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刘云鹤 于 2010-11-7 11:25 编辑
仲秋的合肥,气候宜人。由合肥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书法家协会主办的《近现代江淮书风研究》学术研讨会,11月6日,在风景秀丽的梅山饭店举行。此次研讨会邀请了全国参与此次研究活动的部分中青年书法理论专家,来自北京、广东、江苏、浙江、河北、贵州及本省书法理论家30余人参加,与会者就江淮地域书法风格特征研究、当代安徽书法发展研究、当前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之思考等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合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省美协常务副主席林存安,省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理事、省书协副主席方茂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王浩,市书协主席柯大林分别代表主办方和省文联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省书协副主席桂雍等和有关方面的领导专家出席了研讨会。市文联副主席刘晓明,省书协副主席、学术委员会主任傅爱国,副主任、合肥市书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陈智分别主持了研讨会。 《近现代江淮书风研究》研讨会是继省书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2006年举办的“当代安徽书法创作的观察与思考”学术研讨会之后又一次重要的学术研讨活动,在当下的安徽书坛具有开创性意义,其表明安徽书法理论界系统地对江淮书风的形成梳理与学术研究已正式启动,可以说作为首善之地的合肥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书协率先打响了近现代安徽书法地域书风研究的第一枪,从提交的近40篇***来看,既有对江淮书风形成的文化梳理与定位,也有对形成江淮书风中的书法美学、书法理论、书法文化的阐释与批评,更多是对安徽近现代代表性书家的个案研究,从其涵盖面之广或***的学术深度而言,是为近年来安徽书法理论界相关地域书风集中研究中所鲜见,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和史料价值。如陈智《近现代江淮书风的文化品格》一文中对江淮书风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梳理与定位,认为包容性、生命意识,实证态度、创作特征和风雅精神是形成江淮书风的文化品格,使我们对江淮书风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傅爱国《邓石如论》、张耕《清乾嘉时期南方帖学代表书家姚鼐》、邱世鸿《李鸿章书发矛盾性研究》则分别从书家艺术的创造性,学养性,人格的矛盾性和书法的矛盾性等方面对他们进行文化价值的考察与分析。毛万宝《滞后的范例——关于<书法真诠>中批评的批评》、胡长春《邓石如邂逅程瑶田与桐汭考暨程瑶田书学思想对邓石如的影响》、金丹《怀宁与安吴》、虞卫毅《梁献与<承晋斋积闻录>》、李晶《蕴含生命形式的书法艺术——宗白华书法美学思想探微》、王俊《邓以蛰<书法之欣赏>在书法美学史上的意义》、《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无人——文化视野下的胡适书法》则从书法批评、书法理论以及书法美学思想和文化视野等角度来阐释书法批评的不同形式以及书家的生活交往和书法本身体现的人文价值,对书家生命状态的判断影响及其**意义进行考量。此外在一些个案研究中如李彤《化笔墨为云烟——黄牧甫篆刻艺术论》、吴又华《“**翩翩潘伯鹰”》、桂雍《林散之书法及其书论》、王灵均《吴玉如书法艺术刍议》、秦金根《狂辣奇肆,以倪写台——台静农书法浅议》、刘云鹤《简论葛介屏书法艺术的风格成因》、韩书茂《论司徒越书法》等,分别从书家的艺术生平、艺术传承、艺术思想展开研究与思考,认为风格是书家赖以传世的灵魂,无风格的艺术家必然无时代的烙印,无时代烙印的艺术终究要被时间所淘汰。总而言之,《近现代江淮书风研究》学术研讨会从近现代江淮文化史的角度出发,**远瞩,勇于担当,具有很强的史观意识,尽力梳理出江淮流域文化艺术的脉络,以引起人们重视对地域文化特征给书法创作带来的影响,推动当代书法向学术化、多元化方向更快更好的发展,进而填补了江淮地区近现代书法发展史的研究空白。 这次学术研讨会主题鲜明,目的性强,不足的是面还不够宽,在书家个案研究中挖掘的深度尚不尽如人意,尽管如此,也已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它将为今后深入研究安徽地域书风奠定了基础,开了一个好头。研讨会上,与会的***作者还从实际出发畅谈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对下一步如何深入研究安徽地域书风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同时还就如何甩掉安徽书法理论研究这块短板,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理论队伍,扩大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也作了深入的分析与讨论,认为安徽书坛要加强书法理论研究的力量已时不我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