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6042|回复: 8

谈书法篆刻的颓败之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3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顾元 
  我的评论文章不喜欢用术语,喜欢透过现象看事实,开门见山吧:
    ①现代书法闹了几年,现在接受的人很少又回归了传统,这是因为现在电脑普及了,“敲字”了,在键盘上打出的“仿宋体”又好识,又好认,篆书、甲骨文、隶书,现在认识的人越来越少了。只有在春节我们才用书法写春联,这是最大的普及行动了。
    ②“原子印章”的应用比用石章按印泥要方便多了,直接按在纸上就行了,又可以用上多年,不用换印油。
    ③有人问我书法是什么?我直言不讳地说:“书就是拿毛笔写字在宣纸上,法就是想方设法使自己出名起来。”你看现在收藏市场上人们购的多是“名人”书法,先有“名人”才有书法。一了唱“双簧”不是出风头吗?
    ④印文有的刻的甲骨文、金文、汉隶,很多人不懂,“圈外人”更不懂,没有“原子印章”的仿宋体来得直接。
    ⑤我们写古人的唐诗、宋词、汉文章、元曲等太多,书法作品一是反复地“抄”古人的东西,现在自己作七言、五言、填词谱新曲的人太少。王羲之的《兰亭序》是自己写的一篇游记,颜真卿的《祭侄稿》是自己写来祭侄儿牺牲的文章,我们抄古人的,金奖作品都有错别字,不仅贻笑大方,也愧对先贤。
    ⑥书法、篆刻拿来投稿,以期获奖,有奖金,拿来养家糊口,出书入典,可一投不中,又投不中,还花去了不少的参赛费,倒不如去摸奖,“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奖金可比书法篆刻金奖的奖金高,书法、篆刻你不花上三四十年的心血、是修炼不成正果的。
    ⑦书法、篆刻“批评家”多以教授、博导的身份出场,一写起评论文章来,下笔万言,广证博引,可谈起来令人味同嚼蜡,一头雾水,隔靴搔痒,大家都不懂,又不好说,说出来怕别人笑自己浅薄、肤浅、没学识、没品味。
    ⑧“字”写得越来越大了,有人在操场上铺纸写“龙”字,有专家到法国,在外国人面前铺巨纸写大字,有丈二长。好像“字”写到国外就有人欣赏,其实,是想“出国转内销”。是抬高自己的身份。有人拼命地想在东南亚、欧美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花高昂的价格、花不菲的花销、路费办展,不是文化交流,是搏一“名”,有人贷款去国外办展,可成本都未收回来。书法、篆刻界不能像以前的老一辈,靠修养、靠学识了,一个劲地折腾,一个劲地“做秀”。你方唱罢,我登场。现在,商品社会出个人专集、买版面已不成大问题了,花上上万元,露个脸,包销自己专集,销不了,送学生,学生以为遇上了名师,送同道以为遇上了高手,送购藏者以为遇上了大师。各类书法、篆刻团体如雨后春笋,越办越多,收报名费、聘名师任社长、轰轰烈烈,可冷静下来,干了三四年,没人响应,也各自作鸟兽状散了。
    ⑨过去是市场养活了“书法、篆刻、画家”,如吴昌硕、齐白石,现在画院,养了一大批闲人,工资照拿,宣纸、笔墨费照报销,写生路费照报销不误,可没有出现出几个大师级的人物。是你离人民群众的审美趣味远了,不是你的作品曲高和者寡,你的作品一标就是上千元、上万元上市场,可原来,大师的作品是同白菜、萝卜一同卖的价,他们大师没有饿毙,我们今人倒要“羞死”了。你的笔,你的刻刀,就如同木匠手中的刨子、吊墨盒,清洁工人手中的扫把,工人手中的斧头,农民手中的镰刀一样是谋生的工具,不是清高一等凌驾于人民头上的文人,你架子大,你腹中空,“嘴尖皮厚腹中空,头重脚轻根底浅”,你是毛竹、芦苇,你就没市场了,你无人喝彩,你还神气什么?
    ⑩“行书”在当今书坛很泛滥,写一点篆书、甲骨文,不很好吗?
    11一当民间团体的某主席、某协会会长,“一人成仙,鸡犬升天”,某家的书风必流行,某家的门生必遍天下。坐冷板凳,埋头苦干的人少了,都以入某协某会为荣,为正规。过去,没这些,大师级的人物照出了不少,现在,都怕寂寞了,都冠以名衔,以名衔欺购藏者,欺世人。
    12书法、国画市场上鱼龙混杂,名家的作品要上千、上万元一幅,伪者众多,购藏者大多识别水准不高,印有水印纹的宣纸可以造,名章可以用电脑仿刻。我建议书画家可否在作品背面按上右手的大拇指指纹,毕竟这样,没有几个人的指纹在全世界是相同的,这样,不雅俗气,可造假者没招了,购藏者在看到作品后面的指纹,就可以轻松地鉴别,放心地购藏。皆大欢喜。
    爱好传统书法、篆刻的人是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书法、篆刻家的风采的,毛泽东主席,无意于书法,可他的诗、词独领风骚,他又是过来人,解放前,“五四运动”后,都是毛笔和硬笔的合用期,他是书法家,而且是“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排名第六位,书法是要百年后再评定的,“功到自然成”。
    “岂能书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发表于 2003-5-3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书法篆刻的颓败之势

好一篇淋漓尽致的文章。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5-6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谈书法篆刻的颓败之势

顾元先生云书法篆刻的颓败之势言过其实了!
在下谬提以下几点看法:
1毛笔的书法早已从原来的实用书写进化为一门广博的艺术大类。
2篆刻多亏新中国后的印章制度改革,把实用的宋楷橡皮原子章与篆书石章区分开。使篆刻艺术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
3现在的所谓“名人书法”是镜花水月。综观历史长河,时间是最客观的鉴赏家。
4篆刻曼说圈外,圈内不同流派不懂欣赏亦属常见!
5书法的语言是古代的诗词歌赋,我们如果超白话作书法的话那功力定过古人!(文言达意三五字现在要3~5张A4了)
评比是新人出头,毕竟不是传世如果有写错那情有可谅的。
6评比的奖项、奖金原本就不是用来糊口,只是对参与人员的一种肯定。
7书法、篆刻“批评家”的文章如果大家都懂了,那大家都是书法、篆刻的“批评家”了。只要是善意的指正作者得到思考就好!
8办展览,飘洋过海也是种办法。酒香也怕巷子深吗,再说先例:前贤大师齐璜不是到彼岸才倍受赞许的!
9曲高和寡只为书法、篆刻现在不实用了!试想某某先生摆一戴写书信的地摊慢说糊口不被工商罚到已是上上大吉。
同样艺术是要靠市场,而非先生说的人民群众人手一张!艺术市场的条件:人民收入达到先进发达国家水平、普通群众的艺术鉴赏力、懂行的艺术商贾。后者易与达到而前二者与我国情不符!
10行书在当今书坛很普遍,取决于吾前条的普通群众的艺术鉴赏力。
11炒作、门徒对艺术来说不是坏事。真正的购藏者是有艺术底蕴的,欺骗到的只是那些为此牟利的俗客。
12说到鉴伪我看到真迹如同会说话,它说我是有画押的、有皮肉骨血的、有来龙去脉的!到是现在的伪钞的工艺最好---水印、内嵌的金属条都有!(惭愧郫人几次上当回家被老婆毒打)
       最后顾元先生提到毛泽东主席的书法,我也有同感过去他老人家常去看书法展览的,国家元首的支持对书法艺术的提高是大有好处的!但是“二十世纪十大书法家”排名第六位是不对的!这好比给他老人家评上元帅一样他也会不同意的!
“岂能书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1_2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1_2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2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17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