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淡茗

临《麻姑仙坛记》,请指教!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006-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00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007-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9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00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9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罗老师指正!
近来临习麻姑,受陈嘉澍先生临麻姑帖的启示,加入了自己的一些主观 ...
淡茗 发表于 2012-3-28 21:35



    1.仁兄目前应该多做加法,非减法。
    2.颜从二王出,所以当从源头去学二王。
    3.你看大王的“点”和老米的“点”,用笔一样,虽然形不同。再看你写的“点”用笔上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9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5# 西蜀罗岗


    照片 001.jpg 照片 003.jpg 照片 004.jpg 照片 006.jpg 照片 005.jpg
照片.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1.仁兄目前应该多做加法,非减法。
    2.颜从二王出,所以当从源头去学二王。
    3.你看大王 ...
西蜀罗岗 发表于 2012-3-29 23:52



    多谢罗老师详尽指导!
1、加减之法,极富哲理。无论笔法、字法、章法,还是笔划、结构、布局,到一贴、一家、多家,都涉及加减之法。今后当勉力为之!
2、颜书出处。二王为宗,这是不争事实。颜书初学褚遂良,从唐人写经中亦汲取了诸多营养,故当前一段时间兼习楮字,以后有时间还是要逐步上溯二王。
3、关于点法。虽然罗老师图例中为行书,然笔理出自楷书。说起老米,当年南宫对颜楷颇为不齿,斥之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而对鲁公行书却赞赏有加,尤其对争座位帖的篆籀气颇为推崇。篆籀气乃古法,实为天真自然之趣。因此不仅点法,横撇竖折皆存在很大差距,今后多揣摩,尽量求精准。
不知理解对否,还请多提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003-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30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00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30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笔画都要做到有“起笔,行笔,收笔”三个程序,有交待。用笔要复杂,即丰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