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徐来
大有古风
-------我读张世刚先生的诗书画
张世刚先生的状态有一种迥异于时风的形态。
就像张世刚在诸多论禅的诗句中,唯念修养功德,名“念清净”,由此得“不苦不乐”的感受。好像在《品逸》还是什么杂志看过先生的几首诗,皆言禅。我觉得禅就是生活,生活离不开诗。
援禅入诗,指将禅义引入诗中,以提高诗的意境。同时借诗境来抒发于书法,绘画之上,其作品自由不同凡响处。
清沈宗骞说:“从事笔墨者,初十年但得略识笔墨性情,又十年而神理少得,三十年后乃可几于变化。”试看这三十年要完成的是什么功业,沈氏列了四条:一曰清心地以消俗虑,二曰善读书以明理境,三曰却早誉以几道远,四曰亲风雅以正体裁。可见中国画的高境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是积学渐修、厚积薄发而后成。
书写的传统性和流畅性在古代杰作中无疑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观赏点。但宋代以后书法创作的意识明显加强,这种意识促使作品的流畅性有所减弱,因为更多的注意力交给了对笔法、字结构和章法的关注。今天,书法的创作状态无疑是直承清代而来,同时也熔入了这个时代特有的开放性、观念性。作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家,人人都有抓住感觉的一隅而加以充分发挥或者夸张的权利。这期间,很多书法艺术家为了这样或那样的选择牺牲了作品的流畅性。张世刚先生的作品中则有种显而易见的、几乎是漫不经心式的流畅。即使在某些时候他刻意使书写在节奏和空间的风格上有所变化,这种流畅依然得以完好地保存。 此外,张世刚先生无论书画,都有一种淡然态度。在先生的大部分作品中我们窥探到更多的是一种恬淡的心性玩味。这使他的作品,比之时贤略有不同,在形式上即表现为对部分技巧的舍弃。而这又并未妨碍张世刚先生对古典杰作的虔诚追慕。也就是说,在风格上无限靠近,在技术上始终与之保持距离。紧贴传统,不断在传统中观照自我、沉浸自我,在平静的包容中凸显自我。从容平淡,平常中有大度,徐缓中有精微。张世刚先生所追求的恰恰是那种从容中蕴藉的大气势。深入传统是一个被不少人来回重复的一个口号,传统对有的人来说,就象“皮球”,不断的踢来踢去,并没有真正的深入。
张世刚先生对传统,有一股敬畏之心,当你读他的临摹作品时,你会发现那是小心翼翼在追摄传统,把玩传统。只有在对传统有深刻的体验后,才能感知传统的高度和难度,才能确定自己心向往之的方向。
张世刚先生的书画难得的彰显一种气象,一种书卷气、士夫气、丈夫气。他的作品贯气挥洒、放怀恣肆中透出韵致、溢出神采,观之令人或激越、或肃然、或畅怀。放旷与超逸构成他书法的精神气象。想其研墨展纸,挥洒之际,一如古人之“忽然绝叫三五声”,“笔所未到气已吞”,定是下笔斩然,似有疾风天雨而至,笔之梗断处,又如暴雨骤停,令观者无限遐想。
书画雅事也。在今天躁动不安、追名逐利的书画圈,重倡一种古典恬谵、清雅高迈的传统精神,无疑当矫正中国书画审美追求趋于流俗的倾向,而张世刚先生的治艺精神和对书画的审美追求正是我们当代沿革传统优秀文化所需要的。先生的值得我辈学习。
晓宁写于祗雅楼北窗
安徽蚌埠怡和园小区五栋2单元102室
马晓宁
13655525568
邮编233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