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玄达

蜀中沃土何其厚,天府王图古月中——记“第三届四川、北京书法双年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区金沙遗址路。金沙遗址是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一项重大考古发现,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沙遗址”是民工在开挖蜀风花园大街工地时首先发现的,在沉睡了3000年之后被发掘出来,“一醒惊天下”。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495.jpg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包括:金器30余件、玉器和铜器各400余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余件,出土象牙总重量近一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陶器出土。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晚期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而且,随着发掘的进展,不排除还有重大发现的可能。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03.jpg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0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保护、研究、展示金沙遗址及出土文物而设立的主题公园式博物馆,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8000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和园林区等部分组成。

  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平原的东南边缘地带,东距成都市中心约5公里,现已探明的遗址面积约5平方公里,遗址范围地势平坦,起伏较小,遗址内及周围河流较多,遗址的南面1.5公里处是清水河,摸底河更是在遗址内蜿蜒东流,将遗址分为南北两半。自2001年以来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0余万平方米,发现各类遗迹3000余个,又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00.jpg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1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玄达 于 2011-1-11 11:48 编辑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太阳神鸟金饰,它呈圆形,器身极薄。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内层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由四只飞鸟首足前后相接,四只神鸟围绕着旋转的太阳飞翔,中心的太阳向四周喷射出十二道光芒,体现了远古人类对太阳及鸟的强烈崇拜,所以又被称为“四鸟绕日”,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代表。环绕太阳飞翔的四只神鸟,反映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自由、美好、团结向上的寓意,圆形的围合也体现了保护的概念。十二道太阳光芒与四鸟的“十二”与“四”是中国文化经常使用的数字,诸如十二个月,十二生肖、四季、四方等,表达了先民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15.jpg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05.jpg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22.jpg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3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器170件,有石壁、石璋、石矛、石斧、石跪坐人像、石虎、石龟、石蛇等;石跪坐人像头顶方形冠饰,两侧上翘,长辫及腰,口部涂砂,双手背后交叉作捆绑状,其造型与成都市方池街遗址出土的石跪人像基本相同;石虎作卧伏状,造型生动,耳部和嘴部涂砂;石蛇的造型更是多样。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16.jpg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1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玉器400余件,有玉琮、玉壁玉璋、玉戈、玉矛、玉斧、玉凿、玉斤、玉镯、玉环、玉牌形饰、玉挂饰、玉珠及玉料等。出土的玉器十分精美,其中出土的最大一件高约22厘米的十节玉琮颜色为翡翠绿,其造型风格与良渚文化的完全一致,该玉琮雕刻极其精细,琮表面有细若发丝的微刻花纹和一人形图案,堪称一绝;数量极多的圭形玉凿和玉牌形饰颇具特色;大量玉璋雕刻细腻,纹饰丰富,有的纹饰上饰有朱砂。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30.jpg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1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对金沙遗址出土文物的综合研究,考古人员基本认为遗址年代大致在商代晚期至春秋早期(约前

石跪人像


1200~前650),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是它最繁盛的时期,这一时期金沙应是古蜀国的都城所在地。
  金沙遗址是我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它与成都平原的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四个不同阶段。已有的发现证明成都平原史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是华夏文明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金沙遗址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古蜀文化地内涵与外延,对蜀文化起源、发展、衰亡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为破解三星堆文明突然消亡之谜找到了有力的证据。可以说再现了古代蜀国的辉煌,复活了一段失落的历史,揭示了一个沉睡了3000多年的古代文明。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24.jpg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3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象牙器40余件,仅有柱状形器一类,柱状形器的一端正中有一圆点,周围有六个圆点,出土的象牙不计其数,总重量近一吨,在祭祀场所里,这些象牙是古蜀人奉献给天地神灵的重要祭品。有时是整根象牙极有规律的朝着一个方向摆放;有时象牙被切成饼状或圆柱状;还有的时候是只取象牙的尖来祭祀。这些方式体现出了一种强烈的宗教色彩,具有某种特定的宗教含义。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20.jpg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1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有陶尖底盏、尖底杯、高柄豆、圈足罐等,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当殷墟晚期和西周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还出土木耜、木雕彩绘神人头像。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07.jpg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09.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数量众多的象牙、精美的玉琮等外来文化的用品,在金沙遗址已出土的珍贵文物中占有相当比例。由此,考古专家认为金沙文化既有其独特魅力,又是深受中原、长江下游等文化深刻作用的产物。

  金沙遗址出土的30多件金器是该遗址出土文物中,最具独特风格和鲜明自身特色的。这些金器包括金面具、金带、圆形金饰、蛙形金饰、喇叭形金饰等。除了金面具与三星堆青铜面具在造型风格上基本一致以外,其它各类金饰均为金沙遗址所独有,都是用金片、金箔锤打而成,种类非常丰富。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23.jpg
nEO_IMG_第三届北京四川双年展 52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