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2882|回复: 2

[原创] 对中日书法圈的猜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3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曾惊花落 于 2010-8-3 17:16 编辑
: a2 o) @0 ^% C0 r* n. d: _" g, Q* s% J" V

  }# F7 o5 M/ m6 A4 R% F' v  P0 d  无论日本书法圈还是中国的书法圈,我都无法详实了解,更不可能清楚两国书法圈中的人的作品如何,因此,关于两国书法的讨论,只能建立在猜想的基础上。- W/ W. V& P4 [8 V- A
  据我所知,现时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会员有2万人左右,省或直辖市等书协的会员人数则更多,一共算30万吧,相信这个数字不会太离谱。若仅从写字的角度来说,其中能将自己所熟悉的字帖临得似模似样的人有多少个呢?算全部都可以达到这一要求吧。据资料称,日本的书法爱好者人数在两三千万左右,约五六个人之中,就有一位爱好书法,其中称得起书法家,能举办个展、出作品集的人,全日本大约有100万之多。又从资料中得知,一些中国人在观看了一些中日书法联展后称中国人的书法功底较日本人扎实。这或许是事实,可究竟是哪些人参加中日联展呢?据说,日本书坛就如金庸的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那样,讲究师承、讲究门派。如果日本一个小小的书法门派跟中国一个省的会员进行联展,得出以上结果不足为奇;若是整个日本书坛弄个什么武林大会,通过比武,选出其中的高手的得意之作与中国书协内的精英进行联展,恐怕又是另一个种结果了。
4 T# P( |' M- d  由于日本的书法爱好者众多,相信其中不少人觉得写出一手好字来是理所当然的事,以这种心态来对待书法的人,就不太愿意出战什么书法武林大会了,也就是说,日本有很多书法方面的隐士或世外高人。可在中国,即使在今天,一个人学书法仍然是一件较为新鲜的事,抱着作为中国人写出一手好字来是理所当然的事的书法爱好者并不多。这种情况导致中国书法圈中人的眼里,中国书坛不是龙蛇混杂,而是一览无余。
7 H1 i5 f% G/ c$ ]  对师承、门派的讲究,竞争也显得激烈,这种竞争可以起到各自为政和相互促进的作用,而中国则是以中国书法家协会这个官方色彩极为浓厚的组织一统天下,在这个组织下面,又有省及直辖市书协组织,跟着到地区、县等,要成为中国书协会员,就得如过去由童生到秀才,由秀才到举人,最后中进士那般,一级一级考上去,也有直接通过展览成为中国书协会员的,可现在看来,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虽说日本人讲究师承,但由于门派众多,因显得富有生气;在中国,过去还听说过有地域书风这么一回事,可慢慢地,地域书风就不再那么明显,绝大多数书法爱好者都向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朝拜,不少书法爱好者口中说着“艺术讲求个性”,可一碰到中国书协举办的展览,就变成另一个样子了。2 S9 c" e. u0 D5 d% @2 a
  一个民族的素质如何,看这个民族的人崇尚什么就知大概了。日本的书法爱好者如此之多,中国的书法爱好者如此之少,这说明了什么呢?
* o) L" {6 l) P. N' ]1 c  2010.8.3
发表于 2010-8-3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不过,书法的根始终在中国呀,别过分担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根虽在中国,可移植到日本之后,生长得比中国更为茂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