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势利的书坛系列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16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至目前為止, 我未看到当军的能写出一手好字, 包括较有文气的元帅陈毅在内, 军人的气魄修养本来就不是写字的料子, 缺乏文人与生俱来的空灵神逸情操, 凭任他怎么努力, 就是气质的落差, 终竟难达书法高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6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要经过审核,麻烦!自己不能编辑,不过瘾!{:1_18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势利的书坛之五            
1 F1 Y2 p5 K* y   ——戏说书法网络大鳄5 v& C8 V$ Y3 ?5 f3 ~
   “我们都是有故事的人,人生比戏更精彩,知心知己枝江酒。”2007年,枝江大曲推出新的形象代言人——孙红雷,这一句广告语刚一播出,便成经典。记得第一次看到这条广告,看到酷酷的老孙走过来,端着酒杯说“我们都是……”,立马便有被击中的感觉。男人,都是有故事的人,特别是我们的书法网络巨头们,他们的故事肯定更加精彩。
! G7 B: b8 x6 l( q( r& B4 p6 i    一说古灵精怪的齐玉新   
5 ~$ M  L  d6 ?  D% {$ V    当年玩硬笔书法的时候,齐玉新的断想系列,在《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上可谓是铺天盖地而来,那时,我真的很折服,这厮真能思考,还美其名曰“断想”,且几乎成了他的文章标志了。那时,他能用钢笔写一手很老到的王铎味行草,线质好,熟练,属于那种下“下笔便到乌丝栏”的早熟;那时老齐的头发可能比现在多,也是一张秀气的长脸,清癯有神。那时,听说他是一家陶瓷企业的大佬,还真曾看过他有一张坐在大办公台后的一张老板椅上的玉照,只是觉得大桌大椅的更显得他身形瘦小,令人既羡慕又怜悯。记忆中似乎有段时间发觉他突然消失了,“断想”真的“断”了,后来听《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的潘现先生说他在搞网络,我辈只听得云里雾里的,根本不懂这玩意是神马。从此,老齐给我的感觉不只是聪明绝顶,而且开始有了几分神秘。
' T3 P, \. ~$ O! k5 J4 f. o2 J* j/ r    这些都是上个千年的事儿了,等到脚步迈入新千年,我不经意中开始登录书法类网站,才发现这个时候的老齐已经很有领袖的范儿。这厮的魅力,在网络的海洋,更恰当的是网络天空里,似乎得到更充分的释放。或者说,老齐是为书法网络而生的,如果没有网络,他至多只是“断想”的主。当我辈还在硬笔书法的浑水里摸泥鳅的时候,他早已飘然转身,踩着高跷在网络里放仙鹤。而现在,他的灼热,他的光焰,我一边在眼红,一边在寻找形容他的词儿。眼红一直可以放在心底,但形容他的词虽可粘贴,但终归太浅显太乏力,只好暂且作罢。老齐,在这些网络巨头里,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左右逢源,能上入庙堂之高,也能下就江湖之远,轻轻松松的忽悠,那些书坛豪门,似乎都是他的囊中之物。而今的“老齐出品”,出场费应该是天价了吧。他的书法超市,堪称书坛的华尔街,富可敌国(此为戏说,税务部门不必当真,此论当不得依据,顺此申明)。. ^4 E( s1 |) f2 _8 S5 `
    我特别迷醉于老齐发的帖子,那些平常图片,经他配图文字的点缀,那种效果就是传说中的画龙点睛——绝了。一般来说,我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特别喜欢找老齐的帖来消遣:一是跟老婆吵架后;二是老板无端端扣薪水后。内心纠结之时,沉浸在老齐的图文里,真的舒畅,任凭心有千千结,也能被老齐的忽悠熨平了,扯清爽了。
+ F8 m, Z/ ^/ h* i1 A    老齐的头像现在换了,光光的额头,把那张秀气的长脸呈上北下南方向的延伸,纵向的拓展,很能锻炼人们的想象力,这形如他的商标了。而我感觉最微妙的是他曾经的一个头像,那是一个京剧花旦形象,脑袋一伸一缩的,大大的眼睛左右顾盼生情,一副古灵精怪的俏模样,简直就是老齐的神韵活化,或者说,这厮前生就是个女人也不一定。我曾经在某个国展展厅碰到老齐,朋友介绍之后,我们握过手,他的手绵软温暖,柔似无骨,凭此说他上辈子是女人,似乎还含蓄了点……
- |" l. M: B6 r2 L;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午夜呼啸的风 于 2011-1-1 22:49 编辑 ; ~9 e! c; O+ L7 G

. {/ c) N$ P6 r+ v9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午夜呼啸的风 于 2011-1-1 22:50 编辑
' f& O5 S1 z9 H6 T% ^/ k1 R' {# r
1 B6 O! _7 d6 }; p- C7 a8 t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戏说书坛的山头现象' X6 F, {7 C/ q: }3 F9 y
                                                                                    ——势利的书坛之六
, K! y6 V" n' `3 j5 ^4 ?/ [7 \注:此之谓山头者,独立于中国书法家协会之外的个人、教学机构、民间组织等,有着巨大的威力和影响力……
: z) {, t+ ]  m) Y1 Z
" A1 I- R# s8 i) y        回顾建国以来书法的发展史,有个很有趣的现象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前,书法组织多在民间。如沈尹默及上海书法研究会,一个大家,一个地方性质的组织,但其流响不亚于书协主席,不亚于中国书法家协会。时代进入21世纪,似乎从刘公淡出书协、张飚强势执掌开始,历史似乎兜兜转转之后又拐回来了,独立于书协之外的山头渐次多了起来,而且大有“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社会的多元,在书坛得到了很充分的呈现。
  h! ]- z+ r6 Q# _$ o& z4 m- O6 \, Z9 |" H- |
         其一: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
+ E% T# z. W& e) p( z$ t7 M
         书画印俱佳的王镛,与石开等人一起从离开书协的核心那一刻开始,便注定了另外一个巍峨的山头的崛起。身为中央美院的王镛教授,在书坛有着非凡的魅力和领袖风范,其倡导的流行书风曾席卷整个书坛,对传统的书法审美带来了致命的冲击。王镛身边都是巨头,如石开,如曾翔,如沃兴华,如何应辉,如张景岳,如张羽翔等等,其中无论是谁,只要愿意,都可在书坛刮起顶级飓风。以王镛亲自挂帅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从其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始,便尽显非凡,其气势似乎超出了中国美术学院等老牌高校。
" K1 _8 K" S2 l( B, [9 l2 P7 ?6 r
' X' s7 h) C' Y7 w$ \: K% _       2010年年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主办、邯郸阳光集团承办的 “中国书法院教学五周年成果汇报展”在中国书法院展览馆隆重举行。中国书法院成立5周年,共计6届学员,100余幅书画印精品,是该院历届学员优秀作品的集中展现。在开幕式上,身为院长的王镛不无自豪的说,“中国书法院成立五年来,书画印齐头并举、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历届结业的学员回到各地后,在各种专业赛事中频繁入展,摘金夺银;已成为地方书协的中流砥柱,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有的通过同等学位考试、取得书法硕士学位;有的继续深造,在当代书画界崭露头角。中国书法院教学部已成为国内最具成果与影响力的书法教育基地之一。”
; y- X3 J; \2 X4 V8 W8 e3 W; R; B
       做为非学历教育却又十分专业、而且在专业领域中十分高端的中国书法院,给21世纪的书坛吹送了一股强劲之风。其全新的教学模式,独领书坛风骚的师资力量,半学术、半沙龙性质的教学方式,培养了一大批书坛精英,如张东明、方建光等人,便是其中的翘楚。身边有朋友曾在其中浸淫,即使毕业了若干年,谈及中国书法院的日日夜夜,此君依然留恋不已。做为一个书法人,有着中国书法院的进修背景,该是一件十分幸福十分荣耀的资本。
9 z, l, W8 s# r, X! J
( r. \; H( U9 D) W' O4 G0 p4 Q       其二,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精英班及课题班
, L: y( c  Z  Z
, Z) n7 K4 Y+ q' j7 U
       中国国家画院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性质是否差不多?是否都是有着政府背景的艺术专门研究机构?这样的疑问暂且留存,但书法人对中国国家画院关注,大抵是从沈鹏精英班的出现而始的。我曾想,沈鹏先生从中国书协主席高位上退下,其德高望重,完全可以悠闲自在,“养怡之福”,尽享天年。一个八旬老人,是什么原因,再次出山,领衔“精英班”和“课题班”?这后面肯定有非凡的推手在。+ K! `3 @& d: Z  \, O* J( r
% s( k3 E' e+ y8 w
         前不久,书法网一痴就“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书法展”对曾来德先生做了个专访。专访的地点是北京曾来德艺术中心。在这次专访中,曾先生说到,“一个挑起战争的人,能不能够结束战争,如何结束战争,藏风聚气,汇聚京华,这是最根本的。我们往往有些时候,把事端挑起来,后果就不管了,不负责任,这不行,所以一个人,首先就是要有责任,而责任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要彻底。你有再大的实力,也不可能把事情绝对做好。”曾先生的这段话可以算作是对“沈鹏班”开班的背景和缘起的提问而作的表述——原来,这便是沈鹏精英班后面的神秘推手!
; c4 v; C8 Q; G  ]* M; S; I. ?* Q6 W; J2 h  N% J4 K/ G
         对曾来德先生的关注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的曾来德好像在部队。我曾经在《书法报》、《书法导报》等专业媒体上看过曾先生的作品,是那种有着浓厚的探索意味和独特的创新意识的作品,大开大合,大枯大湿,在构形和用墨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很有张力,很有表现力。之后,曾先生似乎淡出书坛(或者曾先生一直没有离开,只是我辈孤陋寡闻而已)。而沈鹏精英班的强势出现,是书坛的不可小视的三山五岳之一。
/ t8 ~8 f6 Y% }' q
5 j: U5 U4 c* L' A4 k+ U  c         沈鹏精英班,又是书坛大腕云集的场,汇聚的大多是书坛顶尖力量:如书协高层的张旭光、刘洪彪、陈洪武、高庆春、王家新等;省书协的当家的陈曦明、李啸、范硕等,资深媒体人蔡树农、朱培尔、李金豹、张公者、李强、姜寿田等。沈鹏课题班汇聚亦绝非等闲之辈,大多是书坛新贵,如龙开胜、王厚祥、刘京闻、周剑初、方建光等。如此阵容,豪气可冲霄汉!即便不是沈鹏先生亲授,侧身其间,当属三生有幸!
1 C, a# s/ B% v1 z% C; `0 l. p5 _4 ]
      《藏风聚气汇京华·中国国家画院沈鹏工作室师生书法展》绝对是个空前绝后的盛世大展,展览汇集了沈鹏工作室两个班的全体学员的作品参展,据说在中国美术馆所用的展厅数量将达到书法界展览之最,多达十余个!如此奢华,中国书协是否会有压抑感?
! F+ r" w# i, u2 S" B% s' y" c
; B& M( Z+ t2 }6 d       其三,陈振濂及中国美术学院! O% Z3 }2 b0 f$ c

( H& \& B/ t1 d' L! F        其四,张旭光及北兰亭2 H1 q- M, F! ~5 }2 n  O4 B
- n9 d. D; `$ }- [
        其五,张荣庆及其组织的名家雅聚
  Q* V% q' I. s3 ?" G& U2 q& q
% H" L# f* l. m' i- F8 g
未完待续,顺此祝各位朋友新年有新气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9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好写字,条条大路通罗马,所以是金子总要发光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5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好文笔。好思路。佩服!0 f- y+ ]$ G; l2 l, p9 p9 V6 Q; E
不曾想我的一个小小举动竟然引起兄的关注,非常感谢!
; D7 `6 P& S, {: U祝您新年大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