,颇有汉代画像的质感和生拙一路墓志碑刻的峻峭苍浑之韵,极富金石气。这种古拙浑穆的意象与贴近生活的文字内容有机融合,并没有那种审美感觉上的格格不入的生硬与牵强,反而如“思接千载,神游万里”般的跨越时空,寻觅千古知音以畅叙幽情的洒脱。
( z* D" ~. s& A, b  O5 ~9 }/ u3 x# {6 w; X) H( k
张弓者的仿汉印亦颇佳,平中见奇,拙中见巧,兴味幽长,如“方圆化蝶堂”、“欣欣居主人欣欣然”、“汉宫秋月”“梦萦辰州”等。其白文印制如“皇遵令印”,章法平稳,字法多变,刀法淳厚敦实,甚得汉印精髓。# R7 Y/ b. A- C& |& H: j

$ T& J- Y5 l- ?) ?0 O! ?张弓者刀下的肖形印亦不同凡俗,意象生动,古朴自然,意在汉画像石、画像砖之间,化大为小,化他为我,静穆中不失飞动。5 [- ^  u0 Q9 h9 s1 v# W& h1 v( N
% l3 |3 i! h% O2 i- {
张弓者走了一条以情驭法的非常之路,当浓烈的情感能够时时在理性的约束下奔腾时,他的未来将会更加美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9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篆刻二十人系列评论之二十  许雄志
8 C3 k7 M3 i( s9 K& m5 V0 V4 G; {% E1 m& j

2 s- X. Y/ D# R" C3 L
1 _9 p+ X) m4 J$ v" D傅德锋! @. u, [! q2 O1 B/ K: N
7 ~' J* c2 }$ d9 p

2 C) g6 Y% f' f# E
4 `. b% |$ J! M) M) M+ Y1 P平心而论,在当代中青年印人当中,河南许雄志的篆刻一直以一种浓浓的古意和现实的情感深深地打动着我。中原印坛一直以来在李刚田先生的培养和带动下,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青年作者,而许雄志无疑是其中极为突出的一位,许雄志印作既有古玺的奇诡古拙,又具有汉印的雄浑大气,既有明清人的清丽,又有时人的灵巧,极堪把玩。
8 ]# g$ t- X' @4 U8 G4 k/ g4 n  t$ W4 N$ F
李刚田先生在谈到许雄志的篆刻创作时,曾这样讲道:“如果把秦汉印作为艺术之源,把明清以及近人作为流,或者把前者喻为根,后者指为标的话,雄志是经过几度由流溯源,再由源及流,由标寻根,再由根达标的反复。”刚田先生的这段话道出了许雄志篆刻研究的根本历程。许雄志这种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的追本溯源,几经离合的上下求索,使他的创作获得了很沉实厚重的底气。
' \' S, M2 Y) ~6 J) ^. S
- I/ L- y+ V  N! Q' f许雄志的印作从整体效果上来看,很富有画意和诗意,线条的排叠穿插尤具匠心,每方印当中的长经条都显得非常开张大气,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在拙辣生涩中透着劲峭与爽利,看上去很快意。  B: O. w4 |& s5 C" q; G
/ n9 b9 m  Z0 a6 ?; Z
许雄志的篆刻在入印文字的选用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路数。他出秦入汉、上溯三代,旁参明清及近代,打下了较深厚的古文字学基础。举凡《散氏盘》、《鄂君启节》、楚简、盟书及镜泉布铭文、秦权量诏版当中的文字,他都能灵活变通地加以采用,在总体上给人一种和谐统一之感。
" r5 G0 a# A4 C3 k
) v( j, i  u$ Z+ }! b3 c许雄志篆刻的字法,从气息上观之,似很统一,但其中又蕴含着一些细微的变化,一印在手,他能根据具体字形来确定章法,亦能因章法改造文字,将足以构成篆刻之美的各种因素诸如排叠、错落、方圆、虚实、奇正等等巧妙地加以整合配置,最大限度地为他所追求的审美效果服务。许雄志的刀法以齐白石的冲DAO为主,线条排叠,劲健爽利,尤见韵致。在他的印作当中还可以看出受吴昌硕、来楚生影响较大,线条圆活,巧寓画意,亦诗境般的节奏和韵律。令人把玩久之而不忍释卷。
7 e, {3 _9 V' T7 q& V. X! a7 h% b* T2 q
白文印“爱已之钩”,结字高古,疏密搭配,松紧适宜,章法亦颇具匠心,“爱”字上紧下松,上部三横,团聚一气,密不透风,为打破板滞雷同,以并笔粘连手法加以处LI,左旁一竖,一冲到底,顶天立地,气势贯通,修长挺劲的线条与上部三横的迟涩漫洇形成鲜明对比,下部偏旁施以短画和斜笔处理,形成动势,富有变化,将“已”字置放于“爱”字下方的大块留红处,使得两字有若一字,浑然一体。“之”字四周大块留红与“已”字“钩”字之下留红遥相呼应,颇耐寻味。用刀苍劲老辣,金石气强烈,整饬的印边与印文当中挺直的长线强化了全印的骨力,阳刚之气十足。
8 n. Q9 R, F% ?& Z% T! ]: C) I9 `/ z3 D7 b; f
朱文印“大明SHU记”是许雄志的又一力作。此印仿古玺形制,字形高古,开张大气,线条跌宕有致,气势舒展。“书”字借边,“明”字与边框粘连,力避竖画平行呆板之弊,左旁两字紧靠其左,右旁两字紧靠其右,中间留出大PIAN空白,似城市的宽阔马路,两侧高楼林立,中间一马平川,足可往来驰骋。但为纠左右松散之失,将“大”字左旁两个斜笔与“明”字的末笔尽量向左伸展,得气势延伸之势,左右遂能团练一气。“书”字之方整与“明”字之圆转,对比强烈,亦庄亦谐。用刀冲切并施,线条刚柔相济,劲健而不乏厚ZHONG之气。
" o% S# S$ u6 P6 {: ?8 V' D7 }9 w! e) J" H1 Z  A
其余如“西斌之玺”、“怀啬私印”、“司马相如”等,气息与格调与上述两印颇相仿佛,但在具体细节上又各有变化,从中反映出作者极好的创作功底。这些印将传统古玺的神韵和作者特有的审美理想相互结合,营造出了一种既熟悉而又新鲜的视觉效果,见刀见BI,意味悠长,给人以无尽遐想。相对于他的印面,许雄志的边款似有些不尽人意,刻画单薄,气息靡弱,与印风颇不相合。作为一位具有较深功力与鲜明个性的印人,这不能不说是许雄志篆刻的一个缺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