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9330|回复: 11

[评批] 王旭:林散之根本就不算书法家,于右任、沈尹默等书法根本不入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5 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王旭:林散之根本就不算书法家,于右任、沈尹默等书法根本不入流。
& i# z' c- W8 D1 A8 B7 W& q4 e9 m
谈恩师,闭关是为了高瞻远瞩) }1 I: N- D7 w  k0 x* a
% W2 z5 o5 x( G7 x5 U* C( C
问:王老师您好,很荣幸和您座谈。首先,大家都知道您是国画大师崔如琢先生的得意弟子,美术界声名在外,您能不能谈谈,三十岁的年龄,与您的名气相符吗?4 b+ p& o3 d) T; k+ v' U# n

- G4 |5 n3 y3 G: R/ v" j王旭:谢谢您,也谢谢您这么诚恳的问题。我不算恩师的得意弟子,他的学生很多,桃李满天下。不过,我很感激老师,在他的精心教育下,才有了我的今天。我的思想,我的才气,都是他的心血。在他的身上,我学会了自主,独立,有骨气,勤奋等。至于我的年龄,我觉得不小,恨不得自己再小十岁,能多学十年。古人十五志学,三十而立,对于我这个年龄,处于我现在的成绩,确实不算什么。恩师崔先生16岁画的画,连师爷李苦禅先生都拍案叫绝。所以,我还差得很远,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4 s/ [! b4 N+ m: O; P/ v$ |

6 C; K: d; m, v9 j/ z: {问:能谈谈老师是怎么教育你的吗?& e4 h4 Q  ~: J" m( p. ~5 ?* `5 M- }

8 p! ^% Z7 S5 R5 _. l; `王旭:恩师很了不起,严厉,慈祥,随和,很有原则和责任。他总是强调民族责任与尊严,强调做人要有骨气,有正气,让我刻苦学习,高瞻远瞩。他很会教导人,看什么书,怎么画画、写字、做学问,只是宏观上引导我,但他强调,多读书,不要学老师,要学古人,集众家之长。所以,他给予了我很大的自主性,让我总是不停地在思考。/ g: e/ a8 c) L. v0 [

4 s9 _$ u& B6 E; R0 U, R  H问:你为什么要闭关,现在已经三年了,还要继续下去吗?7 ~6 D$ Y+ {% U7 r) z3 [
6 d. X  u4 n; `% D5 d5 w& U
王旭:闭关是自己的抱负,希望自己做一位纯粹的文人,有真才实学,有高尚的品德,能在短暂的时间里达到自己规定的目标,在学术上超越自己。恩师在大红大紫时,在美国闭关十年,我闭关三年算什么?恩师教导我,趁着年轻,静心学习5年左右,一辈子受益。人一辈子学习的时间很少,或许就是这么几年。等年纪大了,事务多了,就浮躁起来了,做学问的时间少了,心态也变了。至于我何时出关,这依情况而定,目前看来,我对自己不怎么满意。该读的书没读完,该做的学问没做完,该写的东西,还在进行中。
6 b9 W8 q+ j( ~+ K0 G0 r
6 t) x$ }5 i/ P# z9 b( B- H问:能说说您平时读什么书,做什么学问,写什么?: h$ ~% |7 C& h) F& v
1 v1 G! i+ Z. ~" x2 I5 k7 q( r. b
王旭: 读一些古代哲学典籍,绘画史、绘画理论之类的。一般都是近现代、古代人著的 ,我不怎么读今人的,也不怎么读今人译注的。比如我读《四书五经》,就读朱熹的,读《老子》就读赵孟頫的手抄本。今人的书很浅,凭感觉说话,错误太多。我读书的时间占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然后就是钻研绘画技法和理论,以及研习书法,写作。写作大家都知道,我不写当代的,写的全是古代、近现代的学术。比如去年写的《苦瓜和尚<画语录>正解》,今年写《黄宾虹研究》,明年写《中国美术史》,后年写《中国书法史》等,都是有计划的。- x0 u) h$ ]# r% J
# }4 d$ X* \! E
问:看了你的博客,您经常熬夜,为什么不把时间放在白天呢?& S) t: ]" ?  U9 J  ^5 Y' m3 u$ _

2 x0 ^2 \4 ?+ d- Q) W6 ?' v王旭:其实我什么时候瞌睡了就什么时候睡。但是,有时候睡不着,有时候思考一个问题,几天没有睡意,忙着翻书,思考。等想明白了,更没了睡意,着急写下来。所以,我现在身体不大强壮。
, p; Q  T+ r. d
; R3 q( j) j- ^0 d4 n* }0 o: S$ C. o问:也与你不吃荤,不吃腥有关?: e1 x) O7 G2 _' c

5 E& y' N- g; y; _8 s- Y王旭:我不喜欢吃这些,自己养成的习惯。现在看着这些,胃里不舒服。所以,有很多不方便。和人在一起吃饭,大家都为难,因为桌子上的,除了西红柿鸡蛋面,几乎没有我能吃的。9 E2 Y' v9 J" ~7 j- X- \" k& m( {! |
  H& Y9 a( g: \8 q4 `% O. p8 x
问:是不是你读古代道释儒方面的书籍,受了影响?
' u3 @# m( W& s' _
5 N5 M% p& I5 E- G王旭:不,宗教也是一门哲学,要变为己用,不要束缚自己的生活。我不吃荤,不吃腥,与这些全然没有关系,只是生活习惯而已。其实呢,我也没读多少书,我也追求多读书。只有多读书,人才能明理,才能明朗,才能豁达,才能辩证是非,对什么事情都看得开。恩师现在66岁了,每天还做功课,读书、练字、画画每天都很有规律。你看,他这么有学问、这么有成就的人,还有如此追求,确实让我做学生的很有感触,也很惭愧,不努力怎么行?1 T) J3 m# k3 S" `) z6 ~- [5 p$ y

, k9 W5 v  w$ D: z' b问:王明明先生说,崔如琢先生是秉承近现代大师文脉的大家,你如何评价?6 \3 s* S: u& n4 J. ?. x
; C2 |. o$ _# r3 u8 ~  J
王旭:恩师确实不一般,很有爱心,很有责任,也很有才气。他的人品德行是高贵的。慈善上,在文艺界是第一的,08年一年捐六千多万,这是我知道的。学问上,我有时读很多书籍理论,和他谈话,被他一两句就总结了。他确实厉害,绘画上不输近现代大师名家,他能学贯古人,能将他法变成己法。他的山水、花鸟、指墨,浑厚华滋,取法诸家,能把中国画的最高境界画出来,确实不简单。我仔细琢磨,他的画,贵在唐人之秀,能去其纤;有宋人之浑,能去其刻;有元人之逸,能去其繁;有明人之犷,能去其悍。比如唐代王维、北宋范宽、元代王蒙、明代徐渭、石涛、八大、渐江,以及近现代潘天寿、李苦禅、傅抱石、黄宾虹等法,老师都有研究,能一以贯之。特别是指墨,山水树法有北宋许道宁法,石法上,有南宋李唐等的斧劈皴,这在老师的画里是十分新鲜的,真是精妙。他的画里,你根本看不到清人轻淡浮滑的“四王”模式,总的说来,他的画的气是北宋的浑厚华滋,也就是黄宾虹的“黑”了。
- `7 A' [  R8 p2 |8 w& P. Z2 e4 d! K9 O& J; M2 t

3 ]: @' {/ X" s" s+ D% z, w) x) t谈书法,当代没有书法家1 I1 M6 S6 p5 g4 M, C
5 o+ d" v" _, n
问:除了美术理论,您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书法家。您怎么看待当代的书法?
0 o. H- r6 i# n
" H6 {# Z6 D- r( C+ d王旭:我没什么了不起,不要把自己当回事。我们和前人比,简直差得太远了。别的不说,就和清人刘墉、左宗棠、林则徐的馆阁体比,我们几乎捉襟见肘。不可否认,我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美术理论上。书法是我的长处,也算是最长处吧。其实呢,我很注重书法,但我又不大重视。书法只是一种技艺而已,写好了也罢,是本分,写不好就不是有文化的人。作为一个文人,不擅长书法,是一件很可悲、很讽刺的事情。很可惜,当代写好字的人太少了,能将字写得好点的,大多只是注重于形式,而没有内涵。!
9 L( ~2 U  R- r# u! R2 \% B; B
2 l1 x& l! N) N问:清人的馆阁体在学术界看来不是很庸俗吗?2 J- F, s' i* h$ }  p

  r3 W& @7 M) ]$ A. b- K' `王旭:看待这个问题,和我们看待南宋”院体”的绘画差不多。其实呢,南宋院体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为代表的山水,被人误读为太雕凿,没有文学;花鸟也是,黄筌、黄居寀一派,被误读为太俗媚,太工整艳丽。其实,他们的工整艳丽里有很大的随意性,很大的写意性,有很大的文学性的。都是画家尽心尽性之作。因为,所有的作品都是写出来的,不是我们现在的工笔画,描出来的。清代的书法馆阁体是书法史上的“院体”。馆阁体和绘画”院体”一样,很规矩,就像画宫廷楼阁屋宇一样,多一笔,少一笔,横竖粗细、尺寸比例都有讲究,结构严谨,注重形式。但是,近现代绘画大师,美术理论家黄宾虹先生对南宋“院体”是平反了的。他认为,文人画的概念是错误的,南宋“院体”也是文人之作。所以说,我们可以借鉴这个说法,可以放大。清代馆阁体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只是他没有宋代那个高度而已。确切地说,馆阁体在书法史上是一个低谷,是中国书法最后的余辉。) e) W0 h, J* N* T# m7 }0 E6 e$ J- @0 q

) m0 k2 L/ t4 g1 s问:为什么说是最后的余辉呢?
2 L* R* E: e) u! H" |4 n
) N0 g/ T, \0 p- X3 z王旭:中国书法史是倒退的。除了北宋有超越晋唐之处,宋代以后,特别元、明、清以降至今,一代不如一代。大家都以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为宗,活在这两人的阴影之下。我们现在回头看看,元代的代表书法家赵孟頫、鲜于枢;明代代表书家祝枝山、董其昌、文征明、徐渭、王铎、张瑞图等,清代的都微不足道,一个面目。将这几个时代的书家做一比较,你就会明白一代不如一代了。现在有人还学徐渭、王铎、张瑞图,其实这些人的书法都不能学的,都是野江湖的路子。这三个人都是画家,成就徐渭最大。但是由于徐渭是花鸟写意画的泰斗,所以其书也太放,没有内涵。5 K/ R9 a/ f; n  s. h9 j2 Q8 v
: i. r/ S; V$ s! c6 r4 h; h/ Y3 C
问:你怎么看“以书入画”,“以画入书”这个问题?( N1 d9 n  c% ?9 i& _1 L
0 t& w" i- T7 U$ s3 D# l9 c- X( ?
王旭:就拿徐渭、王铎来说吧,徐是以书入画,由于他的草书纵横恣意,不拘小节,所以他的花鸟画很具文学性,很淳朴敦厚。王铎是以画入书,他把绘画上的用墨用水之法,在书法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比如铺水、点水、点墨、破墨、泼墨等技法,他都用在了书法上。这就是王铎书法的长处,取法王铎书法的人,大多不明白这些,因为他们不懂画。“以书入画”是对的,古人强调这些,中国绘画史、绘画理论证明了这些。但“以画入书”有待研究,黄宾虹、张大千等都是以画入书,其书藏头藏尾,看着很淳朴,但很难看,没有生趣。  L2 P- L. u) R) B* X4 c

  r0 z" y" i! ?问:林散之是不是草圣?
0 f/ Q$ S7 w, j# E. h& Y. h
! ~" d% h0 ?- J) s& _; P! |8 x' S8 q/ k% R王旭:林散之根本就不算书法家,于右任、沈尹默等书法根本不入流,只是在近现代突出罢了。他们的真实水平,还远不能和扬州八怪之金农、海派画家赵之谦、吴昌硕相比。林散之绘画不行,只能借书法出点名了。他的书法很纤弱,很造作,没有笔法可言。笔法没了,就没了墨法。古人讲画时强调,“画之气韵有发于笔者,有发于墨者,发于笔者最上,发于墨者次之”。其实,墨法就是笔法。林散之的书法根本就没有笔法可言,哪来气韵?于右任吧,学了点怀素的皮毛,自始至终一个面目,烂熟的技法很俗气。也许是他不懂画,所以呢,他的书法笔法、墨法、章法都很程式,所以显得很平庸。沈尹默就是刻字摹形了,没有取晋唐之劲秀,反而取了纤弱,笔法无力、造作,墨彩无泽。$ O3 |# f9 @1 F6 n% u$ ~) _

& Z5 `: r' [" K6 R8 D/ f- _问:您能评价下当代的书法状况吗?5 N8 {  h3 M( E' S- N( {
7 b* S0 O$ A% K/ j+ {
王旭:严格说来,从清代开始,书法已经失去了趣味性。清末金石复古虽然波及到现在,但是淳朴敦厚的之风的背后,颇多的是邪狂。主要因素是随着一个时代文化素养的下降,人的耳目口鼻之功下降,判断是非的能力是极低的。加上,在生存面前,人们大多会随波逐流,不愿意曲高和寡,站在“道”的一边。反而,愚昧、庸俗是时代的主流了。当代根本就没有书法家,像舒同、启功等老先生,虽然德高望重,但是其字不算书法。舒同学了点颜真卿、何绍基,停留在形上,启功学的是馆阁体一路,但没有馆阁体的雍容华贵。所以说,他们都不算书法家。所谓立家者,必须学贯诸家,一以贯之,自立门派。& t1 d( R1 a. J$ {
; {! y) {, D# R( Q! R
谈俗气,美院、协会、画院是俗气的源头: ]/ `. ?8 J- c3 w9 a! O0 [7 P
) q* H" R, P; h! i& \2 I
问:国家正在反“三俗”,您如何看待这件事?1 A! j! L- c* o5 M" ^4 j: @

+ J: H6 P& R( Q& t+ }王旭:“三俗”是庸俗、低俗、俗媚。这与中国传统画所强调的“甜、邪、熟、赖”是一致的。“庸俗”就是学而不化,死啃教条,囿于一隅,奴役于前人面目,没有自我,这就是“熟”、“赖”。你看,很多人学书,只能做个工匠,就像新安画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查士标的书法,完全是董其昌的面目,没有个性。甚至今人连做工匠的本事都没。在书画中所指的工匠,就是刻画前人的笔墨技法、章法很到位,但是没有自己的东西。如果让他自己作书作画,则笔墨、章法、全没了。这就是不会通变。变则生,不变则死。北宋黄庭坚、米芾、清代刘墉、何绍基、书法能变晋唐“二王”、颜柳法等,王铎、董其昌能变“二王”、北宋米芾法,确实了不起;“低俗”就是低级趣味,生法不义,变法无由,野江湖嘴脸,完全与传统脱离,也就是“邪”了。这样的书家也好,画家也好,实在可恶,如果让他们教书育人,实在是害人不浅。当代这样的书法家很多,还理论一套一套地到处忽悠,真是可悲;“俗媚”就是书画中的“甜”格了,作家没有立场,没有思想,没有坚定的道义,依于世俗,见利忘义。南宋院体山水画大师李唐有“早知不入时人眼,专买胭脂画牡丹”,就是讽刺俗媚,讽刺世俗的。当代很多人是这样的,谁的市场好、名气大就造谁的,连启功、刘炳森、欧阳中石、张海等这么差劲的书法都造,真是挖苦。总之,“三俗”就是愚昧,心被物蔽。清四僧之石涛的《画语录》其实就是教人脱俗、明心彰道的,也是文人的一颗救心丸。所以说,国家反“三俗”的意义也很大,书画家时刻要自省、慎独。: m5 v: \% G% i

7 _, f8 j' P. |, i! c  I+ y; {问:俗气的根源在哪?
3 l/ z6 D6 e2 q  q- O/ {- @# {9 S- M$ M$ K: T1 o- l0 Z/ F  g
王旭:在心!心被私欲蒙蔽,就是俗了。当代书画家总是不钻研学问,一心想着谄媚权势,迎合市场,琢磨大众口味,这就是愚昧了。有人拼命入书协、美协、进画院邀职,进学院拿博士学位,和名人高官大贾合影等,这些都是带有目的性的俗气,无非是给自己增加荣誉,作品能卖得出去。人心微危,智者微妙豁达,作书作画解衣磅礴,如若无人之境,参天地万物,有造化之功,无为而为,无法而法,神采焕然;愚者奸诈甚危,其作品如人格,满纸烟润,造作姿态让人作恶。
4 g' ^5 |- e: v4 v4 @% a* F9 q$ D! n0 f9 r6 t( C
问:如何驱俗呢?7 r$ u! }3 t: j* K
7 y+ t- n5 C+ g2 W7 M0 i- M
王旭:荀子讲“心不胜术”,古人一直讲志学次序的,如“十五志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只有格物致知了,心明,愚去智生。学习,只有学习,思考古人言语典籍,只有多看古人遗迹,我们才能豁达。有些人总是自以为自己天生聪明,不用学。事实上,凭着感觉做学问往往是肤浅的,感觉有时是对的,但大多数是错的。当你不了解透彻,你作文作书作画,总是心里没底,不敢下笔,所以就没了胸有成竹了,自然就没了气韵。: |" x& y8 J2 m9 o4 k3 n

% |5 j6 E# N& W- O2 f6 S# ]问:你一直批评吴冠中先生,难道他真的一无是处吗?3 L6 X8 L% c& x: I
1 V3 x3 c$ Q4 U
王旭:仅仅是学问方面而已,老人已经去了,值得尊敬,他的人品是没有问题的,这点很可贵。不过,他确实在学问上不是很清楚,绘画上稍微好点,能过得去,理论上、书法上全然是恶意攻击传统。所以,这点来说是不好的。- S. X# F! Z* l" M! S* J; M

7 j7 g3 J! t; o8 c$ ], I问:他批评美协、画院等机构,你如何看?
3 l  h2 |8 F' ~1 d, B6 I6 Y* X; ]" }' p( N. k9 x
王旭:他说的还是有道理的。但是呢,他也是体制的受益者,如果没有清华的教授、美协、文联的顾问、全国政协常委的光环,恐怕也没有他说话的机会,说了也没人理。不过,这些机构的问题确实很多,都官方化了,也是俗气的源头吧。' S, r) K& B/ v9 y2 q

) A. s  f: o  p8 r3 x& W; B$ [+ }: s
) H$ T: ?5 G8 k& P; X, _
摘自《王旭先生答问录》
1 }0 d! @' X9 e* X* n: E. h. U; F% s7 y0 I. k# j& \
; x* s  F+ @6 e' ]7 W8 h0 Z
http://book.ifeng.com/culture/whrd/detail_2010_08/16/1960281_0.shtml

' J; U; s7 ?$ Z
* F2 ?( \4 u: x9 N " `! A( h2 z3 V  z4 l8 h
附录---道玄子的书法作品和书法理论选集网址:2 t% f" Z0 H' B, f  n
# B5 ]6 b( z/ [4 ]6 M
世界宇宙法则哲学体系的创始人道玄子---论宇宙法则与人类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的关系& @1 A5 l2 O4 C+ ^9 E
http://bbs.artxun.com/cat_242/1/
5 w1 S* L  _9 @5 ]http://bbs.artxun.com/tiezi_39109/1/) J( q* M) k) b( A8 \) m6 C+ R
中国禅派书艺体系的创始人道玄子---论宇宙法则与中国禅派书炁书法的关系
& v6 h3 K1 U  w6 h) P( ihttp://bbs.artxun.com/cat_242/1/" d; u' @! U+ t: C4 y$ e
http://bbs.artxun.com/tiezi_38273/1/
7 I' v  Y/ t4 e' ]4 ?【《牛鼻子老道说“禅”书!》—道玄子中国禅派书炁书法专栏】0 {/ F, o( r0 n/ q5 r( |
http://bbs.artxun.com/cat_242/1/  o  T7 T) t; j; @! S
道玄子12米长卷中国书禅派书炁书法探索作品。
& y7 T3 a- f0 e. Yhttp://hi.baidu.com/shixuanfo/blog/item/d3def7ca7dcb4d48f21fe758.html
1 f. A' d- f" z1 |6 D7 D5 E道玄子20米心经中国书禅派书炁书法探索作品
8 I" R) x% v# L9 _. V! Phttp://hi.baidu.com/shixuanfo/blog/item/6dd66316c3e2da4520a4e99a.html) A. e  _3 ^' o- C3 \+ m# s: p
中国狂草"天下"第一人---道玄子中国书禅派书炁书法探索作品. P, u) e( l# _4 V
http://hi.baidu.com/shixuanfo/blog/item/631c7c6010f7ddcf8db10df9.html
" O. Q$ z4 ?: X$ s0 y, l中国书禅派书炁书法创始人道玄子书法作品和书学理论推动中国书法历史发展何止千年!
+ P7 Z& c0 D* A, ]4 ^0 Lhttp://hi.baidu.com/shixuanfo/blog/item/a61c2a5585dd3bd4b645ae67.html! v4 ?) G5 j1 L3 o- P) O% M) c
道玄子建议解散书法家协会!去掉书法院校---老道病的不轻,你究竟图个啥?
( P$ P) n* L8 g# j; h0 a
http://hi.baidu.com/shixuanfo/blog/item/58fb077f75d7301929388a5c.html
. e8 h5 e; ?2 }道玄子出售给网友古月轩主人和李国栋先生两副狂草禅诗书法作品。
9 n1 y0 ?& M3 G! ?, H* c9 w6 s. u2 Z
http://hi.baidu.com/shixuanfo/blog/item/658ced11088f1001b9127b27.html6 v) j( w6 u- E) p$ J6 b! ?9 P/ j
道玄子书法气吞宇宙,个性鲜明,真正的当代草圣!比林散之的要大气的多,想象力要丰富的多。
( J* v' _* f( ^: J
http://hi.baidu.com/shixuanfo/blog/item/8e22f9f901cce448242df242.html?timeStamp=1291998870682
3 w, q& {  h0 Y* o, e; X, S* Z7 h
“道玄子人品很坏。修养也很差。事实历历具在。鉴定完毕。”---谢谢你给我做免费宣传广告。
8 `; t- H6 M# N( u5 I- e2 V, {4 K9 v! Y+ x) ?  {1 {
http://hi.baidu.com/shixuanfo/blog/item/67b48901c272f5171d9583de.html?timeStamp=1292194786484

. \* I$ }1 h1 r0 _  v1 J中国书法自金文、狂草变革后,书禅派书炁书法的创立将是中国书法历史上第三次书法革命的到来!http://hi.baidu.com/shixuanfo/blog/item/61244b635b3cce710c33fa3c.html?timeStamp=1292253332609
发表于 2010-12-15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还真敢说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一下,刘炳森,张海的字俗在哪儿?
; q2 z! {3 j, _============================{:1_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you真敢说,真敢胡说八道.
% y; j+ p4 I5 O无知无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观点不无道理,但对沈尹默,启功,吴冠中的评价出语惊人、振聋发聩,不敢苟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5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林老的“高论”,实在不敢苟同,请问先生,哗众取宠的路径很多,何必在此胡言乱语!请问先生的书法又怎样?中国不缺少理论家,缺少的是第一流的书法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7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理,可惜愿意听的人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2-18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话有点不合逻辑,但却有一股酸腐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7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黑白山人 于 2011-1-8 08:03 编辑
3 \) o' \. y' B
$ S, |$ B, {- O, T. v, O7 ^林散之不是书法家颇有同感。启功、刘炳森有馆阁楷、馆阁隶之嫌。然启功格调明显高于刘炳森。于右任.沈尹默则不敢苟同,只是二位不及魏晋唐宋大家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