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420|回复: 1

中国青年取代“4050”他们的父母成了失业主体;结果全家下岗失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3-12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上海某高校法学院今年大学毕业的小王,从年初起就辗转于上海各个职场,但屡试屡败。最后,他把眼光投向广东东莞一家银行。临别之际,他对记者慨叹:“上海那么大,就业竞争压力更大,难啊!”  
  一组最新数据表明,“2030”(20岁-30岁)人群已经取代“4050”他们的父母(40岁-50岁)他们年过半百,大多数体弱多病,却被无情一脚踢向社会,最后的可谓一次性经济补偿的金额,还不足,现在在岗同年龄公务员一年的薪水,就这杯水之薪,还要自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不要说我们还要养老养小,就是自己糊口都无法做到,还有30年将如何生存。如仍无视这种现象的存在并不能有效的解决,由此而引发的各种潜在危机必将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是不难想象的。到那时又是(谁之过)?难道非要到我们身临绝境、逼上梁山,不可收拾再亡羊补牢吗?成为上海的“失业”主  
要群体。其中,高学历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而事实上,上海市用人单位明确要求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信息,每天就达1万条以上。  
  探究上海职场的这一怪现状,发现深藏其中的“三重门”现象耐人寻味。一是虚荣的门面。在上海一些本科毕业生中有一个“攻守同盟”:非要3000元以上的月薪才肯签约,有的要求达到8000元。大学毕业生对“薪情”期望与企业预想的差别很大,所以迟迟找不到婆家。二是过高的门槛。如今的职场,普遍要求求职者具有一定 往往是2年-3年)的相关工作经验,使得至少有35%的应届毕业生因为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找到工作。三是过窄的门路。一些高校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难以“对接”,如“XX液态机床控制”专业,社会每年的新增岗位只有寥寥几个甚至完全没有,这些专业的学生不得不失业。【转载】  
发表于 2005-3-13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青年取代“4050”他们的父母成了失业主体;结果全家下岗失业

适者生存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