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立地成佛 于 2010-7-27 08:25 编辑
周俊杰书法艺术 老夫聊发少年狂
■ 孙荪/文 “老夫聊发少年狂”这是苏轼一首豪放词的开头一句,十分动人。原以为苏轼当时的年龄很大了,一查,原来苏轼写此词时与写《醉翁亭记》时的欧阳修一样,只是年届不惑,“老夫”和“醉翁”都正值盛年。古人的此类自我称谓虽然不无“官派”的味道,但大抵以游戏情趣为尚,不必较真。我借老苏这句话是用其本来意义来描述当代书法家周俊杰花甲后的情形。 只说六六大顺最近这两年,除了日常一点也不消停的创作活动和理论写作,周俊杰所做事情之荦荦大者:《河南代表书画家周俊杰书法展》展出书法作品54件,应《中国美术馆馆藏书法作品邀请展》特邀提供新作6件(其中隶书8尺以上3件,草书6尺以上3件),《周俊杰书法作品集》出版,《周俊杰草书古诗百首》出版,主编《中原文化大典 书法卷》,出席中国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出任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评委会副主任、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创作评委、第九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评委,应邀出席当代中国书法家42人兰亭雅集活动,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建立专家制的周俊杰书法工作室。 以上所举只是就工作“量”而言。看来,不是岁月无情,廉颇老矣,而是年龄有情,老当益壮,造物好像专为书画家特别设定了一条规律,于周俊杰尤其验之。如果就艺术和思想的境界而言,最近的作品在充满博大气象,具有强烈震撼力,笔墨技巧熟中有生、生中有熟的至境上,颇感凌云健笔意纵横,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作为资深书法家和倡导“书法新古典主义”的理论家,周俊杰夙来重视传统,花甲以后仍然临池不辍。“书不入晋则难得其正果”,书法的第一关隘,书法家的终生基础是一个“临”字。周俊杰不仅常对书法爱好者这样讲,也是他自己的功课。近来他拿数巨册大幅册页重临《开通褒狭道碑》、《张迁碑》等汉隶传世名作,常临至深夜而仍然激动不已。在荣宝斋为其出版的大作品集中有不少出于“二王”和晋人包括《平复帖》、《月仪帖》、《出师颂》等章草名帖,他仍经常揣摩,近来又独钟傅山狂草。他感到傅山草书作品乱石铺街的章法,跌宕起伏、变化莫测的结体和行气,干湿浓淡变化不可方物的墨色,大篆笔法为功底的线条,组成了一部交响乐,令其着迷甚至发狂,引起不可遏止的临写欲念,临写中常会产生灵感和***,感到傅山草书开启了他写草书的天目和灵性,感应到了草书的灵魂之所在。这些体悟已经融进了他最近的创作中。 我曾就唐代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孙过庭的理论请教过俊杰先生。孙过庭认为书法家由初学到成长到成熟可分三个时段各有不同追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常常出现的情形是:“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孙过庭称道和看重的是老到、老辣。“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思则老而愈妙”。以王羲之为证:“右军之书,末年多妙。”书法史说明,书法家的创造力并不随年岁而递减。唐代几位大书法家创作代表作的时间几乎都在60岁以后。 周俊杰说他同意孙过庭的阶段论,但他认为自己虽然年逾花甲,曾经耽误了20年的这一代人,艺术年龄还在中年,远未至老境,自己的作品远未达到所梦想的境界。因此,他不会“复归平正”,还要“务追险绝”。今年秋天,他游新疆南疆大峡谷,大自然的神奇给他空前的震撼,他要把那种“莽旷”、“奇崛”的感觉和意象融进今后的书法特别是大草狂草的创作中,以求率意超旷,放逸生奇。 我相信,不羁的精神,不懈的追求,不断深入体悟传统,不断开发创造力,必然产生不凡的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