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网站编辑

《我们离王羲之究竟有多远》+《一味强调临帖是种误导》--吴正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6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临帖也有个度的问题。
小孩经常问:临到什麽程度是个头?
回答:临不到头,一生都要临。
赞成!
好贴临写能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时临时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17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临帖与练习只是基础,最后起决定作用的是“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1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同意。且每一种字体的产生多与当时的审美观和工具决定,汉代的毛笔制作简单,不似今天这么讲究。当时也没有纸!后期出现纸的时候,字体也随着改变。是否可以这么猜测,笔在竹简上的运作没有在纸上灵活,隶书的产生多少是出于篆书的继承和客观的要求。书法是动态的过程,这句话曾给别人评论过!竟想到一块了。上面那位说什么马王堆,你这就是在死读书!凡事需要个人独立思考做出判断。一直都想是否可以把分析的方法引入书法,尤其是书法理论的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31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比我们学编程,刚开始去重复别人的代码即是熟悉也是学习的过程,但到后期我们应该用学到的经验去分析具体的事例,独立解决问题,你会碰到跟之前不一样的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5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吴老师大作,见解独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4-15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来讲,临帖是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或途径。临帖一为识字,尤其针对于甲骨、金文、小篆、汉简、隶书、草书等;二识间架结构;三体会用笔、用墨、锤炼线质,感受笔、墨、纸与心、手的协调与控制;四学习谋篇布局和章法,逐步形成个人风格。临帖肯定不是误导,死临帖肯定是错。
每一种风格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价值,王羲之只代表他那种风格的巅峰。对于一种艺术百花齐放、千峰竞秀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君不见如今的各种展览上除了传统的五体书经典风格外,各种铭文、墓志、写经、汉(楚)简、章草等风格的作品大行其道,频频获奖,由不得你不提倡。要突破、要创新、要脱俗,不临帖行吗?千年前的东西你悟得出来?
我们从传统中学习的不是字怎么写,而是传统的东西表现出来的意蕴、意境、意象,到底我们学习的是风格,探究的是如何形成的这种风格?甚至千年的包浆产生的审美意象都是我们摹写和学习的素材,如摩崖的随形就势、碑志的残损、青铜铭文的腐蚀、阁帖的枣木气等。
初学书法的人整个亡宫墓志风格似的作品,我信!让他整篇神鸟传来,那真是太有才了。
“迷时师度,悟时自度”,临帖多久看的是悟性,什么时候临什么看你学习的阶段、对自已的要求和定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2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2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样的时代,产生什么样的艺术。
好像是这样的。
闲人日月 发表于 2011-1-14 17:09

所以,说不用临摩的人也是有理论根据,也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4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9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头一棒,猛然清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