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5270|回复: 6

110岁画仙晏济元在蓉去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2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三奔书生 于 2011-2-12 12:04 编辑

110岁画仙晏济元在蓉去世



晏济元,青年东渡日本、中年创造生命奇迹,风雨飘摇曲折坎坷的百年人生,晏老是如何走过的?是刚直不阿,是宠辱不惊,是清心寡欲,是许多至今尚未被世人发掘出来的朴素真理。  
 成长 自幼表现出艺术天赋  1901年,晏济元出生在四川内江,是家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父亲晏辉廷为前清读书人,擅长书画、治印。晏济元自幼就表现出艺术天赋。父亲着力培植,除亲授外,也请内江名人、清末秀才张曲斋为晏济元教授古典诗词、魏晋书法、绘画技法。在家学饱养、严师重教之下,少年晏济元已具备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及艺术素养,为其一生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友谊 与张大千情同手足  少年时代,晏济元与张大千情同手足。由于两人同是内江人,两家有姻亲关系。两人自幼一同玩耍,共同研习书画。长大后,两人先后离开故乡求学。1924年,23岁的晏济元到成都学习新学,后考入上海中法国立工学院。当时,张大千和张善子也从日本回国,住在上海,以卖画为业,晏济元与张大千朝夕相处,切磋探讨画艺。晏济元寄宿张大千兄弟家达7年之久,直到晏济元远赴日留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晏济元想尽办法回国,到达天津时,张大千已在码头等候。  抗日战争胜利后,晏济元在成都和张大千重逢。晏济元把带去的一幅《瑶台濯玉》拿出请大千指点。张大千提笔赞道:“济元拟宋人布局,笔墨清润如玉若水,作家士气兼到也。”那次是两人的诀别。 
 毅力 瘫痪8年后重新站起  1964年元旦,晏济元的40余幅作品在北京展出。办完画展后,晏济元不幸被自行车撞倒,长途颠簸回到重庆,病情恶化,以致下肢瘫痪,从此一病不起达8年。在夫人潘毅的悉心照料下,晏济元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还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对艺术的执著,十几年没有一天间断书法和绘画,没有纸墨就在腿上比划。厚积薄发,晏济元在晚年迸发出惊人的创作能量。  晏老是以何种心态走过了风雨飘摇的百年人生?其女儿晏秉义回答:“清心寡欲。”在她眼里,父亲一生刚直不阿,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落,漫随天外云卷舒”。
  执著 百岁还登华山泰山写生  1999年,晏老不顾年事已高,赴云南,观虎跳峡,登玉龙雪山;2002年登华山,当时已是101岁;2003年登上泰山南天门,时年102岁。他这样频繁出游,与自己的艺术主张密切相关。“看尽云山是吾师,任我纵横写自然。”以天地铸我,是他现实主义艺术观的写照。晏济元曾说过,作画应吸山水之精华,纳天地之灵气,作品才有生命力。  
性格 率真得像个“老顽童”  谈及长寿的秘诀,晏济元两手一摊:“没有,没有。我吃东西口味重,爱吃肉,还喜欢喝咖啡,特别是现磨的咖啡。你说这是什么长寿秘诀?”晏济元不沾烟酒,最爱兰花和竹子,屋里随处可见清香四溢的兰花。他还喜欢收藏小刀,性格率真得像个“老顽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三奔书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2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奔书生 于 2011-2-12 12:17 编辑

回复 2# 三奔书生


       汉口夕阳斜渡鸟
  洞庭秋水远连天



    去年9月晏老最后一次执笔所写诗句,小儿子晏秉常透露老人走得安详平静,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昨晚7点47分,中国著名画家、有“老画仙”之美誉的晏济元因重度肺炎、冠心病等引起的高血压和呼吸衰竭,经抢救无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110岁。老人走得安详,却没有留下片言只语,因为他一直相信,自己还能活20年。其实,他已经是迄今为止中国年龄最老、画龄最长的画家了。
  消息传出,画坛震动,众多艺术界同道纷纷从各处赶来悼念。直到昨天深夜记者发稿时止,晏济元的弟子和家人已经开始连夜搭设晏老的灵堂,其余后事处理还在继续进行中。(记者 乔雪阳 汪洁淼)
  汉口夕阳斜渡鸟
  洞庭秋水远连天
  在医院度过最后一个春节
  昨晚8时许,成都商报记者接到长江画院院长丛啉中的电话,第一句话便令人愣在当场:“晏老走了。”这短短四个字,不知令多少画界同仁感慨万千。20分钟后,成都商报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除了几位一直陪护晏老的亲属外,病房内外并没有几个人。记者走进病房的时候,晏老的女儿和儿子刚刚给父亲换好了一身新衣服。晏老平躺在病床上,面色苍白,神情安详。
  晏老的小儿子晏秉常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晏老是在上个月27日住进医院的。“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父亲的健康状况一直不太好,但神志都比较清醒。”大约一个月前,晏老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在医院里,已经是五世同堂的晏济元,在家人的陪同下,度过了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个春节。
  晏济元的二弟子、成都画家童春云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前两天自己和师兄一起到医院看望老人,没想到成了诀别。“他当时已经说不出话了,就拉着我们几个的手,看着我们,想说点儿什么的样子,我把脑袋凑过去,师父嘴动了动,但还是没说出来,就抬手在我头上拍了几下。”
  据晏秉常透露,父亲后面都是靠输液来维持营养。医生原本打算给晏老插胃管输送流质食物,但晏老坚决不愿意。“他用舌头抵住胃管不让医生放进去。”晏秉常也只能尊重父亲的意见。2011年2月10日中午,情况还算稳定的老人忽然开始出现了衰竭的迹象。医护人员给晏老打了强心针,情况一度缓解。但是,到了傍晚6点40分左右,晏老的生命体征再次急转直下,经过抢救,7点47分,老人那一直手握画笔的手永久地静止了下来。
  晏济元回顾展将尽快举行
  虽然晏老已是110岁高寿,但他的小儿子晏秉常却仍对成都商报记者说,父亲的离去太过突然,甚至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也没有留下遗书。“父亲常说他要活到130岁,他相信自己可以活到那么久,根本不会去准备这些东西。”
  晏济元的义子兼经纪人丛啉中刚刚走出四楼电梯,便失声痛哭起来。他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晏老最后一次执笔书写,是在去年9月的时候。“我们在晏老家中,想给他拍一张写字的照片。”当时晏老写的是唐代著名诗人刘长卿的两句诗:“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晏秉常透露,为了纪念父亲,大家还打算尽快举办一个晏济元百年回顾展。“作品不放太多,60幅,展出晏老的精华作品。”同时将在重庆修建一座晏济元个人纪念馆。“馆址已经选好了,在重庆李子坝。在父亲去世前就开始筹建了,展览父亲的毕生杰作。”
  昨晚,得知晏老故去,晏济元的一众徒弟也都纷纷齐集。64岁的二弟子童春云一直在医院病房外守候。大弟子韩德云也将连夜从岷山赶来成都。长江画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朱映奇说,自己会亲手为晏老书写挽联:寰宇周知,谁见椿龄挥妙笔;画仙去矣,同悲华夏失奇峰。
  到昨晚记者离开医院时了解到,经过晏老的家人、弟子和友人等商议,确定了灵堂搭建的地点:成都东林陵园。“我们这就联系场地,连夜搭建灵堂。”丛啉中说,他还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和大多数人不同的是,晏老的遗像将不是一张照片,而是成都知名画家黄振海几年前为晏老绘制的一幅极其传神的素描肖像。(来源:成都商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1_46:}{:1_46:}{:1_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愿一路走好!{:1_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2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汉口夕阳斜渡鸟
  洞庭秋水远连天

这两句诗和这有么关系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14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走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