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213|回复: 1

牧云斋学书笔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3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牧云斋学书笔记

李明

*
撝叔将碑体之凝重化为流婉,是其对书法的极大贡献;其用笔老辣而通达,其用墨淋漓而畅利,其结体奇崛而险仄;盖学撝叔当首要留意笔意的婉通,其次揣摩其颜鲁公之篆籀气,至此方能克服学赵书易入浮滑之弊端。

*
撝叔字有画意,故以篆法相冲;道州书有仙意,故以碑气相调。二者同出颜鲁公之门,然姿态截然云泥矣。道州书如天仙,撝叔字若才子。初学赵重在“按”,按则实,实则有碑意。学何贵在“提”,提则虚,虚则灵,灵则有仙味。赵字用笔侧意十足,故妍妍;何字用笔正态严然,故翩翩。

* “熟与生”苏轼有言:作字要手熟,则神气完实而有余韵,于静坐中自是一乐事。

*
赵氏《寒山帚谈》有言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笔圆而用方,谓之遒;体方而用圆,谓之逸。逸近于媚,遒近于疏。初学书者方笔较多,盖易发力;随心腕控力增强,圆则渐生矣。使圆防弱滑,用方避疏野;时方时圆,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方圆相兼时,书艺又入一佳境矣!

*
熟与生。不识为生,领悟为熟;初学则生,久习则熟;熟与生有二境:初学者由生及熟,字字唯恐不熟,熟中悟法,熟中得法,此法为他法,非己法也,积他法而会他情,此一境也;熟他法达我情,则须融他法为我法,此时应舍熟就生,熟则无味,生方有韵,故应字字有生意,篇篇有生气,此二境也。何以达此境?赵宦光曰不熟则不成字,熟一家则无生气。熟在内不在外,熟在法不在貌。凡玩一帖,须字字经意,比量与我已得未得。若已得者,功在加熟;若未得者,作稀有想,藏之胸中,掩卷记忆。不能记忆,更开卷重玩,必使全记不忘而后已,他时再转便作已得想。

*
清与浊。刘熙载有言“书贵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洁净纯粹不臃不滞谓之清,反之则为浊;欲达清,首先须点画周到,该提则提,该按则按,轻若鸿毛,重似泰山,盘桓若龙,跌宕如石;有此腕下功力,则手畅也,手畅则意无碍,意无碍则心静,心静则气清,气清质实则书灿烂如春韭矣!

* 学力与学识。学力者即学习之能力,同为一师之诸弟子,或聪颖而有心解,或昏昏然无所悟,盖学力所致也。学力虽有差别,但后天可补,先贤所谓“苦学”之范例举不胜举矣。学书是天人互补。“天工是其先世之人工,人工是其后世之天工”。天工人工互启互养也。学识者,学养见识也。见识养人,见识养境;见识高则不用意书亦佳,“不用意亦佳者,胸中无有不佳之物也”,故“识量似天而实人,人可不学乎!”

* 雅与正。书法者,艺也。艺者,达心之术也。古有“言为心声”,今可曰“书为心声”,故心为艺之源,书为心之发,书境即心境耳,心静则书静,心雅则书雅,书雅正境出矣,心虑万重其书必滞秽不纯。雅为书之最高境也。欲使书雅,须心之高洁,“夫求格之高,其道有四:一曰清心地以消俗虑;二曰善读书以明理境;三曰却早誉以几远到;四曰亲风雅以正体裁”。心书俱雅,则堂堂正气自然具备矣!

* 何谓纯?纯者,纯粹单一也。天下万象,但人仅有一心,一心一意可谓纯。

发表于 2011-5-14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冷静、客观地分析!精品来自过硬的本领“精熟”,心游天地外 神入翰墨中。 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