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5798|回复: 4

看电视引出的闲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7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寒巢___寒石 于 2010-9-27 15:51 编辑 ) ]. I* s! y1 C  }
9 V) D* ^, J/ T. X! w
闲来看电视,一位镀了点金的艺术家大侃艺术;其观点是:西方的艺术是太阳艺术,东方的艺术是月亮艺术;西方的艺术看了让人热血沸腾,东方艺术能让人立刻产生静下来的感觉.0 Y5 T9 N7 a; R; e! E  d. \  \
         初听来,似乎有些道理,仔细想,这是标准的以偏盖全的扯淡!艺术成果本身是一个受光体!其阴阳的比例构成了艺术成果的基本格调;西方的艺术看了让人热血沸腾,可以说是***艺术,也可以说是欲望艺术!东方艺术能让人立刻产生静下来的感觉,可以说是中和艺术,也可以说是自淫艺术;具体说法当就具体作品看待!看了天安门广场的雕塑能不让人热血沸腾?西方的杠杆舞只能让人产生做爱的冲动,<蒙>的微笑难道不使人深邃静谧?说是最高水准的大宋画作不是也在吴侬软语,浅饮低唱中成了外夷的砧上肉.........! u3 x' n% V/ E* l% u' G+ |0 E
          艺术的历史是一面镜子!东方太需要力量艺术成分!
/ W6 ^) {2 j0 P; [2 e          西方的艺术是太阳艺术,东方的艺术是月亮艺术,这是标准的以偏盖全的扯淡!
发表于 2010-9-27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赵铁淇 于 2010-9-27 17:49 编辑
4 J; z4 }) E& a, m$ F' X! D& c1 F9 G# s& A9 ^' o
这个镀点金的大师,可能没把话说完吧,或者也是转换了人家的概念。  m9 A" e9 D" }4 K- w6 D, I
在之前有个别专家出专著论述过这个问题的:中国文化是阴性文化!道家似乎也有这个观点!
+ u& l, L% d2 |8 P! Y即,整个地球西方为阳文化,东方为阴文化,从而才构成一太极。中国古人关于月亮的说法比较多,关于太阳的较少,只有“射日”最有名,所以我们东方世界喜欢“射日”、“追月”,西方世界有崇拜“太阳神”,他们崇拜的,是被我们射的,哈哈% C- |( h# C- A
中国人喜欢说“以柔制刚”,柔为阴,刚为阳。书法依然,毛是软的,为阴,写出的字遒劲有力为阳,也是一种阴性文化。
+ m$ r9 T8 s+ ~, j9 ]0 C在阴阳五行里,太阳为阳精,月亮为阴精,修炼之人都是阴气最盛时采气,以炼纯阳。所以这人是借了人家的观点来比喻说的,这本来应是文化领域的学术问题,很不好弄到艺术上去做比喻的。阴并不是不好的意思,阳也并非是好的意思,谁也离不开谁,俩东西是抱在一起的。他还不如说中国是“地文化”西方是“天文化”呢,地气阴,上升;天气阳,下降,万物才得生,呵呵,正好看见钟国康先生的帖子里有个章,印章左侧“平凹”二字基本能表达这天地二气的视觉状态,“平”字最后一竖直插下面“凹”字的空隙里,竖为阳,为天,凹为阴为地:% Z: v: h8 i8 W0 B# s' |- R( J
贾平凹印章.jpg + c5 r0 P; E& P& t/ h; y1 [

3 C6 ?$ l- F# ?; G- n想想也有道理,中国尚“水”,水乃柔,可为阴。书法,毛笔毛为软物,墨汁为水状态,皆为阴性,但是,写出的字很“阳”,关于这一个问题,可以查查资料看看的。
2 p7 q) [2 g8 J, Y但是,坚决反对那种崇洋媚外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7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2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5-12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