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066|回复: 1

功到自然翰墨香——王成金书法艺术简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9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功到自然翰墨香---王成金书法艺术简述

书画杂感、评论 2010-06-14 10:44:09 阅读76 评论18
  字号:
[url=]订阅[/url]

        某日上网,串门博客“小小书”,知道这是道友陈朝中兄的书画世界。朝中兄所在铜梁,是我曾经当兵十多年的第二故乡。那里的风土人情,我非常熟悉,并且我相信自己一生也难以忘怀。在朝中兄的博客相册里,我读到了老朋友王成金的书法新作。老话说,见字如见面,看到成金兄的字,不禁想起我与他曾经交往的点点滴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郝国斌兄(书法家,现居河南平顶山)介绍,我认识了在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工作的成金兄。国斌兄说,成金在书法学习上肯下功夫,路子走得正。言外之意告诉我这个当时才刚刚莽撞进入书法学习的爱好者:成金在书法上是会有成就的,要像他那样学书法才是走正道。那时的我还关在小宿舍里不临帖胡涂乱抹,而年长我仅几岁的成金兄已与另一位道友郭洋溢举办二人书法展,声播铜梁艺林了。当时我所在的部队机关与他工作的邱少云纪念馆都位于铜梁的“凤山之巅”(成金书法落款常题),相距不远,我们之间往来频繁。我的部队宿舍与他的家、办公室都是我们海阔天空聊天的所在。当然主要是聊我们都热爱的书法。从交往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他对于书法的学习与理解都是很有主见的。
        开一代之风气的大画家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翻开整个书法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先秦书风的古穆,汉代书风的浑朴,北魏书风的雄肆,东晋书风的玄远,唐人书风的崇法,宋人书风的意趣,元明书风的尚态,清及民国书风的尊碑,都是时代使然。而当代是前代的延续,怎么延续,是当代所有书法人都在思考的命题。不容置疑,处在信息化时代的当代书法人在书法学习中,面对着前人无法比拟的书法文化及书法以外的文化资源。比如大量的经典法帖、名家名作,大量新发现的碑版、墓志、简牍、经卷、民间遗书,更有如日本、韩国等邻邦的书法风气以及西方的艺术思潮时时在我们的眼前晃动。对此,书法人取舍不易,兼容又何其难,在徘徊与选择中一面宣称走属于自己的路,一面事实上或远或近地走进了流行书风的包围圈里。这里不是要否定流行书风。个人以为,流行不是流行书风本身的错,是跟风者错在跟风,少数站在流行书风顶尖的作者与先行者,他们的理念与创作应该得到肯定。成金兄是当代无数书法人中的一员,他却始终没有走进那个包围圈。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我们对“二王”书风还有些叛逆甚至有些微辞的时候,他就劝我好好写写“二王”。巧得很,到了本世纪初,“二王”竟真的开始风行起来。
         成金兄在书法的探索中是有定力的,这种定力源于他沉静的个性气质。佛家曰“八风吹不动”,就是讲修行者要有定力,要不受外界一切的干扰,以证得真正的自性本心。而沉静是有定力的前提。成金兄在沉静中找到了自我,找到了一条或许并不显见功利然而是他一直坚定走下去的书法探索之路。成金兄认为继承传统是书法艺术向前发展的永恒的必修课。因为传统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恰恰相反,书法是历代先人感悟自然、作用于自然、内省自我的智慧结晶。书法凝结了中国人独特的哲学和美学思想,它的每一个点画在技法形式上是渐进演化而来的,内含着物理及人类生理的必然性,而点画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味都可以与人的特质相对应。也就是说书法在技法形式上不是哪一个人发明创造的,即使是所谓被神化的造字的仓颉也应该只是个文字的整理者和传播者。在成金兄主要的书法修行地——凤栖斋,作为他的朋友,我完全可以想像得到,他面对他所心仪的传统经典法帖多年来朝临暮写的情景。他时常念叨“笔笔有来历,字字有出处”,正体现了他虔诚学习古人、取径书法经典的严谨态度,也影响着他周围如我一样的书法同道。
         尊重传统并不意味成金兄是个落伍、不合时宜的“老古董”,他的笔墨也在关照时代,关照他所要表达的艺术思想。早年的军旅生涯、年轻气盛,以致他偏爱气势磅礴、笔墨酣畅淋漓一类的书风,表现碑版厚重、稚拙和米芾的“风樯阵马”成为他作品的基调。现在,如果我们把这类书风显得有些闹的一面同那时整个社会的书法热联系起来一看,书法人差不多是集体性浮躁了,其实浮躁又何止体现在书法界!
         进入新世纪后,就在成金兄继续保持着与流行书风的距离时,整个书坛开始反思,呼喊着重新认识传统,无意中他竟这么一致与时代同步了。而他并没有彻底否定流行书风,相反他与他的好友一道,不远千里,去广州观看九届全国书法展,去把握时代脉搏,学习流行书风的长处。限于篇幅,这里无意展开讨论流行书风的优劣。近年来,成金兄以时代视野关照传统,注重“展厅效应”(当代书坛常用语),强调作品视觉效果,重视书法的艺术表现力,使他的书法“不掉队”正是他冷静思考的结果。具体到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崇尚唐人的法度,也喜欢宋、元、明以后的主观意趣追求,而近年他在“二王”书法的研习中,更迷恋晋人玄远的哲思。玄学基于人们的玄思,非逻辑思维所能究底。但玄思又客观存在,就像我们说一幅好字有文气,文气是什么东西,有什么形态,说不清,道不明,但不能说这文气就没有。这道不清,说不明的,在审美上古人造了个“韵”字来概括。有了韵味,艺术作品才耐看。成金兄的书法已由早期的崇尚气势转变到近来的追求韵味,这是他的书法艺术走向成熟的标志。
        总体而言,成金兄强调线条的韧性力量,“中锋为用,
侧锋取妍”始终是他的主心骨。在笔与笔、字与字的转承映带上注重变化和势的顺畅。主笔的沉稳加以附笔的灵巧使作品整体不至于平板沉闷,生发了无限的活力与音乐一般的节奏。他也不刻意其妙笔生出讨彩他人的墨象,那些随意变形、夸张无度的做作与他的作品无缘,自然与有意味是其着力点。他五体兼擅,足以说明其才情的旺盛,用笔的娴熟并没有让他以一技炫世,从其最近的作品可以看出他又有新的努力方向。要总结出他的书风,作为他的朋友,我所能读出来的也就是“沉着”、“刚劲”、“果决”、“灵动”这几个词的意韵,他没有多接触柳公权,而味近柳氏,算是儒家作派吧。不过我也没有晾晒完他的家底,列位看官自有会心处。
        具体到他的各种书体,最长于行草,早先法乳米、颜,近年追“二王”,韵味越来越淳厚,在朝中兄的博客上看到他临写的“二王”,笔法、字法和章法都极为到位,深为其逼真所佩服。他的楷书写过魏碑和颜真卿,写得更多的是褚遂良,尤其喜欢褚氏细筋入骨、玉润飘逸的《阴符经》。他早年曾把《阴符经》一样的细线条带入他碑体的行书,虽有些生拉硬扯,但不失为做了回有益的尝试——须知他并不是为写字而写字的匠人。他的隶书取法很广,雄强如《张迁碑》、《西峡颂》,秀雅如《史晨碑》、《曹全碑》,浪漫如《石门颂》等,都曾涉猎。但影响他隶书体势的主要是《张迁 碑》和《石门颂》,因为他这个人是沉静的,可骨子里头还是有浪漫的情愫在摇曳。早先我就十分欣赏他的隶书,听说最近又在重庆市的书法展拿了大奖,这不是偶然的。他能写篆书,着实让我吃惊,我知道他以前好像没摸过篆书,突然说他在某个重要的国家级展览以篆书对联拿奖,真为他的能量感动。看了作品,以铁线的技法写大篆,线条沉凝,结构活泼,辅以行草作跋,整个作品大气充盈,自在放松,真正是好作品。
        我离开第二故乡铜梁快六年了,不断从朋友电话中知道成金兄取得新的成绩的佳音,很是为他高兴。于“国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先是在《第二届中国西部书法展作品集》中看到他的作品,前日又得知他入展第三届全国扇面书法展,可谓好事连连。正如我在朝中兄博客上的留言:这些年他的心血没有白费。他总算迈上了阶段性的成功一步。说这是阶段性的,因为我相信成金兄,还有也同样取得了显著成绩的铜梁的书法朋友们,不会就此停步;还因为书法是心灵自在的舞蹈,他们为书法而快乐地生活着,不亦美哉?!
发表于 2010-8-20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1_216:}{:1_2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