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6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6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西泠印社中人”系列展(韩天衡、李刚田、黄惇等)——精彩回帖赠384元系列丛书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泠印社中人”系列展--

朱培尔

朱培尔内文6-75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11-5-30 18:39 编辑

--“西泠印社中人”系列展--

当年王丹刚刚在书法篆刻界崭露头角的时候,引人注目的,肯定首先是他的篆刻;而现在,人们再次谈起王丹的时候,谈论的话题很可能已经不再是他的篆刻了,或者至少不再单纯是关注他的篆刻创作,很可能他的“虎溪窑”、他的烧制的陶印、他手做的印纽,更能引发谈论者的兴味。事实也的确如此,在我想起王丹的时候,首先也不是他的某一方印章。
有一位篆刻家与我谈起王丹的时候说,现在,王丹除了印纽越做越漂亮,他的篆刻创作已经凝固很多年了——风格是原有的、形式是原有的,一切都没有变。我承认,他的话有道理。要知道,如果没有了求新求变的欲望和能力,对于艺术创作,会是多可怕、多危险的一件事情。
说实话,我为王丹担心过、也惋惜过。
不过,在我准备动手写写王丹的时候,我不再担心。
这是有原因的。
其实,直到现在为之,我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王丹这些年所作的事情,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提供了究竟如何珍贵、如何不一样也不可缺的个案。我并不是有意为王丹开脱。我只是让自己想明白了,王丹,做了一些可能比篆刻创作更重要的事情。
这里,我只做稍稍的提示。
余秋雨写过一篇让我感动了很长时间的文章,文章的标题记不得了,也懒得再去查,不过我还记得那篇文章跟琉璃有关、那篇文章的主人公是曾经是家喻户晓著名影视演员杨惠珊——得承认,我却是在看过余秋雨文章之后才知道她的。文章中说,在影视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杨惠珊突然有了一个“华丽的转身”(张爱玲语),离开影视界,创办了自己的琉璃工作室,一心专注于烧制琉璃、并致力于尝试已经失传的传统琉璃烧制手法,据说她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余秋雨说,在烧制琉璃的过程中,慢慢的,杨惠珊也把自己的生命带入进了晶莹、透彻的境界中。而让我感动的,是杨惠珊烧制琉璃、等待开窑的那一份虔诚,在设计、制作、烧制、等待的过程里,在她与琉璃的对话中,她与她的琉璃同呼同吸,我知道那是信仰。我仰视信仰。
稍稍引申一下就可以想到,王丹的转身,同样有着杨惠珊式的“华丽”。只是很遗憾,我没有余秋雨那样善于抒情,所以也就很难淋漓尽致的写出王丹的“华丽”。
转身之后王丹,不再务实,转而务虚。
我们经常用到诸如文化、艺术这样宏大的的词语,也写作了大篇幅的著述、也制作了很多高尚的理论,但是,真正的文化、真正的艺术,不在那里。写进书里的,永远是干瘪无生命的文化或者艺术。我相信,真正的艺术,就在王丹捏制泥坯的过程中、就在王丹注视窑火的等待中,在可触可视的过程中,文化、艺术是真实可信的。再者,我们中国文化有一个极其偏颇的观念,以为文字记载中的观念思想远比手工制作的器物神圣。其实不然,文化有的时候很具体,先民的智慧、传统的精要并不在那些记载中而就在那些形而下的器物中,想要得到它们,唯一的切实可行的办法只能是复制它们。复制成功了,就得到了。否则,再华美的语言都是虚伪的。禅家不相信语言文字,我认为有道理。中国文化的弊端,很可能与它过于迷信文字不无干系。于是我想,王丹的转身,绝不会是对自己艺术的不负责任,他只不过是想用更原始、更本源的方式诠释篆刻,诠释艺术、诠释文化。有艺术家宣称,他的艺术就是他的生活,其实我很清楚,他的艺术同他的生活根本就是两码事。类似的所谓艺术家可能会指责王丹,但估计王丹不会同他们辩论,与其那样,还不如安安静静的烧一窑陶坯。
史铁生走了,也留给下了一卷厚厚的《务虚笔记》。或许史铁生早就意识到了,国人之于务实的热情远远高于务虚的劲头,并且他也应该是意识到了忽视务虚将意味着什么,否则他干嘛费劲巴拉的去写作那样一本奇奇怪怪的书。
因为《务虚笔记》,所以我敬重史铁生。
因着同样的原由,我也敬重王丹。

——韩少玄

王丹fm.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泠印社中人”系列展--

王 丹

王丹内文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泠印社中人”系列展--

王 丹

王丹内文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泠印社中人”系列展--

王 丹

王丹内文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泠印社中人”系列展--

王 丹

王丹内文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泠印社中人”系列展--

王 丹

王丹内文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泠印社中人”系列展--

王 丹

王丹内文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泠印社中人”系列展--

王 丹

王丹内文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30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泠印社中人”系列展--

王 丹

王丹内文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