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4496|回复: 2

陈振濂——把陆俨少的书法基调定格在“趣”上合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20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陈振濂——把陆俨少的书法基调定格在“趣”上合理吗?
* C% f$ X1 }; c+ D0 i7 {. [

刘传奇

0 j1 K  P6 W; z7 Q# b- }

' |8 O" O; Z8 m1 @7 k; w; K, N. U    陈振濂在《中国现代书法史》论《老一辈书家的成就》的《(三)萧娴》中提及陆俨少书法。原文是这样说的:线条的弹性张力与结构的稚态张力,构成了陆俨少的基调——趣。/ \6 L( r7 {8 ^- y" K& _" _3 i" o
说真话,把陆俨少书法定格在“趣”上,我总觉得有所贬损。在现代书法书法史上若论得书法真谛者无出其右,其腕法灵活纵横开阖无所羁绊毛书的章法被其做了最灵活的运用。
. b5 W; F4 X3 W   “严格的说,陆俨少的线条并没有太丰富的内涵,用笔技巧也无婀娜多变,但他有一种特殊的能力,饱蕴湿墨,缓笔慢行,却是外润内劲,不臃肿不迟钝,相反却有足够的弹性张力,这种‘绵裹铁’技巧还未见有步式者,我想这与他用短锋狼毫作书有关吧?”
( @; l9 j. q2 }% s0 y  k我谈一下我对陈教授上一句话的看法:" t& l8 s/ z+ h) }. J3 N8 {) `2 S
   首先我不赞成“陆俨少的线条并没有太丰富的内涵,用笔技巧也无婀娜多变”我认为这是对陆俨少书法最严重错误解读,这是在当代普遍存在的一种观点,并且这种观点直接导致了“还未见有步式者”这也足见当代书法人对书法核心技法腕法的不能正确理解。当然陆翁的灵活在现当代是无有过者的,这也可以说是二王书法最准确的解读后才能有的结果。这种灵活性在他四五十岁时最为明显,到了晚年他渐渐收起,而把腕法的灵活变成内蕴,不知者以为其仅拙而已,其实更蕴丰厚罢了。0 o" g1 z7 g0 V2 h- H2 S# m
   沈尹默说是二王末流,但他最大的毛病就在二王腕法的灵活在他那儿消失殆尽,而真正悟得二王的是陆俨少。
发表于 2010-9-21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线条的弹性张力与结构的稚态张力,构成了陆俨少的基调——趣”* f' p$ q( o: d8 d2 B9 a& u
: ^5 r5 s, I. j4 a4 c2 {1 D
陈大教授的这句话仅仅是利用自己制造的两个不成概念的概念来解读陆俨少,这种解读实在是有点不靠谱。+ K7 g4 x: n) N, C# J2 J
用这两个模糊的概念“XX张力”“XX张力”来解读陆俨少书法的“趣”,初看之下带着两分道理,仔细品读就会发现,这属于没有任何新意的“假造”而已,陈教授假借了一些没有词组实际表达意义的文字组合“生拌”成解释的名词,然后用这种真实的不靠谱来定义陆俨少先生早已形成的“趣”,这陈教授的理论实在假大空得很,呵呵& n! {0 l  y/ D( M- @* {

. r4 b' `, {! o& q/ a. r又见陈教授谈论书法线条,书法线条线条........,书法&线条到底是什么关系都搞不明白,却总是喜欢以“线条”解读书法,其人真懂书法?还是真懂线条?郁闷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21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常怀疑书法理论家存在着是否有必要性!  \# ]/ i9 `* v4 B
现在很多书法“理论家”(含“书写家”),要么从洋大人的著作里弄点新鲜词来评断人家的作品,要么是从本身认识并不深刻的哲学、文学、美学等强拉硬扯的弄到书法上去评断。有的是以“书写实践”(这种实践多数是“横撑竖曳、野禅”式)来树立、倡导一种新“审美”,从而美其名曰“创新”。9 a- ^* j* M7 p7 i3 s1 A
说实在的,古代有成就的书家,有那么多的理论吗?% |  A2 v( k$ X- ^: u6 |
书法,还是以“书写作品”为先,你有了好作品,再去上升到“理论”心法,现代多数书家,作品写的不咋的,理论倒是一大堆!
6 a3 {9 k* O# C总是,我觉得还是务实点吧——书论未出,作品先行——先把自己的作品形成具有传统和符合时代的审美,又能确实在众多书家作品里一下跳出来的视觉感染力,说实在的,如果把很多书家的作品放在一起,如果把落款遮盖了,很多作品几乎很难分辨出来自己的创新个性,大部分是很雷同的风格!当然,像老一代的几个书家的风格还是很明显的,大家可以试一下把吴昌硕、于右任、沙孟海、林散之、费新我、启功、沈鹏、张海等人的作品并排放一起,都挑选为比如行书或者草书,风格对比十分明显的。若将现代的一些其他人的作品放在一起对比,几乎看不到创新性在哪里,反而感觉“似乎在哪里见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