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315|回复: 23

当代书坛流行 “伪二王”?《中国书画》杂志面向广大网友征稿(7月15日截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0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1-6-20 15:23 编辑 - [* [  d+ r% q  K- \

当代书坛流行 “伪二王”?

《中国书画》杂志面向广大网友征稿

编 者 按

————————————————————


) ]' u3 k; M! F. Y. q8 B! b' I6 S“二王”书风,无疑是书法史永恒的话题。5 m, Y/ s* N' z
自魏晋后,每一时代的书法创作、每一时代的每一位书法家都无法磨灭其与“二王”书风的关系,继承者有之、反叛者亦有之。继承者如唐代、宋代,如米芾、赵孟頫;反叛者如明代、清代,如徐渭、如傅山。古代如此,当代亦不例外。" Q: S+ d0 H' {
那么,在当下文化语境中、在当下书法创作现状面前中,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解答这些问题:6 z5 ]) D, d3 ?$ L% u
当下有为数不少的书法家回归对“二王”书法的学习和继承、在当下书法展览中追溯“二王”一路书风的作品占有很大比重,我们应该怎解释这一创作现象?我们在学习、继承“二王”书风过程中取得了那些成就、出现了那些偏差和误读?有论者道,当代书坛流行性的“二王书风”不过是“伪二王”,您怎样看待这一观点……
4 Y$ a) c1 g+ y+ r& F3 M相信,关注这些问题、思考这些问题也是当下每一位书法人的义务和责任!

0 g1 Y" M0 W: A3 H9 t- b
. z2 `/ ~) O  S4 a* V( A$ n
, ~- t2 ~  j% m2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该贴已经同步到 网站编辑的微博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1-6-20 21:05 编辑 / H4 ]5 z+ p! g+ V
  l$ L1 _6 D, H& b8 ^
尊敬的各位网友:& `/ W& T# |) |9 l: w
您好!
" Z/ _' e- x+ x, H《中国书画》杂志是由经济日报社主管主办的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融学术性、知识性、鉴赏性、收藏性和可读性为一体。杂志设有“论坛”栏目,主要致力于对当下书画篆刻界备受关注的话题展开讨论,是本刊读者最喜爱的栏目之一。
9 `2 a/ X% G3 o) @2 D- P4 W
+ r( S! {- j" P1 G& L$ U
《中国书画》杂志近期“论坛”栏目拟发“当代书坛流行‘伪二王‘”专题,诚约诸位网友参与讨论!
, {' f5 K! e: G# W7 n% L) ~7 g网友请跟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将文章电子稿发送到编辑部邮箱。
, K7 r9 U8 u5 q
8 H& s$ I; d: c# L
要求:! V/ X. s# n% r- z9 K& }
跟帖或文章1000字以内。
! g! A7 _9 ~; b3 @. \) A文章为作者原创,且未发表。
: Q' h# L, x! H3 Y5 \4 y欢迎针对论坛话题展开各个角度的讨论。
. |! e) l) l- k+ H* H! ?欢迎有真知灼见的文章。
4 ?! u# O  K5 c
2 z- ^, w* \% i8 I) q! C0 e
2.选择部分网友回帖刊登于《中国书画》杂志第7期“论坛”;请提供真实姓名、确切联系方式,包括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以便和您联系并寄奉样书。
* ]5 ^! Q, l2 j8 O+ C2 k
' s" s8 Y. R, P/ i0 }8 l$ G3.截稿时间:7月15日。
8 Q5 G% D( b- C. F: t* r
4 L. ?/ T  c2 c0 Z; C
《中国书画》杂志
' |1 j8 Y1 B5 Q9 z2011年6月15日

( R9 s9 Z% E9 ]! ^- w3 V1 W9 N
1 e, u: m8 F# W$ C  b4 ?——————————————————————————————
) _& @; z1 I$ R+ i5 B
) y. H7 c' Y; x6 Q; x! J联系电话:010-63560706  15801117159. F5 c$ {! m+ y3 ^* w
联系人:韩少玄
3 L# n+ g3 h9 C& m3 c* {
E - mail:
huangluzhuren@163. com+ s2 ]5 \; P2 f% R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亮甲店130号恩济大厦B座4层中国书画杂志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20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1-6-20 15:23 编辑
4 s, M& e# U0 L0 }( D

感 谢 信

——————————————————————

6 P6 j, [2 `" y# O1 g% ~6 J

3 D9 z/ k5 Q( p  P2 Y! |4 G尊敬的各位网友:
! w* p- \2 m- N% i6 k您好!
  ~7 I! q& p! U5 \% ^“当代书法缺少什么”约稿函在各网站发布后,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大力支持,短短的时间内,网友不仅通过回帖的方式回帖发表见解,同时也有很多热心的网友撰文投至杂志邮箱,在此谨向广大网友表示感谢!

) @, L: R- A: m0 V8 w( Z' H  l' K3 D9 f8 L4 ]6 Y5 J2 V
网友跟帖内容、投稿文章编辑整理后择优刊登于《中国书画》杂志第七期“论坛”栏目,稿件一经采用,即奉样刊!( F& l! t) ?' m
4 V9 K1 l5 [0 F/ A- z
《中国书画》杂志近期“论坛” 栏目拟发“当代书坛流行‘伪二王’?”专题继续面向网友征稿,敬请关注、敬请支持!

- K* Y6 e$ |: z8 A2 \
《中国书画》杂志编辑部- n( _: G3 \# t& t% O' I
2011 年6 月15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0 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书坛流行‘伪二王’?”
+ {" d+ U2 ?4 r) p& Q======================先分析分析什么是“当代书坛流行滴‘伪二王’?”它是怎么流行滴?它滴流行方式渠道滴形式是什么?4 `2 e  }/ c5 ?  ~8 ?' A
======================嘿,在专业滴批判和公开滴竞技交流中它自然回偃旗息鼓;  u: \' `* j9 H2 t' @6 L
======================还是缺少发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1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本汉 于 2011-7-23 19:32 编辑
. `8 f+ s% ~3 ^: B% R, X! Y/ W) p7 O( n- f1 q9 {0 C
    我认为学习二王书风的精髓是学习他们的创新精神,记得名人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书法也一样,此话一点不为过。从王羲之完成行、草、真书独立机制,到王献之其超迈脱俗的字体得到大众的认可,贯穿于他们书法实践中,都是一种创新的理念在起作用。
# a- ?+ K6 o$ \4 v  G     二王从前人经典中吸取营养,独创面貌成为经典,这是学习书法最为难能可贵的,我们学习二王书风就是要敢于创新。当代书法创作呈现多元的局面,更要求我们有准确的艺术观和明亮的辨识能力。一方面要继承传统,立足于传统经典;另一方面也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即努力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而不是泥古不化,要有自己的面目。
6 r- V9 i7 ^# X1 K- w2 j8 s6 c5 D) q    我认为当代“二王”流行书风,不是“伪二王”,而是吸收“二王”的某些有机成分,结合个人对“二王”的独特理解的创新书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1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学书二十余年,曽沉醉汉、魏,追慕宋、唐,浸淫明、清。现在皈依二王,不是跟风,是不由自主的皈依。
9 f" w" x/ y9 M- G; O刚开始学习书法时,自己还不到二十岁,那时对魏碑痴迷不已,它的雄强、恣肆,与那颗年轻躁动的心是极其贴合的。后来学明清,那真是跟风,王铎一学就是十多年,但总觉得太粗糙。这是已经年过三十,心渐渐沉静,想找适合自己的路子,于是变观历代,都试了一试,最终觉得尽善尽美,还是二王。% o0 D9 |1 v; H  r# C% `
二王在用笔技术水准上是中国书法的高峰,在二王前笔法还不完备,不自觉、不系统。二王之后的用笔是在二王的基础之上强化或弱化其中的某一些部分。
9 N+ i9 J) M# `/ I作为我们这个时代对书法的探索,有相当一部分人最终皈依在二王,是极其自然的。历史已经证明二王是唐、宋、元、明、清书法的渊源。当代书法要达到足以抗衡唐宋元明清的高度,必须从二王发展。
) u8 M1 W; _2 g1 R当然,只有真正的二王才是我们时代发展的源泉。写个手札,搞点小品,不是二王的精髓。二王的精髓是笔法,是精神气质,是对艺术的执着,敬畏,是人的高境界通过书法这种形式的反映,与名利无关。: S7 b. I$ d' g* A1 Y5 J! c  f6 |
当代对二王的继承还是表面的。但方向是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1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存在“伪二王”书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个“伪命题”8 z1 e1 g$ v* d; C/ A
既然学习二王,多多少少都能粘点边
6 X# Q1 x- w) O* N就是能学到多少的问题# s4 n7 s- B) u1 ^
即使发轫于二王的唐宋明清的名家也是窥不得全豹的
5 k% b0 K3 Y4 C难道他们也是伪二王?( V* \+ l% g* V, r+ O
- @2 @. E* V9 g) K5 s( B& U. h7 {
我觉得这个命题
3 H8 Q- i* j4 D6 |除了妒忌二王书风的风风火火外
. k+ B  Q* }' n没有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1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王的书风重新兴盛,一是前一段时间大量非二王书风盛行,现在正好处于一种审美疲劳的阶段,寻找新的视觉刺激点以契合大众的审美需求。二王书风作为一种被冷落已久但又生命力顽强的书风,其重新被重视是有其历史必然性,也迎合了这种需求。二是二王书风的特点是冲和、雅致、闲逸。经历社会转型的时期的较长一段时间的浮燥,人们的心理逐渐回归平淡、平静,追求和谐。二王书风正好能与广大书法爱好者产生共鸣。三是回归二王书风符合对书法认识的自然规律,也符合书法的发展道路。平正——险绝——平正,如此往复不息,二王书风正是大家不断追求险绝后的复归平正的具体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22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人搞书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伪传统”。艺术家徐冰早就提出了这个问题。了解徐冰的作品《天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