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楼主: 檬楼

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李双阳导师工作室师生书法作品展开幕(优秀回帖,有赠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8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展览成功!
工作室搞得很热烈,看到学员们的进步,李老师一定很高兴。
能参加这样的工作室学习,感觉好。
恳请惠赐作品集欣赏、学习!

邮编:462000
地址:河南省漯河市沙北辽河路农行家属院6号楼510号  李世永(收)
电话:139395157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8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祝贺李老师师生作品展成功!版主辛苦啦!!!  
    李双阳老师年轻有为,是我学习的楷模,李双阳先生是当代实力派书家是江苏人的骄傲其书作,大气磅礴,气势强,墨色变化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其作品放在众多书作中很是抢眼,我想这就是视觉冲击力吧!书法是视觉艺术,也是技术,需要作者的领悟能力,希望能赠书以学习提高之。地址:江苏省大丰市第三小学张德祥2241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9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em1em1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江书法浅析:

本帖最后由 檬楼 于 2010-5-11 15:25 编辑

            情系率真  笔歌墨舞

                                               ——浅识李双阳导师工作室师生书法作品展
                                                      江智猛
                    

                  历时半个月的李双阳导师工作室第二届师生作品展在安徽省太和县书画院拉开帷幕。这次展览共展出李双阳导师及其学员精心创作的的书法作品57件,得到了太和书法界的一致好评。正如王金泉先生所说:“此次展览非常成功,参展作品有着较高水平。特别是李双阳老师的书法理念、创作水平与教学风格,在中国书协培训中心独树一帜,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忠实地继承了晋唐书风,将二王一脉书法展大书写,并且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书体多有涉猎,书法创作面貌丰富。”
                   观赏了李老师及其学员书法作品,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我认为:“书法创作是书法艺术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联系书家与作品的纽带。它既集中体现了书家的艺术创造力,同时又是书家艺术创造力的必要物化过程,所以没有书法创作,就没有书家和作品,更没有与之相关的艺术批评。”在书法创作中,技巧和观念是两大核心要素,前者是“术”,后者则属于“理”的范畴。没有技巧的支撑,观念就无法得以物化;而缺乏观念的指导,技巧最终也只能为“术”而“术”,难以升华到“道”的境界。因此在书法创作中,创作技巧是基础,而创作观念则是根本。有了观念的指导,书家的艺术追求就有了明确的目标,书法作品由此也呈现出多样的风格面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书家艺术水平的差异,其重要原因之一也正在于创作观念的差别。综观这些书法作品有几点值得我们共同体悟和借鉴的经验:“一深入传统,二关注时代,三,发展传统。”他们的作品具有气息高古、笔墨重意、静中有动、笔法细腻、章法独到等等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尤其是李双阳老师的书法植根于传统,多年来不激不厉、渐行渐修,逐步形成了一种具有个人独特风格的艺术语境:一是娴熟的笔墨技巧。他的作品注重线条质感与形态的变化,融汇了楚简线条干净爽利、古朴自然的抒情特征,动势飞扬,字字灵动, 用笔捭阖自如;笔墨韵味淋漓尽致,较好地体现出现代情感与传统笔墨的有机融合。二是对作品的整体观照。在他灵动的笔法和结体中,点、线都是处于运动状态的,并通过疾涩、轻重、疏密、欹正、聚散、浓淡、枯润等诸多变化,保持着彼此的和谐与平衡。章法上通常采用符合传统审美的样式,同时又注意行气的连贯呼应以及字形的挪让经营,巧妙安排、不落俗套。三是大写意式的抒情表达。他的书作总是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内涵,往往能够随情赋性、依势用笔,性情所致、落笔纷披,使人强烈感受到有一种激越的情绪在字里行间宣泄。瓦翁、沙曼翁等前辈以及黄惇、苏金海、马士达等师长的谆谆教诲、耳提面命以及王伟林、孙玉林、顾工、林再成、徐世平等同侪的切磋磨砺,使天资聪颖的双阳兄在见识上、心量上不断地超越凡庸,悟出了“如何走主脉道,占制高点”的奥妙(言恭达先生评语)。诚如李君自己坦言:“书之道,非苦思自学可成才立世之相。由经投师问道,方可入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也。”
                 当代书法的主流方向无疑集中于对传统经典作品的继承开掘与时代风尚、个性的融合上,如何做到既有形式与视觉上的感染力,又不乏内在的意蕴与人文精神,是书家共同面对的问题。而书法繁荣的背后,是热闹浮躁,或轻狂自信,或止虑迷茫,多裹足于技术层面而难于升华,守正者取貌遗神,创格者作势弄姿,游离于书法艺术的堂奥之门。在书法创作上,一种普遍的现象是工于精微者而失之于浑厚,得大气者而又失之于精微,难有二者兼融者。李双阳先生的一些作品中笔精墨妙又颇具沉郁豪放之气,是极难能可得的。这与他取法“二王”之外,又追骛陆机《平复帖》的质朴、、张旭《古诗四帖》的豪放、、孙过庭的《书谱》流畅兼及碑碣。。。诸体诸法烂然于胸,又借腕臂之功而骋浩荡之思,笔墨淋漓而情怀激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李先生的书法工放之外,又能大小兼工,其小字灵巧如玑珠跳荡,散淡而意趣十足;大字结体安和,用笔沉实而具飘扬之姿,气息苍润而简穆。今之作大字者多极尽作意,少有雅正静穆者。康南海云“作榜书须笔墨雍容,以安静简穆为上,雅健次之,若有意作气势,便是沧父,凡不能书人,作榜书未有不作气势,此实不能自掩其短之迹,昌黎所谓:武夫桀颉作气势,正可鄙也……”康氏论书多有偏激,而此论诚为中的之言,这也是其晚年大字书法用笔平实、提顿不甚分明而起止无迹,却天资神纵,具有磅礴气势的注脚。李先生大字正得“安静简穆”之旨,其静穆之气首先根源于其雅正的书风,而唯其“正”,方能得之于大境,所谓正大气象也。本人数见李先生榜书大字,皆摇人心旌,而其少有展示者,君子藏器,于斯一见。 李先生在书法上虽以雅正为主,然其本人却是一个充满***、富于思考与想象、具有求新探奇精神者。正如他的性格一样,其儒雅平和,处事练达,而又不乏谐趣与幽默,思维敏捷,易于动情,每遇知己投合者则言语肆放,形色毕现,显露出其艺术型的才性。他对一切艺术形式都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不仅欣赏与沉思其中,而且多有尝试。如 “破”与“立”等阴阳兼备方法及独特表现手法影响了一大批后学者。另外,他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敏感、所思与探求颇见匠心。如其对各种书写纸张材料的尝试、与之相匹衬的书体及风格的择取、章法构思安排等,都极具视觉感染力,实现了传统笔墨与现代形式下的意韵融合。尤其是李先生的周围凝聚着当代最为活跃的书法力量,并拥有丰富而快捷的信息资源,他的书法创作近年来始终处于激发性的状态,灵思飞动,常常彻夜于案头走笔龙蛇,兴酣中挥洒着其才情,倾诉着其心中的境界。
               探究李双阳先生个人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恐怕缘于其对典型江苏性情的书风的钟情和对传统艺术精神的理解。早年他在瓦翁老先生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渐渐对书法有了更深的领悟,常感悟先生所述书法本体的语言和书法以外的弦音。 瓦翁先生常对其言:“字写工不难,当以写活。” 在双阳的书法创作实践中,尤其是大字行草书的创作,其审美的理路是“写活”的。他的大字草书深受徐渭、祝枝山、王铎、傅山等大家影响,他的大字草书取法明清兼容魏晋和宋元诸家草书中的元素,不仅体势开张,而且一点一画细腻到位。尽管他自己称“喜欢那种浑然天成、质朴不雕的东西”,但是从书法的技术把握上,他不仅注重信手挥洒的情绪宣泄,同时也非常重视笔墨技巧的把握,并没有因为抒情而失却技巧的法度,这对于他逐渐走向“技近乎道”确立了良好的起点。他的大草书风格特点缘于其多年来对各种艺术风格的思考、探索以及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悟。并把其潜浸传统与锐意创新当作生命体验的一个过程,在书写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审美色彩,从而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境界。正如张旭光先生曾评论其作品:“帖学的流畅感比较强,与其他年轻书家相比较,有一点深刻的思考。其行书、草书创作儒雅的东西多一些。他最近一直在思考、在探索,并吸收了一些魏晋时期楷书的营养。也吸收了一些白蕉浑圆、华滋的东西。我认为他在追求一种文雅中见奇绝的境界。”总之,李双阳先生的书法作品,弥漫着一种清新秀逸、灵动飞扬的气息,使人从作品本身自然引发出对书法文化精神与品格的思考。然而,对双阳老师来说,这番努力和期翼并非其斤斤着力之处,这必竟只是入帖作加法阶段的必备积蓄,仍属于点画形质的范畴。“技进道不进不可,技道两进也。”,具体可视的形质之美是书法通向神明之路的基石,情调的营造和韵味的提升当为书道更为高远的人格追求。在双阳身上我们看到了这种希翼中的努力,一段时期以来,他正致力于用做减法的方式来找寻一种简淡之美,这是足以欣贺的。相信他所认知的减法不仅是对法度技巧不打折扣的提炼与升华,更应当是人格修为和学养积淀的大累积。在书坛颇为浮躁的今天,李双阳先生难能可贵地保持着固有的低调与执着,全身心地追求书法艺术的真谛;同时对待师长,对待朋友,对待事业,他依然热情真诚、朴实如初,因而得到识者与闻者的一致好评。李师年轻气盛、任重道远,且正值其艺术人生的黄金季节。因此我深信:以其睿智、勤奋和艺术创造力,他一定会在今后艺术的征途中上下求索,并取得更加辉煌的艺术成就!
                 再观李双阳老师的弟子们的诸多作品:有的上溯秦汉、魏晋名帖,有的广涉宋元明清诸家,有的以行草见长,有的以篆隶称道,这些先生们无一例外的对传统经典的书法进行了深入研悟、探索。如程晓荣、段胜利、史明洁、杨帆、张作发、赵福德等等的大草作品基本传承二王、张旭、孙过庭、傅山书写脉络,许传良、裴向宇、任和平、张立德、、周波林的草书作品除从二王、孙过庭吸收营养外,还得到颜真卿等人草书风格的影响,而张仲民的草书更参加章草的成分;马成魁、李小刚二位先生的篆书古朴自然、挺拔干脆。这些作品不仅显现了他们对传统书法艺术“学习——吸收——提炼——再现”的结合,更反映出他们对双阳老师给予良好创作环境的感激之情。
                孔子曾讲“游于艺”。艺术起源于模仿,模仿者和欣赏模仿的人都能获得心理上的愉悦。他们广泛阅读,研究古人字帖,他们在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诸方面,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在笔法上,他们得草书之精髓,八面出锋而不失中锋之轨迹,使转提按极其自如,线条平实劲挺而富有弹性。观其用笔,如公孙大娘舞剑,流水行云,气息一贯始终。其结字,平正中欹侧多变,或扁或长,或方或圆,顺势而成,生动自然,饶有情趣。草书的结体开合聚散,泄露着书家的性情,开与合的对比,抑与扬的交错,动与静的辉映,体现着一种对立统一的原则。在墨法,他们讲究整体于平实中追求墨块效应和字群结构,墨色鲜活,润枯有致。在章法上,这些作者更是精心创制,多有佳构,呈现出一种现代人的审美意识,但又不失传统之法、古朴之风、书卷之气、点线之妙、灵动之感、清雅之意、和谐之美。刘熙载《艺概》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贤者之书温醇,骏雄之书沉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再观李双阳老师的草书,更见才情,以 “帖学”一路为主,用笔富有胆魄,一点也看不出拘谨局促,运笔跳荡不拘,变化莫测,既法古又出新,开合张驰的线条组合,撞击成汪洋恣肆、纵逸裕如的壮美效果!章法多变,用墨大胆,涨墨和清墨、枯墨收拾得宜,奇趣横生。其格调清雅,字势生动;笔墨健劲,通达气脉。既有传统韵味,又具现代活力;笔法精致,师承有序。陆机、二王、张旭、怀素、傅山、、、各家经典碑帖进行了广泛地梳理和系统的临习,细心领悟古今名家的经典用笔、用墨、结字之妙,师古人经典遗风,让人折服其用功之勤、领悟之深。李老师的笔画线条与结体此时又有了含蓄蕴藉的变化,开始重视书法的视觉效果,追求字字变,行行变,幅幅变,于是他开始寻找更加适合自己表现这种艺术思想的最佳途径。他携着魏晋风范、宋元遗韵、明清态势一路前行,同时又将视线停在了民间经书上,往更深层次丰满和强化自己的精神境界,使得他的楷、隶、行、章草等各体书法作品在舒畅豁达之中复又有了几分迟涩和凝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创作的心态和艺术追求。 观他的作品,就如在钱江观潮,平静的水面下却是万马奔腾,暗潮涌动,一潮连一潮,声势浩大而顷刻间消弭于无形。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大音息声”、“大像无形”。在当代,经过三十年的不断发展,中国书法这个古老的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借助于展厅和官方各种模式征集选拔的活动,涌现出了众多的书法家,这或许是历史上书法家最多的一个时代。无疑,和谐、开放、宽松的社会环境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条件,作为当代著名青年书法家,李双阳先生的创作实力和社会影响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近年来,其精神境界和艺术观念又有了新的飞跃,创作状态饱满、艺术风格日趋鲜明,真正迈入了艺术上的成熟期。他擅长行草书,兼修篆、隶、楷,其艺术成就及其创造能力,日益受到书法界同行的特别关注。
从这次参加的学员们的学书定力与远见,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李双阳老师的带领下导师班的学员们通过自己不断耕耘、不断积累、不断探索,汲取名家之精髓,融纳自身之理念;假以时日,他们转益多师、师道自然、终成其就,终将有更好的精品佳作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在当今书坛卓然擎帜。书坛寄厚望焉!
             顺祝李双阳老师及各位导师工作室的先生们书法艺术作品展取得圆满成功!拜求李老师赠送斋号一幅(日知斋)、作品集50本,究学励志!通联见下方:

江智猛,福建省龙海市文体局副局长、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龙海市诗词学会会长。
电话:13960129868     0596—6588588
邮编:363100
详细地址:福建省龙海市石码镇九二0路114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9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em1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1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系率真  笔歌墨舞

                                               ——浅识李双阳导师工 ...
江智猛 发表于 2010-5-9 20:58



    江先生评得很到位,是发自内心的,代双阳老师真诚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1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赠作品集收到,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烈祝贺李老师师生作品展成功!
em1em1em1em1em1em1em1em1em1em1em1em1em1

朋友们都说我和李双阳老师长的相,只是没留胡子,大家看相不相!!!

求赐一本作品集供我院几百名书法专业学生学习,为谢!!!

地址:河南省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西馆  李平收

邮编:464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3 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4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李双阳老师师生作品展成功!
作品集收到,精彩之极,学习并欣赏!!!em1{:1_19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