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立地成佛

重磅推出:百年一人------中国著名书画大师谢瑞阶书画网络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 L4 F1 Q& b% k& S* X# n' L'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谢瑞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 o8 w+ p3 }# {4 b-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谢瑞阶黄河写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 e; m' @; \1 w* z0 f  _% X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九七九年谢瑞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7 x8 o3 @7 {/ A# y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谢瑞阶 书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立地成佛 于 2010-7-27 09:28 编辑 9 K+ i- m/ a9 w# ]7 ^, [8 R" H7 I$ _4 W
" z% U* x# d& X3 @& T1 r
近代章草书法名家        
. B, w! }3 K1 ]                  章草一艺,发端于古隶,成熟于东汉,而终因波磔之繁被时代遗弃,因而两晋以降,少有名家。直至近代,书法艺术的实用功能与艺术功能被逐渐剥离开来,具有强烈创造意识的书家不断涌现,章草遂以其独特的古雅情调而重新受到关注。6 D7 m2 L: o8 P8 ~* f- a
                 沈寐叟(曾植)(1850-1822)出。这位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蜚声中外的大儒,直到晚年才专事于书学研究与书写实践。他用“碑帖相容”(即“备魏取晋”、“异体同势”、“参伍相变”)的艺术理念指导书写实践,开拓新境,终于形成了跌宕沉雄、翻覆盘转、奇趣横生的独特章草艺术范式。“沈曾植以'博物君子'之器识,相容并蓄,去前贤之狭隘,疏通碑帖交融之道,影响了一大批书家。尤其章草,盛于汉代,元明虽有赵孟頫、杨维桢、宋克等人推扬,未见潮流,至沈曾植一出,写章草风气,名家辈出……其导引之功不可没焉。”" T. u) v0 ?. k1 F- r% N
                  在众多的后辈之中,
  l) c  m2 |3 p# X1 {2 S2 J                  王蘧常(1900-1990),直承他的气息,将其书学理念发扬光大,最后形成了“如搏龙蛇之姿……奇崛诡谲之态”[6]的崭新风貌。! j6 z/ u& A  M1 D  l9 g) p. K9 ?
                 郑诵先(1892-1976)将今草和章草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朴茂苍浑、恣肆洒脱的风格;
  l1 b; }3 ?& G* ~$ X8 Y# x  D9 c0 X2 Q                 高二适(1903~1977)巧妙地将章、今、狂诸草熔于一炉,形成的结字紧密、线质劲健、既高古朴雅又奔放跌宕的章草书风;, r, `0 n" Y8 _
                  谢瑞阶(1902-2000) 古雅质朴、圆浑苍健的章草艺术,都值得我们引以为豪。这一以章草之学术研究和书写实践的至高成就彰显于当代书坛的群落,构筑起了汉魏两晋以来章草艺术的又一峰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立地成佛 于 2010-7-27 09:30 编辑 : `# z" f9 p% W
4 [  O  X3 t3 F1 G0 g# I
二十世纪山水画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 x  i5 x0 B5 B- o" F                   关山月的《新开发的公路》(1954年)、* l( ^$ W4 Y3 C  i4 n9 i
     潘天寿的《灵岩涧一角》(1955年), u1 Q5 G2 X8 N5 p
谢瑞阶的《三门峡地质勘探》(1955年)、# u8 ], V9 l8 [( ]6 G' Z5 x
        钱松喦的《瘦西湖》(1956年)、  u. I8 ?3 W1 o' U9 O( Q
          赵望云的《终南春晓》(1956年)、
6 A, f8 A7 Z' f' E' R2 w            刘子久的《为祖国寻找资源》(1956年)、0 V7 T/ z$ g) v; @( d% U* P$ \
  张文俊的《梅山水库》(1958年)、
# i6 h5 _! [  a% f4 }$ b" H     傅抱石、关山月的《江山如此多娇》(1959年)、2 {- S8 C  D7 \3 S
        石鲁的《秋收》(1961年)、
) w% N" \# j6 V  \% \          钱松喦的《常熟田》(1963年)、6 M: A4 y& P/ T
            李可染的《万山红遍》(1964年)等,共同表现出了这一时期山水画的整体面貌。

(责任编辑:杜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7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立地成佛 于 2010-6-17 16:18 编辑 5 G( G4 _+ u! \$ ~
" v8 C" i' P; ]7 D  V" ~- F

《当代中国画全集-山水卷》之


5 ?6 S# ^& G0 P& E9 i% Z

谢瑞阶


! z, U+ f, K/ t8 E: {) d
来源:编辑:坚东网-高山情剑  作者:
" j6 N3 |. a: a" B

9 n# A% _, g5 O8 ~# F, {"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 U8 ^& [$ ]2 w8 G
% G6 D# b) M7 j7 O8 ?8 Y河南省原文联主席(图)
. ~% B6 c& i( O2 r  (1902-2000)曾用名谢宝树,号就简老人,笔名黄河老人。河南省巩义市焦湾村人。书法家、教育家1921年入开封师范专科学校攻读美术、音乐;1923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研习西画;1924年毕业后任教于开封东岳艺术学校、北仓女子中学和女子师范学校。1949年任开封艺术学校校长;1958年任郑州艺术学院院长;1962年任河南省文联副主席兼河南美协主席。历任开封艺术学校校长、郑州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书法以章草见长,早期清雅洒脱,晚期 较仓劲厚重。曾获首届河省书法《龙门奖》大师奖。 ) O& \; n3 B5 N9 N9 }; C- n
  谢瑞阶是我国著名艺术教育家、画家、书法家。他的国画,中西结合,所画黄河,独树一帜,所作章草,古朴圆润,均为书画界所推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待厅陈列他的国画《大河上下浩浩长春》,受到中外人士的同声赞绝,被称为社会主义时代山水画的里程碑。更令人敬佩的是他终生热爱教育事业,特别是把“育人”作为教育的根基,常抓不懈。在校时,以”教书教人传正道”自勉;离休后,年愈耄耋,仍把社会育人作为己任。他以一个老***员的责任心孜孜不倦地向人们,特别是青年精心讲解作人之道,催人奋进,受到人们的普遍尊敬. 还著有《人物画简述趴《三门峡写生集》、《谢瑞阶画选》等。  
, `# [! Z# V- _2 B2 E   ?" v( i$ `( R1 P, p' D
  ]5 d3 q3 ~" o' z;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y1 J3 |0 a! P; `, m$ B$ L3 x' n黄河龙门左岸38X64
: A. Y& D2 a0 |% S3 `4 w
【内容导航】
第1页:黄宾虹 第2页:黄宾虹
第3页:黄宾虹 第4页:黄宾虹
第5页:黄宾虹 第6页:李可染
第7页:李可染 第8页:李可染
第9页:李可染 第10页:李可染
第11页:张大千 第12页:张大千
第13页:张大千 第14页:张大千
第15页:张大千 第16页:傅抱石
第17页:傅抱石 第18页:傅抱石
第19页:傅抱石 第20页:傅抱石
第21页:吴冠中 第22页:吴冠中
第23页:吴冠中 第24页:吴冠中
第25页:吴冠中 第26页:庄小雷
第27页:庄小雷 第28页:庄小雷
第29页:庄小雷 第30页:李宝林
第31页:李宝林 第32页:李宝林
第33页:李宝林 第34页:李宝林
第35页:李行简 第36页:李行简
第37页:李行简 第38页:李行简
第39页:李行简 第40页:胡佩衡
第41页:胡佩衡 第42页:胡佩衡
第43页:胡佩衡 第44页:胡佩衡
第45页:贾又福 第46页:贾又福
第47页:贾又福 第48页:贾又福
第49页:贾又福 第50页:程振国
第51页:程振国 第52页:程振国
第53页:程振国 第54页:程振国
第55页:王颂余 第56页:王颂余
第57页:王颂余 第58页:王颂余
第59页:王学仲 第60页:王学仲
第61页:王学仲 第62页:王学仲
第63页:王学仲 第64页:白庚延
第65页:白庚延 第66页:白庚延
第67页:白庚延 第68页:白庚延
第69页:孙克纲 第70页:孙克纲
第71页:孙克纲 第72页:孙克纲
第73页:孙克纲 第74页:于志学
第75页:于志学 第76页:于志学
第77页:于志学 第78页:于志学
第79页:刘海粟 第80页:刘海粟
第81页:刘海粟 第82页:刘海粟
第83页:刘海粟 第84页:林风眠
第85页:林风眠 第86页:林风眠
第87页:林风眠 第88页:林风眠
第89页:林曦明 第90页:林曦明
第91页:林曦明 第92页:林曦明
第93页:林曦明 第94页:谢稚柳
第95页:谢稚柳 第96页:谢稚柳
第97页:谢稚柳 第98页:谢稚柳
第99页:亚明 第100页:亚明
第101页:亚明 第102页:亚明
第103页:亚明 第104页:钱松喦
第105页:钱松喦 第106页:钱松喦
第107页:钱松喦 第108页:钱松喦
第109页:林散之 第110页:林散之
第111页:林散之 第112页:林散之
第113页:林散之 第114页:钱松喦
第115页:钱松喦 第116页:钱松喦
第117页:钱松喦 第118页:钱松喦
第119页:王伯敏 第120页:王伯敏
第121页:王伯敏 第122页:王伯敏
第123页:王伯敏 第124页:孔仲起
第125页:孔仲起 第126页:孔仲起
第127页:孔仲起 第128页:孔仲起
第129页:陆俨少 第130页:陆俨少
第131页:陆俨少 第132页:陆俨少
第133页:陆俨少 第134页:曾宓
第135页:曾宓 第136页:曾宓
第137页:曾宓 第138页:曾宓
第139页:卓鹤君 第140页:卓鹤君
第141页:卓鹤君 第142页:卓鹤君
第143页:卓鹤君 第144页:徐英槐
第145页:徐英槐 第146页:徐英槐
第147页:徐英槐 第148页:朱松发
第149页:朱松发 第150页:朱松发
第151页:朱松发 第152页:朱松发
第153页:黄秋园 第154页:黄秋园
第155页:黄秋园 第156页:黄秋园
第157页:黄秋园 第158页:谢瑞阶
第159页:谢瑞阶 第160页:谢瑞阶
第161页:谢瑞阶 第162页:谢瑞阶
第163页:周韶华 第164页:周韶华
第165页:周韶华 第166页:周韶华
第167页:周韶华 第168页:关山月
第169页:关山月 第170页:关山月
第171页:关山月 第172页:关山月
第173页:黎雄才 第174页:黎雄才
第175页:黎雄才 第176页:黎雄才
第177页:黎雄才 第178页:陈玉圃
第179页:陈玉圃 第180页:陈玉圃
第181页:陈玉圃 第182页:陈玉圃
第183页:晏济元 第184页:晏济元
第185页:晏济元 第186页:晏济元
第187页:晏济元 第188页:刘知白
第189页:刘知白 第190页:刘维湘
第191页:刘维湘 第192页:石鲁
第193页:石鲁 第194页:石鲁
第195页:石鲁 第196页:石鲁
第197页:刘国松 第198页:刘国松
第199页:刘国松 第200页:刘国松
第201页:刘国松 第202页:白雪石
第203页:白雪石 第204页:白雪石
第205页:白雪石 第206页:白雪石
第207页:宋文治 第208页:宋文治
第209页:宋文治 第210页:宋文治
第211页:宋文治 第212页:吴湖帆
第213页:吴湖帆 第214页:吴湖帆
第215页:吴湖帆 第216页:吴湖帆
第217页:吴镜汀 第218页:吴镜汀
第219页:吴镜汀 第220页:吴镜汀
第221页:吴镜汀 第222页:何海霞
第223页:何海霞 第224页:何海霞
第225页:何海霞 第226页:何海霞
第227页:张仃 第228页:张仃
第229页:张仃 第230页:张仃
第231页:张仃 第232页:赵望云
第233页:赵望云 第234页:赵望云
第235页:赵望云 第236页:赵望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7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高品位的享受.书法网应多做一些当代书画大家的网络展.以提高网络的品位和质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8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em1喜欢雪山好的太好啦。。。。多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8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ya 于 2010-6-19 12:47 编辑
3 c3 \. L1 s. _  D) w
! K! R# f" a7 z. s! t+ S
谢瑞阶书法作品

1 V4 p, L6 A) w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纪念中国文联成立60周年展览的谢瑞阶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