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回帖
- 0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6-7-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8433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一、凡学书者,先学执笔……,若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卫铄《笔阵图》
/ j: n6 d3 B) W" V& [( t' b2 l; d4 E: J* v: H
卫铄是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她能名留书史,离不开王羲之的名气。她说:“学写字,先学执笔;开始时应从大字入手,不得从小字入手。”学执笔的重要性就如学使用筷子一样,一旦养成坏习惯,就很难改正过来。朋友告诉我这样一件小事:他小时候学使用筷子时,稍有不妥,其祖父便用筷子打落他拿在手上的筷子,他不得不要认真模仿家中长辈拿筷子的姿势。苏轼称“执笔无定法,但使虚而宽”,我相信这是他成名后或书艺大成之后的观点,初学者不宜盲目轻信。据近人沙孟海考证,唐以前的人的执笔姿势跟今人握钢笔那样,笔杆是斜的。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全面,如今人握钢笔写字虽以三指执笔为主,但笔杆与纸面的角度因各人习惯而异,故大不可不必迷信沙孟海所说的执笔法。- \9 V1 C9 ?' e' |
今天最流行的执笔方法恐怕是双钩法,许多书法入门的书籍中都有图解说明。为了证明这种执笔方法是否正确,我用左手采取各种执笔方法虚空划圆圈,发现它确是比其它执笔方法灵活,据此,我认为初学者应接受这种执笔之法。至于执笔的高低松紧问题,在临摹过程中可根据字的大小、风格及笔的特性来进行调节,就如用筷子那样,除了掌握正确的姿势外,在使用的时候,主要靠各人的切身体会。
# S u% a& [% \, w" W 我们知道,小字作品中的小小失误若非细心观察,不容易发觉,若将它置于放大镜下,这小小的失误便显得清晰了;而大字作品若有小小的失误,缩小数倍后,也难以辩认。所以,初学书法,从大字入手更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更容易练出笔力。这不但是卫铄的经验之谈,也是每个学书者在学书过程中都能体会到的。; {" |& j2 E6 _$ l
% s& i7 y3 y% P8 j. O+ ^ $ [% G2 X7 g2 S7 c8 Z9 ^0 [ S9 R" E4 L
: C: s6 t! f; U7 ^1 ?8 k二、初学书类乎本,缓笔定其形势,忙则失其规矩。——王羲之《笔势论》/ D( {0 g# h d
- G& W% _; y4 n: [" e- a
王羲之有“书圣”之誉,即使他的书法水平在某些人心目中不是最好的,但决不会将他当成是二、三流书家来看待。他这样认为,临摹要认真,略一松懈,便会出错。许多时候,我们称忘我工作所指的就是认真工作,即工作就是工作,没夹杂任何异心在内。临摹也一样,要抱着忘我的态度去对待。忘我是虚心、抛开成见的体现,这样才能入帖。& N3 o: ]: A; \% A
一个人如果对书法的兴趣浓厚,在学习书法过程中达到忘我并不困难,而无论任何人,只要刻意努力去临帖,也不难进入忘我状态的。! w; U- b$ ~% `" S
以忘我的状态进行创作意味着什么呢?就是真情流露,书法史上的剧迹就是很好的例子。这种学习态度要贯穿着整个学习过程,无论一个人的书法达到怎样的水平。" p3 }) N( _0 Y% i! P9 G
$ q1 v: J) g3 E( m) u. ~ N; e. k/ V
) k' B* F" x5 f5 {
: @2 D W6 C# m6 A: l
三、且一食之美,惟饱竞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张怀瓘《六体书论》
/ I8 ~& u3 P( e5 h3 h& N N7 b9 K5 d
如果以书法理论成就够得上伟大的话,张怀瓘绝对可以入围。他的长篇代表作《书断》,分上、中、下三卷,共三万多字。文中除了阐述十种书体的源流外,还以神、妙、能三品论书,对自古以来一百七十四位书家进行品评。对当代人来说,若以信口开河的态度来区分历代名家的书法水平高低并不是难事,可要做到客观,恐怕品评一家亦非易事,更不用说以水平高低来排位了。《书断》所述的诸家作品,能传到今天的已不多,但一直以来,极少人去非议张怀瓘的品评,这说明了他的品评较为公正、客观。一个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人品与学问达到极高水平才行,在这方面,司马迁写《史记》的例子广为人知。如果一个人的人品好、学问一般,就不会去做超出自己理解能力范围的事,若学问好、人品差,则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O% A) N' h" q! ?" I6 }) L0 W1 U
张怀瓘认为,一顿美食,只可以饱一日,若读帖之时,偶有顿悟,则受用终生。我发现有这种情况,不少初学者因为抱怨自己临写不到位,所以将学书的主要精力放在临写方面,从而忽略了读帖的重要。
8 @7 t5 q8 x+ m8 A! m 读帖过程是一个带有目的的思考过程,它可以消化临摹过程中所发生的点点滴滴及加深对法帖的理解,这可用作指导自己在临摹过程中该注意什么,故古代有个思想家称“半日读书半日静坐”,甚至在《论语》中也提到“坐忘”,其意思同出一辙。
& m7 z0 [: W! R" `: H 相对初学者来说,读帖往往比临摹枯燥,这可以结合自己的临摹经历,将读帖看成是小学生默读课文那样,看一笔默写一笔,看一个字默写一个字,如自认写不好的地方,可用笔做个记号,在临摹的时候来消化它。通过这样的练习,临摹时就不难做到胸有成竹,甚至在不假思考的情况下临写出自感满意的效果来。2 m: T5 j2 j" [+ b
由于默写不用手来完成,其书写过程中所碰到的障碍较少,容易获得一气呵成的感受。当内心有了一气呵成的经历时,读帖时所体会到的就不再是单个汉字的结体与点画了,而是通篇的综览了。在这种情况下,读帖的感受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 g$ `, J g9 S! w0 V @3 |: ?: }
+ @ e$ w. D7 a: p1 {% r 8 Y8 U) f; w3 V$ t: G
; \8 \& B+ v+ Q. s& z三、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黄庭坚《论书》1 ]8 L& c, w w( R) E$ O
: W; @# p& a6 v0 E: u 我们知道,个人风格的形成,是兼收并蓄的结果,学王羲之的不可能成为第二个王羲之,学颜真卿的也不可能成为颜真卿第二,而王羲之、颜真卿之前是没有王羲之、颜真卿的。今天的所谓“书法热”,仅仅是相对解放后那数十年而言,正是这数十年的书法荒漠化,导致今天的书法爱好者或一些被称为“书法家”的人,几乎在毫无准备之下与书法相遇,因此对书法产生了种种以往不曾出现过的猜测,这些猜测也就是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家”对书法的理解,结果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学书方法和五花八门的书法风格,其混乱之程度,即使谈不上绝后,也称得上为空前。因此,我曾对一些书友说,在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后,就从古代的文艺理论中讨说法。道理很简单,当代书论是建立在当代书法学习与创作的基础上的,古代的文艺理论跟古代的书法创作关系密切。所谓“名师出高徒”,你认为当今的书法水平高还是史上大家的书法水平高呢?
7 e2 ~/ |; [9 F# l# U2 f" e 黄庭坚是“宋四家”之一,在那个以毛笔为主要书写工具的年代里,即使是一时俊彦,对今人来说,其书法水平也显得很突出,何况是一个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朝代中的绝顶高手呢。黄庭坚这句话是批评时人习气的,称当时学“兰亭”的人,连“兰亭”不足的地方也当宝贝来看待。“兰亭”声誉之高,自唐太宗以来,恐怕无出其右,怎么会有不是的地方呢?这个问题可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在黄庭坚眼中,“兰亭”算不上是尽善尽美;二、“兰亭”是尽善尽美的作品,可在学习过程中应根据自己的个性来进行批判接受。我估计在黄庭坚心目中,这两方面的意思兼而有之,他之所以没有指出“兰亭”的不足,恐怕跟“兰亭”真迹不传有关。既然如此,就从第二个方面来进行考虑。0 H' S5 o) Q( V, m) z+ u
若按第二个方面来考虑,那黄庭坚这句话无形中是在批评今人对“形临”的一些理解。然而,时代不同,各人的取向不同,今人将“形临”理解为“依样画葫芦”虽跟“圣人过处而学之”一致,但今人在缺乏良好的书法氛围中与书法接触,对古代的法帖缺乏批判能力,在缺乏名师的指导下,除了依样画葫芦外,恐怕难以找出更好的学书方法来。或许,在“书法热”退烧后,人们以平常心来看待书法时,黄庭坚的这句话才能被书法爱好者及“书法家”所接受。
6 j* K2 K, H& w N L8 n
, ]7 Y. B6 R* A% s% _4 W
! e' K: |' e4 ]: ?, @! o' q: v o; d- {( a+ u
四、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正,渐而至于行草,亦不离乎楷正。——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 l0 N; k9 j2 a! y$ _
0 f) u& x9 F# w% b' h 欧阳修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醉翁亭记》一文为今人所熟知。“唐宋八大家”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想必不少人心中明白。今天有一些人因前人评宋人的楷书不及唐人就疏于论述或不加理睬,这种“一竹杆打倒一船人”的做法自是为智者所不齿。要知道,今天那些貌似二王风格的行书并不代表比貌似文征明的行书风格为高,最终要取决于作者的修养。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宋人楷书入手跟从唐人楷书入手,在取法上并无高下之分。而从另一个层面看,宋代名家的楷书真迹流传至今的恐怕不比唐代名家少,这可为当今学书者提供较佳的取法对象。+ q6 M; W# K8 q! L
欧阳修是个长于楷书的人,他说:“古代的书家,必从楷书入手,然后慢慢转向行草,可仍与楷书紧密联系。”古代所指的是那个年代呢?这种情况跟孔子称自己喜欢古代文化一样,有点含糊不清。不过,我相信宋人的学书方法跟今天的习俗一样,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不曾中断过,所以在这方面仍谨守古训。通过思考,不难体会到,虽然书写工具的转变,但今天的儿童学写字之初,也是从楷书开始的,这种情形恐怕古今一致。毛笔在古代是主要的书写工具跟二十多年前硬笔是主要书写工具一样,学书者从楷书入手的原因离不开认识汉字这一目的。当认识到一定数量的汉字后,抄书、作文就来了,不知不觉间,书写速度就快了起来,信手之间,便出现了两笔或数笔并作一笔的情况,行草书就这样出现了。若缺乏楷书的基础去写行草,除了难以辩识外,书写者也容易忽略汉字形体之美,变成乱写一通。
$ @% w( E. ]# N, `; m% O 虽然在书法史上,行书出现的时间较楷书早,可自楷书出现之后,书法启蒙就多从楷书开始了。而今天的书法理论,往往忽略了儿童拿起铅笔来写字这一过程。对这一过程的忽略,等如丢掉了一些根本的东西。所以,如何从硬笔过渡到毛笔是今天的书法基础理论或书法教育领域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m9 K1 w. t- i* X- o
. w8 F6 q8 {5 o# A! e' P
/ E2 C" [ L" v" v2 A o( i" Y$ C$ c/ ~* [
五、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间架既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冯班《钝吟书要》
" \# n/ G; E3 ^2 x
2 C; j7 {3 d, A* u 冯班是明末清初的书家,精于小楷,他将自己的临池学书心得辑录成《钝吟书要》。 e. c! k# F7 T4 a+ W
同样一个字,因其线条的分布(间架或结字、结体等)不同,直接影响着每个人对这个汉字的观感。我相信,这种情形在文字起源之时就出现了,它跟人类对周围环境的事物产生的观感密不可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平衡。地球有地心吸力,它的存在,令到人类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对物体的平衡有着天然的体会。在文字出现之初,人类便不由自主地将这种对平衡的体会运用到文字的结体之上。因此,最古老的文字与今天流通的文字在结体上都包含着人类对平衡的体会。由于这种体会纯属天然,也容易忽略,直到欧阳询的《楷书结构三十六法》出现,汉字的结体规律方面的理论才初具规模,此后,人们对楷书的结体越来越关注,最终发展成现代的印刷体。
9 ]# o" M: `4 [8 j; g 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冯班这句话的意思在现时出版的一些书法入门书籍中可看到。或许有人对冯班所说的“用笔非真迹不可”不以为然,因为清人的隶书是从汉碑中出,可毛笔是清人的主要书写工具,即使是以汉隶见长的名家,在习汉碑之前,已打下了深厚的书写基础,跟今天的初学者完全不同;而今人习汉碑者,在用笔方面亦多从清人隶书真迹中汲取养分,这一点对于缺乏高明老师指导下学书法的爱好者来说尤为重要。 a1 t& `; ]$ Z" Q
既然今天那么容易就可以获得根据真迹影印的字帖,初学者为什么还去搂着唐碑拓本的脖子不放呢?# h) P! O4 j0 ?% M5 X2 U5 a$ U
2010年4月29日(自撰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姓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