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490|回复: 2

中国会输掉"文化竞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8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中国会输掉"文化竞争"?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ture.china.com.cn  时间: 2010-07-14 09:18  责任编辑: 老北



       近日有关日韩书法的报道较多。书法,这种本自中国、源远流长的艺术样式,在当今中国,少数艺术家、书法家的执著坚守仍无力挽回其式微之势,当代人的生活似与这一古老艺术渐行渐远。而在日本和韩国,我们发现,书法艺术却深入人心,这种文化上的隐性竞争值得我们深思。
日韩民众普遍热衷书法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书法艺术对华夏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传承有过巨大贡献。按道理,书法在文化传统深厚的我国应该受到礼遇,但从历史进程及前景来看,其境况不容乐观。
      清末至解放前,碑派书法盛行一时。后来西学东渐,弃毛笔而用硬笔之人益多。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艺术尚未吐露芳华。“文革”伊始,更是文艺浩劫,书法愈颓。而今电脑之普及,对于书法,更是一大浩劫,人们连硬笔都用之甚少,书法艺术更像是已经没落的历史陈迹,抑或文人雅士闲逸风雅的生活点缀。
      而远在东瀛,书法之热历久弥新。一个通行的说法可以佐证:“棒球是一亿多国民的体育,而书法则是一亿多国民的艺术。”在日本,大约有2000—3000万人在练习书法,换个说法,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热衷此道。社会上研习书法之风甚盛,随处可见“书法教室”的广告。日本数千家出版社中,约有1/3的出版社出版过书法类图书。此外,日本还有难以计数的书法展厅。在浓郁的墨香氛围里,日本称得上书法家,且能举办个人展览、出版作品集的人,大约有100万之众。
      在韩国,自1999年规定在交通标志等领域恢复使用汉字标志以来,书法之热方兴未艾。和日本一样,韩国民众对书法普遍较为热衷,习字者逾10万人,连历届韩国总统都极喜书法。韩国书艺家协会在全国影响较大,在推广书法文化时,既注重传统基础,同时又强调现代性阐发,因此书法广受青年人欢迎。据说韩国仍然继续保留了中国元代传统的造纸工艺,以楮树皮、叶等为原料手工制造纸张。各类书法团体、展览、比赛更是应接不暇。据报道,韩国人甚至在枫冷江寒、雪花旋舞的季节张设150米长的白绫,在浩大的天地间挥洒狂草,何等壮观的景象!恍然间令人梦回唐朝,然而“梦里不知身是客”,一切终究是异邦的场景。
       可以说,日韩书法之热度,甚至超过了书法的母国——中国。
     书法教室一派古风
      书法在一个社会的普及程度,与其教育密切相关。日本中小学校都开设书法课。书法学习一般始自小学三年级,至初中毕业,6年时间已小有所成。此外,社会上还有许多以一些知名书法家为核心而成立的“书法教室”。日本大概有1/3的儿童入“书法教室”学习书法。儿童入室学习,从执笔练习入手。 “书法教室”用纸讲究,规格高古,长9寸,宽7寸,并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半纸”,书写时纸左墨右,老师们有的从数字“一”到“十”入手,有的则从“永 ”字八法或平假名46字开始教习。
      这些“书法教室”所属的团体都办有“竞书”杂志。杂志每期公布本月的竞书内容及两个月前作品的评比结果,并刊出每一等级的学员名单。竞赛内容与授课内容基本一致,如春和景明之时,多写“春天”或“樱花”等字。书写优秀者可提高一个级别,如果小学生的书法能达五段、六段水平,即可算是“小书法家”了,这种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小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这种书法教育模式颇类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以书法家为核心,老师耳提面命,学生心领神会,由此派系相传,颇有古风。由是观之,日韩两国对书法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中国。
      我国的书法教学不仅游离于现有的课程体系之外,社会上的教育机构也是门庭冷落。书法教育几成空白,以至于很多高学历者写字竟至于到了无法辨认、不堪卒读的地步。在功利化的竞争环境下,学习书法没有任何实际好处,无怪乎在学校教育中,书法兴趣班远不如钢琴班、奥数班热门。此外,很多教育者对书法的艺术价值认识不足,仅仅将其当成一种“修身养性”的纯艺术来欣赏,从而忽视了书法根本的文化传承功能。

本文来自:中国墨缘网(http://zml2712.5d6d.com),详细出处参考:http://zml2712.5d6d.com/thread-6682-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10-9-8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艺术融入文化产品
      在日本,书法不仅与基础教育、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时也融入到了诸多文化产品的设计中。许多著名设计师,几乎都是汉字专家,他们从汉字书法中汲取设计灵感,对汉字书法进行创新改造,并将其广泛应用在设计领域,书法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典型日本设计风格的一种体现。
      如日本著名的设计大师杉浦康平,毕生不倦探求中国传统艺术精髓,十分重视汉字书法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汉字书法给了他极大启发,在1001期《游》封面上,杉浦设计的各种“游”字写满封面,表现了“游”这个词本身所蕴涵的错位游走之感。白木彰作为日本当代著名平面设计家,在其30多年的平面设计生涯中,主要以书法作为平面设计元素,他的作品亦折射出对中国书法文化的敬仰。
      此外,在日韩很多产品的设计上,都充分体现了书法之美。例如日本三得利纯麦芽威士忌包装上,一个遒劲有力的书法字“響”占据了画面大半,给人以呐喊之感。在一些风味食品类包装上,书法字活泼跳脱。日本的“纯酒”包装,把宋体“纯”字印在晶莹剔透的玻璃瓶上,以字点意,格外典雅。韩国很多文化产品,也极好地体现了书法艺术的精髓。
      日韩对书法文化的吸收与创新,既赋予传统文化以现代活力,同时也为我们创造性地运用书法艺术资源提供了极有意义的范式。反思国内的文化产品,原本可以和极富审美特质的传统书法相得益彰,但很多产品给人的感觉要么缺少底蕴,要么过于西化。甚至国人对于书法或传统艺术的审美期待反而是在日韩那里找到了睽违已久的感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重视书法的文化战略地位
      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中国书法虽在2009年9月30日成功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此之前,有关韩国欲将书艺申遗的报道频现媒体。有人甚至认为,韩国大张旗鼓提出书法申遗是对当代中国书法水准与价值的质疑。
      北京大学教授、书法所副所长王岳川指出:“中国文化在面对整个世界的时候是被遮蔽于日本、韩国等现代化国家后面的。”他认为“不能忽略国际之间微妙的“文化竞争”,应当重新认识书法在文化战略中的位置。
书法艺术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如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邵秉仁所言,它的日渐式微,正是“由于当代书法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文化土壤正在弱化、变异”。
      文化时评:对比之下 令人汗颜
      日本书法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有直接的渊源关系。盛唐时,王羲之等的法帖传入日本,受此影响,日本书法开始确立。及至日本奈良时期,全面模仿唐朝,崇拜晋唐的书体在日本盛行,王羲之等的书体由那些来唐朝学习的遣唐使带回日本,当时最著名的有最澄、空海、橘逸势等。
      明治维新后,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杨守敬对于推动日本书法近代化厥功甚伟。光绪5年(1880),杨守敬(1839—1915)携汉、魏、六朝、隋、唐的碑帖法帖1.3万余册赴日,这些精美的碑帖给日本书法家带来极大震撼,他所传达给日本文人的书法理念被日本研究界称为“杨守敬旋风”,由此宣告了日本近代书法兴盛的开始。
      再说韩国,早在统一的新罗王国时代(618-935),欧阳洵、虞世南、王羲之等书法家的作品就极受韩国人推崇,很多书法爱好者慕名来到中国购买。1350年左右,中国元朝书法家赵孟-灵秀典雅、圆转遒丽的字即传入了韩国,使韩国书法爱好者为之倾倒。赵体字由此在其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韩国书法的主流。
      反观这些史实,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日韩来说,中国的书法原属外来文化,但最后却变成了他们自身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我们发现,这种文化的延续传承状况比其母国还要好。对比之下,我们常常会感到汗颜。如果一个民族对自身特有的文化传统完全漠视,长此以往,这样的传统艺术会在中华大地上消失。对此我们应该有一种文化忧患意识,用智慧和行动激活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赵晓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9-10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居安思危{:1_2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