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416|回复: 1

【国画鉴赏之一】匠心独运,别出心裁 ——张大千《米颠拜石图》赏析(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9-28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img]

匠心独运,别出心裁                                    
张大千《米颠拜石图》赏析
                                                            
http://www.cb-h.com .●叶康宁 ...中国商报网站
      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所为谲异”,时人谓之为“米癫”。“米癫”嗜石成癖,据《宋史·米芾传》记载:宋徽宗大观年间(1104年7月至1106年5月)米芾知无为军,“无为州治有巨石,状奇丑,芾见大喜曰:‘此足以当吾拜’,具衣冠拜之,呼之为兄。”这就是著名的“米芾拜石”的典故。后世画家根据这个故事绘制了许多佳作,较有名的有明代画家吴伟的《人物图卷·米颠拜石》(今藏上海博物馆),清代画家任熊的《拜石图》(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国画大师张大千以山水名世,兼精人物花鸟。他的这幅《米颠拜石图》也是这一题材绘画中可圈可点的一幅佳作。
    张大千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曾亲赴甘肃敦煌临摹六朝隋唐壁画,因此他的人物画受敦煌壁画的影响很大,多是先用类似于高古游丝描的细线勾出外形轮廓,然后随类赋彩,显得精工富丽。这幅《米颠拜石图》却与他的大多人物画作品不类,用笔极为洗练,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具衣冠”拜石的米芾形象,轮廓线较粗且富于变化,和史书上所说的吴道子的“莼菜条”(即后世所谓的兰叶描)很类似。画中的巨石先用大号毛笔蘸较淡的墨皴刷,然后仍用大笔蘸较浓的墨刷出轮廓,很好地突出了巨石“状奇丑”的特征。石后画几竿竹子,竹子故意画得很是细秀,以反衬出“石兄”的“巨”和“奇丑”,可谓匠心独运,别出心裁。
    画中题款用印也很讲究。在画的右上方有十字题款:“捷民仁兄属画,大千居士”,书法秀劲。张大千书法学曾熙和李瑞清,能融二者之长,并自出机杼。共钤印四方:张爰、大千所作、大风堂、两到黄山绝顶人。因巨石画在右边,为避免整幅画给人左轻右重的感觉,“大风堂”钤在右下角偏上,而“两到黄山绝顶人”钤在左下角偏下。

发表于 2005-9-29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