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性灵
笔墨行吟 —读蔡祥麟《行吟,笔墨》书法作品 清代方亨咸说:“书画清事也,韵事也。胸中无几卷书,笔下有一点尘,便穷年累月,刻画镂研,终一匠作也,何用乎?” 我始终认为,一个中国书家的成熟,全由其各方面的素养所决定,技巧的积累只是一部分,而美学精神却显得更为紧要。蔡祥麟先生本是诗人,其作品的立意格高意古,恐怕是其书法不落俗套最重要的因素。 你看蔡祥麟先生的书法作品,那看似信笔纵横的线条,实则胸有成竹。从质朴天真之中显示其精妙与豁达,至真至淳。有人认为取法二王是上乘,但我同时看到蔡祥麟先生站一起的李强老师书法又融入了自己对碑的理解,碑帖结合的完美演绎,无疑也是美的。因为审美取向与审美情趣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强求一致,只能求同存异。 我喜欢蔡祥麟先生的书法,因为那线条灵动丰富;因为书法的结构飞动跌宕,并时时有造险制奇、出人意料之处,令人浮想联翩;更因为作品格调高雅,古意盎然,是书法和诗歌的完美结合。
同时我们发现蔡祥麟先生对于传统的理解是精深的,继承是独特的,看看蔡老师的作品,我们还会发现他的书法线条是有差异的,时轻时重,时常时短,时曲时直,时方时圆,和其诗歌的内容表现一致,真是牵丝萦绕,气韵联通。观其诗歌溢于言表,风范堪比六朝名士。若没有丰厚学养,没有经各种境遇的历练,没有一种才情和自信,是难以透脱这种文士轩冕之气的。由于有如此之修养,蔡先生在书法上,彰显一种气象,一种书卷气、士夫气、丈夫气。
他作书贯气挥洒,放怀恣肆中透出韵致、溢出神采,观之令人或激越、或肃然、或畅怀。放旷与超逸构成他书法的精神气象。想其研墨展纸,挥洒之际,一如古人之“忽然绝叫三五声”,“笔所未到气已吞”,定是下笔斩然,似有疾风天雨而至,笔之梗断处,又如暴雨骤停,令观者无限遐想。
“从事笔墨者,初十年但得略识笔墨性情,又十年而神理少得,三十年后乃可几于变化。”试看这三十年要完成的是什么功业;曰清心地以消俗虑,曰善读书以明理境,曰却早誉以几道远,曰亲风雅以正体裁。可见书法境界是长期积累、修炼的结果,是积学渐修、厚积薄发而后成。我想“善读书以明理境”可能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些滋养,就没有蔡先生的诗歌,没有蔡先生的书法。 蔡先生是用对于诗歌的努力来滋养书法,更加值得我们去深思。 祗雅楼马晓宁顿首 二〇一〇年八月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