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789|回复: 0

走进艺术与科学创造的深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8-9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走进艺术与科学创造的深境
--关于表现物质科学的《物之道》和
表现生命科学的《生之欲》两件雕塑作品创作之思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教授说:"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著名艺术家吴冠中教授说:"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
  他们两位先生身居我们通常所说的两个创造领域,但他们的论断的哲学语意都指向了人类生存和存在的终极境界--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使人诗意地居住。我们从人类文明进程中科学与艺术成果映射的深层人文景观和精神,可窥视到人类生存和存在的诗意境域。
  我们能够理解艺术与科学殊途同归,不可分离的思想内涵,但是我们怎样才能将他们的思想融汇贯通在艺术与科学的创造实践活动中,通过文化形态和视觉艺术形式正是他们的经典性论断呢?我们怎样才能在新世纪科学与艺术的时代开启人类智慧的源泉,创建人类生存和存在的新的诗意境界和新的人文景观呢?
  以两位先生的论断的基本思想为宗旨,于2001年6月在北京举行的首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正是为了以创造的实践和理论的探索来回答上述问题。
  十分幸运的是,在大家纷纷准备创作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参展作品之际,我与张烈老师先后接到李政道先生关于表现物质的雕塑创意和吴冠中先生表现生命的雕塑创意。通过两件雕塑作品的创作实践,使我们对他们的经典性论断不仅有了深刻的体会,而且对他们诗意的睿智和浪漫的情怀产生了由衷的敬仰。他们对事物本质的洞察之精微,对艺术形态和形式的内涵的敏锐,他们深入见出、富有诗意地向我们表达的创意,使我们走进艺术与科学创造的深境,受益匪浅。
                 一
  这两件雕塑艺术作品,一件是李政道先生创意,表现物质结构微观世界的雕塑--《物之道》;另一件是吴冠中先生创意,表现生命结构微观世界的雕塑--《生之欲》。这两件雕塑艺术作品反映了科学领域的两个世界,一个是正负电子对撞机粒子对撞揭示的物质存在的情景,另一个是蛋白基因结构揭示的生命存在的途径,这两个领域是我们人类迄今为止探索宇宙奥秘的最高境界。人类通过指挥的积淀和已经掌握的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探索和揭示宇宙之理和人类生存的诗意境界。
  李政道先生提出的物质雕塑创意,体现了他在高等物理学研究深境中所具有的睿智及诗意的浪漫情怀,以及他对物质存在的哲学境界的体悟。李政道先生为了使我们能够进入创作深境,准确地表现这一雕塑的创意,特意向我深入浅出、致精致微地介绍了这一领域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形态以及现代高等物理学研究在揭示人类物质微观和宏观世界奥秘过程中所具有的哲学内涵;同时他启发我参考著名画家吴作人先生根据他的创意命题的理解,以中国传统太极图为基本结构境界的绘画作品,并用现代雕塑艺术形式的诗意语言和形态表现科学所揭示的存在真理和最高境界。
  吴冠中先生的生命雕塑--《生之欲》的创意,来源于他身后的人文修养和对美的事物本质进行抽象概括的敏锐直觉,特别是他充沛的情感所体现出的***。他在观看清华大学生物系饶子和教授演示的蛋白基因结构时,发现了生命微观世界中蕴藏着的美的形式,并看到科学的微观世界的自然状态中所包含的艺术形态和诗意境界,他的艺术创作欲望被激励--生命雕塑的创意诞生了。为了使这已创意在我们深入创作中达到理想的境界,他强调既要体现蛋白基因结构形态和形式的本质,充分表现出生命基因的勃勃生机,并要以浪漫的诗意语言色彩来表现和提升他的美学境界。我理解这是艺术的最基本规律,既要尊重它的原型美,又要超越现实的存在,创造出富有生命的艺术美。
  怎样才能准确表达两位先生的创意呢?面对两位先生原本就高山仰止之感,在面对两个陌生领域的雕塑创意怎敢贸然行事呢?但是两位先生提出的富有诗意的创意和创意中蕴含的人的生存和存在的终极境界的诱人魅力,又使我知难而进,***涌动,不由自主地进入了创作状态。
  在我沉思于物质雕塑的创作初期,恰巧首届《艺术与科学国家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筹备工作组按李政道先生之嘱,由中国科学院高等物理研究中心秘书长柳怀组先生协调,要部分筹备组工作人员前往上海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天文研究所、硅酸盐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介绍《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和学术研讨会》筹本诶荣,并深入了解科学研究的情景。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又有幸随行。
  这次观摩使我们这些过去从不与科学技术打交道的人,对这一陌生领域形成的狭隘观念豁然敞开。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展示出另一个艺术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存在在我们生存和存在的自身,它存在的诗意状态和境界决定着我们生存和存在的境界。艺术与科学的创造使我们人类生存和存在的诗意方式。因此我们人类诗意地存在着,并不写的追求着诗意境界。此外在李政道先生的关照下,中国科学眼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高能物理专家陈和先生又特意安排我到正负电子对撞机现场进一步深入熟悉和了解关于物质雕塑创意的相关科技知识,并又给我提供了相关的丰富资料。接着我又收到清华大学饶子和教授的蛋白基因结构的动画素材。
  无论是李政道先生向我介绍的物质世界的结构和科学观念,还是深入科学领域的观摩和体验,直觉告诉我,一切科学揭示的存在和生存的最高境域都是诗意的存在。在诗意存在的境域中,一切存在的高级状态又都具有艺术的特征。科学家作为创作者也具有艺术家的诗意气质,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表现宇宙真实存在的艺术家,而艺术家则是表现宇宙真实存在的科学家,因为他们按照美的科学规律探索和创造着世界,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存在状态是一种高级行为方式。作为存在者的存在显现,这种高级行为方式本身就构成了宇宙万物?quot;神性"和诗意的艺术特性。因此,科学家和艺术家作为揭示宇宙和情感奥秘的探索者和创造者,前者的最高境界是以人性之浪漫情怀拥抱宇宙之道,后者的最高境界是以按宇宙之道表达人性的浪漫情怀,他们追寻的终极目标都指向了真、善、美的最高境域。这个境域就是存在者存在的境界。
我们从科学研究的深境所揭示的存在的诗意状态中感到,我们通过所说的抽象概念在科学的微观和宏观世界里并不抽象,它是存在状态和形式的真实存在。宇宙存在的状态和形式就是诗意存在的现实,从宏观世界的天体结构至大无极到微观世界的细胞、基因、粒子、夸克等形态结构的至小无内,都无穷无尽的存在者抽象的现实。这是宇宙间万物存在的真实。我们表现这个世界,似乎是抽象,其实是写实,抽象形式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结构中,它是生命存在的共象,他们存在的状态和共象构成了具象的世界。现实世界不仅是具象的,而且又是抽象的。抽象形态和形式体现的诗意,正是科学的内在本质。天地万物?"道"的再现形式和形态,天地万物的具象形态和形式又是"道"的抽象存在的真实。因此,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所以我非常在同"美的是科学的,科学的也必然是美的",或者说美体现了自然之道,自然之道必然是美的论断。然而,艺术与科学创造的进步所提升的每一个境界都又无法脱离人类文明进程中情感和智慧的积淀。
  这些体悟和思考使我们将创作思维推向物质和生命的哲学终极境域,同时又将它们推向艺术审美的终极境界。由此,传统艺术精神和现代审美的取向相互交融,中国传统哲学的物质和生命观便清晰地呈现出来。当我们彻底抛弃理性的杂念,进入直觉的情感激荡时,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诗意语言形式便渐渐显露。当我们再从直觉的***返回科学的理性沉思时,物质与生命两个雕塑的艺术语言便开始升华,情感表达科学理念的形式进入诗的纯粹语境,这时,我们忽然看到一个生机盎然的新生命和新境界。
                  二
  李政道先生说:"世界是由带电的粒子构成的。通过他们的相互作用,形成原子、分子、气体、固体、地球和星球。这种负电荷与正电荷的对偶结构,或称"阴"和"阳",可以太极图恰当地表现出来。
  在物质雕塑语言的表现形式上,我们将科学研究探索的物质结构的最高境界放进中国传统哲学物质和生命构成的宇宙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太极生阴阳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虚实相生,有无相生的理念,根据中国传统哲学表达宇宙观的太极图的基本构成形式导出 富有哲学语境的艺术形式结构和语言,并超越传统哲学的理念,吸取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以人性浪漫情怀表现宇宙之道的形式,突破传统太极图形结构观念溶进现代雕塑艺术表现的纯粹性。通过艺术语言的纯粹性和形式,使物质雕塑要表达的科学内涵的最高审美境界和哲学境界得以形象再现。
  在雕塑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上,我们通过研究远古时代彩陶艺术的语言形式和抽象事物、表现事物内涵的方式,运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点、线、面运动变化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力,以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典型形式--线的单纯、简洁,绵延不断的性质和螺旋线生生不息的运动视觉效果来表达正负电子对撞机核心普仪螺线管线圈的科学技术特征。即用一根不断延伸的线在同一圆心做涡线旋转运动,使一根线的两头生为两个极点,向外延伸,向内回归作为基本语言。螺旋线具有生生不息,无限延伸的性质,它可以圆心的极点为中心,作点和线的发射。线的无限延伸构成体积和空间的无限变化。
  我们将变化节奏丰富的一根螺旋线以哲学的理念反复生成,推至中国数理概念中最大极数的九根螺旋线。九根螺旋线排列组合成旋转运动,虚实相生,空灵通透的体面和空间。向内回归的九根线的端点回归极心,意味着指向太极,向外伸延发散的九根线的端点伸向无极,并将向外延伸的九个端点用象征大千世界变化万千的九彩: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作为情感的细节处理。我们将这一基本形式的结构形态作为概念,使其由一个形态生为两个形态,将这两个形态按照太极图的构成概念,一上、一下、一前、一后,螺旋极心一凸一凹,并把螺旋极心向外凸出,在上方的一组形态作为阳性象征,把向内凹进的,在下方的一组形态作为阴性象征。为了强化阴阳互补,相辅相成的互生关系,并在材料的选择上以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金色材料象征阳,银色的材料象征阴。由此,点、线、面运动变化的单纯预言构成了丰富的空间形态,正与反、上与下、阴与阳、虚与实、内与外、有与无互补,组合成一个空灵通透、相反相成的有机旋转运动的视觉整体。
  在李政道先生和吴冠中先生及其它专家充分肯定通过此方案后,中国可学院院长、科学家路甬祥院士,提出更进一步纯化语言的建议,他认为正负电子、粒子是同一物质,所谓阳性的物质--正物质是指发光的,阴性物质--负物质是指不发光的,因此,用同一种材料,将表示正极阳性的一组形态的材料用发光的表示,象征负极阴性的形态用不发光的材料表示。这一意见,无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都认为能够使雕塑语言的纯粹性进一步精华,能进一步提升作品德育境。因此,我们将材料改为同一种材料,象征阳性的镀铬发光,象征阴性的处理成亚光,并将雕塑基座定为金字塔的形式,意味坐落在金字塔之顶端的雕塑所表达的科学最高境界,来自于人类知识和智慧的积累。为了体现物质的运动变化及雕塑的丰富视觉形式,我们将雕塑设定为每36分50秒旋转一圈,象征物质运动的时空观念。
  至此雕塑形态和空间形式虚实相生,动静相宜,旋转运动的节奏意味着向内回?quot;至小至内",向外延伸"至大无极"。特别是简洁、纯粹的线的运动空间变化中的丰富语言构成的点、线、面三维空间,和雕塑材料的现代特性及工艺加工的技术手段,既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太极图形,又包含着传统哲学的丰富精神内涵,准确表达了科学揭示物质世界奥秘的最高境界和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丰富科学内涵,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魅力和现代雕塑的审美形式。雕塑已经溢出的审美内涵,表达了艺术的情感形式,揭示事物真理及科学内在结构和本质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情感形式,使科学的内涵与艺术情感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至大无极的宏观世界和至小无内的微观世界的哲学思想和科学理念在我们这个时代得到积淀。雕塑的艺术形式和诗意的境界,传达出我们现代人类生存和存在的终极境界。李政道先生在为这件雕塑题写说明时,以富有诗意的哲言说道:
  道生物,物生道,道为物之行,物为道之成,天地之艺物之道。
李政道先生的诗意阐释,使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艺术精神在这件雕塑作品中生出新花。
                  三
  在物质雕塑创作设计中逐步形成的创作理念指导下,我们又进入生命的微观世界蛋白基因科学的内在结构所蕴含的审美形式的创作构思。但是,怎样从科学家创造和发现的复杂自然形态的诗意结构里抽出艺术的纯粹语言呢?我们看到生活中每一事物的内涵和本质都决定着存在的状态和形式。生命是一种情感的形式,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和延续。她顽强,她无暇,她无涯……她生机盎然,她使世界充满了真,充满了善,充满了美,她使世界的存在诗意化,而艺术的诗意语言正是生命形式的再现和精神的表达。因此,按照吴冠中先生的敏锐直觉所捕捉到的审美形式,我们抓住生命主题的本质和蛋白基因的形态结构特征,按中国哲学对生命认识的境界,把中国艺术形式表达哲学理念的诗意语言形式--寂静之中的激动,激动之中的寂静,飞舞飘逸,"穷元妙于意表,合神变乎天机","精微穿溟滓,飞动摧霹雳","道、舞、空白"的生命境界表现出来。
  中国哲学是以生命自身体悟道的深境,而中国艺术则是以生命的表现形式再现道的节奏。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我们采用中国书法艺术狂草传达生命内在本质和状态的语意。但我们又必须彻底打破雕塑《物之道》对成、平衡、反复排列组合的韵律结构,用线的飞舞、转折、起伏,孔家变化运动节奏的非理性形式,即非对称性、非规范的结构表现生命复杂的结构和人性的丰富情感。因此,这飞舞是生命表现得罪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和理性,它是生命境界的创化。在艺术语言形态上既要有蛋白基因的真实结构,又要超越它的真实结构,也就是说极力避免过于写实而导致"媚俗"或完全不真实而导致的"欺世"之感。因此,生命雕塑的语言形式的表达难度较之物质雕塑语言表现又有另一种创造的难度。但是这种难度极高的线的飞舞运动的空间结构关系,世界给我们的创造提供了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境界的取向,要求达到无为之美,无道之道的深境。
  线的表现力既要有狂草的"舞"之语意,又要突破它的束缚,使其运动变化的节奏中再体现出音乐的旋律美,使生命充满无限生机。这样表现难度极高的语言形式使我们步步进入艺术于科学创造的深境,推开了另一扇审美境域的大门--我们看到一个要表现的新的生命境界。为了加强生命的张力和音乐性的色彩表现,使线的空间变化结构和语言表现更具有浪漫性,吴冠中先生专门为我们提供了以中国民族民间的传统色彩:粉绿、桃红、淡黄、银灰色依次作为主色调的色标,并用红、黑线贯穿这生命之春的明快色彩。为进一步升华雕塑主体形态的内涵,我们在基座的处理上采用了结构性的线条框架,并用通透的玻璃作为基座的界面分割,将玻璃所具有的透明、如水之清澈和易碎的属性,与飞舞运动、盎然生机的生命形式联系在一起,使人产生心理暗示和审美联想:生命源自于水,生命如此春节,又如此脆弱。使人们在艺术形态表现的诗意语境中,即感受到生命的勃勃生机的优美之境,有隐喻了生命具有如此脆弱的悲凄的另一面。声明雕塑诗意语言的纯粹行将当代生命科学探索的深境和艺术探索的情感世界的深境,以视觉形式的浪漫情怀,表达了当代人类生存和存在的终极状态。吴冠中先生看到生命雕塑作品创作设计完成后,以充沛的情感和诗人富有的哲理之思,当即与《物之道》对应,命名为《生之欲》,并以诗的形式对作品的诞生和意境作了说明:
  似舞蹈,狂草;是蛋白基因的这是构造。科学入微观世界揭示生命之始,艺术被激励,创造春之华丽。美孕育于生之欲,生命无涯,美无涯。
                四
  两个雕塑两个科学的领域,两种艺术表现语言和形式,《物之道》与《生之欲》相比 ,前者更倾向理性,似格律诗,后者更情感化,似散文诗。两个作品的创意选择显示了两位大师的创造生活和探索的两个世界的终极境界,但两个作品创意的诗意境界的终极目标,都指向人类生存和存在的境域--真理的诗意化。我们这个时代人类生存和存在的最高境界通过新的艺术形态和诗意直觉语言得到阐释,两位先生关于艺术于科学的论断的经典性得到实证--艺术于科学是不可分离的。
  科学家如果不是以人性的诗意情怀去拥抱宇宙之道学物之道,是难以在她探索的世界有所创新的,也难以看但他人难以看到的诗意世界而突破别人的成就进入存在的诗意神境;艺术家如果没有按照宇宙之道去探索和表达人性浪漫情怀,是很难在他的创作生涯和情感世界有所创新的,他的作品必然是没有生命力的,也难以看到令人激动的诗意世界,并突破前人的意境进入至高至远、新的诗意的深境。
  通过两个雕塑的创作实践和进一步对科学的理解及对艺术创作规律的再认识,我十分理解两位教授提出的关于艺术于科学的论断为什么能够在哲学境界上是同一的。因为他们所追寻的终极目标指向了人类的生存和存在的诗意境域;他么难找宇宙之道去探索、表达人性的浪漫情怀,他们以人性的浪漫情怀去探索和揭示宇宙之道,有成就的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境界和境界的超越与常人的产别正在这里。
  综上所述,以属于科学必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将在新的人类文明的时代创造出新的文化类型,将产生新的艺术形态和新的审美境界;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将士我们进入新的生存和存在的诗意境域。
   
  http://www.cl2000.com/design/hot/wen_020.s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