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聪慧、灵气、悟性十足 ──读冉崇君的画 林木 如果你翻开这本画册,不要先去管这个画家是谁,只叫你看画,就象一些公正的画展选画、评画,和一些杂志入选***和职称评定进行“盲评”一样,只问画得怎么样?而你又真懂得国画的一些道道,那你多半会认为,此画不错!或许你还会补充说,其中一些画相当不错哟!此画家颇具才气哟!好奇的你这时可能会猜,这是谁呀?恐怕该是个名家吧?至少,该是四川的名家吧?但当把这位颇具才气的画家的名字报出来:冉崇君,又该你愕然了,“冉崇君”?谁呀?没听说过。 我第一次见到冉崇君,知道他是从达县地区农村出来的,完全是自己在学画。曾经在四川美术学院短期进修过,也去过中国艺术研究院短期进修,当过大名家唐允明的学生,以后也一直讨教于唐先生,但纯粹是个业余画家。他有他自己的工作,那份工作还颇忙,画画只是喜欢,当然是很喜欢,也经常画,但只能业余画。其貌不扬,也一点不象艺术家。但当看到冉崇君的画时,倒把我弄得有些惊愕,凭他这点经历,他似乎不该画得这么好。“你画的?”我由不得问了一句。“是他画的”,一旁的唐允明老师帮着回答,“他勤奋得很”。即使 “师高**强”,这位编外学生也不该画得这样好才对,况且还一直是业余喜欢而已。但画摆在那里,画得确实不错,显然属于悟性好。画画要有悟性,要有才气,在我们这个凭商业炒作去出名的时代,大家很容易忘掉这一点。 崇君的悟性好首先表现在对笔墨的悟性上。崇君画花卉画山水,固然也有对形本身的兴趣,所以他观察自然观察物象对待写生都很认真,但他的可贵之处在于,这位从农村出来的业余画家,竟然会对国画中的笔墨表现能够特别重视,对笔墨的若干讲究也能心领神会,也还有一套笔墨表现的功夫。崇君的笔墨处理细腻,用笔用墨都注意变化。他的花卉学习过何水法,小叶子小枝小花朵,密密麻麻,加之又喜欢画大画,满密的画面没有细腻的笔墨变化处理是很难入眼的。崇君对局部笔墨的处理十分周到,每一处用笔都有顿断、虛实、浓淡、枯润或顺逆、中侧锋诸般变化,其墨法则比较注意浓墨与淡墨间的对比,浓淡互破所形成的水意淋漓的墨象,而且在很小的局部范围中都有这种墨法上的变化处理。这就使他的大画摆脱了大而空,而在笔墨关系上变得很丰富,很耐看。 同时,崇君用笔洒脱自由,不拘不滞,随意天然。既有造型写生上的严谨,又有笔墨自身的独立情趣,这给他在表现自己的现实情趣方面也开拓了可能。崇君的花卉画不少是自然界的闲花野草,许多从未入画的题材,如四川地区满山遍野的刺梨、红籽及若干不知名的野花野草都进入了他的花卉题材之中,而杂树灌丛这些山水画家通常不注意也不敢画的内容,亦同样成为他山水画的主要题材。这就又给自己的绘画带来了新的特色。这样,崇君既照顾到了自己的现实兴趣,在具体造型上并不因“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文人画标准而畏缩,反而能因此开拓出一片笔墨表现的新天地,形成自己在题材和笔墨表现上的特色。 如果说崇君笔墨的细腻处理是他的作品的一大特点,而他对画面结构的处理则又有从大处着眼的特点。他的画幅大多较大。尽管他学过何水法的小叶子小花的画法,但他自己那种让花卉叶片满布画面的做法仍有他自己的造型特点。在这种满构图中,崇君注意疏密,注意留白,注意满密画面中浓淡墨构成的团块间结构关系,这使他在此种结构方法中能够自由驾驭,游刃有余。他用这种办法去画水墨花卉,也用这种办法去画山水。因为能从大结构的安稳处入手,他的画面再大也容易处理;因为又能注意团块结构中的对照与呼应,注意疏密、留白与透气,所以他的满密结构也能自由与灵动。且有一种在复杂中求单纯的效果。他的这种结构方式无疑是受他的老师唐允明,及太老师李文信先生的影响。两位老师画树和画树丛山林的独特手法,使崇君大受启发。但比之文信老师的淡雅灵动,允明老师的雄肆崇高来说,崇君山林黑密深重,层次分明而具现实写实情趣,也初步形成了他自己的山水特色。 作品分析至此,可见崇君的确有自己的一套讲究,一套自觉的审美追求,当然还有一套十分娴熟的技法手段。当我们又调过头来审视这位专业能力已有相当水准的业余画家的这些作品时,我们大概只能叹服于允明老师精到的点拨与崇君自己聪慧的悟性。认识崇君艺术的专业水准只能“盲审”,因为这位业余画家的专业能力决不业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