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9-3-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4063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书法热”需要降温,书法人需要冷静
4 T7 R: h q. O8 N2 D" S/ `7 ?8 H& g( \( C" j- Q; A0 h
' Q8 g: _0 [! M" Z, c& I8 j2 n# v1 N□傅德锋 , A( P" R# l/ a4 W8 t
3 [9 J, D. n4 O1 u+ q7 ~; V( V# l$ d* G+ c3 J! E, T& r
* U- m* _7 N! L' {$ U7 y最近一段时间的持续高温天气,让我们饱受酷热难耐之苦(该文写作于去年夏天——编者)。一般百姓绝不同于富商巨贾和达官显贵,可以入有空调房,出有空调车。虽是炎炎酷暑,依然可以享受春秋时节的凉爽。万里晴空,烈日当头,工人们依然坚守在闷热的车间和嘈杂的工地上,农民们仍旧在庄稼地里挥汗如雨……近二三十年以来,我们明显感到气候变暖了,整个世界都热起来了。疯狂地开发资源,发展经济,人们生活条件的确有一定的改变,但是过滥的开发和过热的经济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迷惘和困惑,有时甚至是灾难。随着自然生态的被人为破坏和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近年来天灾人祸接连不断:洪灾、水灾、雪灾、地震、矿难、刚建的楼房桥梁倒塌等等。吃喝嫖赌抽无处不在,坑蒙拐骗偷横行无忌,大有越打越多,愈演愈烈之势。很多人道德良知丧失,法制观念淡薄,没有了崇高的信仰,没有了可贵的操守。, H: \( W! @9 N0 s6 a7 y
Y0 [$ H% J3 s. {2 \# b) a- {# J, P: f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国学”逐渐热了起来,儒释道思想再度为人们所重视,人们开始重新对自身进行不同程度的反思。这的确是一个好现象,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 {, i I6 |5 E1 Q! y" i
) d" m+ y+ `0 z% }% Y; M1 R9 s
自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展览文化盛行以来,书法也一天天热起来,各种展赛层出不穷,书协会员成千上万,不同档次的书法集、论文集铺天盖地,不同名目的称号、头衔眼花缭乱,培训雅集此起彼伏,名家大师应接不暇……好一个热闹场面!协会和展览的积极功效有目共睹,不容抹杀,但负面影响也随之愈见明显。书法界官僚气、江湖气、市侩气渐成风气,人们在面对荣誉奖杯和鲜花掌声的同时,也面临了批评非议、质疑责难甚至是声讨和怒骂……书坛逐渐缺少了一种最为可贵的人文关怀。
/ f# `$ \7 j, j" \+ H# F) T& [
% }; ?7 J% j7 e% U/ C0 Z2 T5 _ 老子曰:“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当为万世不变之明训。自然界的日渐升温固然令人可怕,而人们心态的过度发烧也不可视之等闲。市场经济会产生“泡沫”,展览文化也不可避免。书坛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尽管只是个“小圈子”,但从中亦可反映出当下社会的普遍风气。对备战展赛和预备高考热衷、对高学历和会员证的追捧,批量生产的大学生和书协会员,毕业即等于失业的调侃与埋怨和书坛国手入不敷出的窘境与尴尬说明什么?这些问题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 {( E% x) {6 w" e3 G9 c6 x# X4 ?# H
有识之士曾经惊呼:“当代书法缺钙少碘”!其实,当代书法缺乏的不仅仅是传统的笔墨功夫,更缺乏一种终极的生命关怀。从社会的保障基础而言,书法界其实一直处在一个盲区,中小学十年义务教育中书法课程的形同虚设和社会上完全以赚钱为目的的各种书法培训班的尘嚣甚上无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书法作为和汉字同步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代表的应该是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泱泱大国的精神和魂魄。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居然都能够对中国书法情有独钟,其重视程度远胜于我们,甚至一厢情愿地将我国的一些文化项目进行申遗,作为书法母国的我们又该作何感想呢?!
" _) ~9 m8 W. ?$ y0 v# j I2 l3 T: O0 i: z$ J- w
在经济社会包括任何社会,不谈经济只谈艺术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但眼里除了钱还是钱,又将意味着什么?而作为书法机构和书法社团以及围绕这些并由此产生的各种展赛活动和每一个参与者,当大家无时无刻不把书法和金钱利益、权势地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书法还能当之无愧地作为我们修身养性的精神支柱吗?近年来,书法界盛传学术腐败、营私舞弊、贪赃枉法等等反常现象,其实又何尝只是空穴来风?书法圈书霸、学霸之不齿行径时有所闻,不良作派屡见不鲜,说明什么?说明很多手握权柄“怀抱利器”者的公心渐失,私欲膨胀,一切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官僚气息日益加重,服务意识日趋淡薄。从近年以来的书法报刊尤其是网络上有关各类现象、各种问题的讨论质疑甚至非议谩骂当中,人们应该能够感觉到书法圈内的问题和矛盾已经日益复杂和明朗化了,这是利益分配不均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我们应当正确面对才是。网络作为新兴媒体,为大众特别是草根群体发表言论意见提供更多便利,尽管这里面还存在很多消极不健康的东西,但我们不应对它积极的一面视而不见。书法事业是大家的共同事业,任何媒体任何资源也都属于大家,书法界应当齐心协力,整合资源,建言献策,兴利除弊,一道把书法引向一条健康光明之路。& z: v) |) e: f3 [% ?
4 R& W% X! J2 X5 a- Z* _3 T: E* y 当书法界也一切以经济利益为中心时,就会导致人文精神的逐渐淡漠,就会产生急功近利驱使下的各种不正之风。当艺术规律完全由具体的社会规则甚至是“潜规则”来左右的时候,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会产生畸形怪胎。金钱和权势的强势介入势必会扭曲艺术,艺术也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显得表面繁华而实则苍白无力……- _3 x1 a1 r0 `( \, }
2 y, M+ h* ^# E8 P$ C, y7 Y 当下书坛是一种什么状况?大家其实也都看得比较清楚明白,那就是展览=赚钱、笔会=赚钱、出书=赚钱、培训=赚钱……总之就是书法=赚钱,一切都是为了钱。赚钱固然无可厚非,但就搞艺术的本质精神而言,赚钱应该属于手段,而非终极目的。比赚钱更重要的是什么?是培养和修炼我们的精神和气质,锻造我们的民族文化精神,这才是书法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世代相传的因由所在。有人读到这里,也许会说,没有钱一切都将是空话。这话不假,但关键是有了钱之后怎么办?干什么?灯红酒绿花天酒地?声色犬马醉生梦死? v) x6 h ]. K2 Z- D. E& O1 S; z
; i; f+ r6 w# Q1 d% q
过度地追求金钱和权力,已经使很多人丧失了应有的理智和清醒,不仅纷纷泯灭良知,甚至胆敢以身试法。利令智昏,名缰利锁,杀鸡取卵,涸泽而渔,最终换来的不过是曲终人散,一枕黄粱!. L8 T3 @2 ?5 V& ^& Z" p8 P
3 y8 Z3 K1 I" B* } 正如天气太热了我们需要风扇、空调,需要洗澡需要纳凉。人体发烧了需要打针需要吃药,需要给自己降温,否则就会烧坏并由此引起并发症。人的头脑过热了,就需要别人给他及时“泼凉水”提个醒,否则就要出问题。书法也是这样,我们热爱书法是对的,通过书法搞活文化经济和改变自身命运的想法也无可厚非,但是要心态良好,顺其自然。不能无视艺术规律,不顾人伦道德,“乱砍乱伐”、“滥挖滥采”,不然,久后必将自食其果,悔之莫及!
( V9 C5 }# A0 t ?" s M% L3 k& ]# F& L' E
我们需要轻车马路高楼大厦,但是更需要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我们需要繁华都市车水马龙,但也需要林泉草地幽静山村;我们需要飞禽走兽盛宴大餐,但也需要花香鸟语粗蔬淡茶;我们需要名誉地位金钱利益,但更需要道德操守精神文化。
, T! M! |6 A7 q8 S6 E, _
# Y i1 Y4 @/ z& ~4 O7 ` ?5 Y 因此说,既然在经济社会我们在有意无意之间已经使书法承载了太多的社会功能,我们已经被自己制造的狂热困得透不过气来,甚至一些人因为个人利益,借助书法而使自己折戟沉沙、身败名裂之时唏嘘感叹、痛哭流涕,那么,我们作为书法人,就应当首先给自己“降温”,大家都这么做,等于是在给“书法热”降温。书法绝对不会因为适度降温而有丝毫损伤,人们在恢复理智清醒和深度思考的前提下,进一步给书法以更多的人文关怀,那么,中国书法和广大书法人的未来之路将会更加宽广、更加高远……(本文发表于《美术报》2011年2月19日第34版“深读”专栏http://msb.zjol.com.cn/html/2011-02/19/content_715001.htm?div=-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